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557771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文档格式.docx

《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文档格式.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文档格式.docx

C.墨子说他见过百国《春秋》,说明当时各国国史均以“春秋”命名,而绝大多数都已被秦始皇烧毁。

D.在秦始皇焚书以前,保存了大量的鲁国《春秋》。

如果不烧这些书,墨子见到的《春秋》会有百部以上。

2.徐文认为“春秋”不是由鲁国国史《春秋》而得名的,不能作为这一观点的依据的一项是( 

A.鲁史《春秋》当时并未被奉为经典。

B.当时大国争霸,周王室无力控制诸侯。

C.当时各国国史均以“春秋”为名,并非鲁国一国。

D.鲁国当时并不是大国,而且地位衰微。

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夏、商、周三代的名称,是由族名、国都名、王朝名三者合一命名的。

B.“春秋”这一时代称谓始于战国,两汉时人们继承了这一称谓。

C.“春秋”作为时代称谓是以思想活跃、百家争鸣作为历史背景的。

D.产生于战国的“天命靡常”的观点,是“战国”时代得名的依据。

二、(42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回答4—7题。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

相如奉璧奏秦王。

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

“璧有瑕,请指示王。

”王授璧。

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

“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

’议不欲予秦璧。

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

何者?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

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

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

“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赵王恐,不敢不献。

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

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4.对下列句中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贪,负其强负:

依仗

B.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特:

只,不过

C.召有司案图案:

通“按”,审察、察看

D.怀其璧,从径道亡亡:

丢失

5.对下列句中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

侍从

B.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

布衣:

平民

C.臣至,大王见臣列观列观:

一般的宫殿 

D.固请,召有司案图有司:

司法人员

6.下列句中加点词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B.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

C.大王必欲急臣

D.乃使其从者衣褐

7.下列各句没有省略现象的一项是( 

A.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B.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

C.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D.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8—11题。

晁错者,颍川人也。

……以文学为太常掌故。

错为人峭直刻深。

孝文帝时,天下无治《尚书》者,独闻济南伏生故秦博士,治《尚书》,年九十余,老不可征,乃诏太常使人往受之。

太常遣错受《尚书》伏生所。

还,因上便宜事,以《书》称说。

诏以为太子舍人、门大夫、家令。

以其辩得幸太子,太子家号曰“智囊”。

数上书孝文帝,言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

书数十上,孝文不听,然奇其材,迁为中大夫。

当是时,太子善错计策,袁盎诸大功臣多不好错。

景帝即位,以错为内史。

错常数请间言事,辄听,宠幸倾九卿,法令多所更定。

……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地,收其枝郡。

奏上,上令公卿列侯宗室集议,莫敢难,独窦婴争之,由此与错有。

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皆喧哗疾晁错。

错父闻之,从颍川来,谓错曰:

“上初即位,公(汉时君称臣,父称子,平辈互称,皆为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别疏人骨肉,人口议多怨公者,何也?

”晁错曰:

“固也。

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

”错父曰:

“刘氏安矣,而晁氏危矣,吾去公归矣!

”遂饮药而死,曰:

“吾不忍见祸及吾身。

”死十余日,吴楚七国果反,以诛错为名。

及窦婴、袁盎进说,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

晁错已死,谒者仆射邓公为校尉,击吴楚军为将。

还,上书言军事,谒见上。

上问曰:

“道军所来,闻晁错死,吴楚罢不?

”邓公曰:

“吴王为反数十年矣,发怒削地,以诛错为名,其意非在错也。

且臣恐天下之士噤口,不敢复言也!

”上曰:

“何哉?

“夫晁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故请削地以尊京师,万世之利也。

计画始行,卒受大戮,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

”于是景帝默然良久,曰:

“公言善,吾亦恨之。

太史公曰:

……晁错为家令时,数言事不用;

后擅权,多所变更。

诸侯发难,不急匡救,欲报私仇,反以亡躯。

语曰“变古乱常,不死则亡”,岂错等谓邪!

(选自《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赞曰:

晁错锐于为国远虑,而不见身害。

其父睹之,经于沟渎,亡益救败,不如赵母指括,以全其宗。

悲夫!

错虽不终,世哀其忠。

故论其施行之语著于篇。

(选自《汉书•袁盎晁错传》)

8.对下列句中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孝文帝时,天下无治《尚书》者 

治:

研究

B.莫敢难,独窦婴争之 

难:

非难

C.公言善,吾亦恨之 

恨:

怨恨

D.且臣恐天下之士噤口,不敢复言也 

恐:

担心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乃诏太常使人往受之 

乃赏成,献诸抚军

B太常遣错受《尚书》伏生所 

怒索儿,儿渺然不知所往

C以其辩得幸太子 

吴楚七国果反,以诛错为名

D且臣恐天下之士噤口,不敢复言也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晁错在文帝时就进言主张削弱诸侯,还就更定法令等数十次上书,文帝虽然没有完全采纳他的意见,但很赏识他的才干。

B.晁错极力主张借诸侯的罪过来削弱它们的土地,收取他们四边的郡城,只有这样才能尊崇天子的地位,国家才会安定。

C.晁错得到景帝信任,终于达到削弱诸侯的目的,不料却导致了吴楚七国之乱,维护了朝廷的利益却使自己遭到杀身之祸。

D.晁错死后,邓公作为抗击吴楚叛军的将领,向景帝谈及他对诛杀晁错的看法,他认为处死晁错其实是替诸侯报了仇。

11.把下面的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数上书孝文帝,言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

(4分)

(2)及窦婴、袁盎进说,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12.13两题。

梦中作① 

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③无奈客思家。

【注】①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②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束,斧已烂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

③酒阑:

酒尽。

12.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3分)

答:

13.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

(5分)

答:

14.补写下列诗文名句。

(1)羽扇纶巾,谈笑间,   

  

  。

(苏轼《赤壁怀古》)

(2)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

(苏轼《定风波》)

(3)楚天千里清秋,   

    

(辛弃疾《登建康赏心亭》)

(4)   

   

,到黄昏、点点滴滴。

(李清照《声声慢》)

(5)吾所以为此者,   

 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