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用高中地理第1章人口与环境章末检测卷湘教版必修2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521930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04.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专用高中地理第1章人口与环境章末检测卷湘教版必修2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浙江专用高中地理第1章人口与环境章末检测卷湘教版必修2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浙江专用高中地理第1章人口与环境章末检测卷湘教版必修2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浙江专用高中地理第1章人口与环境章末检测卷湘教版必修2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浙江专用高中地理第1章人口与环境章末检测卷湘教版必修2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专用高中地理第1章人口与环境章末检测卷湘教版必修2Word格式.docx

《浙江专用高中地理第1章人口与环境章末检测卷湘教版必修2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专用高中地理第1章人口与环境章末检测卷湘教版必修2Word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专用高中地理第1章人口与环境章末检测卷湘教版必修2Word格式.docx

该地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0,故人口总量仍呈增长趋势,B、C错,D对。

答案 1.B 2.D

下图表示台湾省1951年、1991年和2031年(预测)的人口金字塔图。

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①②③依次表示(  )

A.1951年、1991年、2031年

B.1991年、2031年、1951年

C.2031年、1991年、1951年

D.2031年、1951年、1991年

4.从1951年到1991年的人口变化过程能够明显反映台湾省(  )

A.人口出生率下降

B.平均寿命延长,女性长于男性

C.人口死亡率不断上升

D.平均寿命缩短,女性长于男性

解析 第3题,青少年人口所占比重③最大,①其次,②最小;

老年人口所占②最大,①其次,③最小。

从③到①,再到②,反映了人口年龄结构趋向老龄化的过程。

第4题,由上题可知,图③表示1951年的人口年龄结构,图①表示1991年的人口年龄结构。

图③底宽上窄,年轻人口比重大,人口出生率高;

图①底宽变小,年轻人口中比重减少,人口出生率降低。

答案 3.B 4.A

下图为我国某省连续三年人口变化图。

完成5~6题。

5.图中信息反映了该省(  )

①养老保障压力较大 ②人口外迁现象明显 ③人口容量逐年下降 ④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6.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后,促使该省(  )

A.城市等级提升B.逆城市化加剧

C.相关产业发展D.环境承载力变小

解析 第5题,由图可知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先升后降,而总人口却一直下降,说明外迁较多。

第6题,“二孩”政策的落实会增加婴儿的数量,从而带动相关服务等产业的发展。

答案 5.A 6.C

(2017·

11月浙江选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人口生育政策进行了动态调整(如图)。

完成7~8题。

7.我国人口生育政策调整与下列人口数据变化关系密切的是(  )

①老年人口数量增加 ②劳动人口比重降低 ③人口死亡率升高 ④人口迁移数量增加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8.我国人口增长模式逐渐向“三低”型过渡,影响我国人口出生率下降的原因有(  )

①平均初婚年龄降低 ②生活富裕程度提高 ③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 ④育龄妇女比重提高

解析 第7题,读图可知,我国计划生育政策逐渐“放宽”,主要是因为我国已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数量增加,劳动人口比重降低,故①②正确;

随着老年人口比重的增加,人口死亡率可能会有所升高,但这与人口生育政策调整关系不大,社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进步,使得我国人口死亡率较低;

我国人口迁移表现为以国内人口迁移为主,其迁移数量并对全国人口结构变化影响极小。

故正确答案为A。

第8题,平均初婚年龄降低和育龄妇女比重提高均可能导致人口出生率上升;

而生活富裕程度提高和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改变了中国“养儿防老,多子多福”的传统观念,从而导致出生率下降。

故正确答案为B。

答案 7.A 8.B

9.根据各洲人口状况和下表资料,下列正确的结论是(  )

地区

亚洲

非洲

欧洲

北美洲*

拉丁美洲

大洋洲

人口自然

增长率

1.6%

2.6%

-0.1%

0.6%

1.8%

1.1%

*指不含墨西哥及其以南国家的北美洲

A.非洲人口的出生率最高,死亡率最低

B.欧洲经济发达,死亡率较低

C.拉丁美洲的新增人口比北美洲的三倍还多

D.世界新增人口最多的大洲是非洲

解析 从表中数据可看出,拉丁美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是北美洲地区的三倍,而总人口远大于北美洲地区。

答案 C

“空巢老人”,即与子女分开居住的老人。

“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是眼下许多“空巢老人”生活的真实写照。

下图为“四国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

完成10~11题。

10.以下四国中可能出现“空巢老人”现象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11.近几年我国农村“空巢老人”现象较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

A.家庭原因B.城乡差距

C.农村发展D.计划生育

解析 第10题,空巢老人是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深,出现的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据图可知四国中丁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最高,老龄化问题最明显,出现空巢老人现象更多,故D正确。

第11题,由于近年农村惠民政策不断出台,政策宽松,农民工地位和数量明显提升,且工薪较高,不愿返乡,造成空巢老人。

即主要原因是城乡经济差距。

故B正确。

答案 10.D 11.B

人类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人类的发展要受到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影响。

据此完成12~13题。

12.我国北方地区比西北地区承载着更多的人口,这说明北方地区比西北地区(  )

A.土地面积更广阔B.矿产资源更丰富

C.资源利用条件更优越D.草场资源更丰富

13.图中显示能提高青藏地区人口合理容量的有效途径是(  )

A.①B.②C.③D.④

解析 第12题,西北地区土地面积相对于北方地区更广阔,矿产资源西北地区多于北方地区,草场资源西北地区多于北方地区,资源利用条件北方地区优于西北地区。

第13题,据图可知,该地区人口合理容量与耕地、科技成正相关。

但该地区高寒、多冻土、开垦困难,需要利用技术投入,提高生产力。

答案 12.C 13.B

我国黑河-腾冲一线形象地反映了我国“东多西少”的人口宏观分布格局,被地理学界称为“胡焕庸线”。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国人口分布的宏观格局不仅没有变化,而且“东多西少”的现象更加突出。

据此完成14~15题。

14.我国下列各地区中,人口合理容量最高的是(  )

A.青藏地区B.长江中下游地区

C.内蒙古地区D.新疆地区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东部的实际人口数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相当

B.我国西部的实际人口数量低于人口合理容量

C.若实际人口数量大于人口合理容量,则当地自然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

D.若实际人口数量等于人口合理容量,则人口与物质资源基本协调

解析 第14题,人口合理容量与环境人口容量有区别,但两者也有正相关的关系。

中国西部环境人口容量小,因此人口合理容量也小。

相反,我国东部环境人口容量大,人口合理容量也大。

因此,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相对较高。

第15题,我国人口合理容量为7亿,从目前实际人口数量看,无论是东部还是西部,人口数量均已超过人口的合理容量。

答案 14.B 15.D

谋求人口合理容量是国土规划的重要内容,读下表:

2001、2002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单位:

万公顷),完成16~17题。

年份

耕地

林地

园地

牧草地

其他农用地

2001

12782

21965

1010

27428

2476

2002

12593

23072

1079

26352

2565

16.2002年比2001年林地大幅增加,新增林地适宜位于(  )

A.西北干旱区B.东北林区

C.西南林区D.生态脆弱区

17.能正确反映我国环境人口容量变化趋势的图是(  )

解析 新增林地适宜位于生态脆弱区,起到保护、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

D图能正确反映我国环境人口容量变化趋势,因为建国以来我国人口容量趋于下降趋势,后来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及我国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等生态措施的建设,环境质量有所改善,环境容量有所提高。

答案 16.D 17.D

最近几年春节期间,城乡交通状况来了个大反转:

车流、人流密集涌向乡间。

乡间出现了如城市的堵车现象,“城堵”变成了“乡堵”。

阅读材料,完成18~19题。

18.“城堵”变成了“乡堵”说明(  )

A.城市化速度加快B.乡村交通条件改善

C.逆城市化现象明显D.城乡居民收入提高

19.影响春节期间人口流动的主导因素是(  )

A.家庭B.经济C.教育D.交通

解析 第18题,“城堵”和“乡堵”都是车辆较多引起的,而车辆数量的增加说明城乡居民收入提高,购买力增强。

第19题,春节是中国人家庭聚会、访亲探友的节日,造成人口流动量大,所以影响春节期间人口流动的主导因素是家庭因素。

答案 18.D 19.A

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一直维持在2亿人以上,且持续增长,城乡间人口流动是主要的流动形式。

完成20~21题。

20.城乡间人口流动与城市经济发展、农村经济水平提高联系密切,下面三者关系排序应是(  )

①城乡间人口流动 ②农业专业化发展 ③城市工业、服务业发展

A.①→②→③B.①→③→②

C.③→②→①D.③→①→②

21.关于我国人口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流动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B.生态环境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

C.区域协调发展会减缓流动人口增长

D.小城镇人口向大城市流动可提高城市化水平

解析 第20题,城市工业、服务业的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大增,导致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促进了城乡间人口流动,同时给农村经济带来发展,进而促进农业专业化发展。

故D项正确。

第21题,人口流动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A项错误;

经济因素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B项错误;

区域协调发展,使得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缩小,从而减缓流动人口增长,C项正确;

小城镇人口也属于城市人口,其人口向大城市流动没有净增加城市人口比重,不会提高城市化水平,D项错误。

答案 20.D 21.C

下图分别为1978~2010年,甲、乙、丙、丁四地区人口变动情况统计图以及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图。

读图,回答22~23题。

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丁两地人口增长速度日趋缓慢

B.乙、丁两地人口总量不断减少

C.乙地区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

D.丁地区外来劳动力日趋增多

23.图中最可能反映当前山东半岛人口变动情况及原因的是(  )

A.甲 ②⑥B.乙 ④⑤

C.丙 ①④D.丁 ①③

解析 第22题,由图可知,丁地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迁移差额率呈上升趋势。

第23题,山东半岛气候适宜,经济发展迅速,人口机械增长较快,但自然增长率较低。

答案 22.D 23.D

下图为我国某市2012年人口统计图。

读图,回答24~25题。

24.与户籍人口相比,该市的流入人口(  )

A.劳动力人口比重较小B.老龄人口比重较大

C.女性人口比重较大D.青少年人口比重较大

25.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主要是(  )

A.使该市人口死亡率上升

B.降低了该市人口自然增长率

C.使该市就业总人口减少

D.使该市的环境压力增大

解析 第24题,通过读图可知,流入人口中男女性别比小于户籍人口的男女性别比,说明每100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数目少,即流入人口中女性人口的比重大。

第25题,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主要有增加了该市的就业压力、加大了该市的环境压力和基础设施的压力,使该市就业总人口增加,而对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影响不大。

答案 24.C 25.D

二、非选择题(共20分)

26.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9分)

材料一 性别比是人口学上关于社会或国家男女人口数量的一种比率,基本以每100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数目为计算标准。

根据自然规律,男女出生的正常比值应该为103~107。

2013年我国的出生人口性别比高达117.60。

男女性别比悬殊已成为我国人口工作难题之一。

材料二 2015年08月27日16:

31新华社电 以8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近4万名调查员将进村入户,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

……60岁以上老年人口超过2亿,空巢老人突破1亿,失能半失能老人达到3500万……“银发浪潮”扑面而来,冲击着中国的经济、社会、文化、家庭。

下图为我国每隔5年的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示意图(含预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