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网自动化终端技术条件书DTU设备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518182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配网自动化终端技术条件书DTU设备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配网自动化终端技术条件书DTU设备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配网自动化终端技术条件书DTU设备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配网自动化终端技术条件书DTU设备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配网自动化终端技术条件书DTU设备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配网自动化终端技术条件书DTU设备Word下载.docx

《配网自动化终端技术条件书DTU设备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配网自动化终端技术条件书DTU设备Word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配网自动化终端技术条件书DTU设备Word下载.docx

DL/T741-2001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

DL/T814-2002配电自动化系统功能规范

DL/T836-2003供电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评价规程

DLGJ154-2000电缆防火措施设计和施工与验收标准

GB/T13730地区电网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GB/T13729远动终端设备

DL/T630交流采样远动终端技术条件

DL451循环式远动规约

DL/T634.5-101远动设备及系统标准传输协议子集第101部分

DL/T634.5-104远动设备及系统标准传输协议子集第104部分

DL/T721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远方终端

Q/GDW212电力系统无功补偿配置技术原则

IEC60870远动设备及系统

IEC61968配网管理系统接口标准

IEC61970能量管理系统应用程序接口标准(EMS-API)

电监会[2004]5号令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

电监安全[2006]34号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

第三章配电测控终端系统技术规范

三.1关键性技术要求

配电终端装置是配电自动化系统终端设备层,也叫基础层,主要完成开关站、配电站、环网柜、柱上开关等各种设备的信息采集处理及保护、监控功能,将信息上传给子站或主站处理。

1)配电终端安全防护功能

配电终端须具备非对称解密软件模块,与主站/子站安全防护功能相对应。

软、硬解密必须满足国电电网调(2011)168号文件的相关规定。

2)为了维护人员方便、安全地对配电终端进行维护,装置必须具备蓝牙技术维护手段,方便在装置就地查看实时、历史数据,进行参数定值的修改;

3)具备电压220V以内,电流5A以内,量程自适应及毫安级小电流检测能力。

4)装置要采用背板式总线式结构,遥测、遥信、遥控功能分别集成在不同的插件上,通过总线方式扩展,以方便后期维护和检修;

5)装置各功能模块可以带电插拔,提高设备调试及维护的方便性及设备可靠性;

6)装置具有三遥接入能力同时要具备通过规约接入保护、故障指示器等信息;

7)装置要支持双路交流电源备份供电。

采用软切换技术,确保交流电、蓄电池的快速投入与切除,保证装置供电电源的可靠;

8)环网柜终端装置要具备分支线开关的过电流集中保护功能;

9)装置要具有远方召唤和修改定值、参数功能。

10)分支线保护功能:

根据配电自动化的实用性和可靠性要求以及提高供电可靠性减少停电的要求。

11)配电终端必须经过现有主站系统的详细测试并满足主站要求。

(满足国网验收细则中关于终端的各项指标)

12)在国网的一二次试点中终端2000台

三.2环境条件

1)工作在户外的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应满足在如下环境中正常工作

Ø

环境温度范围:

-40℃~+70℃

环境温度最大变化率:

1℃/min

湿度:

5%~95%

最大绝对湿度:

35g/m3

大气压力:

70~106KPa

2)工作在室内的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应满足在如下环境中正常工作

-20℃~+70℃

0.5℃/min

29g/m3

三.3电气额定参数

电压输入标称值:

220V/100V,50Hz;

电流输入标称值:

5A或1A自适应;

配电自动化终端主电源:

交流220V或直流220V,允许偏差-20%~+20%,支持PT取电;

备用电源:

蓄电池开闭所终端24V/24Ah;

环网柜终端24V/24Ah;

整机功耗<15VA(不含通信模块)。

电源模块输出功率不小于100W。

三.4技术性能

1)模拟量采样

交流采样容量可根据需要单独选择配置;

电压电流采样精度:

0.5级

有功采样精度:

1级

无功采样精度:

在标称输入值时,每一回路的功率消耗小于0.35VA

故障电流支持10In,允许误差±

3%;

直流采样支持0~5V,不大于误差0.5%。

2)遥信采集

对用机械触点“闭合”和“断开”表示的状态量,仅考虑以无源空触点接入方式;

输入回路应有电气隔离及滤波回路,延迟时间为10ms~100ms;

遥信采集容量可根据需要单独选择配置;

SOE分辨率小于10毫秒;

软件防抖动时间10-60000毫秒可设。

3)遥控

遥控容量可根据需要单独选择配置;

输出方式:

继电器常开接点;

接点容量:

AC220V,10A;

DC110V、5A或220V、5A,24V、10A。

4)装置输入输出配置

环网柜测控终端(DTU)每装置应具备至少8条线路的模拟量测量能力,至少提供64路硬遥信接点、10路遥控接点;

开闭所测控终端(DTU)组屏安装。

每装置应具备至少8条线路的模拟量测量能力,至少提供64路硬遥信接点、10路遥控接点。

装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通过级联方式扩展测量容量;

每台装置应至少提供3路0~5V直流量采集接口。

5)信息响应时间

遥信变位响应时间不大于1s;

重要遥测信息不大于3s;

其他响应时间参见DL/T630-1997中4.5.5中表7的规定。

6)信息通道

上传口:

10/100M自适应以太网口或者串口方式;

下传口:

串口方式,传输速率1200~9600bps;

比特差错率不大于10-5(信噪比S/N不大于17dB,观察时间大于15min);

能适应配电线载波、光纤、无线、专线通道等多种通信方式。

7)传输特性

支持IEC60870-5-101、IEC60870-5-104、DNP3.0等多种通信协议;

支持多种通信接口,如RS232/485,以太网等。

8)允许过量输入

交流电流回路10In,可连续工作;

交流电流回路20In,允许工作16s;

交流电流回路40In,允许工作1s;

交流电压回路1.5Un,连续工作。

9)可靠性指标

在雷击过电压、一次回路操作、一次设备故障、二次回路操作及其它强干扰作用下,装置不应误动作或损坏;

装置的快速瞬变干扰试验、高频干扰试验、浪涌试验、静电放电干扰试验、辐射电磁场干扰试验等应满足DL/T721-2000《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远方终端》规定中的要求;

平均无故障时间不小于50000小时。

10)其他

结构模块化,便于使用和维护。

工业级产品,宽温度范围,防磁、防震、防潮、防雷、防侵蚀。

三.5装置设备的功能要求

馈线远方终端应由后备蓄电池电源、数据处理器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和机箱组成。

支持网络口、多串口,应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

具备如下功能:

1)基本功能

采集遥信变位,事故遥信并可向主站发送状态量;

可根据要求采集单点遥信和双点遥信;

采集、转换、处理模拟量并可同时向主站传送,实现电流、电压量的测量,监视馈线的供电状况其中模拟量包括:

IA、IB、IC、3I0、UA、UB、UC、3U0、P、Q、Ipa、Ipb、Ipc、f、DC等;

装置具有远方控制功能和当地控制功能:

装置接受并执行来自主站的遥控指令,完成开关的分、合闸及分合闸闭锁操作;

具有当地控制功能,可就地实现开关的分、合闸及分合闸闭锁操作

检测、判别瞬时故障和永久故障,判别相间短路、断线、单相接地等故障,故障信息主动上报主站;

能接收主站的对时命令,与系统时钟保持同步,使事件记录具有可比性;

事件顺序记录功能;

接收并执行遥控及复归指令,保存最近至少10次动作指令;

能接收主站端显示装置的指定修改定值,同时支持主站可随时召唤配电终端的当前整定值。

拥有参数设定、工况显示、系统诊断等维护功能。

也可在装置面板上直接进行参数设置及定值修改;

设备自诊断及自恢复功能:

具有上电及软件自恢复功能,对程序运行状态监测;

能定期对内部重要的芯片进行检测,出错向主站告警并反应内部工况,也可进行人工诊断,人工诊断可通过内置和外置软硬件设备进行自诊断;

采集和监视装置本身主要部件及后备电源的状态,故障时能传送报警信息。

具有远方和本地控制切换功能,支持开关的就地操作功能;

提供RS232、RS485、以太网等接口,可根据需要提供光纤、GPRS/CDMA、载波等通信模块;

输入、输出回路具有安全防护措施。

2)维护和调试

通过笔记本电脑能直观地显示采集的各个模拟量、数字量、状态量等实时信息数据,能方便地进行参数设置、更改及调试;

能够监视各通道接收及发送数据,具备误码检测功能,可方便进行数据分析及通道故障排除;

能够方便进行各种参数的设置及存储;

软件成熟,在不修改固化程序和不改变原有硬件的情况下,能方便容易地进行维护;

可以灵活的设置转发表,将不重要的数据剔除,不向主站传送。

也可以按照数据的重要性将转发顺序重新排序;

遥控操作具备操作口令,可远方/就地操作开关;

3)电源

应具有掉电保护,电源重新恢复后,能自启动。

具备双路交流电源自动切换功能。

具备蓄电池后备电源,主电源失电后,装置正常工作不低于8小时。

具备的完整的蓄电池运行监测制及控制。

电源监视功能:

在主电源失电、备用电源输出电压过低时产生故障信号,以状态量变位的方式上报并有时间记录功能。

4)负荷曲线记录功能

负荷曲线记录,可按照用户设定的时间间隔对选定的内容进行滚动数据记录功能;

可设定5、15、30、60分钟4种数据采样时间间隔,每点记录均有4字节的时标,记录数据采样时的“月、日、时、分”;

用于“负荷曲线记录”的存贮空间最少32M,数据记录采用环形记录方式,可记录的天数与用户设定的时间间隔、记录内容有关。

正常记录时间不小于30天。

三.6制造工装的一般要求

3.6.1壁挂式结构设计

1)总体要求

装置(包括继电器、控制开关、控制回路的开关及其他独立设备)都应有标签框,以便清楚地识别。

外壳可移动的设备,在设备的本体上也应有同样的识别标记。

电池的安装结构要求维护更换方便,不需要工具即可拆卸。

配网自动化终端的端子板定义须采用印刷字体并贴于箱门内侧。

2)挂箱设计

挂箱要求采用不锈钢机箱,其尺寸合同签订后由招标方最终决定。

终端的机械机构应能防护:

灰尘、潮湿、盐污、虫和动物;

高温和低温,防护等级不低于GB/T4208规定的IP67要求。

配网自动化终端应有良好的接地处理,箱体内要求配置接地铜排,内部设备接地线须汇总至接地铜排上再引接至箱体接地,箱体外须备有一不锈钢接地端子(不可涂漆),可方便地接到所安装场所的接地网上。

箱体下方预留各种测量控制线缆进线空间,要求接线方便。

3)端子板规格

配网自动化终端电源及信号接线均经由其箱体内的端子板来转接。

端子板内交流电源及直流电源须为独立端子板,并须考虑避免两者可能误接设计。

遥信、遥测、遥控端子须按路数独立端子板,每回路端子板有明确标识。

二次端子排应采用阻燃V0级可通断端子,连接导线和端子必须采用铜质零件。

电压输入回路采用熔断器保险端子,电流输入回路采用防开路端子。

电流回路导线截面不小于2.5平方毫米,控制、信号、电压回路导线截面不小于1.5平方毫米,保证牢固可靠。

机箱中的内部接线应采用耐热、耐潮和阻燃的具有足够强度的绝缘铜线。

所有端子板均有清楚接线编码标示。

4)操作面板

配网自动化终端箱体内正面具有操作面板,面板上安装远方/就地选择开关及其对应指示灯,旋钮选中远方或就地时,面板上相应指示灯亮。

箱体操作面板至少提供4种空气开关控制电气回路通断,包括装置电源、充电电源、操作电源、通信电源。

箱体操作面板上需提供2极AC电源插座,供其它外部用电设备用,如调试电脑等。

主控单元及扩展单元,各模块面板需提供必要的输出指示信号灯。

3.6.2机柜式结构设计

柜体安装有主控模块、遥信、遥测、遥控模块、通信设备、蓄电池和充电电源模块等。

柜体所有内部运行状态信号灯可在装置外进行监视。

电池的安装结构要求维护、扩展、更换方便,不需要工具即可拆卸。

对于实现两遥功能的终端,能够根据遥控功能的需要,扩展电池容量,电池容量扩展不改变柜体结构,不影响原有功能。

要求机柜式安装,采用下进线,正面接线方式。

2)机柜设计

机柜要求采用工业机柜,柜体颜色和尺寸在合同签订后由招标方最终决定。

高温和低温,防护等级不低于GB/T4208规定的IP43要求。

机柜外配蚀刻不锈钢铭牌,厚度0.8mm,标示内容包含名称(配网自动化终端)型号、装置电源、操作电源、额定电压、额定电流、产品编号、制造日期及制造厂名等。

配网自动化终端应有良好的接地处理,机柜内要求配置接地铜排,内部设备接地线须汇总至接地铜排上再引接至箱体接地,箱体外须备有一不锈钢接地端子(不可涂漆),可方便地接到所安装场所的接地网上。

柜体下方预留各种测量控制线缆进线空间,要求接线方便。

电流回路导线截面不小于2.5平方毫米,控制、信号、电压回路导线截面不小于1.5平方毫米,保证牢固可靠。

配网自动化终端柜内应配置操作面板,面板上安装远方/就地选择开关及其对应指示灯,旋钮选中远方或就地时,面板上相应指示灯亮。

操作面板可提供4种空气开关控制电气回路通断,包括装置电源、充电电源、操作电源、通信电源。

三.7供货范围

1)负责提供投标方范围内所有硬件设备以及这些设备之间的联接电缆;

2)负责提供本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运行所需要的软件,所有软件均是最新版本的软件;

3)负责提供本配电自动化终端供电、接地、设备布置等所需要的资料;

4)负责提供供货范围内所有设备的文件资料和运行维护手册。

第四章双方工作安排

四.1招标方职责

1)负责提出硬件设备的现场布置图;

2)负责协调与本设备互联的各个系统设备的接口工作;

3)负责提供本硬件设备与招标方设备之间的联接电缆(不含网络线材);

4)负责现场设备的安装(场地准备、设备就位和电缆及网络线材的敷设);

5)参加设计联络会、试验与验收,并负责现场验收。

四.2投标方职责

1)投标方必须向招标方保证工程人员组织的稳定性,保证工程按招标方的要求如期进行;

在本工程结束前,参加本工程的人员变动必须取得招标方同意;

2)负责开通本配电自动化主站以及与配电终端的通信;

协助施工单位,参与整组传动试验;

3)负责工厂试验验收、现场调试、指导现场安装,参加现场验收和整体考核验收;

4)负责对招标方专业人员的技术培训(包括硬件、软件的维护及运行培训),并提供必要的工作场地;

5)负责本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的运输和保险;

6)负责本配电自动化终端在保证期内的正常运行;

7)保证期以后应招标方要求,协助招标方对所本配电自动化终端进行升级、维护等工作,并优惠提供最新开发的应用软件。

第五章质量保证和试验

五.1质量保证

1)订购的新产品除应满足本规范书外,投标方还应提供产品的鉴定证书。

2)投标方应保证制造过程中的所有工艺、材料等(包括投标方的外构件在内)均应符合规范书的规定。

若招标方根据运行经验指定投标方提供某种外购零部件,投标方应积极配合。

3)投标方应遵守本规范书中各条款和工作项目的ISO9000GB/T1900质量保证体系,该质量保证体系经过国家认证和正常运转。

4)质保期间,因制造质量问题而发生损坏,或不能正常工作时,投标方应免费为招标方修理或更换零部件(质保期按设备投运日算起一年或投标方的最后一种设备到货之日算起一年半,两者以先到日期为准)。

5)投标方应派代表到现场指导安装、调试和运行,并负责解决合同设备制造及性能等方面的有关问题,详细解答合同范围内招标方提出的问题。

6)在产品质保期内有制造质量问题的设备,由投标方负责修理或更换。

对非投标方责任造成的设备损坏,投标方有优先提供配件和修理的义务。

7)对招标方选购的与本合同设备有关的配套设备,投标方有提供技术配合的义务,并不由此而增加任何费用。

五.2型式试验

投标方应提供装置的型式试验报告。

五.3现场试验(SAT)及调试

1)设备运到现场安装完毕,招标方会通知投标方人员到场参加设备调试。

2)在调试过程中,若发现设备存在元器件损坏或不正常工作情况,投标方应负责更换。

3)现场验收应在所有设备安装调试完毕,且设备准备投入试运行时进行,按照要求进行验收测试,并出具书面测试报告。

4)现场验收应在现场调试完全完成的基础上进行。

5)在验收开始前二周相应的安装调试单位应提出SAT验收大纲供招标方认可,投标方予以配合。

第六章包装、运输和贮存

1)设备制造完成并通过试验后应及时包装,否则应得到切实的保护,确保其不受污损。

2)所有部件经妥善包装或装箱后,在运输过程中尚应采取其它防护措施,以免散失损坏或被盗。

3)在包装箱外应标明需方的订货号、发货号。

4)各种包装应能确保各零部件在运输过程中不致遭到损坏、丢失、变形、受潮和腐蚀。

5)包装箱上应有明显的包装储运图示标志(按GB191)。

6)整体产品或分别运输的部件都要适合运输和装载的要求。

7)随产品提供的技术资料应完整无缺,提供份额符合GB11032的要求。

8)包装、运输和贮存均由投标方负责,运输的目的地为安装地点,设备抵达目的地后,投标方组织开箱验收。

如果发现任一设备有偏差、损坏、损失、遗漏或数量、质量、技术规范因投标方的责任与合同不符,招标方有权向投标方提出索赔。

第七章技术性能偏差表

投标人要将投标文件和招标文件的差异之处汇集成表。

技术部分和商务部分单独列表。

差异表

序号

采购技术规范书

投标文件

条目

简要内容

第八章供货清单

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数量

单位

备注

硬件配置

 

1

环网柜DTU

20

每套包含设备如下:

PDZ821-FTU

800MM*600MM*400MM

电池

2

20AH

充电器

光配箱

10

onu通讯设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