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压强与浮力经典题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514183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46.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压强与浮力经典题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初中物理压强与浮力经典题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初中物理压强与浮力经典题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初中物理压强与浮力经典题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初中物理压强与浮力经典题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压强与浮力经典题Word格式.docx

《初中物理压强与浮力经典题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压强与浮力经典题Word格式.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物理压强与浮力经典题Word格式.docx

 6.如图所示,甲、乙为两个底面积相同,形状不同的容器,甲、乙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比较水和煤油对容器底产生压强的大小,其结果是(  )

水产生的压强大

煤油产生的压强大

水和煤油产生的压强一样大

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

7.如图所示,开口容器的底部有一个小孔,装水后,水不断从小孔流出.下图中能够粗略反映水流出时,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p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是(  )

 8.如图所示,A、B是两个密闭的球形容器,C、D、E都是两端开口的玻璃管,它们与容器接口处紧密封接.容器A、B和玻璃管D、E内盛有水,各水面高度差如图所示.则E管内水面高出B容器水面的高度h应等于(  )

0.5米

1.0米

1.5米

2.5米

 9.密封的圆台形容器如图放置,装满不能混合的两种液体,它们的密度分别为ρ1、ρ2(ρ1<ρ2),此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为PA;

若将容器倒置,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为PB;

比较PA与PB的大小,正确的是(  )

PA>PB

PA=PB

PA<PB

无法比较

 10.如图所示,压强计的U形管内装的是水银,它的金属盒放入水中前,两管水银面等高,当把金属盒放入水中H深处时,U形管两管水银面的高度差为h,H:

h为(  )

大于13.6

等于13.6

小于13.6

 11.向一个质量可以忽略不计的塑料瓶中装入密度为ρA的液体后密闭,把它分别放在盛有密度为ρ甲、ρ乙两种液体的容器中,所受浮力分别为F甲、F乙,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ρ甲大于ρ乙  F甲大于F乙B.ρ甲小于ρ乙  F甲等于F乙

 C.ρ甲大于ρ乙  ρ乙小于ρAD.ρ甲小于ρ乙  ρ乙大于ρA

 12.质量相同的A、B两个正方体,当它们在水中分别静止在如图所示位置时,正方体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力分别为FA、FB,则对FA、FB大小判断正确的是(  )

FA大

FB大

一样大

 13.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甲和乙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已知距容器底部h处A、B两点所受液体的压强pA和pB相等,则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力F甲、F乙和压强p甲、p乙的关系是(  )

F甲>F乙,p甲>p乙

F甲=F乙,p甲>p乙

F甲<F乙,p甲<p乙

F甲<F乙,p甲=p乙

 14.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容器,由一细管相通,细管中间有一开关K,先把开关关上,在两容器中装有不同量的水,甲中水面比乙中水面高,然后将甲容器的上口密封,打开开关K后,下列哪个判断是正确的(  )

甲中的水能往乙中流,直到乙的水面比甲中的水面高出一些为止

甲中的水不能往乙中流,水面高度都不变

甲中的水能往乙中流,直到两容器中的水面相平为止

甲中的水能往乙中流一些,但甲的水面一定比乙的高

 15.如图所示的甲、乙两容器中分别盛有水和酒精,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同.如果要想让他们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同应用吸管从甲、乙容器中吸出液体的质量m1、m2的关系(  )

m1>m2

m1<m2

m1=m2

 16.如图所示,两个盛有等高液体的圆柱形容器A和B,底面积不同(SA>SB),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现将甲球浸没在A容器的液体中,乙球浸没在B容器的液体中,容器中均无液体溢出,若此时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则一定是(  )

甲球的体积小于乙球的体积

甲球的体积大于乙球的体积

甲球的质量小于乙球的质量

甲球的质量大于乙球的质量

 17.两个底面积不同的足够高的圆柱形容器,分别盛有不同的液体甲和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静止在其中,所处位置如图所示,且两液面相平.下列措施中能使两容器内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的是(  )

可能是分别抽出了相同质量的液体甲、乙

一定是分别抽出了相同体积的液体甲、乙

可能是分别倒入了相同质量的液体甲、乙

一定是分别倒入了相同体积的液体甲、乙

 18.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甲和乙,容器足够高,分别盛有两种不同的液体,且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下列措施中(无液体溢出),一定能使甲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于乙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方法是(  )

分别抽出相同质量的液体甲、乙

分别抽出相同体积的液体甲、乙

分别浸没体积相同的实心铜球、实心铝球

分别浸没质量相同的实心铝球、实心铜球

19.(2012?

巴中)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两柱形容器都装有质量相同的水,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分别为F甲、F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则(  )

F甲=F乙,p甲=p乙

F甲=F乙,p甲<p乙

20.(2011?

雅安)如图所示,将一个装有一定质量水(水未装满)的圆台状封闭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如果将其改为倒立放置,则(  )

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减小,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增大

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减小,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减小

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大,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增大

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大,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减小

21.(2010?

梧州)将两块相同的橡皮泥做成实心球形和碗形,分别放入相同的甲、乙两杯水中,球形橡皮泥沉在水底,碗形橡皮泥漂浮在水面,两个橡皮泥受到水的浮力分别为F甲和F乙,两个杯底受到水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F甲=F乙

F甲>F乙

22.(2009?

大连)水平桌面上的圆台形容器中盛有适量的水.将一个重力是0.5N的小球放入容器中,水未溢出,小球处于漂浮状态,如图所示,则放入小球后(  )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大

桌面增大的压力等于0.5N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变化小于0.5N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变化大于0.5N

23.(2008?

十堰)“094型”潜艇是我国自行研制的新一代潜艇,当它从深海中上浮而未露出水面的过程中,它受到海水的(  )

压强减小,浮力不变

压强和浮力都不变

压强减小,浮力减小

压强增大,浮力增大

24.(2008?

绍兴)如图,对于水中正在上升的气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气泡受到水的压强变小、浮力变小

气泡受到水的压强变小、浮力变大

气泡受到水的压强变大、浮力变小

气泡受到水的压强变大、浮力变大

25.(2008?

上海)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甲和乙,容器足够高,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ρ水>ρ酒精),可能使水和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的方法是(  )

倒入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

倒入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

抽出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

抽出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

26.(2008?

密云县)如图所示,关于液体中a、b、c三点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点向下压强比向上压强大

b点压强比c点压强小

a、b两点的压强相等

b、c两点的压强相等

27.如图所示的容器中装满水,A.B.C三点在同一水平面内,分别受水的压强为pA、pB、pC,比较它们的大小有(  )

PA>PB>PC

PA=PB<PC

pA=pB=pC

PA>PB<PC

28.三个相同的烧杯,分别倒入等质量的三种液体,液面位置如图所示,则液体对烧杯底压强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P甲>P丙>P乙

P甲<P丙<P乙

P甲=P乙=P丙

因密度未知,所以无法比较

二.填空题(共2小题)

29.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是:

 _________ ,其中h表示某点距 _________ 距离.

30.如图所示的容器内有0.1m深的水,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是 _________ Pa.若把水全倒掉后,容器放回原处,再往容器中加适量的酒精,要使两次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相等,则两次液面的高度差是 _________ m.(p酒精=0.8×

103kg/m3,g=10N/kg)

31:

有一木块重10N,当它浮在水面时,露出水面的部分是它体积的1/4,求木块的密度

32:

某海军潜艇在水面匀速下潜时,潜艇质量和水舱中海水质量之和为2.06×

106kg,当其下潜到300m深度时,海军战士用压缩空气把部分海水压出水舱,当6×

104kg的海水被压出水舱后,潜艇漂浮在水面(海水密度为1.03×

103kg/m3)

1)在海面下300m处海水对潜艇的压强是多少?

2)当潜艇漂浮在水面时它排开海水重量是多少?

3)潜艇浸没在海水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排开海水的体积是多少?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

考点:

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

密度的计算;

阿基米德原理;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专题:

计算题;

推理法.

分析:

知道物块的质量和体积,利用密度公式求物块的密度,和水的密度比较,确定在水中存在的状态,是下沉在水底、悬浮还是漂浮?

再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分析判断.

解答:

解:

(1)∵物块的密度:

<ρ水,

∴物块轻放入盛满水的烧杯中,将漂浮.

(2)∵物块漂浮,

∴F浮=G排=G物,即:

m排g=m物g,

∴m排=m物=30g,

所以溢出水的质量为30g;

(3)∵物块轻放入盛满水的烧杯中,物块漂浮,水深h不变,

∴由P=ρgh可知,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对密度公式、阿基米德原理、漂浮条件、液体压强公式的掌握和运用,知识点多,比较复杂,特别对“F浮=G排=G物”(阿基米德原理和漂浮条件综合使用)要注意灵活使用.

2.

压强大小比较.

(1)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ρgh,h指的是该液面到自由液面的垂直距离.

(2)密度的计算公式ρ=

由题意可知两管中所装的液体质量是相等的m甲=m乙,乙管是倾斜的,由此可知乙管中所装的液体体积比较大即V甲<V乙,根据密度的计算过公式

可知ρ甲>ρ乙.

再根据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ρgh,液体的深度是一定的,ρ甲>ρ乙所以P甲>P乙

故选C.

此题是液体密度与液体压强结合在一起的综合题.

3.

由液体压强公式p=ρgh知道,在液体内某点的压强大小与深度h和液体的密度大小有关,分析时同时考虑这两个物理量.

∵hA=hB,ρ水>ρ酒,

∴根据p=ρgh可知:

pA>pB,

液体压强公式p=ρgh中,深度h指的是从该点到水面的垂直距离,比较压强大小时,深度相同比较液体密度.

4.

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

应用题;

信息给予题.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是液体压强,可以根据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ρgh分析得出.

三个容器中盛的是同种液体,液体的密度是一定的;

由图可知,三个容器中液体的深度是相同的;

根据P=ρgh可知,液体密度相同、深度相同时,液体压强就相同.

故选A.

本题考查了液体压强公式的应用,关键是对公式的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5.

顺推法.

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属于液体的压强,用公式P=ρgh分析.

已知两容器所盛液体密度相同,B容器中水的深度大,由公式P=ρgh知:

B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更大,也就是P1<P2.

判断此题的关键是首先要给所求的压强进行定性,确定是液体的压强就可以运用液体压强的规律进行分析了,无需再考虑容器的横截面积,水的质量等因素.

6.

等效替代法;

压强、液体的压强.

甲、乙容器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

由于容器形状不同,液体的深度不同,利用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与液体本身的重力大小关系判断水和煤油对容器底产生压力的大小,再根据两容器底面积的大小关系判定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大小.

假设再取一个容器﹣﹣丙容器,且形状、底面积与甲相同,里面装的与它们质量相等的煤油;

则甲与丙比较:

因为m煤油=m水,所以G煤油=G水,

∵甲与丙是柱状容器,∴F=G,

则F煤油=F水,又因为底面积相同,

根据P=

可知,煤油和水对杯底的压强相等,即P甲=P丙.

乙与丙比较:

因为底面积相同,则P乙>P丙.

∴P乙>P甲.

要注意区分:

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与容器形状有关,只有柱状容器里德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等于液体的重力.

7.

①水从小孔流出时,容器内的液面在降低,压强呈总体逐渐减小的趋势;

②当容器底受到的压强逐渐降低时,会影响到小孔中水流的速度.

当水不断从小孔中流出时,容器内的液面高度在逐渐降低,容器底受到的压强在逐渐降低;

那么小孔处受到的水压也在逐渐减小,因此水的流速在逐渐变慢,液面高度下降的越来越缓慢;

因此P﹣t图象,应该是逐渐呈下降趋势,且向内侧弯曲的曲线;

充分考虑到小孔处水流速度和液面下降速度的相互影响是正确解答此题的关键,难度较大.

8.

图析法.

观察图可知,A、B容器内相通,这说明AB内气压相同,于是可得出此时水压也相同.那么大气压强加玻璃管内液体压强等于球内气体压强.然后可知E管内水面高出B容器水面的高度h.

由图可知A、B容器内相通,气体压强相等.玻璃管D、E内压强也相等.大气压强加玻璃管内液体压强等于球内气体压强.故h应等于1.0米.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玻璃管D、E内压强也相等,大气压强加玻璃管内液体压强等于球内气体压强,大气压强相等,球内气体压强相等,液柱高度必然相等,与1.5米无关.不要被1.5米这个数据所干扰.

9.

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用P=ρgh分析,压强是否变化、如何变化需要从液体密度和深度两方面考虑.

容器倒置前,圆台型容器是下大上小,这时,PA=ρ1gh1+ρ2gh2,

倒置后,圆台型容器是下小上大,由于两种液体不相混合,则密度大的液体ρ2沉在下面,且深度增加,密度小的液体ρ1浮到上面,深度减小,

这时,PB=ρ1gh1′+ρ2gh2′由P=ρgh公式不难看出密度为ρ1的液体体积比密度为ρ2的体积小一些,所以密度大的液体压强增量将大于密度小的液体压强的减量,即倒置后相对倒置前,液体对底部的压强是增大的.

对不规则的容器来说,放置方法不同造成液体深度发生变化,所以压强也会改变.

10.

分析液体压强用P=ρ液gh.在液体压强相同时,深度的大小与液体密度成反比.

因为水银液面受到的压强等于水在H深处的压强

所以ρ水gH=ρ水银gh

H:

h=13.6

理论上是这样的

但实际橡皮管里的空气会压缩

所以h就变小了,比值就大于13.6

故选A

如果橡皮盒压强计在量测压强时,在橡皮盒一侧的橡皮管的空气柱比U形管一侧的空气柱高的话就会产生这种现象,设高出L,管内气体密度为p'

水的密度为p,则压强关系有

pgH=pgh+p'

gL

H=h+(p'

/p)L

因此H>

h空气与水的密度比(p'

/p)很小,对压强的量测的精度影响并不大。

要消除这种影响,量测时最好要调整U形管的位置高低,使橡皮管两侧的空气柱高度相等

此题是一道易错题,出错的原因是未考虑橡皮管中空气体积的变化.

11.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的浮力,液体的密度用ρ液=

比较;

物体漂浮的条件是F浮=G,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

塑料瓶在两种液体中都是漂浮,所以所受浮力相等,都等于重力;

由图知,塑料瓶在甲液体中浸入的体积大,由ρ液=

知:

甲液体的密度小于乙液体;

因为塑料瓶在两种液体中都漂浮,所以A液体的密度小于甲、乙.

故选B、D.

漂浮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平均)密度小于液体密度.

12.

应用题.

B漂浮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A悬浮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AB重力相等,所以所受浮力相等,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上下表面所受水的压力之差.

A悬浮,B漂浮,A、B质量相等,所以A、B所受浮力相等,B受到的浮力等于B的下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力,

A受到的浮力等于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减去上表面受到的压力;

所以A底部受到的压力大于B底部受到的压力.

本题考查浮力产生的原因,知道浮力等于物体上下表面所受的压力之差,还要知道物体漂浮或悬浮时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

13.

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已知A、B两点所受液体的压强pA和pB相等,B点的深度小于A点的深度,根据公式P=ρgh可知,液体的密度的大小关系,再利用公式P=ρgh判断出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强的大小关系,根据公式F=PS判断出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力的大小关系.

B点的深度小于A点的深度,根据公式P=ρgh可知,甲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A点下面液体产生的压强小于B点下面液体产生的压强;

所以容器底部甲产生的压强小于乙产生的压强;

容器底面积相等,根据公式F=PS可知,容器底部甲产生的压力小于乙产生的压力;

本题考查压强和压力大小的判断,关键是公式的应用,难点是判断出液体的密度的大小关系.

14.

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由于甲上口密封,则不能按照连通器的特点来判断.

打开开关K之前,甲中水面上密封空气的压强等于大气压压强,而甲中水面高于乙,当打开K之后,则甲中水会流向乙;

但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增大时,压强将减小,可以判断出甲中水面上方气体压强随着水面的下降而减小;

而当水不流动时,细管左右两边的压强应相等,而两边受到的压强均等于水和水上方气体压强之和,则列出等式,可以判断水不流动时甲、乙水面的高度.

开关K打开前,甲中水面比乙中水面高,根据p=ρgh可知,甲中水产生的压强大于乙,则打开K之后,甲中的水将向乙中流动;

但由于甲的上口密封,水面下降后,水面上方密封的气体随着体积的增大产生的压强将减小,即小于大气压p0;

当甲、乙两容器中的水不流动时,开关处左右两边的压强相等,即p甲=p乙,因为p甲=p空+ρ水gh甲,p乙=p0+ρ水gh乙,所以p空+ρ水gh甲=p0+ρ水gh乙,

因为p空<p0,则ρ水gh甲>ρ水gh乙,可得h甲>h乙.

说明甲中的水能往乙中流一些,但最终甲的水面一定比乙高.

故选D.

该题考查了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和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综合性较强,学生易按照连通器原理去判断,极易出错.

15

密度公式的应用.

知道圆柱体中液体的压力等于重力,应用公式P=

去进行判断.

因为P=

,先让P相同,S甲<S乙,说明现在F甲<F乙,原来F相同,所以变化的F甲>变化的F乙,即m1>m2.

此题较难,难点在①判断不出压力等于重力,②P=

不会灵活应用,平时教学多培养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

16.

密度及其应用;

液体的压强公式为p=ρgh;

根据压强的定义式p=

,变形后可得F=pS;

结合题目条件可做出增大的压力之间的关系;

然后将增大的压力与液体的重力相联系,进而判断出两球体积之间的大小关系.

开始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教育学心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