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训练第五章第五节显微镜和望远镜解析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555764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4.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训练第五章第五节显微镜和望远镜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训练第五章第五节显微镜和望远镜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训练第五章第五节显微镜和望远镜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训练第五章第五节显微镜和望远镜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训练第五章第五节显微镜和望远镜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训练第五章第五节显微镜和望远镜解析版Word格式.docx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训练第五章第五节显微镜和望远镜解析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训练第五章第五节显微镜和望远镜解析版Word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训练第五章第五节显微镜和望远镜解析版Word格式.docx

D、50倍

6、使用望远镜时( 

A、物镜成实像,目镜成虚像

B、由于没有光屏,物镜、目镜都成虚像

C、物镜成虚像,目镜成虚像

D、由于物距远大于焦距,物镜、目镜都成实像

7、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在视野右下方,要想将物像置于视野正中央,应将装片移向(  )

A、右上方 

B、右下方

C、左上方 

D、左下方

8、远处的物体在望远镜中成的像为什么在其焦点附近?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因为物镜的焦距太大 

B、因为物镜的焦距太小

C、物体离物镜太远

D、物体离物镜太近

9、小明取来两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分别用一只手握住其中一个来模仿望远镜,它通过两个透镜看到前面远处木棉树的叶子,如图所示,调整两个透镜的距离,直到看的清楚为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靠近眼镜的透镜是物镜,靠近被观测物的是目镜

B、用望远镜观察远处木棉树的叶子,物镜得到的是放大的像

C、两透镜互换后再观察叶子,人看到的像都是放大的

D、目镜能把物镜成的像放大

10、关于望远镜的一些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望远镜的物镜成缩小的实像

B、所有的望远镜都是由两个凸透镜组成的

C、望远镜的物镜直径越大,越容易观察到较暗的物体

D、天文爱好者用的望远镜,目镜的焦距比较短,物镜的焦距比较长

11、望远镜是用两组凸透镜组成的,下面关于望远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目镜、物镜直径相同

B、目镜、物镜焦距相同

C、通过目镜看到天体的像比实际的天体大

D、物镜直径比目镜直径大,目的是为了会聚更多的光

12、如图所示是一种天文望远镜的光路图,分析图光路图可知它的物镜是( 

B、凹透镜

C、凹面镜

D、凸透镜

13、显微镜能对微小的物体进行高倍数放大,它利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做为物镜和目镜,则物镜和目镜所成的像是( 

A、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B、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

C、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

D、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二、填空题(共5题;

共14分)

14、一般天文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使用的都是________ 

镜.当被观察物体在物镜两倍焦距以外时,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________ 

像(选填“实”或“虚”),然后这个像再经过目镜________ 

(选填“放大”或“缩小”),观察者就能看清楚远处的物体.

15、有一种望远镜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物镜能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倒立________(“放大”、“缩小”)的________(“实”、“虚”)像,而目镜的作用相当是一个________镜.

16、如图所示是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的植物叶片上的气孔,此时被观察的叶片到物镜的距离u与焦距f的关系是f<u<2f,气孔经过物镜所成的是一个放大的________ 

像(填“实”或“虚”),最后,人眼通过目镜看到的是再次放大的________ 

(填“实”或“虚”)像.

17、如图所示为一种光学显微镜,其中目镜和物镜都是由________ 

制成的,在光线较弱的情况下,反光镜可以选用________ 

(选填:

“平面镜”、“凹面镜”).

18、显微镜主要的构造是物镜和目镜,物镜是凸透镜,目镜是__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观察微小物体时,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成一个________、放大的实像,这个像刚好在目镜的焦点以内,经过目镜的折射,可以得到一个正立、________、________像.

三、实验题(共2题;

共13分)

19、自制水滴显微镜,探究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器材:

焦距较长的凸透镜一个,滴管一个,废录音带盒一个,清水.

(1)小水滴可看作一个焦距很小的________ 

镜,本实验以小水滴作为显微镜的________ 

镜,它与被观察物体的间距为10﹣15mm,如左图所示.

(2)如图所示中,任意滴一滴水滴,透过这个小水滴,如果看到一个与原来方向相同的、放大的箭头,在不调整与箭头的距离,应该把水珠变________ 

(填“厚”或者”薄”),直至与原来方向相反的、放大了的箭头.如果废录音带盒的厚度是12mm,那么最终水滴凸透镜的焦距范围是:

________ 

(3)透过凸透镜去观察小水滴,使箭头、小水滴,凸透镜________ 

,并且保持凸透镜水平,看到的箭头相对于原来的箭头是________ 

(填“正立”或“倒立”),如果要看到箭头更大的像,应把凸透镜略微向________ 

(填“上”或“下”)移动.

20、实际应用的望远镜种类较多,如图所示是一种反射式望远镜的示意图,仔细观察示意图后回答问题.

(1)在望远镜中安装的三个光学元件中,遵守光的反射规律的是________ 

,遵守光的折射定律的是________ 

(2)根据图示分别写出三种光学元件在望远镜所起到的作用.

凹面镜:

凸透镜:

平面镜:

 

(3)你认为决定反射望远镜的观察效果的光学元件是________ 

四、解答题(共1题;

共5分)

21、实验探究:

1609年,荷兰一家眼镜店老板的儿子在玩镜片时,小孩无意间一只手拿起一个近视片,另一只手拿起一个老花镜,把它们放在一前一后的位置,眼睛对着镜片向远处看.他突然惊叫到:

“教堂的塔尖变近了.”根据这个办法,利佩尔席做成了第一架望远镜.

今天我们在这里也来模仿一下他们的做法,看看你有什么新发现没有?

再想一想如果我们用两个同焦距的凸透镜来做实验,又会如何?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B

【考点】望远镜

【解析】【解答】解:

第一个把望远镜用于天文学研究的物理学家是伽利略。

故选B。

【分析】历史上第一次尝试进行光速的测量,也是第一个把望远镜用于天文学研究的物理学家是伽利略。

本题根据对初中物理中几位重大贡献的科学家的认识写出答案。

2、【答案】B

天体离我们很远,望远镜中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正好落在目镜焦距内的位置,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这个实像经过目镜成一个正立虚像,所以观测天体时应选用望远镜;

而放大镜的作用是将物体放在焦点内,使物体放大,不能用来观测天体.

故选B.

【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和望远镜的作用来解答此题.

3、【答案】D

【考点】显微镜

在生物实验课上,常用的观察细胞结构的仪器是显微镜.故选D.

【分析】根据我们对光学仪器的了解来分析,找出符合题意的选项.

4、【答案】B

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幻灯机的镜头,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目镜都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故选B.

【分析】

(1)望远镜是由两组透镜组成,靠近眼镜的叫目镜,靠近被测物体的叫物镜;

物镜的作用是使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显微镜包括物镜和目镜,物镜相当于幻灯机(或者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5、【答案】D

显微镜对物体放大的倍数等于目镜的倍数和物镜倍数的乘积:

10=50倍。

故选D。

【分析】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在物镜对物体进行放大之后,目镜会对物体进行进一步的放大。

6、【答案】A

望远镜是由两组透镜组成,靠近眼镜的叫目镜,靠近被测物体的叫物镜,物镜的作用是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目镜成的是放大的虚像.故选A.

【分析】望远镜是由两组透镜组成,物镜成缩小的实像,目镜成放大的虚像;

天文望远镜是用来观测太空星体的,星体发出的光到达地球时,已经十分微弱,因此需要用口径较大的物镜来会聚光线.

7、【答案】B

由于显微镜下看到的像是倒像,在视野中所观察到的物像居于右下方,标本应位于视野的左上方,而移动物像实际上是通过移动标本实现的,所以需要将玻片标本向右下方移动。

【分析】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

8、【答案】C

很远的物体,向我们发射的光线,很接近平行线.而平行光线通过物镜,是会在焦点处聚焦的。

故选C。

【分析】远处的物体的光到物镜凸透镜可以看似一束平行光射入,凸透镜将平行光聚焦在焦点上是它的光学特性。

9、【答案】D

A、靠近眼镜的透镜是目镜,靠近被观测物的是物镜,A错误;

B、用望远镜观察远处木棉树的叶子,物镜得到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B错误;

C、物镜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错误;

D、物镜成的实像通过目镜后成正立放大的虚像,D正确.

故选D.

【分析】本题通过两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演示望远镜成像原理,前面的凸透镜相当于望远镜的物镜,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后面的凸透镜相当于望远镜的目镜,用来把这个实像放大,所以我们看到了物体放大的像.若前后两个凸透镜位置颠倒,则看到物体缩小的像.通过实验发现,若要看到物体放大的像,要求物镜的焦距长,目镜的焦距短.

10、【答案】B

A、望远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相当于照相机的工作原理,故A正确;

B、一般情况下,望远镜物镜由凸透镜组成,目镜由凸透镜或凹透镜两种类型,观察天体物理方面,一般采用反射式望远镜,采用凹面镜做物镜,故B错误;

C、天文望远镜的物镜口径做得越大,会聚的光线更多,从而观测到较暗的星,故C正确;

D、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望远镜的物镜焦距长,目镜焦距短,是为了使像放大更大的倍数,故D正确。

(1)望远镜中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用来把这个像放大;

(2)望远镜有两种:

一是折射望远镜,用透镜作物镜的望远镜;

二是反射望远镜,用凹面反射镜作物镜的望远镜;

(3)望远镜的物镜口径做得越大,会聚的光线更多;

(4)望远镜望是由两组透镜组成,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

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与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同。

11、【答案】D

A、物镜的作用是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远处的物体发出的光线很弱,为了会聚更多的光,因此物镜的直径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物镜的作用是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放大镜,物体在焦点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因此目镜的焦距小于物镜焦距,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望远镜的物镜成的像虽然比原来小,但它离我们眼睛很近,再加上目镜的放大作用,视角变得很大,看起来像是放大了,实际还是缩小的像,该选项说不正确;

D、把物镜的口径做大,物镜直径比目镜直径大,目的是为了会聚更多的光,该选项说法正确。

(1)望远镜是由两组透镜组成,物镜成缩小的实像,目镜成放大的虚像;

(2)望远镜是用来观测远处的物体,物体发出的光已经十分微弱,因此需要用口径较大的物镜来会聚光线;

(3)视角与物体的大小和眼睛距离物体远近有关。

12、【答案】D

A.如图所示,光线通过物镜后会聚,平面镜不是透镜,不符合题意;

B、如图所示,光线通过物镜后会聚,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不符合题意;

C、如图所示,光线通过物镜后会聚,凹面镜不是透镜,不符合题意;

D、如图所示,光线通过物镜后会聚,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符合题意;

【分析】天文望远镜是观测天体的重要手段,可以毫不夸大地说,没有望远镜的诞生和发展,就没有现代天文学.随着望远镜在各方面性能的改进和提高,天文学也正经历着巨大的飞跃,迅速推进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13、【答案】D

(1)显微镜的物镜焦距短,载物台上的物体在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2)显微镜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这个实像位于目镜的焦点之内,通过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故选D.

【分析】显微镜由物镜和目镜组成,显微镜的物镜成的是放大、倒立的实像,目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二、填空题

14、【答案】凸透;

实;

放大

一般天文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使用的都是凸透镜.当被观察物体在物镜两倍焦距以外时,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然后这个像再经过目镜放大,观察者就能看清楚远处的物体.

故答案为:

凸透;

放大.

【分析】望远镜是由两组透镜组成,靠近眼镜的叫目镜,靠近被测物体的叫物镜;

物镜的作用是使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15、【答案】缩小;

望远镜中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正好落在目镜焦距内的位置,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这个实像经过目镜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

缩小;

【分析】望远镜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靠近眼睛的叫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叫物镜,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用来把这个像放大.

16、【答案】实;

显微镜的物镜是一个凸透镜,目的是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这个实像处在目镜的1倍焦距以内,它的目镜也是一个凸透镜,目的是得到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

虚.

(1)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

①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

②物体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投影仪.

③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

(2)显微镜的原理:

显微镜包括物镜和目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

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

17、【答案】凸透镜;

凹面镜

【解析】【解答】

(1)目镜和物镜都相当于凸透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把刚才的实像再次放大。

(2)光线较强时物体能反射更多的光线,使像更清晰.当光线较暗时,依靠凹面镜反射更多的光线,使物体更亮,像更清晰。

凸透镜;

凹面镜。

(1)显微镜有两组透镜.一组是靠近物体的物镜,相当一个投影仪,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

一组是靠近眼睛的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刚才倒立的放大的实像成在目镜的焦点以内,使像再次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

(2)要想让像更清晰,物体应该更亮。

18、【答案】凸透镜;

倒立;

放大;

由显微镜的特点可知,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显微镜的物镜后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相当于投影仪的作用;

显微镜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普通的放大镜,把这个像再放大一次,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经过这两次放大作用,我们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了.

放大;

虚.

【分析】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相当于投影仪,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相当于放大镜;

三、实验题

19、【答案】

(1)凸透;

(2)厚;

6~12mm

(3)同一竖直直线上;

(1)小水滴接近圆形,所以其相当于一个焦距很小的凸透镜,是当作显微镜的物镜来使用的;

(2)由题意可知,小水滴此时相当于放大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说明箭头在小水滴的焦点之内,即小水滴的焦距过大,因此应该把水珠变得再厚些,使其焦距变小,直至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物距满足:

f<12mm<2f,即:

凸透镜的焦距为:

6mm<f<12mm;

(3)透过凸透镜去观察小水滴,使箭头、小水滴,凸透镜在同一直线上,此时,凸透镜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成的是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

虽然二次放大成的像相对于物体是倒立的,但旋转的方向是一致的;

要使成的虚像更大一些,应增大物距,把凸透镜向上移动。

故答案是:

物;

6~12mm;

上。

【分析】根据显微镜的工作原理解答此题:

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使物体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使物镜成的实像,通过目镜再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经过两次凸透镜的放大作用,使微小的物体放大许多倍。

20、【答案】

(1)凹面镜、平面镜;

凸透镜

(2)收集来自远处的光并反射到平面镜上;

起成像作用;

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3)凹面镜

(1)在望远镜中安装的三个光学元件中,凹面镜、平面镜是面镜,对光起反射作用,遵守光的反射规律,凸透镜对光发生折射,遵守光的折射定律.

(2)根据图示可知三种光学元件在望远镜所起到的作用.

收集来自远处的光并反射到平面镜上.

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起成像作用.

(3)平面镜只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凸透镜起成像作用,凹面镜起了聚光作用,将来自远处的光由凹面镜收集,所以决定反射望远镜的观察效果的光学元件是凹面镜.

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3)凹面镜.

【分析】根据牛顿望远镜的原理分析,凹面镜将进入望远镜的光线会聚,然后经平面镜反射到凸透镜,最后由成像,达到观察的目的.

四、解答题

21、【答案】答:

(1)当用凸透镜与凹透镜组合时,从远处物体射来的平行光线,经物镜折射后,向焦点处会聚,在经过凹透镜时变得发散,人眼逆着发散射来的光线看去,会看到一个物体的正立放大的虚像.如图所示;

(2)用两个同焦距的凸透镜组合时,从远处物体射来的平行光线,经物镜后,在焦点以外距焦点很近处成一倒立缩小实像.实像位于目镜和它的焦点之间距焦点很近的地方,目镜以此为物形成放大的虚像.如图所示.

【解析】【分析】望远镜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望远镜的物镜是凸透镜,目镜是凹透镜,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另一类是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最终成倒立的像,放大倍数较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