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目标检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510521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61.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目标检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目标检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目标检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目标检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目标检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目标检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目标检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目标检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目标检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D.铁

  5.钙是构成人体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

这里的“钙”是指( )

  A.钙单质 

  B.钙元素 

  C.钙原子 

  D.钙离子

  6.在治理城市空气污染中所采取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

  A.焚烧落叶   

  B.增加绿地面积

  C.减少用煤作燃料 

  D.汽车改用清洁燃料

  7.被污染的空气会严重影响人体健康。

下列物质中,不会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的是( )

  A.吸烟产生的一氧化碳、尼古丁等物质  

  B.水烧开时产生的大量水蒸气

  C.劣质装修释放出的甲醛、苯等有害物质 

  D.石材释放出的有害放射性气体——氡

  8.下列有关生活常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饮用牛奶可补充人体钙质    

  B.天然果汁中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C.“绿色食品”是指颜色为绿色的食品 

  D.“白色污染”是指白色粉尘造成的污染

  9.美国和日本的三位科学家以导电有机高分子材料的研究成果,荣获了2000年度诺贝尔化学奖。

在其相关技术中,用碘来掺杂该材料,使其导电能力增加107倍,具有金属般的导电能力。

碘(I2)属于( )

  A.非金属单质 

  B.混合物 

  C.化合物 

  D.金属单质

  10.我国著名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为测定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作出了突出贡献。

已知某种铱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2,其中子数为115,则这种铱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

  A.96 

  B.77 

  C.115 

  D.192

  11.月球土壤含有大量氦3原子,它可能成为未来核能的重要原料。

氦3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和1个中子。

氦3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

  12.2004年10月1日,“西气东输”管道全线投入使用,西部的天然气经过数千里路程输送到华东地区。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

下列四位同学在讨论化学式CH4的意义,其中错误的是( )

  13.2003年8月间,齐齐哈尔市发生了重大中毒事件,该事件的“肇事者”是侵华日军遗留下来的,被称为“毒气之王”的“芥子气”。

芥子气,学名二氯二乙硫醚,化学式为(C2H4Cl)2S。

下列有关二氯二乙硫醚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是有机物       

  B.由C、H、Cl、S四种元素组成

  C.一个分子由15个原子构成  

  D.分子中C、H、Cl、S的原子个数比为2∶4∶2∶1

  14.石英钟、电子表使用石英晶体代替传统钟表中的摆和游丝,提高了钟表计时的精确度。

已知石英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SiO2),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

  A.+2 

  B.+3 

  C.+4  

  D.+6

  15.宇宙飞船内,用含氢氧化锂的过滤网除去宇航员呼出的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LiOH+CO2→Li2CO3+X。

则X的化学式为( )

  A.H2 

  B.H2O 

  C.O2 

  D.H2O2

  16.下列固体物质中,颜色为黑色的是( )

  A.铜 

  B.氧化铜 

  C.氢氧化铜 

  D.碱式碳酸铜

  17.下列物质在氧气里燃烧,能产生火星四射现象的是( )

  A.红磷 

  B.氢气 

  C.镁带 

  D.细铁丝

  1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可燃物达到着火点即可发生燃烧

  B.燃烧、自燃、缓慢氧化都是氧化反应

  C.煤矿的矿井里必须采取通风、严禁烟火等安全措施

  D.在有易燃易爆物的工作场所,严禁穿化纤类服装

  19.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将泡沫灭火器倒转能喷射出大量该气体用于灭火

  B.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气体

  C.在蔬菜大棚中,适量补充其含量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D.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携氧能力降低

  20.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物理性质的是( )

  A.氧气供人呼吸   

  B.氢气作为人类的理想能源

  C.大理石用于建筑材料 

  D.酒精做内燃机燃料

  21.下列各种量中,不随水的体积变化而变化的是( )

  A.蒸发水所需的热量  

  B.水的沸点

  C.电解水所消耗的电量 

  D.水的质量

  2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是不可再分的粒子

  B.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C.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它们的原子含有不同数目的质子

  D.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非常密切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

  23.化学知识中有很多的“相等”。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总质量

  B.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正价总数与负价总数的数值相等

  C.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相等

  D.在原子中原子核内的质子数都等于中子数

  24.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2H2+O2

2H2O    

  B.2KMnO4

K2MnO4+MnO2+O2↑

  C.Fe2O3+3CO

2Fe+3CO2  

  D.2Mg+CO2

2MgO+C

  25.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正确方法是( )

  A.闻气体的气味   

  B.观察气体的颜色

  C.分别插入燃着的木条 

  D.分别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

  26.下列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不正确的是( )

  A.装药品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导管口有连续均匀的气泡放出时才开始收集

  C.停止加热时,先熄灭酒精灯,再把导管移出水面

  D.将收集好氧气的集气瓶,在水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后正放在桌子上

  2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用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

  B.用托盘天平称量时,左盘放称量物,右盘放砝码

  C.将取液后的滴管平放在实验台上

  D.给盛有液体的试管、烧杯、蒸发皿加热时,都不需要垫上石棉网

  28.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判断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家用电器着火时用水扑救

  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C.用肥皂水检验液化气罐是否漏气

  D.天然气管道泄漏时,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29.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火焰

  B.没有说明用量时,液体一般应取用l—2mL

  C.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

  D.进行过滤时,液体应沿着玻璃棒流入过滤器

  3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31.2004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海洋兴亡,匹夫有责”。

海洋是人类丰富的资源宝库。

下列措施不属于保护海洋环境,也不属于合理利用海洋资源的是( )

  A.禁止向大海排放污水 

  B.海水晒盐

  C.海水淡化     

  D.船舶垃圾直接倾倒海中

  32.甲、乙、丙三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见下表: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是甲>乙>丙

  B.升高温度,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性都增大

  C.降低温度可使丙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D.使乙物质从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中析出,一般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33.t℃时,向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后,下列有关该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仍为饱和溶液   

  B.溶质的质量变小

  C.溶质的溶解度不变 

  D.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34.等质量的锌、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图,合理的是( )

  35.某酒精溶液中乙醇(C2H5OH)所含的氢原子数与水所含的氢原子数相等,则该酒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A.25%  

  B.33.3%  

  C.46%  

  D.50%

第Ⅰ卷 答题纸

  一、选择题(共35分)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 案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第 Ⅱ 卷

(非机读题共45分)

  1.考生要认真填写密封线内的区(县)、学校、姓名、报名号、准考证号。

  2.第Ⅱ卷包括三道大题,共11道小题,共4页。

  3.答题前要认真审题,看清题目要求,按要求认真作答。

  4.答题时必须用黑色或蓝色钢笔、圆珠笔,字迹要工整,卷面要整洁。

  5.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规范。

化学方程式中“→”与“===”的意义相同,都正确。

  二、填空题(共22分。

每空1分)

  36.

  

(1)某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该元素原子核内有_____个质子;

第二个电子层上有_____个电子。

  

(2)用符号表示:

1个钠离子______;

2个氢原子______,3个水分子______。

  37.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水资源不足,将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

请结合下表回答:

水资源紧缺程度

轻度缺水

中度缺水

重度缺水

极度缺水

人均水量/(m3·

a-1)

(a为年的符号)

1700~3000

1000~1700

500~1000

<500

  

(1)我国人均水量约为2300m3·

a-1,居世界第八十几位,水资源紧缺程度为________,北京人均水量不足300m3·

a-1,是______缺水城市。

  

(2)研究表明,一节含汞、镉、铅等金属的电池所造成的污染可使60t水无法饮用。

若成年人每人每天饮水约2kg,则60t水能供一个人饮用约______年(一年按365天计,结果保留整数)。

  (3)为保护有限的水资源,请介绍你在生活中节约用水或防止水污染的一种做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

  

(1)下图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根据该图可知:

b的溶解度小于a的溶解度的温度范围是___________。

  

(2)现有30%的硝酸钠溶液200g,加热蒸发100g水,冷却至原温度,有20g硝酸钠晶体析出。

则蒸发后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___,该温度下,硝酸钠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39.A、B、C、D、E为无色气体,F在常温下是无色液体,它们之间能发生如下变化,其中变化⑥是实验室制备E的常用方法(图中略去部分反应的产物)。

  请你根据初中化学学习过的常见物质的知识和信息作出推断。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变化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变化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物质之间既相互联系,又存在规律,这是我们学好化学应该掌握的一种基本方法。

请你仿照下表中的示例,找出O2、CH4、CO2、NH3、C2H4(乙烯)五种气体之间存在的另外两个规律,并排列出顺序,将答案填在下表中的空格内。

规  律

排列顺序

示  例

相对分子质量由小到大

CH4、NH3、C2H4、O2、CO2

(1)

(2)

  三、实验题(共15分,每空1分)

  41.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写序号,下同)。

  (3)实验室制取CO2,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检验CO2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将燃着的火柴放在______,观察火焰是否熄灭。

  (4)氨(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

实验室加热氯化铵(NH4Cl)和熟石灰Ca(OH)2两种固体的混合物可制取氨气,同时生成氯化钙和水。

实验室制取氨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___。

  42.为了避免实验失败甚至造成严重后果,有些化学实验必须严格遵循操作的顺序。

例如,制取O2、H2、CO2等气体时必须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向容器中装入药品。

请你仿照示例,再举二例。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欲利用下列装置探究绿色植物呼吸过程中是否有CO2气体产生,设计的探究过程如下,请回答其中有关问题。

  

(1)提出假设:

绿色植物在呼吸过程中有CO2气体产生。

  

(2)设计方案:

使绿色植物在避光的黑暗处发生呼吸作用,检验呼吸过程中产生的气体。

  (3)查阅资料:

  ①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氧气

  ②绿色植物呼吸作用过程:

二氧化碳+水+能量

  (4)实验:

操作步骤

简  答

将各装置按上图所示连接好并装入化学试剂,C中放入绿色植物

①A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C处玻璃罩不能透光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往A的导管口缓缓连续鼓入空气一段时间

④A装置中应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⑤D装置中应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5)结论与讨论:

  提出的假设成立。

能表示这个探究实验获得成功的两个主要现象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共8分。

最后结果保留1位小数)

  44.人体缺乏维生素C可能得坏血病,维生素C的化学式是C6H8O6,在新鲜的水果、蔬菜中都含量较高,探究小组测定了某品牌橙汁的维生素C的含量。

过程如下:

取20.0g橙汁用含碘1.0%的碘溶液与其反应,恰好反应时消耗碘溶液25.4g(反应方程式:

C6H8O6+I2=C6H6O6+2HI)

  则:

  

(1)维生素C分子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橙汁中维生素C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

  45.请根据下图要求,自编一道有关溶液的计算题,并进行解答。

  题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答:

  46.甲醇(CH3OH)是一种有毒、有酒的气味的可燃性液体。

甲醇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可发生如下反应:

8CH3OH+mO2

6CO2+nCO+16H2O。

若有6.4g甲醇参加反应,请计算:

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是多少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