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一化学必修一教学案32份 苏教版30.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153857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30.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一化学必修一教学案32份 苏教版3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学年高一化学必修一教学案32份 苏教版3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学年高一化学必修一教学案32份 苏教版3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学年高一化学必修一教学案32份 苏教版3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学年高一化学必修一教学案32份 苏教版3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一化学必修一教学案32份 苏教版30.docx

《学年高一化学必修一教学案32份 苏教版3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一化学必修一教学案32份 苏教版30.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一化学必修一教学案32份 苏教版30.docx

学年高一化学必修一教学案32份苏教版30

第三课时 硝酸的性质

1.谚语“雷雨发庄稼”涉及到哪些反应?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提示:

N2+O22NO

2NO+O2===2NO2

3NO2+H2O===2HNO3+NO

2.浓H2SO4显示强氧化性的特点是什么?

分别写出浓H2SO4与Cu、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提示:

硫酸中+6价硫被还原,还原产物一般为SO2

Cu+2H2SO4(浓)CuSO4+SO2↑+2H2O

C+2H2SO4(浓)CO2↑+SO2↑+2H2O

3.NH3为什么具有还原性?

写出其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提示:

氨中氮元素呈-3价,为氮元素的最低价,因此具有还原性。

4NH3+5O24NO+6H2O

[新知探究]

探究1 硝酸的物理性质

纯硝酸是一种无色、易溶于水、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工业硝酸的质量分数约为69%,常因溶有少量NO2而略显黄色。

探究2 硝酸的化学性质和用途

(1)具有强酸的通性:

电离方程式为:

HNO3===H++NO。

(2)不稳定性:

见光或受热易分解,化学方程式为:

4HNO32H2O+4NO2↑+O2↑。

(3)强氧化性:

①常温下浓硝酸能使Fe、Al等金属钝化。

②与大多数金属(Pt、Au除外)反应。

③浓、稀硝酸与铜反应的实验探究。

 

操作

现象

结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具支试管中充满红棕色气体,小试管中为无色气体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3NO2+H2O===2HNO3+NO

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具支试管、小试管中气体均为无色

3Cu+8HNO3(稀)===

3Cu(NO3)2+2NO↑+4H2O

④与非金属(C、S、P等)反应:

浓HNO3与木炭加热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4HNO3(浓)CO2↑+4NO2↑+2H2O。

⑤能与许多还原性化合物反应:

如SO2、Na2SO3、KI、FeCl2等。

(4)硝酸的用途:

重要的化工原料,常用来制造氮肥、染料、塑料、炸药、硝酸盐等。

[必记结论]

(1)浓、稀HNO3的氧化性表现在NO中,+5价氮原子在反应中得到电子,被还原,其还原产物为氮的低价化合物,如NO2、NO、NH等。

(2)与浓H2SO4不同,即使是浓硝酸也完全电离,HNO3===H++NO,溶液中存在两种氧化性离子:

NO、H+,在此条件下氧化性:

NO>H+,即只要存在NO,H+不能被还原,不论浓、稀HNO3,不论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H前面的,还是H后面的金属反应,均不能产生H2。

(3)溶液中若存在NO、H+,即相当于稀HNO3,具有稀HNO3的性质。

[成功体验]

1.关于硝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Cu可以溶解在稀硝酸中并生成H2

B.浓HNO3不能与非金属单质反应

C.硝酸与金属反应时,主要是+5价的氮元素得电子

D.常温下,向浓HNO3中投入Fe片,会产生大量的红棕色气体

解析:

选C Cu与稀HNO3反应生成NO不产生H2,A项错误,浓HNO3可以与非金属单质反应,B项错误,常温下,Fe遇浓HNO3钝化,不会产生大量NO2,D项错误。

2.(好题共享·选自鲁科版教材P83·T1)在实验室里,储存在棕色瓶中的试剂是(  )

A.浓硝酸       B.浓盐酸

C.浓硫酸D.氯化钠

解析:

选A 浓硝酸见光或受热易分解,故应避光保存。

[新知探究]

探究 工业制备硝酸的生产阶段和尾气处理

(1)硝酸工业制法的生产阶段

①氨氧化生成一氧化氮:

将氨和净化后的空气按一定比例混合,通入转化器。

在转化器中氨和氧气在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化学方程式为:

4NH3+5O24NO+6H2O,此反应为放热反应。

②硝酸的生成:

一氧化氮氧化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在吸收塔中被水吸收生成硝酸,化学方程式为:

2NO+O2===2NO2,3NO2+H2O===2HNO3+NO。

由反应可看出NO2只有转化为硝酸,为了充分利用原料,节约成本,常在吸收过程中补充一些空气,使生成的NO再次氧化为NO2,NO2再溶于水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经过多次循环吸收可以较完全地将NO2转化为硝酸。

(2)硝酸工业尾气处理

从吸收塔出来的气体中尚有少量NO和NO2,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以免造成污染。

常用碱液吸收,变废为宝,如:

NO+NO2+2NaOH===2NaNO2+H2O;

2NO2+2NaOH===NaNO2+NaNO3+H2O。

[成功体验]

3.工业制硝酸和工业制硫酸的设备中,相同的设备是(  )

A.接触室  B.沸腾炉  C.吸收塔  D.转化器

解析:

选C 工业制硫酸的三个设备是接触室、沸腾炉和吸收塔,而工业制硝酸的三个设备是转化器、热交换器和吸收塔,所以二者相同的设备是吸收塔。

4.(好题共享·选自鲁科版教材P84·T2)工业上硝酸的制备和自然界中硝酸的生成既有相同的地方,又有区别。

路线①②③是工业生产硝酸的主要途径,路线Ⅰ、Ⅱ、Ⅲ是雷电高能固氮过程中硝酸的生成途径。

(1)写出各变化的化学方程式;如果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指出其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2)硝酸生产过程中排放出来的一氧化氮是大气污染物之一。

目前有一种治理方法,是在400℃左右且有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用氨把一氧化氮还原成无色无毒气体________(填名称)直接排入空气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化学方程式

氧化剂

还原剂

N2+3H22NH3

N2

H2

续表

化学方程式

氧化剂

还原剂

4NH3+5O24NO+6H2O

O2

NH3

2NO+O2===2NO2

O2

NO

3NO2+H2O===2HNO3+NO

NO2

NO2

N2+O22NO

O2

N2

(2)氮气 4NH3+6NO5N2+6H2O

[新知探究]

教材版本

苏教版教材实验设计

人教版教材实验设计

实验原理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设计该实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进行对照实验,对比Cu与浓、稀硝酸反应的现象。

2.控制反应的快慢,即控制有毒气体的产量。

3.防止污染空气,注意实验安全。

实验装置

实验药品

铜片、浓硝酸、蒸馏水

实验步骤

①将铜片置于具支试管的底部;②通过分液漏斗加入2mL浓硝酸;③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倒置于水槽里充满水的集气瓶中;④从分液漏斗向试管中加入5mL水,稀释硝酸,继续收集产生的气体。

现象或结论

铜与浓硝酸剧烈反应生成红棕色NO2和Cu(NO3)2;铜与稀硝酸缓慢反应生成无色NO和Cu(NO3)2

创新发掘

1.分液漏斗的作用是什么?

2.实验中产生的气体能否对环境造成污染?

3.怎样验证集气瓶中气体的成分?

个性评点

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实验要注意:

①实验装置要简单、易操作;②要注意防污染;③要注意节省药品,如苏教版用水吸释浓硝酸;④对照实验要同时进行,现象才更明显。

答案:

1.

(1)向试管加入试剂;

(2)控制反应物加入的量,控制反应的进行。

2.气体全部收集,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3.用导管接入盛放O2的集气瓶,无色气体变红棕色。

[成功体验]

5.[双选](广东高考)下列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  )

A.实验Ⅰ:

振荡后静置,上层溶液颜色保持不变

B.实验Ⅱ:

酸性KMnO4溶液中出现气泡,且颜色逐渐褪去

C.实验Ⅲ:

微热稀HNO3片刻,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广口瓶内始终保持无色

D.实验Ⅳ:

继续煮沸溶液至红褐色,停止加热,当光束通过体系时可产生丁达尔效应

解析:

选B、D 实验Ⅰ:

Br2能与NaOH溶液反应,上层溶液颜色变浅,A项错误;实验Ⅱ:

浓硫酸使蔗糖脱水炭化,生成的SO2气体能使酸性KMnO4溶液紫色褪去、CO2从溶液中逸出,B项正确;实验Ⅲ:

铜与稀HNO3微热,反应生成NO,在广口瓶中NO与O2接触生成红棕色的NO2,C项错误;实验Ⅳ:

Fe(OH)3胶体可产生丁达尔效应,D项正确。

6.(北京高考)某学习小组探究浓、稀硝酸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

实验表明浓硝酸能将NO氧化成NO2,而稀硝酸不能氧化NO。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

可选药品:

浓硝酸、3mol/L稀硝酸、蒸馏水、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及二氧化碳。

已知:

氢氧化钠溶液不与NO反应,能与NO2反应。

2NO2+2NaOH===NaNO3+NaNO2+H2O

(1)实验应避免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

装置③、④、⑥中盛放的药品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

(2)滴加浓硝酸之前的操作是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加入药品,打开弹簧夹后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小组得出的结论所依据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发现装置①中溶液呈绿色,而不显蓝色。

甲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硝酸铜的质量分数较高所致,而乙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溶解了生成的气体。

同学们分别设计了以下4个实验来判断两种看法是否正确,这些方案中可行的是(选填序号字母)____________。

a.加热该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b.加水稀释该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c.向该绿色溶液中通入氮气,观察颜色变化

d.向饱和硝酸铜溶液中通入浓硝酸与铜反应产生的气体,观察颜色变化

解析:

(1)根据装置特点和实验目的,装置⑤收集NO,装置⑥中盛放NaOH溶液吸收NO2,因为要验证稀硝酸不能氧化NO,所以装置③中应该盛放稀硝酸。

(2)由于装置中残存的空气能氧化NO而对实验产生干扰,所以滴加浓硝酸之前需要通入一段时间CO2赶走装置中的空气,同时也需将装置⑤中导管末端伸入倒置的烧瓶内防止反应产生的NO气体逸出。

(3)Cu与浓HNO3反应生成Cu(NO3)2、NO2、H2O: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4)装置②中盛放蒸馏水,使NO2与H2O反应生成NO:

3NO2+H2O===2HNO3+NO。

(5)NO通过稀HNO3溶液后,若无红棕色NO2产生,说明稀HNO3不能氧化NO,所以盛放稀HNO3装置的液面上方没有颜色变化即可说明之。

装置④中盛放的是浓HNO3,若浓HNO3能氧化NO则装置④液面的上方会产生红棕色气体。

(6)要证明是Cu(NO3)2浓度过高或是溶解了NO2导致装置①中溶液呈绿色,可设计将溶解的NO2赶走(a、c方案)再观察颜色变化,也可在Cu(NO3)2浓溶液中通入NO2进行比较观察反应后的颜色变化(d方案),确定是否是因溶有NO2引起的。

方案b中由于Cu(NO3)2和溶解在其中的NO2浓度均可发生变化,无法确定是哪一种因素引起的。

答案:

(1)3mol·L-1稀硝酸、浓硝酸、氢氧化钠溶液

(2)通入CO2一段时间,关闭弹簧夹,将装置⑤中导管末端伸入倒置的烧瓶内

(3)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4)将NO2转化为NO 3NO2+H2O===2HNO3+NO

(5)装置③中液面上方气体仍为无色,装置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笔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