32参与民主生活教案公开课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564379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9.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2参与民主生活教案公开课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32参与民主生活教案公开课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32参与民主生活教案公开课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32参与民主生活教案公开课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32参与民主生活教案公开课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32参与民主生活教案公开课Word格式.docx

《32参与民主生活教案公开课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2参与民主生活教案公开课Word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2参与民主生活教案公开课Word格式.docx

重点

要增强公民的民主意识

难点

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方式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

《中华人民共和国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

2021年4月29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召开时间的决定。

根据决定,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将于2021年5月22日在北京召开。

 

每年春天都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两会,这是我们民主政治生活中的盛会。

现实生活中,你参与过民主生活,感受过民主的力量吗?

那我们以什么方式参与参与到民主生活呢?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三课第二框题《参与民主生活》。

接下来大家打开书,翻到37页,预习几个问题。

学生思考

学生自读课本

引出当前的时代背景。

引出这一节课的主题:

参与民主生活

讲解新课

一、行使民主权利

阅读教材P37:

运用你的经验,思考回答:

(1)你怎样看待小泽拨打市长热线电话的行为?

(2)小泽还可以采取哪些方式反映问题?

【点拨】:

(1)①小泽的行为是正确行使监督权的表现;

②小泽的行为是积极参加民主生活的表现;

③小泽的行为有利于保障公民合法权益;

④小泽的行为有利于推动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进程;

等等。

(2)①通过新闻媒体发表意见。

如:

电视问政;

②向人大代表反映意见和要求;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③给国家机关写信,向有关部门反映和举报投诉等等。

总结:

作为国家的小主人,我们应该积极参加民主生活,学会依法行使民主权利。

1、如何正确认识公民参与

公民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项权利。

公民依照法律法规,通过各种途径,以不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实现民主权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公民参与民主生活,需要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

随着人民民主实践的不断探索。

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形式会愈加丰富,民主参与的直接性和有效性也将不断增强。

2、行使民主权利的方式

活动:

阅读教材P38相关链接的四幅图片,探讨下列问题:

四幅图片分别展现了我国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民主权利的哪些方式?

图片一:

民主选举;

图片二、三:

民主决策;

图片四:

民主监督。

阅读教材P39上面的探究分享,对五种说法进行讨论:

你同意他们的说法吗?

落实民主选举,在实际的行动中应该注意些什么?

学生讨论,代表发言,老师评点。

①遵循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

②公民要积极、主动、理性地参与民主选举;

③相关部门要加大对选举过程中的违法、违纪行为的打击、监督力度;

【教师总结】

民主选举的地位:

民主选举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

民主选举的形式:

直接选举、间接选举;

等额选举、差额选举。

民主选举的原则:

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

民主选举的要求:

公民要积极、主动、理性地参与民主选举。

直接选举:

由选民直接选举人大代表。

适用县及县以下人大代表。

间接选举:

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适用于县及县以上的人大代表选举。

等额选举:

候选人与应选人数相等的选举。

我国目前实行等额选举的投票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政治局委员、政治局常委等。

差额选举:

候选人数多于应选人数的选举。

活动二:

民主决策

阅读P39下面的探究分享,讨论:

(1)为什么公交、地铁提价要举行价格听证会?

(2)听证会从哪些方面保证了“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有众人商量”?

(3)落实民主决策有哪些要求?

(1)价格听证会是民主决策的一种方式,在听证会上,公民充分发表意见,提出建议,可以修正完善决策,以利国利民。

公民在民主决策的过程中,明显感觉到自己的主人翁地位,感觉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有利于提高参与热情和信心,增强社会责任感;

并且通过参与决策,更加对政治事物有了更深的了解,锻炼参与决策的能力。

(2)听证会可以集思广益使决策利民,有利于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

(3)民主决策的过程,要求保证广泛的公民参与,决策方认真听取各方意见,集中民智,促进决策的科学化。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和听证制度等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有力保证。

【教师讲解】

(二)民主决策的四种制度

1.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公民通过电话、信函、传真、电子邮件、新闻媒体等方式向政府反映自己的意见与建议。

2.专家咨询制度:

某些具有专性的重大决策,需要听取专家的意见,集中学者的智慧,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如高考改革等,需要听取教育专家的意见。

一般有论证会,座谈会等形式。

3.重大事项公示制度:

一般采用公示的方式在新闻媒体、相关会议、文件通报、单位政务公开栏和有关行政村、基层站所公告栏上进行。

对公示后的群众反映、建议和举报,由有关职能部门、乡镇受理并予以答复。

4.社会听证制度:

听证会举办方会分别邀请各界代表,在听证会上,公民充分发表意见,提出建议。

老师:

看来,我们的决策会完美结束。

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

为什么我们要广泛邀请各方面代表参与民主决策?

活动三:

民主监督

监督员谈自己监督的内容,对听证会活动进行评价。

活动四:

民主意识

我们怎么提高公民的民主意识呢?

老师(明确):

请大家打开课本41页,我们齐读一下。

学生(齐读):

我国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要有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问题,立场正确、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和意见,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

最后,我们欣赏一段视频:

众商众议是民主

体会我们国家民主生活的魅力。

3.课堂小结:

我们的模拟听证会,从准备到展示,同学们体验了民主选举、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的形式,理解了民主生活带来的公平与公正。

请大家归纳本节知识点。

学生互动,教师升华,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即时评价,引导学生理解三种方式。

生成:

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方式:

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

(三)民主监督的地位、意义

现在国家大力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核心价值观主要内容之一的民主,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看待,怎样自觉培育民主素养呢?

【探究六】:

完成P41页探究分享

在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难免会遇到这样一些情景,你会怎么选择?

(1)社团管理和活动表决时一般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如果你是少数派,你会:

(2)面对成员间的意见和分歧,如果你是社团负责人,你会:

(3)当社团内部发生利益冲突时,如果你是冲突一方,你会:

(4)面对别人的批评和建议,如果你是社团负责人,你会:

(5)面对生活或者网络中的谣言,你会:

(1)尊重多数派的意见,但对自己的意见经过理性分析,认为有道理,应该冷静客观阐述自己的意见并保留。

(2)以理性、公正客观态度做双方的工作,协调好双方关系,化解分歧,寻求集体利益最大化。

(3)理性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集体主义要求,是否得到大家的支持和理解,是自己的做错了要主动认错,是正确的坚持原则。

(4)认真倾听,冷静分析,学会尊重,坚持原则

(5)冷静分析,学会判断,学会拒绝,不信谣不传谣

【知识归纳】:

2、为什么要增强公民的民主意识?

①在现代社会,民主应该成为公民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一个国家和社会民主生活的质量和水平,与公民的民主意识密切相关。

②在我国,塑造现代公民,需要增强民主意识,使民主思想和法治精神成为公民的自觉信仰,体现在日常言行中,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③增强我国公民的民主意识,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生命力的重要保证。

3、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我国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要求具有社会贵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不断增强分析判断能,,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问题,立场正确、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和意见,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

社会生活中难免会出现一些谣言,对此,人们有不同的态度和观点:

有些谣言没有什么大的危害,可以宽容;

说话权利包括说错话的权利,对谣言的宽容本质上是对说话权利的保护;

谣言终究会不攻自破,清者自清,最好不干涉,让谣言自生自灭。

(1)你是否同意上述观点?

说明你的理由。

(2)互联网时代,谣言通过网络传播,速度快、影响面广。

旗帜鲜明地反对各种形式的谣言,我们应该怎么做?

(1)认为谣言可以宽容的观点不正确,公民有言论自由权利,但是造谣损害他人及公共利益,甚至是损害国家利益是一种违法行为,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是不应该宽容的,也不能借公民言论自由权利去宽容谣言,要认识到谣言和说话发表意见有着本质的区别,发表意见是行使公民权利,而谣言则是违法行为;

认为对谣言不去干涉,让谣言自生自灭的观点也不正确,对于谣言,尤其是损害公共利益的谣言要坚决抵制,并采用合法的手段与其斗争,让谣言没有生存的土壤,这样才是法治社会应有的民主素养。

(2)公民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各种形式的谣言,需要公民增强法治意识和观念,首先自己坚决不能制造和传播谣言,对于传播媒介上的各种信息要擦亮慧眼,善于甄别,不能盲目转发;

其次,要坚决抵制各种虚假谣言,同散步谣言的行为进行坚决的斗争。

4、公民如何增强民主意识?

①自觉遵守宪法,始终按照宪法原则和精神参与民主生活;

②不断积累民主知识,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和协商的民主态度;

③依法参与公共事务,在实践中逐步增强民主意识。

对中学生来说,参加学校的时事政治学习,养成阅读,收听和收看新闻,关心社会和国家大事的习惯,参加共青团的活动,这些都是参与政治生活的实际行动。

学生讨论、回答

学生体验分享、合作交流

阅读材料,从中获取有效信息,思考问题,交流分享

学生通过图片思考

师生共同总结得出结论

阅读资料——探究思考——交流分享。

通过视频。

在现代社会,民主应该成为公民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

学生知道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方式。

引导学生理解三种方式。

明白增强我国公民的民主意识的必要性。

通过分析明白我国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基本要求。

课堂练习

见课件

课堂总结(板书设计)

学生回忆本节课所学内容,说出相关的知识点。

检验本课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布置作业

课下延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