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史》课程教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554074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54.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教育史》课程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中国教育史》课程教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中国教育史》课程教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中国教育史》课程教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中国教育史》课程教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教育史》课程教案Word下载.docx

《《中国教育史》课程教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教育史》课程教案Word下载.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教育史》课程教案Word下载.docx

《尚书·

甘誓》有“御非其马之正”

主要包括射箭和驾驭马车之术。

教育内容2:

养老敬老的道德教化

《礼记·

王制》中说,“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

2、乡学:

《史记·

儒林列传》记载“乡里有教,夏曰校”

孟子认为校这类学校的目的是教人“明人伦”,朱熹认为“校,以教民为义”,由此推断校主要是教人知道基本的做人的伦理道德观。

3、夏朝学校教育特点:

第一,教育内容以军事教育为主,这是与夏朝是奴隶制国家的性质紧紧相连的。

第二,开始具备伦理道德教育的萌芽,这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开端和标志。

二、商朝时期的学校及其教育

商朝殷墟文字是我国古代信史的开始。

1、中央学校,包括大学、小学和瞽宗。

明堂位》:

“殷人设右学为大学,左学为小学,而作乐于瞽宗。

王制》:

“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

2、地方学校

滕文公上》记载有:

“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

”朱熹解释说:

“庠以养老为义,校以教民为义,序以习射为义,皆乡学也。

3、教育内容

第一项:

军事教育。

包括两个部分,射箭、驾车。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第二项:

思想道德教育,主要以“孝”为核心。

《礼记·

表记》曰:

“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先罚而后赏,尊而不亲。

“尊神、事鬼”是商代政治的特点,也是商代教育的特点。

他们把尊神和孝祖融合在一起。

奠定了守孝三年的传统。

第三项:

读写算的教育。

殷商时代,已经有比较成熟的文字。

甲骨文中,单字已经达3500个,大都是象形文字,但形声、会意、假借等方法已经普遍运用。

天文历法有很大进步,这些都离不开数学,卜辞中出现的最大的数字已经达到三万。

出土文物还表明,商代已经能进行一般的算数运算,并能绘制较复杂的几何图形。

第四项:

礼乐教育。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戎是军事教育,祀指与祭祀相应的礼乐之教。

由于殷人特别强调“尊神事鬼”,所以与之相对应的礼乐是必不可少的。

当时的瞽宗就是专门演奏和学习音乐的学校。

4、商朝时期教育特点

第一,正规的学校教育制度开始逐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学校教育开始诞生;

第二,教育内容开始变得丰富,初步具备当今学校意义上的教育内容体系;

第三,宗教色彩浓厚。

三、周朝时期学校教育

第一类:

国学:

国学里面分大学和小学。

(1)大学。

大学又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辟雍、东学“东序”、西学“瞽宗”、南学“成均”、北学“上庠”。

五学之中,有设科分教之意:

太学为承师问道,天子自学、举行盛典之所,由太师、太保、太傅主之;

南学成均为学乐之所,由大司乐主之;

北学上庠,为学书之所,由诏书者主之;

东学东序,为学干戈羽乐之所,由乐师主之;

西学瞽宗,为演礼之所,由礼官主之。

文王世子》“凡学,世子及学士必时,春夏学干戈,秋冬学羽乐,皆于东序。

小乐正学干,大胥賛之,胥鼓南。

春诵,夏弦,大师诏之瞽宗。

秋学礼,礼执者诏之;

冬读书,典书者诏之。

礼在瞽宗,书在上庠。

凡祭与养老、乞言、合语之礼,皆小乐正诏之于东序。

大乐正学舞干戚语说命乞言,皆大乐正授数,大司成论说在东序。

”这一段表明,大学的教学已经有相对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场所和固定的人员进行教学,已经具有现代意义上的课程安排之义。

关于大学的考核评价问题,《礼记·

学记》中有载:

“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

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

(2)小学。

据《礼记·

王制》所载,“天子命之教,然后为学,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

内则》:

“十年出就外傅,居宿御外,学书计……朝夕学幼仪,请肄简谅。

十有三年,学乐送诗舞勺。

成童,学射御。

”主要涉及礼仪、书计、乐舞、射御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基于奴隶主贵族的道德行为准则和社会生活技能的基本训练。

第二类:

乡学,主要是指各地方行政区自己设置的学校,名称有塾、序、痒、校等。

教学内容:

《周礼·

地官司徒》载:

“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一曰德,知、仁、圣、义、忠、和;

二曰行,孝、友、睦、烟、任、恤;

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基本内容以德、行、艺为主。

周朝时期教育特点:

第一,教育内容更加丰富,且开始有了固定的时间由固定的人员进行教授的做法,更加制度化;

第二,开始有了评价思想的萌芽,以评促学和判断学习效果;

第三,开始逐渐形成六艺课程体系。

四、六艺课程体系

(一)“礼”之教

1、内容:

朝堂之礼;

祭祀之礼;

待人接物之礼。

曲礼》中说,“道德仁义,非礼不成。

教训正俗,非礼不备。

分争辨讼,非礼不决。

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

宦学事师,非礼不亲。

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

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

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

2、功能:

(1)政治功能,

“以仪辨等,则民不越”,就是说借各种礼仪标明尊卑上下的等级差别,可以教育百姓安分守己,遵守君臣上下之道;

“以刑教中,则民不暴”,借礼进行法制教育,可以使百姓懂得要守中不悖,防止暴乱的发生;

“以度教节,则民知足”,是制定舆服制度,使百姓懂得物质享用的法度,从而知足安贫;

“以贤制爵,则民慎德”,“以庸制禄,则民兴功”,指官职供奉方面的礼制,借以鼓励百姓善德,为国兴功立业,以求宠荣。

(2)道德教育功能。

西周国学实施“三德”之教,即“至德、敏德、孝德”;

在乡学实施七教,即父子,兄弟,夫妇,君臣,长幼,朋友,宾客七项人伦之教。

其中“孝”的观念是道德教育的核心。

祭统》载:

“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

祭祖为祭祀礼之首,其目的在于教民“反古复始,不忘其所由生也”。

由此便转化为现实生活中的孝道。

(3)行为习惯养成功能。

西周时期的贵族,在国学中由保氏负责教授“六仪”,即“祭祀之容”“宾客之容”“朝廷之容”“丧纪之容”“军旅之容”“车马之容”,体现西周的政治宗法制度和各种社交礼仪,以保证能在各种政治活动和社交场合,处置得体,不失身份。

就普通百姓而言,行为习惯的养成包括洒扫、应对、进退、饮食、起居、装饰、谈吐等方面的规范和要求。

内则》记载,“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惟女俞,男鞶革,女鞶丝”,这是讲在小孩能吃饭时,教育他们用右手,回答的时候,男用惟,女用俞,盛佩巾的袋,男用革,女用丝。

这些日常行为习惯体现一个人的道德修养。

(二)“乐”之教

礼和乐是紧密相连的两个部分,《礼记·

文世王子》曰:

“乐所以修内也,礼所以修外也”,大意是礼侧重于从外部进行修身,而乐则侧重于对一个人的性情进行陶冶。

1、乐教的内容

此时的乐,是各种艺术的总称,郭沫若说,“中国旧时的所谓乐,它的内容包含的很广,音乐、诗歌、舞蹈三位一体的不用说,绘画、雕刻、建筑等造型艺术也被包含着。

”其形式上主要包括“乐语”和“乐舞”。

(1)乐语之教

乐语之教包括“兴、道、讽、诵、言、语”等项。

兴和道,是有关阅读和写作知识的教育。

所谓“兴”,指“以善物喻善事”、“以恶物喻恶事”,即所谓比喻。

道,是指借古证今进行启发引导。

讽与诵讲的是诗歌教学,读书背文谓之“讽”,歌咏吟诵、配乐赋诗皆为诵。

言、语之教近乎今天的作文教学,类似于记叙和议论文两类文体。

(2)乐舞之教

乐舞有大舞和小舞之分,大舞包括《云门》《大卷》《大咸》《大磬》《大夏》《大濩》《大武》,主要是颂扬黄帝、尧、舜、禹等历史人物的功绩;

小舞包括《帗舞》《羽舞》《皇舞》《旄舞》《干舞》《人舞》。

2、乐教的功能

第一,为政当中的等级秩序观念。

“等级名分”是乐德的核心。

具体要求是在各种礼仪及祭祀活动中,对乐队和舞队的排列、人数、使用乐器的多少以及演奏音乐的级别等都有相应的规定,从而显示王权的尊卑和等级的差别。

孔子对鲁国大臣季氏的“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的斥责正是出于这个理由。

第二,伦理道德修养。

乐记》中有云:

“德成而上,艺成而下”,意思是学艺术,只是学到了技艺层面,还只是下乘,而领会到了其中所蕴含的道德的要领才是上乘。

西周时期,主要是通过乐教对贵族子弟灌输“中和、祇庸、孝友”等道德观念,尤其以“中和”之德的培育为重要。

主要是运用艺术的感染力量,使学生从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都至于中和,达到化情移性、移风易俗的作用。

(三)射御之教

“射”是指射箭的技术,“御”是指驾驭战车的技术。

内则》载:

“成童,舞象,学射御”,意思是儿童到十五岁以后,就要开始学习武舞和五射、五御之法。

所谓“五射五御之法”具体要求如下:

射的五种要求:

一曰“白失”:

即穿透靶心,漏出箭头,强调臂力。

二曰“参连”:

第一箭射出后,跟着连发三箭,重在射箭的速度。

三曰“剡注”:

箭入箭靶,羽颈高,箭头低,重在锋利易入。

四曰“襄尺”:

襄通让,君臣同射,臣不得与君并列,需后退一步,以示尊卑。

五曰“井仪”:

四箭中靶,呈井字形,指射箭很准。

御的五种要求:

一曰“鸣和鸾”:

要求行车过程中,“鸣”与“鸾”必须铿锵齐鸣,有节奏。

二曰“逐水曲”:

沿着曲折的水边驾驭而不坠入水中。

三曰“过君表”:

遇到辕门设障,要善于乘隙而入,不要与障碍物碰撞,车马具有精准的冲刺能力。

四曰“舞交衢”:

在交叉道上驾车旋转行车优美自如。

五曰“逐禽左”:

驾车追赶野兽,使其向左边逃跑,以使君主射之。

射御之教的目的包括两个:

第一是对子弟进行军事训练,增强身体素质,以应对战争和从政治国之需。

第二是思想道德教育的内涵,比如“襄尺”。

射义》中有“内志正,外体直”。

所谓内志正,是对训练者提出的体育道德要求;

外体直是指要求身体外形挺拔美观。

(四)书之教

1、书写教学

到殷商时代,已经有比较成熟的文字。

出土的甲骨文字中,单字已经达3500个,而且笔画繁多,书写的工具都是刀具和竹简,没有一定的教学和训练是不行的。

2、两个推论

《周礼》提出了“六书”,但未明六书是什么。

《汉书·

艺文志》曰:

“古者八岁入学,故周官保氏养国子,教之六书,谓:

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

汉代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指出六书为“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按现在的理解,“六书”所指为六种造字之术。

推论1:

对学生的书写教学是根据汉字的不同构造方式来进行的,如毛礼锐、孙培青等先生持类似观点。

推论2:

传授学生造字之术,真正成型的文字出现在夏朝初期,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已经是比较成熟的文字。

然而文字的数量发展并没有停止,随后的金文汉字的数目进一步增多,“形声”是主要的造字之法。

(五)数之教

1、数字、数词的书写与表示

数字的写法:

远古人用结绳、漏刻等方式来计数,在甲骨文中,如一、二、三、四分别用一横、两横、三横和四横表示,而后出现了用“Ⅹ”表示“五”,用“∧”来表示“六”等。

计数方式:

殷商时期已经出现了百、千、万的概念及表示方式。

甲骨文当中最大的数字就是三万。

周康王时,孟曾受命伐北方的鬼方族,获胜后铸鼎作铭文曰:

“伐鬼方,俘万三千八十一人。

记事的表达:

殷商时期用数字来记事,陈梦家先生总结出六类格式,比如“整数—名词—连词—零数—名词”格式的,具体点就是“十犬又五犬”。

纪日的表达:

次序为:

年(祀)—月名—月相名—干支日。

如“隹王十又二年三月既望,庚寅,王在周各大室即位”。

2、运算思维

西周中期的舀鼎铭文中有:

“舀以匡季告东宫,东宫乃曰:

‘尝舀禾十秭,遗十秭为二十秭,来岁弗尝则倍四十秭’。

”这是东宫对舀和匡季经济纠纷的判决,大意是要匡季赔偿舀庄稼10秭,并白送10秭,共20秭,若第二年不偿还,则增加2倍,即40秭。

很明显,这里面已经运用到了加法和乘法。

3、顺序的概念

顺序的概念是数的内容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是跟天文历法有紧密的联系。

用干支纪年纪日最早开始于夏,商代人沿用了这一方法,并且用作人名。

比如“大丁”“外丙”“大甲”等。

最先出现的是十干,到商代有了十二支,组合便出现了甲子、乙丑等六十种组合。

4、数学工具

中国最早的计算工具是筹,也叫算筹,是用木棍或草棍做成的。

用于计算和占卜之用。

在几何学方面,人们常常提到两种画图工具——规和矩。

五、六艺课程体系产生的原因

1、强化奴隶社会等级秩序的需要;

2、培养奴隶主阶级军人的需要;

3、占卜和日常生产生活的需要。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

一定的课程体系总是与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相适应的,为特定的历史文化和阶级统治服务的。

春秋时期的孔子

一、孔子其人其事

孔子:

春秋时期鲁国人,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

祖上是鲁国贵族,到祖辈时已经衰落,父亲叔梁紇(he)是当时一个武士,晚年与颜氏野合而得孔子,孔子三岁时,父亲去世。

17岁时,母亲颜氏去世。

孔子自称吾年少而贱,故多能鄙事。

但他15岁时志于学,称“十有五而志于学”。

19岁时,娶宋氏为妻。

20岁时,生子鲤,字伯鱼。

30岁时,开始收徒讲学,仲由、冉求、仲弓、颜回等是首批学生。

35岁时,鲁三家大臣逼宫鲁昭公,鲁昭公逃齐国,孔子也逃齐国。

36岁时,返回鲁国。

47岁时,鲁国的季孙氏家臣阳货绑架季孙氏,自拥大权。

50岁时,鲁国三家大臣一起进攻阳货,阳货外逃。

51岁时,受邀出仕,为中都宰、司空、大司寇。

54岁时,主张削弱三家大臣的实力,名为“堕三都”,遇阻。

逢齐国赠送鲁定公80名女乐,不理朝政,孔子离鲁去卫,开始了14年的流亡生涯。

68岁时,鲁国季康子诏孔子,于是返回鲁国,开始其晚年的教育生活。

69岁时,儿子孔鲤去世。

71岁时,颜回去世,是孔子最喜欢的学生、最听话的学生,最有德行的学生。

72岁时,仲由(子路)去世,子路是李逵型的性格,孔子又爱又气。

但却是孔子最爱的几个学生之一。

公元前479年,孔子73岁,与子贡最后一次登上泰山,歌曰:

泰山坏乎!

梁柱摧乎!

哲人萎乎!

与子贡一起哭成泪人,子贡说,您已经是圣人了。

孔子说,不要乱说,我还不是圣人。

随后讲述了自己的一个梦,梦见自己被奠在两柱之间,夏朝的人殡在东阶,周朝的人殡在西阶,殡在中间的是商朝人啊?

子贡明白了,老师一直在为自己没有实现周公的道而自责,无颜去见周公。

子贡再一次重复了那句话:

老师,您已经是圣人了。

7天后,孔子去世。

众多弟子守陵三年,子贡守陵6年。

二、孔子为什么而教?

培养目标:

仁智双彰的圣人、君子

知(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智)者动,仁者静;

知(智)者乐,仁者寿。

(《论语·

雍也》)

仁者不忧,知(智)者不惑。

宪问》)

(一)智与仁的内涵

1、智

(1)智力

唯上知(智)与下愚不移。

阳货》)

知(智)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

卫灵公》)

(2)智慧,具有道德意义。

知人:

主要是能正确地识别他人,包括他的品性和才能,能胜任什么工作等。

比如“樊迟问知(智)。

子曰:

知人。

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论语·

颜渊》)

知何为:

知道什么事可做,什么事不可做。

比如“知(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2、仁:

(1)仁之小义

个体言行举止的规范:

“子曰:

克己复礼为仁。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待人接物及与他人关系的处理上:

“樊迟问仁。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子路》)

(2)仁之大义

主要是一种以天下苍生为己任的情怀和抱负。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子曰:

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如其仁,如其仁!

(二)智与仁的关系:

1、以智成仁

令尹子文三仕三免的故事。

孔子说:

“忠矣,未知,焉得仁”。

齐国大臣陈文子的故事。

“清矣,未知,焉得仁”。

结论:

智是仁的前提和基础。

2、由仁摄智

孔子说:

“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

泰伯》)

“知(智)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

知(智)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

知(智)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论语·

卫灵公)

仁对智具有引导与彰显作用。

“学不厌,智也;

教不倦,仁也。

仁且智,夫子即圣也。

”《孟子·

公孙丑》

从此点出并奠定了中国儒学传统中“仁智双彰”的“圣人”形象和道德追求。

圣人是最高的要求,现实世界当中很少见,或者根本没有。

所以,孔子说,“得见君子可矣”。

三、孔子教什么?

课程之一:

《诗经》

“小子何莫学乎诗,诗,可以观、可以兴、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论语·

阳货》

“不学诗,无以言。

”《论语·

季氏》

孔子世家》云:

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历之缺……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和韶武雅颂之音。

课程之二:

《尚书》

子张曰:

“书云:

高宗谅阴,三年不言。

何谓也?

”子曰:

“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

君薨,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三年。

审问》)

《尚书纬》有云:

孔子求书,得黄帝玄孙帝魁之书,迄于秦穆公,凡三千二百四十篇,断远取近,定可以为世法者百二十篇,以百二篇为尚书,十八篇为中侯。

《汉书艺文志》云:

“《书》之所起远矣,至孔子纂焉。

上断于尧,下讫于秦,凡百篇,而为之序,言其作意。

主要是“记事”和“记言”两个部分,其中“记言”占了主要部分,包括有帝王普告臣民之言、臣下告君之辞、君臣之间使者往返沟通之辞、君臣面议之辞、臣下之间相告之辞等。

课程之三:

《礼》

孔子问他的儿子伯鱼曰:

“学礼乎?

”对曰:

“未也。

”“不学礼,无以立。

季氏》)这是孔子要求弟子学礼的直接证据。

孔子对礼做了删减,所以他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

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

为政》)

课程之四:

《乐》

关于《乐经》的两种意见:

一是认为当时有《乐经》,只是在秦火或者其他事件中亡佚了。

另一种是认为根本没有《乐经》,认为《乐》和《诗》是相连的,《乐》是曲,《诗》是词,二者本就是合一的。

不管怎么样,《乐》是孔子的重要教育内容是毫无疑问的。

述而》记载: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曰:

‘不图为乐之至於斯也’。

”并且对“韶”和“武”两种音乐进行了评论,“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谓武,‘尽美矣,未尽善矣’。

八佾》)

子路弹琴的故事:

有一次,不懂文化与音乐的莽撞而又有表现欲望的子路,特意扛了一把琴来教室,说要弹琴给大家听,但是他弹琴的效果并不好,像打仗似的,乱七八糟,杀气腾腾,弄得其他弟子都很紧张。

而孔子却说:

子路琴弹得比以前好多了,再练练的话,我就会让他到我的卧室来弹给我听了,大家给他一些鼓励吧。

课程之五:

《易经》

假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述而》)

《史记·

孔子世家》说:

“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

《易经》是一部占卜的筮书,但其内容有相当高的历史价值,相当于先秦的认识史和哲学史,反映了从原始社会到先秦人类抽象思维发展的上升轨迹。

富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课程之六:

《春秋》

腾文公下》,他说:

“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

“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艺文志》亦言孔子作《春秋》。

据《左传》载,鲁昭公二年,晋大夫韩宣子聘鲁,观书于鲁太史,已经见有《易·

象》和《鲁春秋》。

韩宣子的年代在孔子之前,故可证明孔子之前鲁国就已经有《春秋》了。

但孔子在教学之前已经根据自己的微言大义进行了删改。

(二)孔子所教实现的素质结构

1、以思想道德教育为核心

第一层次,通过学习以实现“修身”功能。

“克己复礼为仁。

“诗,可以群”

第二层次,通过《礼》、《乐》与《春秋》的学习,遵守等级秩序,进而达到维持国家统治秩序和养成“忠”“孝”的道德观念。

第三层次,养成以天下为己任的“仁德”。

赞许微子、箕子和比干为殷之三仁;

赞许管仲辅助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如其仁。

2、培养学生事君治国的才能

第一,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谈到学诗时,说“学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不学诗,无以言”,

“诵《诗》三百首,授之以政,不达;

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

第二,军事才能。

军事才能主要是通过以“射箭和驾车”。

《左传》记载,鲁哀公十一年,齐兵犯鲁,冉求与樊迟一起联合打败强大的齐兵。

季康子非常高兴,问冉求“子之于军旅,学之乎?

性之乎?

”冉求曰:

“学之于孔子”。

第三,治国才能。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意思强调要用德政来治国。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哀公问曰:

“何为则民服?

”孔子对曰: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

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三、孔子如何教

1、学、思、行结合

(1)博学:

“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雍也》)

“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

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述而》)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学问结合

“子入大庙,每事问。

或曰:

孰谓绉人之子知礼乎?

入大庙,每事问。

子闻之,曰:

是礼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公治长》)

(3)学思结合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4)学、行结合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诵《诗》三百,授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