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行测常识判断行政法模拟试题及常见考题.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5430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考行测常识判断行政法模拟试题及常见考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国考行测常识判断行政法模拟试题及常见考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国考行测常识判断行政法模拟试题及常见考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国考行测常识判断行政法模拟试题及常见考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国考行测常识判断行政法模拟试题及常见考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考行测常识判断行政法模拟试题及常见考题.doc

《国考行测常识判断行政法模拟试题及常见考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考行测常识判断行政法模拟试题及常见考题.doc(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考行测常识判断行政法模拟试题及常见考题.doc

08国考行测常识判断行政法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根据我国《立法法》的规定,下列哪一项属于地方性法规可以规定的事项?

A、本行政区内市、县、乡政府的产生、组织和职权的规定

B、本行政区内经济、文化及公共事业建设

C、对传染病人的强制隔离措施

D、国有工业企业的财产所有制度

2、根据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下列选项中有关法规“批准”生效的情形哪一个是错误的?

A、自治州人大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或自治区的人大常委会批准

B、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

C、省、直辖市权力机关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

D、自治县人大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或自治区的人大常委会批准

3、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议程的法律案,一般应当经过()次常委会会议审议后再交付表决。

A、两次B、三次C、五次D、四次

4、立法法确定,法律解释权属于()。

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委会C、国务院D、最高人民法院

5、“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内容,是()年宪法修正案确定的。

A、1988B、1993C、1999D、1982

6、宪法规定,国家为了()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用。

A、政治利益B、国家利益C、公共利益D、集体利益

7、国务院各部委有权制定().

A、行政法规B、地方性法规C、规章D、法律

8、行政法规由()签署国务院令公布.

A、国家主席B、总理C、部长D、首长

9、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不一致时,由()裁决.

A、地方人大B、部长C、国务院D、全国人大常委会

10、行政处罚法规定,违法行为在()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

A、二年、B三年C、四年D、五年

11、对不满()周岁的人实施的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

A、14B、15C、16D、18

12、行政机关对违法事实确凿的公民,有权依照法律规定,当场作出()以下罚款的行政处罚.

A、20元B、50元C、100元D、200元

13、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机关依照一般程序进行调查或检查时,执法人员().

A、可以1人B、只能2人C、不得少于2人D、没有人数要求

14、对当场作出的()以下罚款的行政处罚决定,执法人员可以当场收缴.

A、200元B、100元C、50元D、20元

15、行政机关及工作人员当场收缴罚款的,应当向当事人出具()一级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

A、省B、市C、县D、局

16、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是()制度.

A、人民民主专政B、社会主义C、党的领导D公有制

17、宪法规定城市土地属于()所有.

A、单位B、集体C、地方D、国家

18、宪法规定土地()可以依法转让.

A、所有权B、使用权C、经营权D、物权

19、经全国人大代表()以上提议,可以临时召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A、1/3B、1/4C、1/5D、2/5

20、法人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生效的行政判决书或裁定书的期限是()天.

A、60B、120C、180D、210

21、对不履行生效判决的行政机关,人民法院有权自规定期限期满之日起,按日处以()元的罚款.

A、50元以下B、50至100C、50至200D、200以上

22、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一审判决的,应当于判决书送达之日起()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A、10B、15C、30D、60

23、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参照().

A、法律B、行政法规C、地方性法规D、规章

24、人民法院一审判决应当自立案之日起()个月内作出一审判决.

A、2B、3C、6D、9

25、中规定,对某一方面行政工作的比较全面\系统的规定称之为().

A、条例B、规定C、办法D、要求

26、对国务院各部门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诉讼,应向()人民法院提起.

A、基层B、中级C、高级D、最高

27、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行使委托的行政权力侵犯公民、法人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为赔偿义务机关.

A、行政机关B、受委托的组织C、具体工作人员D、组织负责人

28、公民、法人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A、具体行政行为B、抽象行政行为C、行政行为D、立法行为

29、公民\法人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应当在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个月内提起.

A、2B、3C、6D、12

30、全国人大代表在人大开会期间,非经()许可,不受逮捕或刑事审判。

A、全国人大常委会B、全国人大会议主席团C、三十名以上代表同意D、国家主席批准

31、行政法规不得设定()处罚.

A、责令停产停业B、罚款C、暂扣许可证D、行政拘留

32、下列不属于行政行为的是().

A、吊销许可证B、征税C、制定规章D、发布天气预报

33、下列行政制裁中属于行政处分的是().

A、罚款B、拘留C、吊销执照D、开除

34、下列行政行为中,不直接产生法律效果的是().

A、行政许可B、行政指导C、行政确认D、行政处罚

35、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对产生它的国家()负责。

A、党委B、权力机关C、行政机关D、上级法院

36、人民法院不受理的案件是()。

A、对行政处罚不服提起的诉讼B、对行政强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诉讼C、认为行政机关违法要求履行义务提起的诉讼D、对行政规章不服提起的诉讼

37、因不动产提起的行政诉讼,由()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A、原告B、被告C、侵权行为地D、不动产所在地

38、对违法行为给予行政处罚的规定()。

A、必须公布B、可以公布C、需要公布D、不公布

39、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行政机关违法给予行政处罚受到损害的,有权依法提出()要求。

A、补偿B、赔偿C、帮助D、扶助

40、行政处罚的种类中,不包括()。

A、罚款B、责令停产停业C、行政拘留D、强制隔离

41、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由()行使。

A、权力机关B、人民政府C、司法机关D、公安机关

42、行政处罚由()的县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管辖。

A、违法行为地B、结果发生地C、行为人住所地D、行为人居所地

43、行政处罚由违法行为地的()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管辖。

A、乡镇B、县C、市D、省

44、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年满()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可以被选为国家主席、副主席。

A、30B、35C、40D、45

45、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A、一次B、两次C、三次D、五次

46、行政机关()因当事人的申辩而加重处罚。

A、可以B、必须C、应当D、不得

47、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缺位的时候,由()继任主席的职位。

A、委员长B、副主席C、总理D、军委主席

48、证据是否先行登记保存,取决于()。

A、执法人员的判断B、调查的需要C、行政机关负责人的批准D、上级的同意

49、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应当在行政机关告知后()内提出。

A、三日B、五日C、七日D、十五日

50、行政机关应当在听证的()日前,通知当事人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

A、三日B、五日C、七日D、十五日

51、行政处罚中的听证会,由()主持。

A、本案调查人员B、行政机关指定的本案调查人员C、非本案调查人员主持D、行政机关指定的非本案调查人员

52、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的,行政处罚()。

A、暂不执行B、中止执行C、中断执行D、不停止执行

53、不可以申请复议的事项有()。

A、对行政机关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的B、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合法的经营自主权的C、不服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做出的调解或其他处理D认为行政机关违法集资的

54、对海关、金融、国税等实行垂直领导的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申请行政复议。

A、本级人民政府B、上一级主管机关C、上一级人民政府D、上级主管机关

55、行政复议过程中,被申请人()向申请人和其他有关组织或个人收集证据。

A、可以B、不可以C、不得自行D、经法院批准可以

56、复议法规定,被申请人不依法提出书面答复、提交当初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的,()。

A、视为没有证据、依据,决定撤销该具体行政行为B、责令被申请人限期补交C、对被申请人予以训诫D、经两次催告仍不提交的,视为没有证据、依据

57、行政复议机关受理行政复议申请,()。

A、可以向申请人收取适当的费用B、不得向申请人收取任何的费用C、可以收取经有关部门批准费用D、应当向申请人收取适当的费用

58、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是否合法进行审查。

A、具体行政行为B、抽象行政行为C、具体行政行为和抽象行政行为D、立法行为

59、确认发明专利权的行政纠纷案件,一审管辖属于()人民法院。

A、基层B、中级C、高级D、最高

60、行政诉讼中,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以()为被告。

A、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B、复议机关C、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D、当事人选择

61、行政诉讼中,()对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

A、被告B、原告C、原、被告共同D、法院确定的一方当事人

62、行政诉讼中,()有权向有关行政机关以及其他组织、公民调取证据。

A、被告B、原告C、复议机关D、人民法院

63、人民法院接到起诉状,应当在()内立案或者做出裁定不予受理。

A、三日B、五日C、七日D、十五日

64、人民法院应当在受到答辩状之日起()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

A、三日B、五日C、七日D、十五日

65、审判人员的回避由()决定。

A、院长B、审判委员会C、审判长D、庭长

66、经人民法院()合法传唤,被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A、一次B、两次C、三次D、多次

67、人民法院对诉讼参与人的罚款、拘留决定,须经()批准。

A、审判委员会B、法院院长C、庭长D、审判长

68、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调解。

A、不适用B、必须C、可以D、着重

69、、人民检察院对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

A、抗诉B、公诉C、上诉D、申诉

70、较大市的人大及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报()批准后施行。

A、全国人大常委会B、国务院C、省、自治区人大D、省、自治区人大常委会

71、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批准后生效。

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委会C、全国人大主席团D、国家主席

72、DXP民主法制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D)阶段。

A、一个B、两个C、三个D、四个

73、实行依法治国的主体是(A)。

A、人民B、国家C、***D、组织

74、依法治国的对象是(B)。

A、人民B、国家的各项事务C、党的领导

D、政府

75、依法治国的依据是(B)。

A、党的政策B、宪法和法律C、政府的命令D、人民的主张

76、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B)。

A、方针政策B、基本方略C、路线措施

D、方式方法

77、法治国家要求形成独立、合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