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段沉降变形观测监理平行观测评估资资料DK892+248DK895+128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510211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段沉降变形观测监理平行观测评估资资料DK892+248DK895+128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区段沉降变形观测监理平行观测评估资资料DK892+248DK895+128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区段沉降变形观测监理平行观测评估资资料DK892+248DK895+128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区段沉降变形观测监理平行观测评估资资料DK892+248DK895+128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区段沉降变形观测监理平行观测评估资资料DK892+248DK895+128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区段沉降变形观测监理平行观测评估资资料DK892+248DK895+128文档格式.docx

《区段沉降变形观测监理平行观测评估资资料DK892+248DK895+128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段沉降变形观测监理平行观测评估资资料DK892+248DK895+128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区段沉降变形观测监理平行观测评估资资料DK892+248DK895+128文档格式.docx

评估区段为柏加浏阳河特大桥241#-332#墩,全长2880m。

2)区段工程地质概况

桥址区主要为河流阶地,地势平坦,多辟为苗圃园、水塘及居民区房,两侧桥台处为剥蚀低丘区,低丘自然山坡5-15°

,植被发育。

其中DK887+307.80~DK887+441.30为浏阳河,线路以斜交方式跨越。

工程地质条件根据勘测资料揭示,剥蚀低丘表层为第四系坡残积层粉质黏土,河流阶地表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粉质黏土、粉土、粉砂、细砂、中砂、粗砂、砾砂、细圆砾土、粗圆砾土,下伏基岩为白垩系下统神皇山组泥质粉砂岩、砂砾岩。

桥址区浏阳河,河流两岸小沟、小河纵横交错,水塘星罗棋布,地表水系发育。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地震基本烈度)为0.05g(Ⅵ度)。

3)主要结构物的分布及测点布置情况

评估区段内线下工程分布和测点分布情况如下表1.1所示。

表1-1结构物分布范围及测点布置情况表

工点名称

起始里程

终止里程

工点长度(m)

观测断面数

柏加浏阳河

特大桥

DK892+248

DK895+128

2880

92

4)施工过程与沉降观测期

本评估区段,桥梁主体工程完成于2011年7月初,沉降变形观测期为4个月。

5)观测网布置

本评估区段按照《沪昆客专湖南段线下工程沉降变形监测评估细则》的要求进行观测及网布设,观测网精度达到国家二等水准的要求。

1.2观测断面工程属性信息汇总表

表1-2桥梁观测断面工程信息汇总表

断面里程

桥梁名称

墩(台)编号

梁体结构

类型

重量

地基基础类型

地基基础

桩身长度

桩底土类型

DK894+768

柏加浏阳河特大桥

321

简支梁

890

摩擦桩

17

砂砾岩

DK894+801

322

18

DK894+834

323

DK894+866

324

17.5

DK894+899

325

16

DK894+932

326

16.5

DK894+964

327

18.5

DK894+997

328

19

DK895+030

329

泥质粉砂岩

DK895+063

330

15.5

DK895+095

331

332

1.3监理平行观测方案

根据(沪昆湘工管函[2010]355号函)《沪昆客专湖南段沉降变形监测及评估实施方案》通知的要求,认真执行和落实(沪昆湘工管函[2010]402号函)《沪昆客专(湖南段)线下工程沉降变形监测评估细则》(试行),我站成立了由分站长负责,专业测量监理工程师实施,现场监理工程师配合的沉降变形观测监理平行观测组,具体任务落实到人,实施全程监控和平行观测。

1.编制了《沉降变形观测监理实施细则》;

2.对观测网中水准基点、工作基点、沉降监测点进行检查复核;

3.对施工单位沉降变形观测方案、人员安排和培训进行了审核;

4.对观测仪器和监测设备的精度要求、检定情况进行了检查;

5.对分站管段内沉降观测断面、类型、点号进行了统计,提交设计单位审核、签认,并进行了现场核对。

6.现场平行观测采用换手测量方法同步观测。

遵循“五定”的原则,所谓“五定”,即通常所说的沉降观测依据的基准点、工作基点和沉降观测点,点位要稳定;

观测人员要稳定;

观测时的球境条件一致;

观测路线、镜位、程序和方法固定。

以上措施在客观上尽量减少观测误差的不定性,使所测的结果具有统一的趋向性,保证各次复测结果与首次观测的结果可比性更一致,使所观测的沉降量更真实。

1.4观测点的平面、纵断面及横断面的布置

桥梁低于14m的观测断面在墩身左侧离地表50cm设观测点一个,高于14m的墩在墩身两侧离地表50cm设观测点各一个;

路基按照工点图及路基设计详图按相应的断面类型设置沉降板、单点沉降计、路面观测桩等元器件,详见附件。

1.5观测网布置平面图与测量成果

沉降观测网的布置:

区段内首级水准点不便于进行观测,按照《沪昆客专湖南段线下工程沉降变形监测评估细则》进行工作基点加密,间距为400米左右。

分别为:

BM0240、BMB259、JM031、HCTJ034、HCTJ038、HCTJ041、BMB334,新增水准工作基点严格按照《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进行埋设,测量精度均满足二等水准测量相关规定,详见附表、附件。

1.6评估区段工程地质纵断面图

详见附件。

1.7仪器规格及检验

外业观测采用TrimbleDINI03电子水准仪一台;

其高程观测精度0.01mm,距离观测精度1mm;

水准仪均经省级及以上法定计量检定部门检定合格并在检定有效期内,按规范要求进行了常规检查,仪器设备的精度及其技术状态均满足二等水准测量的要求。

详见附件:

仪器检定合格证

表1-4水准测量使用的仪器自检项目表

仪器名称

检验项目

检验时间(周期)

检验结果

水准仪

外观检视

测前

满足规范要求

水准器的检查

每天

i角检校

每天开测前

水准尺

1.8水准观测的执行情况

1)水准观测主要技术要求的执行情况

水准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严格按水准观测相关技术要求执行,各测站的限差严格按水准观测的测站限差。

所有相关的技术指标和限差均在数字水准仪中进行设置,在外业观测时,由仪器自带的水准路线测量软件系统进行实时的检查并提示,一旦发生超限立即进行重测,从源头保证了观测数据的质量,水准测量数据取位按下表执行。

表1-4水准观测主要技术要求表(m)

等级

水准仪

最低型号

类型

视距

前后

视距差

测段的前后

视距累积差

视线

高度

重复测量次数

二等

DS1

铟瓦

≥3且

≤50

≤1.5

≤6.0

≥0.5且≤2.8

≥2次

表1-5水准观测的测站限差表(mm)

项目

等级

基、辅分划

读数之差

所测高差之差

检测间歇点

高差之差

上下丝读数平均值

与中丝读数之差

0.5

0.7

1

3

注:

对于数字水准仪,同一标尺两次读数差不设限差,两次读数所测高差的差按表中“基、辅分划所测高差之差”的限差执行。

表1-6水准测量数据取位要求表

往(返)测距离总和

往(返)测距离中数

各测站

高差

往(返)测高差总和

往(返)测高差中数

高程

0.01km

0.1km

0.01mm

0.1mm

2)水准测量观测的执行情况

(1)水准测量全部采用单路线往返观测,往返观测使用同一类型的仪器和转点尺承沿同一道路进行。

(2)水准测量采用质量为2.5kg的尺垫作转点尺承,并辅以专门的尺撑,以保证标尺稳定、铅直。

(3)每一测站观测时一般按后-前-前-后的顺序进行,每一测段的往测与返测,其测站数均为偶数。

由往测转向返测时,两支标尺互换位置,并重新整置仪器。

(4)在连续各测站上安置水准仪的三脚架时,使其中的两脚与水准路线的方向基本平行,而第三脚则依次轮换置于水准路线前进方向的左侧与右侧。

1.9水准测量数据处理过程、精度评价及数据管理

1)水准测量数据处理过程、精度评价

每个测段结束后,立即对水准测量数据的质量进行检核,对不能满足要求的测段立即组织进行重测,平差软件采用中南大学高速铁路线下工程沉降及数据管理系统进行平差及数据的管理,在平差过程中严格执行《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相关规定,对不合格的数据进行剔除或重测,水准测量的精度评价:

根据测段往、返测高差不符值计算水准测量每千米高差偶然中误差M△,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Δ-测段往、返测高差不符值,mm;

L-测段长度,km;

n-测段数。

经计算,水准测量中每千米高差偶然中误差为≤1mm(详见“原始观测数据”),满足《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规定。

2)数据管理

沉降观测基准点及沉降观测工作基点的测量按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进行,按附合水准路线施测。

沉降观测的数据管理按照《沪昆客专湖南段线下工程沉降变形监测评估细则》相关要求进行点编号,存储格式进行编制。

2.沉降变形初步分析结果

2.1柏加浏阳河特大桥

该桥评估区段为241#-332#墩,全长2880m,10-24m+82-32m跨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沉降变形观测断面布设满足要求。

表2-1柏加浏阳河特大桥沉降变形分析结果汇总表

1)柏加浏阳河特大桥

该桥评估区段为241#-332#墩,全长2880m,采用10-24m+82-32m跨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施工单位共开展了92个桥梁墩(台)沉降变形观测和1孔梁体徐变变形观测;

监理单位共开展了12个桥梁墩(台)和1孔梁体徐变观测断面,占施工单位的13%、100%,沉降变形观测断面布设满足《沪昆客专湖南段线下工程沉降变形监测评估细则》要求。

随着桥梁墩(台)的陆续完工,至申请评估之日,共开展了12~17次观测,观测时间最短的为3个月,满足《沪昆客专湖南段线下工程沉降变形监测评估细则》要求。

该评估区段内桥梁墩(台)沉降变形和梁体徐变变形监测标均为观测桩,主要依据观测桩的测量结果进行分析预测。

表2-1对墩(台)沉降变形初步分析结果进行了汇总。

观测断面

编号

观测点

墩台

基础

主体完工时间

有效观测期(月)

当前累计沉降量(mm)

后期沉降是否趋于沉降

DK894+768QL

894768D2

321墩

2011年3月29日

4

3.15

DK894+801QL

894801D2

322墩

2011年4月11日

2.50

DK894+834QL

894834D2

323墩

2011年4月28日

2.14

DK894+866QL

894866D2

324墩

2011年2月6日

3.32

DK894+899QL

894899D2

325墩

2011年1月12日

3.23

DK894+932QL

894932D2

326墩

2011年3月16日

2.17

DK894+964QL

894964D2

327墩

2011年4月19日

2.89

DK894+997QL

894997D2

328墩

2011年4月9日

2.63

DK895+030QL

895030D2

329墩

2010年12月28日

2.22

DK895+063QL

895063D2

330墩

2011年3月11日

2.26

DK895+095QL

895095D2

331墩

2010年12月11日

2.70

DK895+128QL

895128D2

332墩

2010年12月23日

4.26

【初步分析】:

(1)柏加浏阳河特大桥墩台基础均为摩擦桩,观测期为3~4个月,满足《沪昆客专湖南段线下工程沉降变形监测评估细则》及《监理平行观测细则》的要求。

(2)观测总沉降量为0.22~6mm,后期沉降变形趋于稳定。

表2-2对该桥预应力混凝土梁徐变上拱量分析结果进行了汇总。

表2-2柏加浏阳河特大桥预应力混凝土梁徐变上拱量分析结果汇总表

断面桩号

观测梁

终张拉日期

当前观测日期

荷载状况

最终观测徐变上拱量(mm)

后期徐变是否趋于稳定

柏加浏阳河321孔

2011.1.5

2011.10.25

9

6.32

3.异常情况分析说明

该申请平估段没有出现异常情况。

4.自评结果

根据《沪昆客专湖南段线下工程沉降变形监测评估细则》的要求。

我站对本评估段内桥梁选择了12个断面,为施工单位的13%,预制梁徐变选择了1片,为施工单位的100%,满足《监理平行观测实施细则》的要求,安排了专业测量监理工程师进行沉降变形平行观测,采用换手测量的方法,对以上观测点进行了沉降观测,同时与施工单位观测数据在现场进行对比,如数据变化较小,较差在规范允许范围内则双方数据通信有效,如较差超过规范允许范围,则同时进行复测,查找原因,直至满足规范要求。

施工单位自检中发现数据异常时,能够及时通知专业测量监理工程师,共同分析原因,及时解决处理问题。

本评估段双方观测数据真实可靠。

根据相关技术要求及规定,经我站专业测量监理工程师初步分析,对本次上报的评估区段沉降变形得出以下结论:

1)有效观测期均满足《沪昆客专湖南段线下工程沉降变形监测评估细则》的要求。

2)本评估区段根据观测数据初步分析,后期沉降变形趋于稳定。

3)本评估区段内工后沉降变形总量满足设计要求。

4)本评估区段沉降变形同意申报进行综合评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