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的散官发展与清浊异同.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1514836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6.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北朝的散官发展与清浊异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南北朝的散官发展与清浊异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南北朝的散官发展与清浊异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南北朝的散官发展与清浊异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南北朝的散官发展与清浊异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北朝的散官发展与清浊异同.docx

《南北朝的散官发展与清浊异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北朝的散官发展与清浊异同.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南北朝的散官发展与清浊异同.docx

南北朝的散官发展与清浊异同

南北朝的散官发展与清浊异同

  发布时间:

2003-12-11作者:

阎步克

  【内容提要】文散阶的进化在南朝停滞不前,在北朝却迅速推进。

其原因在于,北朝曾向将士普授文散官从而使之进化为位阶,南朝的"文清武浊"观念却阻碍了类似现象的普遍化。

魏晋南北朝有两种"品位分等",一种是以门第、中正品和"清浊"构成的"门品秩序",它是士族政治的产物;另一种则是由军阶代表的"官品秩序",它更富功绩制色彩。

北朝文散阶的进化得益于军阶的"拉动",这就为唐代文武散阶制向官僚政治的回归,奠定

了基础。

  【关键词〗南北朝官阶

  一、南朝散官"阶官化"的迟缓

  官阶制度是官僚政治的有机组成部分,不同形式的等级规划体现了不同的政治取向。

汉代禄秩等级是从属于职位的,官员若无职位则无等级可言,这属于重效率的“职位分等”类型。

[1]魏晋南北朝时官阶制却开始向另一种“品位分等”类型过渡了,最终在唐代形成了文武散阶之制。

散阶又称"本品",减小了因职位变动而造成的地位变动,从而赋予了官员更多的安全感,保障了其权益的稳定性。

  魏晋以降士族政治、门阀特权扭曲了官僚政治,“分官设职”更多地基于“优惠考虑”而非“效率考虑”,职事官之外委积繁衍出了五光十色的名号、散职,一人拥有多种头衔屡见不鲜。

由此而导致的职、官、名号的分离,应该说是官阶制向“品位分等”演化的一个基本原因。

不过仅以士族政治来解释中古散阶制的发达,那仍然是不惬人意的,因为在此就要面对这一事实:

南朝政权本来更富"文治"色彩,文官重于武职;然而北朝文散官的阶官化,反而比南朝更具深度、广度和速度。

  与此期阶官化进程相涉的文散官,主要是诸大夫和东省散官。

"阶官"已是脱离职位的位阶了,它们并无员限、可以随机加授和迁黜;“散官”则是冗散无事之官,仍有员限,未能摆脱“职位”性质。

文散官阶官化的骤然加速是在北魏后期,这时候四方云扰、战火连绵,朝廷为笼络之计而向将士们广授散职,毫无吝惜之意。

尔朱氏掌权之时,"欲收军人之意,加泛除授,皆以将军而兼散职,督将兵吏无虚号者。

自此五等大夫遂致猥滥,又无员限,天下贱之"[2]。

这些散官不但被普授、滥授,而且还是与将军号成双成对儿地"双授"的,即所谓"皆以将军而兼散职"。

由此,这些散官迅速虚衔化了,成了普遍拥有、且不断升迁的"阶"了。

比如裴良:

起家奉朝请,宣武初为中

散大夫;后为太中大夫,孝庄末为光禄大夫;节闵帝时除征东将军、金紫光禄大夫;加车骑将军、右光禄大夫;转骠骑将军、左光禄大夫。

[3]他一为东省散官,六为大夫,这些官号都非实职,仅仅标志着他的阶级变动。

又如赵刚:

"累迁镇东将军、银青光禄大夫;历大行台郎中、征东将军,加金紫阶。

"[4]金紫以及银青光禄大夫,在时人眼中已明明是"阶",而?

唤鼋鍪?

quot;职"了。

进至北周,开府仪同三司、仪同三司、诸大夫以及由东西省散官变化而来的34种散官,演化为一个首尾完备的位阶序列。

这个序列,便是通往唐代散阶制的重要环节。

[5]

  然而当把目光转向南朝的时候,却没能看到类似的发展。

冗官散职的委积滥觞于魏晋,东晋以下的制度发展,南北两系分道扬镳。

同是承袭魏晋而来的那些文散官,在直承魏晋的南朝,其散阶化进程却迟滞不前、步履蹒跚。

  南朝的诸大夫几乎始终都仅仅是崇礼、优老或安置闲冗之职,比魏晋没有太大变化。

《南齐书》卷十六《百官志》仍把左右光禄大夫、光禄大夫、太中大夫、中散大夫列于光禄勋属官之下──较之汉魏旧制,依然故我;且谓:

"诸大夫官,皆处旧齿老年"。

《南齐书》卷三《武帝纪》永明七年(489年)正月诏:

"诸大夫年秩隆重,禄力殊薄,岂所谓下车惟旧,趋桥敬老。

可增俸,详给见役。

"可见诸大夫依然用以“敬老”、安置“年秩隆重者”而已。

又《隋书》卷二六《百官上》记梁制:

"又有光禄、金紫光禄、太中、中散等大夫,并无员,以养老疾。

"用作闲散之位的散官,与用以标志等级的"本阶",自然还有相当距离。

  诸大夫中之以“光禄”为名者位望较高,常用于优宠德高望重者,或用于死后赠官。

左右光禄大夫如加“开府”之衔则可置官属[6]。

南朝史传中的官僚衔位,常有“光禄大夫某某”的记法,以此为其代表性官衔。

所以其时有“求金紫(金紫光禄大夫)”、“乞一片金”之事。

至如中散大夫、太中大夫阶级较低,就往往用以安置闲冗、甚至政坛失意者了。

请看《南史》:

  萧惠训:

梁武起兵时以郡相抗,归降后梁武宥之,以为太中大夫。

(《南史》卷十八《萧琛传》)

  王籍,以公事免,“及为中散大夫,弥忽忽不乐”。

(《南史》卷二一《王籍传》)

  王楷,人才凡劣,宋时为太中大夫。

(《南史》卷二三《王蕴传》)

  王弘之,宋明帝初同逆,战败被宥,终于中散大夫。

(《南史》卷二四《王弘之传》)

  垣护之,宋明帝时因聚敛贿货下狱免官,后起为太中大夫,未拜,以愤卒。

(《南史》卷二五《垣护之传》)

  殷道矜,幼而不慧,位太中大夫。

(《南史》卷二七《殷景仁传》)

  何求,性行诡僻,逃官隐居,后为太中大夫。

(《南史》卷三十《何求传》)

  徐广,忠于前朝不附新主,宋初除中散大夫。

(《南史》卷三三《徐广传》)

  顾琛,宋明帝时同逆,兵败归降,为中散大夫。

(《南史》卷三五《顾琛传》)

  这样,太中大夫、中散大夫对士大夫的吸引力,想来就不会太大。

  江左的诸大夫也具有维系资位的作用,不过它们在普授范围上,以及虚衔化、序列化程度上,终归是远逊于西魏北周的进化水平。

同样,南朝作为加官或起家官的东西省散官如给事中、奉朝请等,也没有像北朝那样,在诸大夫的带动下而被纳入散阶。

至于在职事官外加授侍中、散骑常侍的情况,南朝与北朝一样屡见不鲜。

不过这种加官具有临时性。

例如《南史》卷十五《徐湛之传》:

"再迁散骑常侍,寻加侍中,……后迁丹阳尹,加散骑常侍。

"《南史》卷三十《何戢传》:

"迁散骑常侍、太子詹事。

寻改侍中,詹事如故。

上欲转戢领选,问尚书令褚彦回,以戢资重,欲加散骑常侍。

"这显然不同于阶官的应具性质。

  北朝文散官"阶官化",得益于它们向将士们的普授和滥授;而在南朝,由武将而获文授则颇不容易。

不少战功卓著的将领是到年老而须优崇之时,方才得到大夫之号的:

  张兴世:

宋废帝元徽五年(477年),以疾病徙光禄大夫,常侍如故。

顺帝升明二年(478年)卒,时年五十九。

(《宋书》卷五十《张兴世传》)

  朱修之:

后坠车折脚,辞尚书,领崇宪太仆,仍加特进、金紫光禄大夫,以脚疾不堪独行,特给扶侍。

卒。

(《宋书》卷七六《朱修之传》)

  宗悫:

宋孝武帝大明五年(461年),从猎堕马,脚折不堪朝直,以为光禄大夫,加金紫。

(《宋书》卷七六《宗悫传》)

  周盘龙:

齐武帝永明中,以疾为光禄大夫。

寻出……盘龙表年老才弱,不可镇边,求解职,见许,还为散骑常侍、光禄大夫。

世祖戏之曰:

"卿著貂蝉,何如兜鍪?

"盘龙曰:

"此貂蝉从兜鍪中出耳。

"十一年(493年),病卒,年七十九。

(《南齐书》卷二九《周盘龙传》)

  武将周盘龙年老解职时方得常侍、大夫,其时齐武帝还以“貂蝉”、“兜鍪”为戏,其时对文号、武号之别君臣颇为敏感,很当一回事儿的。

《南齐书》卷二九《吕安国传》:

    (永明四年,486年)有疾,征为光禄大夫,加散骑常侍。

安国欣有文授,谓其子曰:

"汝后勿作袴褶驱使,单衣犹恨不称,当  为朱衣官也!

"

  “以将领见任”的吕安国以终得“文授”为殊宠,可见获得大夫、常侍,对武将往往是“意外的惊喜”。

他殷殷告诫其子勿作“袴褶驱使”[7],要努力以文职进身,明不以武职为荣。

在北朝魏、周之际,军号与散官的"双授"一度成为"时尚"。

而同期的南朝虽然也有些零散例子,例如萧子良为光禄大夫、左将军,到仲举为贞毅将军、金紫光禄大夫,褚彦回为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侍中等等,但这不过是随机现象而已,远不能同北朝的规模数量相比,而且不像北朝,军号、散官的作为位阶而不断同时迁升。

  散官普授毕竟是一种名号猥滥,散官与将军号的"双授"更混淆了文武职类,从制度上说都不正规,都非"常态"。

北齐统治者基于这种考虑,曾对"双授"现象力加整饬。

[8]南朝政权比北齐更富"文治"色彩,其与汉晋制度一脉相承的连续性,我想就造成了维系"正规"与"常态"的更大惯性。

江左更为厚重的文官政治传统,应该认为是抵制散官滥授及"双授"、阻碍散官阶官化的因素之一。

  二、南北"清浊"观念之异同

  但以上解释,仍未穷尽南朝散阶化缓慢的全部因素。

南朝的诸大夫不轻易授予武人,并不仅仅出自维系文官政治的"正规"和"常态"的考虑,还在于此期浓厚的"清浊"观念,在"文武"之间划开了一道深深鸿沟。

下面便就这一线索,进一步分析南朝文散官的阶官化为何进展缓慢的问题。

  学界对中古选官的浓厚"清浊"观念已论述颇多,人们耳熟能详。

由于士族门阀政治的繁荣,王朝选官开始发生变态。

一些士族所习惯迁转的官职,逐渐被视为“清官”而为其独占。

诸如"旧事东宫官属通为清选,洗马掌文翰,尤其清者"[9]、“黄散之职,故须人门兼美”[10]、“秘书丞天下清官”[11]之类,已经形成了相当凝固的格局。

哪些官职是“清官”来自积习,不但不是行政当局的刻意规划,而且君主的"革选"往往也无能为力。

散骑常侍的沉浮即是一例[12]。

  哪些官儿能成为“清官”,当然是有规律可寻的。

首先是要"清贵",所以相当于君主近侍的黄门郎、散骑郎等很早即成“清选”,以表明门阀身份崇高、位踞切要。

其次是要"清闲",如此才能适应纨绔贵游们尸位素餐、安享荣乐的需要。

东宫的太子庶子、太子洗马、太子舍人等等,便曾以"职闲廪重"而为其分外瞩目。

其三,许多“清官”都是文翰性的官职,例如秘书郎、著作郎之类。

因为中古门阀从本质上是文化士族,雄厚的经史诗文知识是他们"平流进取"的凭藉。

士族"望白署空,是称清贵;恪勤匪懈,终滞鄙俗"[13],文法吏职是不合名流口味的,因此尚书郎初称清显,但"自过江,尚书郎正用第二人"[14];侍御史虽负监察重任,然而“甲族由来多不居宪台”[15]。

重文轻武,尤其是五朝冠冕根深蒂固的偏见;以军士武人起家者,被蔑称为“将种”、“兵家”。

因此除了少数禁卫军校之职,一般说来武职官不在“清官”之列。

  当然寒人军士也可能因战功卓著而获文职、甚至跻身“清官”。

但是南朝特重"起家官",自幼"平流进取"、初仕便入清途,那才是门望高华的标志;出身卑微者即令苦苦奋斗、因缘时会而猎得清位,但那与贵游们起家即是"清选",仍不得相提并论。

有些“清官”寒人就很难染指,例如秘书郎、著作郎;另一些“清官”如被寒人染指,则其"清华"光晕往往随即减色。

士族名流还曾发出"若吏姓寒人,听极其门品,不当因军,遂滥清级"的呼吁[16],力图堵住武人混入清途的缺口。

周一良先生指出:

"大抵南朝甲族著姓起家文职,而‘兵户‘‘将家‘寒门子弟往往出身武位。

但仕宦既进之后,又不论出身,文武官位可更互为之。

"不过这时依然"文"高于"武",并体现在官僚结衔时以文官居前之上。

[17]

  不难看到,江左的"清浊"选例更多地体现了士族的偏好:

重清闲而轻吏职,重文翰而轻文法,重文官而轻武号。

这"清浊"并不符合行政规律,实际也不是君主的法律规定。

它甚至超越了王朝的法定官品。

《隋书》卷二六《百官上》:

"陈依梁制,……多更改迁官,未必即进班秩。

其官唯论清浊,从浊官得微清,则胜于转。

"在士族眼中,"清浊"的区分比班品高下更富于含金量。

  形之下,北朝的情况就很不相同。

十六国北朝的政治体制"胡汉杂糅",这反倒淡化了"正规"、"常态"观念,为制度的各种变异提供了众多契机。

进一步说,江左政权是文化士族盘踞朝廷,北方政权则由军功贵族构成了统治中坚,后一形态更接近于专制官僚政治。

[18]由此就造成了南北政治文化的重大差异。

军功贵族因其异族征服者身份和尚武传统,他们对"文武""清浊"之辨很不敏感。

北魏的名位自初就比南朝猥滥,同样的官位随随便便就授给了地位低微者,或同样身份的人在北魏得到了更显赫的名号,甚至武人、恩倖、蕃胡、宦官之流都能占有"黄散"、大夫之号,并不算什么希罕事儿。

例如皮豹子以有武略而为散骑常侍、王洛儿以善骑射为散骑常侍,乞伏居以高车部人为散骑常侍,娥清以"累著战功,稍迁给事黄门侍郎",斛律那瓌以朔州敕勒部人而得为光禄大夫,等等[19]。

稍稍翻检《魏书》卷九三《恩倖传》、卷九四《阉官传》,则恩倖、宦官之任常侍、大夫者便历历可见、俯拾即得。

这在江左华胄看来要大惊小怪、愤愤不平的现象,北魏朝廷却安之若素,当事人亦居之不疑。

又如秘书省官,在南朝最为甲族起家之选;而在北朝就不是那么清贵了,并非文化士族的独占禁脔。

例如秘书监伊香犮:

“代人也,少勇健,走及奔马,善射,力曳牛却行。

……(太武)帝贤之,遂拜秘书监。

”[20]又如贺若统,“其先居漠北,世为部落大人”,“勇健不好文学,以祖荫为秘书郎”[21],而这已在汉化颇深的孝明帝之朝了。

可见北魏的"清浊"区分、文武界限,经常淡薄如纸。

当然,北朝并不是没有清官、清显、清华之类观念。

但如加细绎,则北朝“清官”层次其实有三:

第一层次是所谓“九流”。

自从孝文帝创造了流内、流外之制,中正品的第二品以下别为"流外七等",流内九品便都是“二品清宦”了。

第二层次所谓是“三清”,同在九品之内,诸官仍有"第一清"、"第二清"、"第三清"之异,也有些官职在"九流"之列而不属“三清”。

[22]第三层次,便是某些官职因其特殊的位望而为君臣瞩目,由此形成的观念性、习惯性的“清官”了。

  通过这三个层次,便能发现北朝有异江左的地方。

例如北魏为九卿分出了"三清",这并不是江左五朝旧例,江左并不在九卿这些行政性官职上纠缠"清浊"。

进一步说,尽管北朝的"三清九流"之制仍被说成是“等级森严的门阀制度在职官制度中的深刻表现”[23],但北朝“清官”出自法令一点,学者依然指为北魏独有:

"魏晋以来,人分士庶,官有清浊,但是均为习惯使然,未曾见官府以法令的形式规定哪些官是清官"[24],"以皇权的威力和法令的形式硬性规定(清官)",“这是魏晋南朝皆不曾见而北魏独有的现象”[25]。

不过从后代看,北魏“清官”之制就并非“独有”了,它看上去更近于唐帝国的“清资官”、“清望官”、“清官”、“清流”制度[26]。

而唐朝“清官”,想已不会被错认为“门阀制度”的一部分,它是朝廷立法者对官职资望的正式认定。

相对于南朝的"官以人而清",不妨说这已是"人以官而清":

士人因居其职才获得了荣耀,而不是他个人门第为这个职位增添了“清华”。

进而可以推论,北魏的"三清九流"出自皇权、出自法令一点,已与江左那种最典型的士族门阀制度,拉开了相当距离;在“清官”变迁史上,北魏之制已显示为江左到唐制的过渡形态。

  至于那些因其特殊位望而为君臣瞩目的那类“清官”,北朝仍与南朝不同。

考察魏、齐、周各朝"清显"、"清华"等语用法,便可知它们每每是指台省要职。

《北齐书》卷四二《崔劼传》:

“何为不在省府之中、清华之所,而并出外藩,有损家代?

”是省府要职即是"清华"。

袁聿修"以名家子历任清华"。

检其仕历,他九岁为州主簿,释褐太保西閤祭酒,本州中正、尚书度支郎、五兵左民郎中、太子中舍人、太子庶子、博陵太守、太府少卿、大司农少卿、吏部郎中、司徒左长史、本州信州刺史、兼御史中丞、都官尚书、吏部尚书、太常少卿等。

[27]

  又许惇"久处朝行,历官清显"。

检其仕历,则为司徒主簿、殿中尚书、司农卿、大理卿、度支尚书、太子少保、少师、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尚书右仆射、特进等。

[28]二人所居不乏省府要职,可以窥知魏齐所谓"清华"虽有同于南朝者,但比较而言,却更看重其是否权尊责重、职事切要。

  众所周知,南朝贵游不乐台郎,把担任侍御史视作"南奔",甚至御史中丞这样的要职都不得青目,所谓"江左中丞虽亦一时髦彦,然膏粱名士犹不乐"[29]。

可是尚书台郎和侍御史,在北朝都在"清华"、"高选"之列。

《魏书》卷十四《元子思传》:

“谨案尚书郎中臣裴献伯、王元旭等,望班士流,早参清宦。

”又《魏书》卷六九《袁翻传》:

“加以尚书清要,位遇通显。

”《北齐书》卷四七《酷吏宋游道传》:

"出州入省,历忝清资。

"按宋游道原为司州从事,文襄帝高澄使为尚书左丞。

《北史》卷三六《薛慎传》:

西魏“六官建,拜膳部下大夫,慎兄善又任工部,并居清显,时人荣之。

”[30]膳部、工部,前后代均属尚书省职。

可见北朝的尚书台官不乏清望。

  北魏的御史号称"高选",不仅取人精慎,而且采取考试录用之法。

孝明帝时,御史中尉元匡曾"博召辞人以充御史,同时射策者八百余人"。

[31]又"御史中尉元匡高选御史",高道穆以"欲厕影髦徒,班名俊伍"为言,希求"身隶绣衣,名充直指"。

在高道穆官至御史中尉时他仍其旧贯,"选用御史皆当世名辈,李希宗、李绘、阳休之、阳斐、封君义、邢子明、苏淑、宋世良等四十人",还曾为此踌躇满志:

"自今以后,当得精选御史矣!

"[33]东魏"中尉崔暹精选御史,皆是世胄,广独以才学兼御史,修国史。

"[32]所以史称:

"后魏御史甚重,必以对策高第者补之。

"[35]学者因而指出,北朝没有像南朝那样出现御史台位望下降,御史官遭门阀歧视的情况。

[34]北魏孝文帝定起家“清官”:

"上则散骑、秘、著,下逮御史、长兼。

"[36]可见御史正在"省府之中、清华之所"范畴之内。

与御史相类,廷尉也号称“清官”。

元雍曾打算任用三公曹令史朱晖担任廷尉评,元顺云:

"朱晖小子,身为省吏,何合为廷尉清官!

"[37]推知廷尉正监平及廷尉均为“清官”,并未因其是"法职"而失其"清"。

以上与南朝判然有别的情况,都显示了北朝对政务、法制的重视,进而显示了对"清浊"的不同理解。

《魏书》卷八八《良吏明亮传》:

  延昌中,世宗临朝堂,亲自黜陟,授亮勇武将军。

亮进曰:

"臣本官常侍,是第三清。

今授臣勇武,其号至浊。

且文武又殊,请更改授。

"世宗曰:

"今依劳行赏,不论清浊,卿何得乃复以清浊为辞!

"亮曰:

"圣明在上,清浊故分。

臣既属圣明,是以敢启。

"世宗曰:

"九流之内,人咸君子,虽文武号殊,佐治一也。

卿何得独欲乖众,妄相清浊!

所请未可,但依前授。

"……亮曰:

"请改授平远将军。

"世宗曰:

"运筹用武,然后远人始平,卿但用武平之,何患不得平远也!

"亮乃陈谢而退。

  学人往往引证上文,以证明北魏选官"文清武浊"。

不过明亮不乐武号,实在与北魏的传统和现实格格不入。

宣武帝驳斥他"独欲乖众,妄相清浊",一点儿也没有委屈他。

我颇疑明亮的真意是嫌"勇武将军"太低,便搬出"清浊"作"请更改授"借口。

宣武帝明确宣布"九流之内,人咸君子,虽文武号殊,佐治一也",否定"文清武浊"之论,这不过是以现实相告而已。

北朝勋贵传记,每有"武艺绝伦,有将帅之略"、"性雄豪,工骑射"、"膂力过人,便习弓马"语,这与魏晋史传叙人多"风神夷简"、"雅有远韵",南朝史传叙人多"词采遒艳"、"善为文章",大相径庭。

在北朝还常能看到这样的说法:

"欲求宦达,当资干世之务","文章之事,不足流于后世,经邦致治,庶及古人","男儿当提剑汗马以取公侯,何能如先生为博士也","书足记姓名而已,安能久事笔砚、为腐儒业乎!

"甚至北朝的汉族士族也难免世风熏染,而把"以武达"和"以文通"同等地视为振兴家门之途。

  北魏孝文帝时,工商皂隶"或染清流"一类事情已时时发生。

宣武帝时,"法开清浊,而清浊不平,申滞理望,而卑寒亦免。

士庶同悲,兵徒怀怨","中正卖望于下里,主按舞笔于上台。

"[38]"蕃落庸鄙"也得以"操铨核之权"[39],宦官、恩倖居然滥厕中正之位,承担起了"清定门胄,品藻高卑"的庄严职责[40]。

北周制度,便已“选无清浊”。

[41]"士庶"界限日益含糊不清,"清浊"、"文武"更不足以阻止官位、名号向武人普授。

北魏"以军功为给事中"、"以军功除员外散骑常侍"、"以功授员外散骑侍郎"、"讨盖吴诸贼皆有功,拜散骑常侍"、"以军功累至书侍御史、通直散骑常侍","累以战功进至左光禄大夫"、"征伐有功,稍迁中散大夫"、"以军功累迁金紫光禄大夫"、"以军功至太中大夫"[42]等现象,史不绝书;进而到魏末五等大夫、东西省散官向"督将兵吏"们普授、滥授和"双授",不过是百尺竿头、再进一步而已。

  三、“门品秩序”和“官品秩序”

  以上辨析显示,南朝的“清浊”观念阻碍了文散官向武人的普授、滥授,进而阻碍了文散官的阶官化;下面我们再从“双授”入手,进一步探讨这个问题。

魏末、北周之时,以将军号与五等大夫的"双授"成了普遍做法。

我认为这个事实,对于文散官的阶官化曾构成重大推动,并把这种作用名之为“拉动”。

魏晋以来,将军号的“散阶化”要早得多,其序列化程度也高得多,而文散官的"散阶化"则相对迟缓。

不过由于魏末的“双授”泛滥,诸文散官便与军号建立了密切的对应关系,令军阶得以把其序列化形式和位阶性质传递给了与之“双授”的文散官,将之"拉"入了散阶序列的境界。

这在北周军号、散官两个序列的一一对应关系之中,明白无误地体现出来了。

正是魏末泛滥于时的“双授”,使军号得以发挥强劲的“拉动”之功,北周才得以完成了一次文散阶制度的飞跃。

[43]

  进一步说,军号序列先于文散官实现了"散阶化",这一事实本身就值得深论。

秦汉的将军本是将领之职,但在汉末它们已有虚衔化的趋势。

世入魏晋,将军号迅速增殖,不久就演化成了独立于军职的军衔阶梯。

攻战杀伐离不开将士们效死用命,论功行赏方能令士气和战力常盛不衰;瞬息万变的战争时分,也经常需要迁黜其品秩而不致变动事任,或变动事任而仍其品秩。

这时候更便于灵活处理功过、权责矛盾的"品位分等",就更显示了更大可行性:

不必赋予更大权责,迁其军号即足以褒功;而在须加责罚、同时又要借重其才略之时,贬其军号是为良法。

现代军队依然实行军衔制一点,也为此提供了有力证明。

军号不仅演化为军阶,而且应用范围在迅速扩展,还成了地方牧守、领兵都督的位阶,中央官僚加军号者的情况也日益普遍。

  由此便可看到,军号之发展为位阶,在很大程度上遵循着功绩制的原则,它并不是一种保障士族权益的品位制度。

陈苏镇先生对梁武帝军号改革的有关考察揭示,南朝的军号面向宗室诸王,更多情况则是武人依赖军号而发身迁转;梁武帝大通年间的军号改制,在官品第三至四品之间加置了十六班共160号军号,其目的就是拉长寒人武将的仕进之途。

[44]日人高桥彻后来也表达了类似看法。

[45]

  士族的高贵地位和特权标志,主要体现于对文职高官和"清华"诸官的独占,即令他们占有了军职和军号,那也只是占有“清官”的"延伸"。

  魏晋南北朝是官职日趋分离、“品位分等”分外发达的时代。

不过由上所论,对此期的官僚等级制,还可进而辨析出两种不同性质的"品位":

一种由中正品、清途、清官、清浊观念和士族门第等等构成,另一种则是由将军号构成的军阶序列。

尽管它们都体现了"以人为中心"的特色,但不妨借助引喻以示区分:

前者是以人的"门品"为中心的,后者则是以人的"官品"为中心。

这里的"官品"一词不是指九品官品,而是特指因供职服勤而被君主授予的禄位。

如前所述,军阶具有更多功绩制色彩,要更多地服从于军政考虑,它正是一种由君主操纵而依功加授的禄位,由此就蕴含着使之整齐划一、形成序列的更大动力,以便利于中央权威的高效管理和依功加授。

所以军阶的阶次清晰、严整有序的外在形式,与唐代的文武散阶已非常接近了。

  至如"门品",当然是指士族门阀的传统门第了,它来自士族积久不衰的政治文化权势。

门第、中正品、文武、清浊与官品、官职间错综交织的等级对应,乃是一种基于传习的秩序。

由于它并非出自刻意规划,所以只是"散乱"于不同等级、不同机构、不同职类之中,而非一个外在的、整齐的位阶序列。

从"分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笔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