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校教师资格高等教育学考试复习资料详细 精品Word下载.docx
《最新高校教师资格高等教育学考试复习资料详细 精品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校教师资格高等教育学考试复习资料详细 精品Word下载.docx(7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三,“高等教育”成为一门正式的专业和教学计划,在教学规模上得以扩展。
第四,研究规模和成果得以扩展,一批重要的高等教育理论著作和学者相机涌现。
科尔1963年《大学的功用》
中国,20世纪50年代。
厦门大学教研室1957年《高等教育学讲义》
三、高等教育研究品质的提升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
研究品质提升。
1975年,美国学者德雷塞尔和马林合著《作为一个研究领域的高等教育》,首次比较系统地探讨了高教本身的问题。
1984年,潘懋元《高等教育学》出版,标志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
1993年,全国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从此有专业化组织。
第三节高等教育学的性质与意义
一、高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
首先,研究对象。
专门研究人类的高教现象,探究高教的规律和意义为己任。
其次,从研究方法上看,高教主要运用社会科学的通用方法来研究自己学科的特定问题
再者,高教已经累积了一定的概念体系范畴,整个学科的理论也初具雏形。
但总体上不够严密,没有抽象到脱离背景。
二、学习高等教育学的意义
认识高教的本质,探索高教的规律和意义,是高教的根本任务。
第一,学习高教,有助于掌握高教的理论,树立先进的高教观念,以此指导从事的高教实践,提高工作的自觉性。
第二,学习高教,有助于掌握正确的高教思维方式和思考方法,提高从事高教实际工作的能力和创造性。
第三,学习高教,有助于了解和掌握高等教育活动的科学方法和工作规程,提高工作的有效性和规范性。
第四,学习高教,有助于了解高教研究的基本价值观和方法论,有助于在实际工作中研究高教,把实践上升为经验。
“实践反思型”教师。
在教育实践中,对自己的实践工作进行反思和研究,通过这样的反思和研究,概括出实际工作并将其上升到理论高度。
第二章高等教育发展简史
第一节古代的高等教育
一、西方古代高等教育
萌芽古埃及印度,发展古希腊罗马,延续至中世纪欧洲。
(一)专门性的学校
第一类。
宫廷和职官学校。
宫廷学校培养奴隶制国家高级通知人才。
文化知识,伦理,统治术。
职官学校培养一般官吏,程度低于前者
第二类。
祭司和神庙学校。
祭司学校(僧侣学校)。
高级僧侣。
神庙学校。
一般僧侣,修建宫廷、陵墓、寺庙、医治治病的专业人员。
公元前4世纪,雅典出现修辞和哲学学校。
修辞学校教“三艺”,文法,修辞,辩证法。
培养政治人才。
哲学学校。
培养哲学家。
柏拉图,公元前387,阿加德米学院园(Academy)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35,吕克昂学园(Lyceum)
哲学学校除“三艺”外,还增加了“四艺”,即算术、天文、几何、音乐。
“雅典大学”并非专门某一个学校,而是修辞和哲学学校的总称。
(二)博物馆和图书馆
古埃及亚历山大城的缪斯翁(Museum),公元前3世纪中叶,设文学、数学、天文、医学。
被称为“亚历山大大学”。
穆斯林有公立图书馆。
回历360年的开罗爱资哈尔清真寺,建寺18年后就被定位学习机构,是爱资哈尔大学的前身。
二、中国古代高等教育
西周——19世纪中叶
(一)西周大学
西周学校:
国学、乡学。
由统治者开办,“学在官府”。
国学按年龄程度:
大学(王太子15岁入学,公卿长子20岁,修业年限9年)、小学。
由西周天子开办的大学,环水而建,名“辟雍”;
诸侯开办的大学,半面临水“泮宫”。
西周教“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
(二)私学
齐国稷下学宫
创立于公元前四世纪中后期。
稷下学宫是中国封建教育史上第一所高等学府,也是中世纪教育史上最早的大学。
书院制度,始于唐末,成于五代,大兴于宋,一直延至清末。
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
河南商丘应天府书院
湖南长沙岳麓书院
湖南衡阳石鼓书院
(三)太学
公元前125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
大学建立,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官立大学制度的确立。
太学的老师,称为博士。
汉武帝时专设,《诗》、《书》、《礼》、《易》、《春秋》五经博士。
太学有严格的考试制度,有科考、岁考、毕业考。
元、明、清不设太学,改设国子学。
太学无论在规模还是教育水平上,都看成中国古代教育发展的高峰。
第二节西方近现代高等教育
西方近现代高等教育不是一个时间阶段,而是:
第一,高教有了独立形态,制度化的组织机构及其体系;
第二,高教的发展与资产阶级成长壮大,与资本主义工业化发生了密切联系。
中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一、欧洲中世纪大学
古代高教尚未从一般的教育活动中制度化地分离出来,尚未真正形成独立形态的高教组织机构。
独立形态的高等教育组织机构,是欧洲中世纪大学。
(一)中世纪大学的形成
公元11——13世纪。
一方面导致了新兴城市的形成;
另一方面也激发了人们新的教育需求。
求学青年按照籍贯组成“同乡会”(nation);
学者们按照各自的专长组成“教授会”(facultas)。
后来,求学青年的团体和学者们的团体越走越近,形成了一种比较紧密的“组合”(拉丁文universitas)。
意大利萨莱诺大学波隆那大学;
法国的巴黎大学相继形成于11、12世纪,是最早的3所中世纪大学,因而被称之为“母大学”。
早期中世纪大学的形成过程。
一种是主要以学生团体为主体形成的大学,“学生的大学”,波隆那大学。
另一种是以教授团体为主体形成的大学,称为“先生的大学”,巴黎大学。
(二)中世纪大学的特点
第一、行会性。
一方面体现在他自我保护机制上。
维护团体的权利。
另一方面,行会性也体现在大学的专业性质。
中世纪大学是专业教育,四大学科文学、法学、医学、神学。
“教授会”按专业所长。
第二,自治性。
自治是行会组织的共同特点。
一是独立审判权。
许多大学被特许设有独立的法庭,由教授担任审判员,专门裁决大学成员与外界发生的冲突以及大学内部的各种纠纷。
二是免除赋税和兵役权。
三是罢教和迁校权。
四是教授审定权。
第三,国际性。
首先,大学里的学生和教授没有任何地域的限制。
其次,大学的通用语言是拉丁文。
再次,大学由于它的教学内容是不受国界限制的学术文化,体现了人类共同的科学文化成果和宗教的共同观念。
最后,大学本身也不隶属于某一国家某一地区,可以迁徙整个欧洲和基督教世界。
(三)中世纪大学的教学
中世纪大学实行的是专业教育。
早期中世纪大学,四大学科:
文科,法学,医学,神学。
文学学科:
具有基础学科的性质,大体相当于后来的预科。
文学课程由古希腊的“三艺”和“四艺”发展而来的“七艺”,即,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天文、几何、音乐。
法学专业:
民法和教会法。
医学课程:
希波克拉底盖伦的医学著作。
还有临床实习。
神学:
中世纪大学的至高地位《圣经》学程4年。
中世界大学的教学法:
读课与辩论。
中世纪大学已有学位制度的雏形。
学生修毕规定的课程且考试及格,可获硕士、博士称号。
起初“硕士”,“博士”并不是学位,只是代表任教资格,也没有程度上的差别,惟一的不同是硕士不需要进行公开考试答辩,而博士必须经此环节。
至于“学士”,早先仅表示低于硕士、博士的任教侯补资格,大多在学完文学课程的前“三艺”后即可授予。
正式以这种任教资格为基础,发展出后来的正式的学位制度。
(四)中世纪大学的局限和意义
中世纪,12、13世纪。
局限性。
一、浓厚的宗教性质。
摆脱不了罗马教廷,神学的学科地位至高无上。
二、组织和纪律上的松散型。
影响了大学的声誉。
三、教学上的繁琐性。
受经院哲学影响,教学效率低。
贡献性。
一、中世纪大学是历史上最早的最有代表性的独立形态的高等教育机构,为高教确立了一种最基本的组织形式,为西方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开辟了源头,提供了框架。
二、中世纪大学孕育了近代高教的基本理念与思想要素,确立了大学自治、学术自由的传统,培育了近现代大学的独立品格。
三、在专业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与形式等方面累积了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经验,为近现代高等教育中一系列教学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二、高等教育近代化
西方高等教育17世纪末到19世纪中后叶近现代化。
意味着建立近代高等教育的制度和体系,适合新兴资产阶级国家的需要。
(一)教育活动的制度化分层
分化成中等教育和初等教育。
教育活动的分层,由于近代公共教育体系和学校系统计划的面世而得以制度化。
法国1794年孔多塞方案。
在18、19世纪,欧洲、美、日、俄先后都制定了正式的学制。
初等教育(小学);
中等教育(中学);
高等教育(大学)
高等教育层次上,一般均规定18岁入学,修业年限4~5年。
(二)世俗化
世俗化是高教摆脱宗教和神学,顺应社会现实生活需要的过程。
19世纪英国的“新大学运动”。
(三)国家化
主要表现:
一、高教机构有了国家归属,服务范围和入学对象有了国家的限制。
二、国家逐渐介入并加强了对高等教育的管理。
拿破仑1806年帝国大学
国家化是双刃剑。
正方:
将高教置于国家的管理和筹划下,使高等教育更好地适应国家的需要,通过国家的力量来促进高教的发展。
反方:
限制大学应有的自由。
负面影响是19世纪德国大规模高教改革的原因之一。
三、德国高等教育的改革
时间:
从17世纪末哈勒大学开始,到19世纪初柏林大学成立。
(一)前期改革
对就大学失去信心后。
德国于1694年成立了哈勒大学;
于1737年成立了哥廷根大学。
教育改革的方面:
一、培养目标,从专门神职人员和教师,扩大到绅士和世俗官吏,体现了近现代民族国家的要求。
二、教学内容,哲学从神学中分离出来,获得与神、医、法同等地位。
并且在哲学中增设自然科学、经验心理学等课程。
三、在教学方法和组织上,Seminar(即,讨论班)逐渐取代了原先过于形式化的辩论,系统讲课替代读课,教学由德语取代拉丁语。
四、科学研究受到鼓励,在教学与科研上倡导自由探索,强化了学术自由的传统。
改革的意义:
一、焕发大学的活力,提高了这些大学的教育和学术水平。
二、改革提出了关于大学教育的许多新设想。
(二)洪堡的高教思想
威廉.冯.洪堡(1767-1835)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语言学家。
洪堡秉持“完人”教育目的观。
坚信“人所拥有的最高天赋就是他的精神,就是他认识自己和认识世界的能力,以及把他所认识到的东西连贯地予以表述的能力”。
洪堡反对在大学中进行任何有实用目的的职业性的教育。
洪堡提出了两条最基本的原则。
第一,教学与科研相统一。
指出大学“立身的根本原则是,在最深入、最广泛的意义上培植科学,并使之服务于全民族的精神和道德教育”。
教学和学生以同样的方式共同为科学服务,教授作为已知者和研究者,学生则作为求学者和研究者。
第二,学术自由的原则。
一、大学要有自主性和独立性,办学不受任何权利掣肘。
二、学者,要有思想自由和言论自由,他们可以不受任何威胁地探索真理并发表自己的意见。
三、教学过程要有教学自由。
“教自由”,教师有教什么和怎样教的自由;
“学自由”,学生有学什么和怎样学的自由。
洪堡提出现代意义的教育思想,在柏林大学中进行了成功的实践,成功,获得世界性的意义。
(三)柏林大学及其意义
柏林大学1809年成立,1810年正式开学。
柏林大学对洪堡高等教育思想的实践与创新,有四个方面:
第一,确立哲学系在大学里的核心地位。
与神、法、医同等地位,且更近一步,使哲学一跃成为大学里的核心学科。
第二,设立“习明纳尔”和研究所。
是科学研究不仅仅是口头上的倡导,而是成为教授和学生共同承担的一项职责。
教学与科研也就在这里获得了统一的可能。
第三,开创了研究生教育的先河。
第四,孕育了自由选修制度的雏形。
四、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从美国第一所高等学校哈佛学院算起,至今尚不到400年。
(一)私立学院地位的确立
直到“达特茅斯学院案”裁决后,这些学院的性质与地位才最终得以确定。
(二)州立大学的兴起
1776年美国建国后,州立大学应运而生。
第一所真正的州立大学是弗吉尼亚大学。
1819年正式诞生,1825年正式开学。
主要特点为:
(1)校董事会由州长人脉;
(2)校务受立法机关控制;
(3)经费由州政府提供;
(4)增设与本州经济有关的应用学科和课程。
不允许教会人员担任校董,允许不拿学位的人选修。
19世纪20年代中期,哈佛大学以弗吉尼亚大学为榜样进行课程和教学改革,一、主张“彻底分科的专业教育”,增设科学专业和应用性专业;
二是建立学系,以系为单位将教师组合起来;
三是试行选修制度,允许学生提前或推迟毕业。
(二)“莫利尔法案”与“威斯康辛思想”
1857年,国会议员贾斯汀.莫利尔提出增地建设农工学院的议案。
议案于1861年通过。
法案内容:
联邦政府在每州至少自主建立一所从事农业和机械工艺教育的学院,即农工学院。
后来,这种用增地资金建立的、主要从事农业和工业实用技术教育的学院称为“赠地学院。
”
“莫利尔法案”和赠地学院的意义主要体现在:
第一,扩大了美国高教的规模,满足美国工农迅速发展和人口激增对高教的需求;
第二,拓展了高教的职能,表明了高校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可能和必要性;
第三,显示了联邦政府在高教发展中的导向和协调作用。
威斯康辛大学是得益于增地基金而获得迅速发展的大学。
1904年,查理斯.范海斯被任命为校长。
提出高等学校的基本任务应包括:
(1)把学生培养成有知识能工作的公民;
(2)进行科学研究发展科学与文化;
(3)把知识传播给广大民众,直接为全州社会与经济服务。
威斯康辛思想是高校三大职能。
1912年,威斯康辛州公共图书馆管理员查尔斯.麦卡锡在其著作《威斯康辛思想》中总结。
与赠地学院和社会服务职能密切相关的是19世纪末发展起来的二年制学院。
又称为“社区学院”。
(四)研究型大学的形成。
美国的研究型大学是洪堡思想和柏林大学模式影响的产物,也是美国研究生教育发展到较高水平的必然结果。
美国的研究生教育,始于19世纪前中期。
1860年,耶鲁大学授予了美国第一批哲学博士学位。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把研究生教育放在首位,并全力以赴地发展科学研究,取得了堪称辉煌的办学成就。
美国在20世纪初叶,基本完成了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的建构。
层次上:
从二年制学院,到本科院校,再到研究型大学,形成了既面向大众,又追求精英的特点;
性质上:
有私立大学、州立大学、社区学院等。
构成了多样的高等教育机构形式。
第三节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
始于19世纪中后期。
历程:
清末;
民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一、清末民初的高等学校
(一)洋务学堂
19世纪60年代,“师夷长技以制夷”,引进西方先进机器为中心的洋务运动。
洋务学校主要有三类。
一、外国语学校。
京师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广州同文馆
二、实业技术学校。
福建船政学堂,江南制造局工艺学堂。
三、军事学校。
江南水师学堂、天津武备学堂。
在这些洋务学校中,开办最早,最具有代表性,也最富高等教育性质的一所,是1862年成立于北京的京师同文馆。
1876年,京师同文馆开始实行“八年课程计划”。
计划内容上,前3年外语,后5年科技课程。
从程度上,前5年相当于中学,后3年相当于大学。
京师同文馆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具有高等教育性质与功能的学校,特别是它开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先河。
作为洋务运动的一部分。
派遣学生到欧、日、美留学。
四年共120名。
(二)新型高等学堂
19世纪末,在康有为,梁启超,严复。
倡导“新学”运动。
康有为广州万木草堂
梁启超长沙时务学堂
严复北京通艺学堂
在维新运动的推动下,特别是“戊戌变法”的冲击下,教育改革取得了3项主要成果。
一、改良八股科举制,并于1905年最终将其废除。
二、兴办新式学堂。
(1)新办学堂;
(2)改书院为学堂
三、1898年设立京师大学堂。
京师大学堂初设仕学、师范二馆。
京师大学堂当时不仅是全国高等学府,而且还是全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对全国高等教育,乃至对全国教育都有重要的统领作用。
清政府于1901年颁布了“兴学诏书”,强调“兴学育才,实为当务之急”。
1902年管学大臣张百熙拟定《钦定学堂章程》。
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颁布的学制,即“壬寅学制”,但没有实施。
1903年,张百熙、张之洞合拟《奏定学堂章程》,同年颁布,成“卯学制”,将教育机构划分为初、中、高三个阶段。
第一级,高等学堂,相当大学预科,修业三年。
高等学堂分为三类,一、为预备升入经学、法政、文、商科大学者设置;
二、为预备升入格致、工、农等科大学者设置
第二级,大学堂,招收经学、法政、文、医、格致、工、农、商八科,每科下再设若干门。
格致下设算学、物理学、化学
法政和医科一般修业四年,其余各科均为3年。
第三级,通儒院。
“为研究各学科精深义蕴,以备著书制器之所”,招收大学堂毕业者,修业五年为限。
通儒院开了中国研究生教育的先河。
(三)蔡元培于北京大学
蔡元培1916年出任北京大学校长。
一方面,以师生“当以研究学术为天职,不当以大学为升官发财之阶梯”,鼓励“为学问而学问”。
另一方面,辞退少数教员,广延“终身研究学问者为师”。
蔡元培北大改革可归纳为三个方面:
一、以囊括大典、兼容并包为纲,倡型学术自由
二、建立以“学”为本的新学科体系。
三、建立教授治校的民主管理体制。
二、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
时间1912年-1949年
(一)民国的高等教育法规
1912《学校系统令》。
规定高教机构主要有大学、专门学校、高等师范学校。
其中大学本科学制为3~4年,预科3年。
同年,教育部还颁布了2项关于高教的专门法规。
即《大学令》和《专门学校令》,这是中国最早的高等教育专门法规。
《大学令》规定,大学分为文、理、法、商、医、农、工七科,以文理二科为主。
规定,大学可设预科和旨在“研究学术之蕴奥”的大学院。
(相当于通儒院)。
1913年,《私立大学规程》。
1924年,《国立大学条例》
两项法规分别对私立大学和国立大学的学科、修业年限、院系建制、组织管理等做了规定。
南京国民政府又颁布了《专科学校组织法》、《专科学校规程》、《大学组织法》、《大学规程》。
《大学组织法》规定,大学分“文、理、法、教育、农、工、商、医”各学院。
凡具备三学院以上者,始得成为大学。
不合于上述条件者,为独立学院,得分两颗。
1948年初,颁布《大学法》和《专科学校法》。
这两项是1929年,《大学组织法》和《专科学校组织法》的修订版。
(二)民国高等学校的类型
按照隶属关系和性质划分,高等学校可以分为公立、私立两种。
公立大学系由政府设立,有国立、省立、市立三种。
1929年《大学组织法》规定,国立大学由教育部设立、校长由国民政府任命。
私立一种是名流设立。
如厦门大学。
另一种是教育大学,如辅仁大学。
(三)民国高等教育的若干制度
1、颁行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
2、试行大学区制
3、实行“党化教育”
4、采用“七科”制。
“七科”追求的是通才教育。
5、施行学位制度。
1935年《学位授予法》。
规定了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及其授予资格。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高等教育
(一)院系调整
第一次院系调整,1952年下半年。
方针“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整顿和加强综合性大学”。
院系调整的结果:
一是高校体系,明确了各类高等学校的性质与分工,划分单科院校和文理综合大学;
二是初步形成了中央直属、行业部委高校和地方高校
三是教学模式上,取消大学里的学院建制,在系上设置针对具体产品或工艺的专业,按照专业招生、培养专门人才。
第二次院系调整,始于1955年。
改变高校原来都在沿海学校,迁至内地。
(二)教育革命
教育革命思想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
那时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961年9月《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简称“高校六十条”)
1963年,《高等学校通用专业目录》
(三)改革与发展
1977年,全国统一高考制度恢复。
1993年启动“211”工程。
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
至2005年,共有119所高校和六百多个重点学科进入工程建设。
1998年5月,中央领导人在北大百年校庆上宣布“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因此以“985工程”为名开始了建设一流大学的工程。
至2005年,已有三十多所著名大学列入了985工程,得到了国家资金的重点资助。
1999年,开始扩张,至2003年底,全国各类高教总规模达到1900多万人,高教毛入学率达到17%,进入“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
1980年,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建立了学士、硕士、博士三个学位层次。
(四)当前概况
我国的高等教育分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
采用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形式;
高等学历教育分专科、本科、研究生三个层次;
高教主要机构是高等学校,包括大学,专门学校,高等专科学校,科研机构经教育部批准可以承担研究生教育任务。
“其他高教机构”主要实施非学历教育
办学形式看:
普通高校,成人高校
普通高等学校:
普通本科学校、高职高专
从举办者的角度:
国家举办、民办
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