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历史选修Ⅱ2第五单元至第七单元.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150660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1.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人教版历史选修Ⅱ2第五单元至第七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新课标人教版历史选修Ⅱ2第五单元至第七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新课标人教版历史选修Ⅱ2第五单元至第七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新课标人教版历史选修Ⅱ2第五单元至第七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新课标人教版历史选修Ⅱ2第五单元至第七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课标人教版历史选修Ⅱ2第五单元至第七单元.docx

《新课标人教版历史选修Ⅱ2第五单元至第七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人教版历史选修Ⅱ2第五单元至第七单元.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课标人教版历史选修Ⅱ2第五单元至第七单元.docx

新课标人教版历史选修Ⅱ2第五单元至第七单元

历史选修Ⅱ

(2)第五单元至第七单元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一本历史教材中指出:

16~18世世纪,在法国历史上称为“旧制度时期”。

这时期的法国是()

A.完全意义的封建社会

B.具有资本主义因素的封建社会

C.是完全意义上的资本主义社会

D.是欧洲大陆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社会

2.下图(图1)是法国历史上的著名的“网球场

宣誓”。

这一宣誓的主要目标是()

A.发动资产阶级革命,推翻波旁王朝

B.打倒路易十六,建立资本主义国家

C.决心制定宪法,限制国王的权利

D.制定《人权宣言》,保护公民利益

3.下图(图2)是1789年5月《三级会议召开》的画面,迫使法国路易十六召开三级会议的原因是()

A.特权等级建议B.人民革命的推动

C.法国政治危机D.政府财政危机

4.在18世纪末的法国一家报纸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指出:

“法国的君主政体已经被冲破,共和势在必行”。

这篇报道发表于()

A.法国巴黎人民发动的第一次武装起义之后

B.法国巴黎人民发动的第二次武装起义之后

C.法国巴黎人民发动的第三次武装起义之后

D.拿破仑发动的“雾月政变”之后

5.下图(图3)是《罗伯斯庇尔头像》,罗伯斯庇尔所代表的阶层应该是()

A.大资产阶级B.自由派贵族

C.工商业资产阶级D.资产阶级民主派

6.下图(图4)是《“雾月政变”场面》,这一政变发生的原因主要是()

A.混乱中的法国需要独裁者稳定秩序B.督政府软弱腐败

C.法国面临外国军事进攻的严重威胁D.拿破仑有较高威望

7.一部法国电影中有这样一个场面,一位著名的军事家说:

“强大的法兰西帝国曾经一度不可一世,可是在这次大的失败之后,已经开始走向解体。

”“这次大的失败”是指()

A.拿破仑入侵俄国遭到惨败B.拿破仑在莱比锡之战中失败

C.法国在意大利遭到失败而撤退D.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役中失败

8.下图(图5)是《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情景,这一事件推翻了()

A.法国督政府的统治B.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C.法兰西第二共和国D.复辟的波旁王朝

9.1875年,法国国民议会以一票多数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共和政体在法律上得以确立。

这被称为“一票共和”。

这种状况的出现主要原因是()

A.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共和政体进行了长期的斗争

B.工业革命后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和要求

C.法国君主政体的弊端、危机重重,国力日益衰微

D.议会选举制度的日益完善和共和派不妥协的斗争

10.“共和派一统天下,是法国走向新生的重要阶段。

这一阶段标志着法国民主政治取得了巨大成果。

”法国“共和派一统天下”是在()

A.18世纪末,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之时

B.19世纪40年代,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建立之时

C.19世纪70年代末,法兰西共和制度得到确立

D.20世纪初期,法兰西保皇派被共和派完全击败

11.下列关于19世纪中后期在中国兴盛“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这一学说最早的提出者是林则徐和魏源

B.这一学说的提出,有利于西方学说的传播

C.它是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的情况下产生的

D.它坚决维封建旧传统,对封建的“体”未作任何变动

12.19世纪上半期,某政治派别认为学习西方会产生“用夷变夏”的严重后果。

这一政治派别是()

A.顽固派B.洋务派

C.早期维新派D.康有为和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

13.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用各种手段宣传资产阶级革命主张,使资产阶级革命思潮汹涌澎湃。

”资产阶级革命派“宣传资产阶级革命主张的手段”主要有()

①创办报刊杂志②创办新式学堂③派遣留学生留学④与保守势力进行论战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4.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要“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同时进行。

这里的“社会革命”是指()

A.推翻清朝反动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B.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统治,实现民族独立

C.在列强支持之下,实现民主共和愿望

D.解决社会民生问题,缓和社会矛盾

15.梁启超在中国近代政治近代化中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①著《变法通议》,主张中国必须变革社会制度才能够存续

②参与“百日维新”,提出全面变革中国政治体制的要求并实施

③20世纪初,主张中国保留君主,极力维护清朝统治

④1915年发表著名的《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反对袁世凯复辟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6.下列图片与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全国性的资产阶级政党相关的是()

①入会证书(图6)②会员标志(图7)③《民报》(图8)④同盟会东京成立大会(图9)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7.1901年,慈禧太后打出“新政”和“维新”的旗号。

“新政”一度成为清朝政府的时髦的名词。

清政府此时的新政其根本目的在于()

A.取悦帝国主义列强,赢得支持

B.缓和革命派的革命意志和社会矛盾

C.调整统治政策,树立全新形象

D.继续推行封建专制独裁,维护统治

18.上谕说:

“我国政令,日久相仍,日处阽危,……使绅民明晰国政,以预备立宪基础。

俟数年后,规模粗具,查看情形,参用各国成法,妥议立宪实行期限,再行宣布天下。

”这一上谕应该颁布于()

A.1906年B.1907年C.1909年D.1911年

19.1912年,孙中山当选临时大总统后,不得不致电袁世凯,表示:

“暂时承乏”,“虚位以待”。

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主要有()

①帝国主义对袁世凯的支持②同盟会的日益涣散

③袁世凯对辛亥革命的镇压④立宪派和旧官僚的乘机进攻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

 

20.1836年至19世纪50年代末期,英国发生了著名的“宪章运动”,导致这一事件发生的最主要原因是()

A.工业革命的进行,无产阶级的力量日益壮大

B.无产阶级要求取得普遍选举的权利

C.资产阶级在无产阶级当中发展民主势力

D.无产阶级政党出现并且走向成熟

21.19世纪50年代末期,英国宪章运动结束。

英国宪章运动推动了欧洲民主化进程,但最终结果以失败告终。

其主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民主政治日益完善B.宪章派内部发生分裂

C.英国政府对运动无情的镇压和屠杀D.无产阶级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

22.19世纪下半期,在第二国际领导下,欧洲工人运动取得的主要成就表现在()

①欧美国家民主化进程加快

②资本主义国家开始逐步实施社会福利制度

③资产阶级政府被迫增加劳工立法

④无产阶级的暴力斗争被政府认定为合法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3.“国民党政府并不是赤裸裸地推行专制独裁统治,他们也不失时机地通过所谓的‘法制’来维护自身的统治”。

国民政府用宪法的形式确立自己的统治地位是在()

A.1927年B.1936年C.1945年D.1946年

24.1941年10月28日,延安的《解放日报》发表题为《民主运动的生力军》的社论,热烈称赞当时重庆某组织的成立。

社论指出“抗日时期,民主运动得此推动,将有重大发展,开辟更好的前途”。

这一组织是指()

A.中国民权保障同盟B.中国民主促进会

C.中国民主政团同盟D.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25.1941年5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批准了《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施政纲领》规定,在边区的民意机关和政府中,共产党员、非党左派进步分子、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在政权工作中,要不断健全民主制度,党员必须与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倾听他们的意见,遇事共同商量,不得一意孤行,把持包办。

根据“三三制原则”成立根据地政权属于()

A.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对峙的全国性政权

B.隶属于国民政府直接领导下的民主联合政权

C.是苏联领导下的工农民主联合政权

D.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下的民主联合政权

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50分。

第26题13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3分,第29题12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774年,路易十六登上王位,但他终日沉醉于饮酒作乐的糜烂生中,疏忽朝政,使政府陷于贪污舞弊、效率奇低的境地。

……不但如此,第一和第二等级享有政治和经济特权,他们不用纳税;但第三等级则没有任何特权,而且还需要缴纳大量税款来维持政府日常的运作。

这个在社会阶级的不公平现象,引发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法国政府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这个困境主要是由宫廷任意挥霍和连年对外征战而引起的。

——引自《世界近代现代史教学资料选辑》

材料二观察下列图片

图1革命前农民的负担图2伏尔泰图3三级会议的召开

材料三观察下列图片

图4《人权宣言》封面图5法国大革命形势图(1792~1795年)

材料四应国家主席胡锦涛的邀请,法兰西共和国总统希拉克于2006年10月8日到12日,对中国进行了国事访问,并出席法国文化年开幕活动。

希拉克此次访华推动了中法、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迈向新的更高的水平。

——引自2006年10月9日新华网报道

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揭示了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有哪些?

(3分)此外,法国大革命爆发还有哪些原因?

(1分)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图片所反映了法国大革命所体现了革命精神。

(2分)

 

(3)法国大革命期间,革命战争的结果如何?

(1分)

 

(4)法国大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规模最大、最彻底的一次资产阶级革命。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取得这一成就原因和条件。

(3分)

 

(5)中国与法国互办文化年,反映了中法之间的友谊与交往。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国启蒙思想对近代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3分)

 

27.(12分)制度文明是一个国家稳定与发展的重大保障。

法制是制度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32分)

材料一1908年中国清政府颁布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

共计23条,由“君上大权”和“臣民权利义务”两部分构成。

君上大权如:

 一、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

……

臣民权利义务有如下几条:

一、臣民中有合于法律命令所定资格者,得为文武官吏及议员。

二、臣民于法律范围以内,所有言论、著作、出版及集会、结社等事,均准其自由。

三、臣民非按照法律所定,不加以逮捕、监禁、处罚……

材料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人民的自由权有以下规定:

三、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

四、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七、人民有信教之自由……

《 中华民国约法》对人民的自由权有以下规定:

三、人民于法律范围内,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

四、人民于法律范围内,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七、人民于法律范围内,有信教之自由……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对人民的自由权有以下规定: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三十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阅后回答:

(1)有人认为近代中国法制文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