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放水设计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499838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5.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放水设计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探放水设计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探放水设计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探放水设计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探放水设计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探放水设计Word格式.docx

《探放水设计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放水设计Word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探放水设计Word格式.docx

20′00″~27°

30′00″,石笼箱煤矿区位于调查区的中部,包括了该矿区含矿层位及主要充水含水层在内的较完整的水文地质单元,调查面积约500km2。

(1)地形地貌

调查区地处滇东北高原山区,属乌蒙山系,区域地形起伏较大,高程一般在1700~2100m,山体走向主要受地质构造影响,区内侵蚀强烈,沟谷密布,沟谷均呈“V”型谷,谷坡自然坡角大于30°

,局部呈陡坎状,属构造侵蚀的中山-高中山地貌,山体与沟谷交替,山体多被切割为相对孤立的山峰,山脊狭窄,多呈锯齿状或鱼鳍状。

总体地形表现为中部和南部高,北部低,最高点位于中部金竹林山峰,高程2324.9m,最低点为东南部的泼机河底,最低高程1300m,最大相对高差1024.9m。

(2)气象、水文

区内属亚热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据镇雄县气象局提供的气象资料:

多年平均气温10.7℃,极端最高气温34.8℃,最低气温-7.1℃。

多年平均降雨量932.4mm,日最大降雨量153.4mm,6~10月为雨季,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80.2%;

年平均相对湿度83%。

冬季冰冻时间较长,每年11月至次年3月为冰冻期。

全年主导风向为西北风。

本区属长江水系支流-乌江上游六冲河流域,区内主要的河流有母享河、以萨河、泼机河(调查区西北部外围,详见插图5-1区域水系图)。

与矿区关系较大的是泼机河。

泼机河为六冲河上游,六冲河为流入贵州境内的乌江上游。

泼机河发育于调查区中东部的竹林梁子,其上游称为拉埃河,大致沿F1断层形成,沿矿区北部自东向西流淌,并于塘房乡一带向南汇入泼机河后流出区外,拉埃河底最低高程1410.0m,其平均流量2.30m3/s,最小0.54m3/s。

(3)区域地质概况

①区域所处大地构造位置为扬子准地台滇东台褶带滇东北台褶束之东部,断裂构造和褶皱构造均较发育,主干断裂走向均为北东-南西向;

主要褶皱轴向亦为北东-南西向。

主要构造有:

场坝-大石包正断裂(F1),镇雄复式向斜及以勒背斜。

与本次勘查矿区关系较密切的区域地质构造是镇雄复式向斜及场坝——大石包正断层(F1)。

区域出露地层主要有第四系(Qh);

侏罗系(J)中统沙溪庙组(J2sx),下统自流井组(J1z);

三叠系(T)上统须家河组(T3x),中统关岭组(T2gl),下统永宁镇组(T1y)、飞仙关组(T1f)、卡以头组(T1k);

二叠系(P)上统长兴组(P2c)、龙潭组(P2l)、峨嵋山玄武岩组(P2β),下统茅口组(P1m)、栖霞组(P1q)、梁山组(P1l);

奥陶系(O)上统(O3),中统(O2),下统湄潭组(O1m)、桐梓组(O1tz),寒武系(∈)中上统娄关山群(∈2-3ls)。

各地层的分布位置及展布特征详见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图01,各地层的岩性特征详见插表2-1。

本次勘查的主要含矿层位为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2l),矿区位于镇雄复式向斜的南侧,飞仙关组(T1f)构成镇雄复式向斜的核部。

②区域含水层划分

根据调查区内出露的地层岩性及含水介质特征,可将区内地下水类型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三个大类。

相应的含水层分为孔隙含水层、裂隙含水层和岩溶含水层,各类含水层受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地形地貌等因素控制,其富水性亦有较大差别。

(1)孔隙含水层

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h),主要沿河床两岸分布,其岩性为砂、砂质粘土及砂砾石、卵石等,厚度一般为0.5~10m,据《1:

20万镇雄幅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该含水层最大厚度不超过30m,主要含孔隙潜水,局部地段亦含承压水。

该类含水层与地表水之间关系密切,存在较强的水力联系。

因区域河流及沟谷纵坡坡降大,一般难以形成较厚的堆积层或冲积层,水文地质意义不大。

(2)裂隙含水层

裂隙含水层多为向斜核部地层,本区主要有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x),下统自流井组(J1z);

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T3x),下统飞仙关组(T1f)、卡以头组(T1k);

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2l)、峨眉山玄武岩组(P2β),下统梁山组(P1l);

奥陶系上统(O3),下统湄潭组(O1m)。

岩性多为页岩、泥岩、粉砂岩、细砂岩、玄武岩等。

该类含水层分布区地形切割强烈,沟谷密布,受岩性及地形地貌的控制,难以形成较有利的贮水空间,含水层富水性总体弱-中等。

并构成相邻岩溶含水层的隔水边界。

镇雄复式向斜核部为飞仙关组(T1f),两翼为卡以头组(T1k)、长兴组(P2c)、龙潭组(P2l)、峨眉山玄武岩组(P2β)及茅口组(P1m)。

本次勘查的含煤层位为龙潭组(P2l),属弱裂隙含水层。

(3)岩溶含水层

为三叠系中统关岭组(T2gl),下统永宁镇组(T1y);

二叠系上统长兴组(P2c)、下统茅口组(P1m)、栖霞组(P1q);

奥陶系中统(O2),下统桐梓组(O1tz);

寒武系中上统娄关山群(∈2-3ls)。

岩性为灰岩、白云岩,局部夹砂页岩,岩溶发育,岩溶形态多样,以漏斗、溶洞、落水洞为主,岩溶水多以管道型为主,其泉水流量一般大于10.0l/s,富水性中等-极强。

其中,在矿区长兴组(P2c)为可采煤层间接顶板,而茅口组(P1m)属隐伏岩溶含水层。

(4)区域地下水补给、径流及排泄条件

本区地质构造以北东-南西向展布的断裂及褶皱为主,基本控制了本区各类含水层的展布。

孔隙含水层沿河床两岸分布,位置相对较低,补给来源除大气降雨外其它含水层的排泄亦是其主要来源之一,该类含水层岩性为松散的砂砾、砂卵石,与河水存在一定的水力联系,旱、雨季相互补给,但厚度及分布有限,总体富水性弱。

裂隙含水层总体分布位置相对较高,由于山高坡陡,沟谷密布,同时受岩性因素制约,不利于降雨入渗,总体富水性弱-中等,相邻含水层间水力联系不密切,但在断层带影响范围内,亦存在一定的水力沟通,多构成相邻岩溶含水层的隔水边界。

该类含水层的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雨,其径流和排泄受地形地貌的控制,径流途径较短,多就近于附近地形切割较大的地段径流,并以渗水或小泉的形式分散排泄。

岩溶含水层在本区多构成背斜核部,区域多呈裸露状分布,地表岩溶发育,岩溶形态多样,大气降雨通过各种岩溶通道直接补给含水层,并在向斜部位形成岩溶水承压区,而在背斜部位则多为补给区,

其径流通道多以管道型为主,总体径流方向与含水层走向基本一致,并以大泉或暗河形式向河流或沟谷排泄,据《1:

20万镇雄幅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调查区外岩溶含水层大泉或暗河流量达800~1320l/s,最大可达8000l/s。

岩溶含水层(P1m)为镇雄复式向斜的翼部,与主要煤系地层间有峨眉山玄武岩(P2β)相隔,玄武岩层构成该向斜岩溶含水层(P1m)隔水顶板,区域北西部该岩溶含水层伏流入口高程1450m,与矿区F1断层北西同一岩溶含水层间区域上无断裂构造,可以推断矿区北西部隐伏岩溶含水层地下水位应低于1450m。

2、矿区水文地质条件

1矿区地形地貌、水文、气象特征

矿区位于镇雄县城以东约85°

方位、平距约10km的泼机镇摆洛大山一带,区内地形起伏大,总体地形北东高、南西低,山体呈北西-南东向展布,属中山构造侵蚀地貌;

最高点为东部摆洛大山山顶,高程为2244.3m;

矿区西南部一带最低高程1936m,矿区内最大相对高差达308.3m(附图04《云南省镇雄县石笼箱煤矿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图》)。

矿床资源量估算最低高程1920m,大都位于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1936m之上。

矿区属长江水系、乌江流域拉埃河支流区域,拉埃河为泼机河上游,于矿区北西部4公里外围自北东向南西流过,据调查,其河床最低高程为1410m,平均流量2.30m3/s,最大115m3/s,最小0.54m3/s。

勘查期间为旱季,6月份下暴雨时测得其流量为68m3/s,平均水深近1.3m。

本区垂直冲沟发育,冲沟流量季节性变化大,雨季流量0.10~0.50L/s,旱季则断流、干涸。

矿区内发育4条冲沟,走向呈北东-南西向,从北至南编号分别为G1、G2、G3和G4。

工作期间对其均作了流量观测,G1为矿区内最大的一条冲沟,发育于矿区北部1—1′勘探线北西部,长近1200m,沟底高程1934.7~2088.7m,落差达154m,沟谷纵坡坡度达13.5%,流量为0.50L/s;

G2冲沟发育矿区北西部,长近500m,沟底高程1970~2040m,落差达70m,沟谷纵坡坡度达11.0%,流量0.1L/s。

G1和G2两个冲沟在矿区北西部汇合后流出区外。

G3冲沟发育于矿区北东部长近450m,沟底高程2040~2120m,落差达80m,沟谷纵坡坡度达12.0%,流量0.2L/s。

G4冲沟发育于矿区南部,长近1000m,沟底高程1930~2050m,落差达120m,沟谷纵坡坡度达15.5%,流量0.35L/s。

矿区属亚热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据镇雄县气象局提供的气象资料,区内年平均气温为11.3℃,极端最高气温34.8℃,最低气温-7.1℃,年平均降水量913.4mm,日最大降雨量153.4mm,每年6-10月为雨季,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80.2%,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3%,冬季冰冻时间较长,每年11月至次年3月为冰冻期;

3、现采坑道及邻近矿区水文地质状况

石笼箱煤矿生产能力为6万吨/年,井口(现用原永安煤矿主井)高程1992.2m,井口岩层为P2c泥灰岩,主井为暗斜井,在1964.2m高程点处见C5b煤层后用平硐开采,主要巷道长近430m,采空区及采掘巷道控制面积F0为86137m2,原永安煤矿采掘井巷控制最低高程平均值:

1944.18m,水位降深S0为42.02m,主要巷道水文地质特征为:

0~44.00m,为P2c弱岩溶含水层,硐顶及硐壁局部有滴水或沿硐壁渗水,水量小,顶部的泥灰岩中有1处涌水,流量0.10L/s,该段总流量为0.20L/s。

44.00~430.00m,为P2l3弱裂隙含水层,粉砂岩层中有滴水和渗水现象,而在226m处粉砂岩、泥岩中沿裂隙有1处涌水,流量达0.25L/s;

总涌水量0.45L/s。

据访问,旱季流量较小,为雨季的一半左右,出水点形态呈流线状。

副井口高程为1960.8m,2008年6月15日测得旱季最小Q旱总涌水量64.00m3/d(0.74L/s),2008年9月13日测得雨季最大总涌水量107.53m3/d(1.24L/s)(附表11生产矿井总涌水量观测成果表),旱、雨季变化系数1.68,其中P2c泥质灰岩层中涌水量占80%以上,矿坑水均从副井自然排出矿外。

本次工作适值旱季,据矿井管理人员介绍,矿坑3~4月期间涌水量较小,涌水量约为雨季的60%。

矿区附近有沟门口和裕隆两个矿区,其中沟门口煤矿位于本矿区的西部,据调查,其矿区内的煤炭资源已基本采空,并形成了大量采空区,其矿井均为平硐开拓,距离本矿区最近有约100m,与本矿区没有沟通,因此,目前的老矿井对本区影响不大,但在今后对该带煤层的开采时,要充分考虑到沟门口煤矿井巷积水的影响。

裕隆煤矿位于本矿区东部,据调查,该矿区形成的采空区不大,距离本矿区最近有约100m以上,目前尚未造成大的影响。

拉埃河于矿区北部自东向西流过,北部距矿区边界最近约4km,河床标高为1410m,对矿床开采没有直接影响。

矿区内发育的4条冲沟,均为季节性冲沟,流量变化较大,G1发育于矿区北部,G2则发育于矿区西部,G3分布于矿区东部,而G4则分布于矿区南部;

4条冲沟对矿床开采影响不大。

4、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据前述,矿区位于镇雄复式向斜南翼,矿区地形起伏大,冲沟发育,为深切割侵蚀中山地貌,地形有利于大气降雨径流排泄,对含水层补给不利。

孔隙含水层受厚度及分布范围局限,总体富水性弱;

裂隙含水层受岩性制约,相邻含水层间水力联系较差,多为层间裂隙含水层,整体富水性弱,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雨,径流、排泄受地形地貌控制;

岩溶含水层在矿区多呈隐伏状,受分布范围、岩性及岩溶强度的影响,富水性中等,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雨。

二叠系上统龙潭组为主要含矿层,为富水性弱-极弱的裂隙含水层,主要可采煤层C5b和C6a顶板属裂隙弱含水层,其上覆长兴组岩溶含水层,富水性弱-中等;

底板属炭质泥岩裂隙极弱含水层。

矿区长兴组(P2c)岩溶含水层因受厚度及岩性制约,富水性总体为弱-中等,主要接受大气降雨或同一含水层的侧向补给,矿区内地下水总体流向为沿地层倾向向南径流。

其它裂隙含水层则受岩性的影响补给条件较差,同一含水层地下水位差异较大,为非均质含水层,其径流、排泄多受地形地貌控制。

矿床为井下开拓方案,从本次控制的资源分布及埋藏特征,并结合地形分析,若在原生产井的基础上扩建,则首采区为暗斜井加平硐开拓。

生产主井硐口高程为1992.2m,资源量估算(333类储量级别以上)最低标高为1920m,111b类基础储量估算标高均分布于1920m高程之上。

冒落带和导水裂隙带

本次查明可采煤层有2层,即C5b和C6a煤层,C5b厚1.60~2.80m,平均厚2.22m,C6a厚1.60~2.05m,平均厚1.80m。

可采煤层直接顶、底板为泥岩、粉砂质泥岩等软弱岩,煤层缓倾,倾角5°

—9°

,平均倾角6°

按《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GB12719-91)》附录F推荐的公式:

冒落带最大高度Hc=(3~4)M,

导水裂隙带最大高度

M:

煤层累计采厚(m),按煤层最大厚度考虑;

n:

煤分层层数。

若按4倍可采煤层最大厚度计算(2.80+2.05=4.85m),煤分层层数按2层考虑,则C5b煤层冒落带最大高度(Hc)19.40m,导水裂隙带最大高度(Hf)51.73m;

以C5b煤层顶计,此高度已达到或局部超过P2c充水含水层的顶界。

5、矿床充水因素及矿区水文地质类型

据前述,该矿床地处侵蚀山地,地表出露的含水层以弱裂隙含水层为主。

对矿床有充水影响的水源有地表水,顶板间接充水含水层(T1k),顶板(P2c)直接充水含水层,含矿层裂隙含水层,隐伏岩溶含水层,分述如下:

(1)地表水

矿区北部4km处拉埃河,流经地层主要为P2l,平均流量2.30m3/s,最大115m3/s,最小0.54m3/s,河床高程1410.0~1495.0m,距可采煤层垂深400m以上,而可采煤均位于1915m高程以上,拉埃河水不会对矿床产生充水影响。

其它冲沟属季节性,对矿床充水影响程度不大,导水裂隙带距各冲沟沟底距离一般大于100m。

但在G4冲沟上游底部的煤层因顶板层较薄,导水裂隙带可达地表,但因该冲沟坡降大,沿冲沟均为砂泥岩,仅有小量冲沟水渗漏,因此,本次工作暂不计算其入渗量。

(2)小窑水

据调查本矿区沿煤层露头线一带有2个小窑分布,小窑形成一定范围的采空区,因坍塌封闭,难以查明其积水状况,矿山在开采时一定注意防范小窑突水。

位于矿区西部外侧的沟门口煤矿,现已基本采空,因而形成了大量的采空区。

邻近沟门口煤矿一带的煤层目前尚未开采,目前不存在对矿床引起充水。

但在今后对该带煤层开采时,一定要注意上述采空区的积水。

此外,在矿区东部外侧的裕隆煤矿也形成一定的采空区,其采空区积水对本矿的开采目前尚未沟成较大的影响。

沟门口煤矿和裕隆煤矿距离本矿最近均有100m或100m以上,目前没有采掘的巷道沟通,因此,矿区周围的小窑水对本矿基本无影响。

(3)顶板间接充水含水层(T1k)

该含水层富水性总体较弱,仅局部导水裂隙带进入该层,因此,该裂隙含水层对矿床充水影响较小。

因此,本次工作暂不计算该弱裂隙含水层对矿床的充水影响。

(4)隐伏岩溶含水层(P1m)

该含水层埋藏深,与可采煤层间有P2l2、P2l1、P2β弱裂隙含水层阻隔,不会直接突入矿坑。

因此,本次工作不计算该岩溶含水层(P1m)对矿床的充水影响。

(5)顶板岩溶含水层(P2c)、含矿层(P2l3)裂隙含水层

含矿层裂隙含水层富水性总体较弱,而可采煤层距上覆P2c岩溶含水层距离较近,可采煤层导水裂隙带已达该层上部,P2c岩溶含水层富水性弱-中等,经导水裂隙带沟通后对矿床形成直接充水影响。

因此顶板直接充水含水层和含矿层裂隙含水层是矿坑充水的主要因素。

主要充水含水层静止水位见插表5-1。

综上所述,区内无大的导水断层破碎带影响,地质构造属简单类型;

矿区煤层直接和间接充水含水层的q值<

0.1L/s.m;

煤层产状平缓,探获资源量主要位于侵蚀基准面以上。

因此,矿区水文地质勘探类型属以裂隙弱含水层充水为主的简单类型

(二)钻场布置规格及技术要求

从±

0井底车场做石门,方位111°

,坡度5‰,穿越煤层,见底板后,再水平掘进4m,布置钻场,并沿底板与2111016运输巷贯通,然后安装钻机进行探放水。

钻场设在161101工作面切眼迎头,该巷道采用梯形木支护,中高2m,上宽2m,下宽3.m,棚距0.8m,断面5m2,水沟0.5×

0.4m。

(三)探放水地区的积水范围、积水量和水压及探水线确定

根据原石笼箱煤矿资料积水在标高+2013以上,水压值0.1Mpa,积水量在50m3左右,距工作面以东40米左右,为了确保矿井安全,把探水线161101工作面切眼内。

(四)、探水钻孔布置

1、探水钻孔的主要系数

、超前距:

当巷道掘进到探水线时,以探水线开始布置钻孔,向前方打钻孔放水,为了保证掘进工作的安全,探水钻孔终孔位置和允许掘进距离应始终保持一定距离,该段距离成为超前距,超前距在煤层中不小于20m,在岩层中可适当缩小,但不得小于15m。

、允许掘进距离:

是指经探水证实无水害威胁,可以安全掘进的距离。

、帮距:

指巷道迎头的探水钻孔向前方呈扇形布置时,其最外侧探水孔所控制的范围与巷道帮的距离,一般要求距帮和超前距相同。

、钻孔密度是指允许掘进距离终点横剖面上探水孔之间的距离,一般不超过3m,以免漏掉积水,不能起到探水作用,在探水作业时,探水钻孔的深度不低于30m,必须留有20m的超前距,允许掘进10m,探水钻孔的个数、深度、方位、角度一定要符合所设计要求。

2、探水钻孔的布置

、钻孔呈扇形布置,一般布置1组,每组钻孔不少于3个,当巷道沿煤层顶板掘进时,每组至少有一个钻孔见底,当巷道沿煤层底板掘进时,每组至少有一个钻孔见顶。

、钻孔呈扇形布置时,帮眼要与中心眼成10°

—15°

的夹角,若遇特殊情况时,可根据实际增加探水钻孔的个数。

、在煤层中钻孔呈单排眼布置时,左前方孔俯角-4°

,右前方孔倾角+4°

、探底板水时,钻孔可布置成-20°

倾角钻进,直接打入石炭系灰岩含水层,终孔位置打到L7灰岩中间,孔深约40m。

、钻孔直径为65mm,扩孔直径为89mm。

(五)防治水设备

1、钻场设置小水仓,选用水泵排水量20m31台,配套水管100米。

2、ZL-380型钻机1台,钻杆80m;

KZG-15型电煤钻2台,钻杆30m。

3、直径为76mm,长度5m的孔口管3根,抗压强度为6.4Mpa的高压闸阀3套。

(六)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防治水领导小组及机构

组长:

林金约

副组长:

龚顺益

成员:

曾齐瑞、杨自强、林秉开、丁武坤

(七)孔口管的安装

1、开孔:

开孔前要标定钻机定轴方位和倾角,然后用直径42mm钻杆,接直径89mm钻头开孔。

钻进至5.2m时停钻,准备下套管。

2、注浆加固套管:

将直径76mm、长5m的套管,边回转边下入孔内,在进入到最后3m套管时,要缠上海带,在制浆容器内制好水泥浆,要求水泥浆的水灰比为1:

1,容重16KN/m3,然后用注浆泵将水泥浆压入套管内,当水泥浆由套管外环间隙返浆到空口时,停止注浆,用碎布捣实。

停2—3min后再补注1次。

3、耐压试验:

套管水泥养护一个星期后,用钻头将套管内水泥柱扫清,套管外口接注水试压设备,直到套管内水压达到2.0Mpa时,停止测压。

如测压时压力值未到2.0Mpa而套管外漏水,需采取注浆加固补救措施。

3、孔口管控水:

套管经试压没问题后,开始探水,套管外端一侧用法兰盘连接两通,球形高压闸阀(抗压能力6.4Mpa),然后将直径42mm钻杆接直径65mm钻头下入孔内进行扫孔,并将剩余孔段打透,探出水后,如水压、水量不大,继续向前钻进3—5m后停钻,此时,防喷反压装置应安装完毕,然后由钻机配合慢慢退出钻具,待钻头从球形高压阀退出后,立即关闭闸阀,稳定10min后,记下水压值,然后利用闸阀控制流量,进行放水。

(八)探水前准备工作

1、做好探水地点顶板管理,加强支护,在孔口管前方周围钉上栏板,以防高压水夹带杂物喷出伤人。

2、在探水前,对供电系统,排水系统检查,确保在探放水期间,供电平稳,水泵运转正常。

3、操作台应设在探水眼侧边,防止高压水喷出伤人。

4、做好巷道、水沟清理,保证涌水量较大时,巷道、水沟不被杂物堵塞,利于畅通。

5、准备足够的坑木、黄土袋、沙袋,以作临时挡水墙和探水工作面加固之用。

6、做好应急救援工作,确定避灾路线、救护、供电、停电和排水的应急措施。

(九)流水路线

放水地点——一采区皮带巷——底车——井底水仓

三、安全措施

1、为了搞好矿井探放水,做到防患于未然,必须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有疑必探、先探后掘”是防止煤矿井下水灾事故的基本保证。

2、当井下采、掘工作面或其它地点发现挂红、挂汗、有害气体增加、空气变冷出现雾气、水叫、顶板淋水加大,顶板来压、底板鼓起、出现裂隙渗水、水色发浑有臭味等异状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采取措施,并及时向调度室汇报。

若情况危急,应立即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害威胁地点的人员。

3、在安装钻机探水前,必须加固钻场附近的巷道支护,并在工作面的迎头打好坚固的立柱和挡板,避免在水压大时造成片帮、冒顶事故;

清理巷道内的杂物,挖好排水沟。

4、在打钻探水地点或附近安设专用电话,并保证能与井上、下及时联系。

5、探水前测量和探放水人员必须亲临现场,依据设计确定主要探水孔的位置、方位、角度、深度及钻孔数目。

6、探放水工作时,要加强通风,防止有害、有毒气体超限。

钻进时,瓦斯检查员必须在现场值班,检查空气成分,如果瓦斯或其它有害气体浓度超过《规程》规定值时,必须立即停止钻进,切断电源,撤出人员,并报告调度室,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7、探放水人员对探放水钻孔的深度、个数、方位、角度一定要按照设计要求钻探,及时填写探放水记录,做到“牌板、现场记录、班报”三对照,记录要真实,严禁弄虚作假。

8、严格记录签名制度,探水队使用的现场记录,要详细记录钻孔的钻进情况、深度、个数,如实填写,并由当班安全员签字,作为保存资料,班报上交防治水科,由防治水科汇总后交矿长审阅签字。

9、探水钻进前,必须先安好孔口管和控制闸阀,并进行耐压实验,达到设计承受的水压后,方准钻进。

10、当孔内水压过大时,应立即停止钻进,可利用快速水泥构筑防水墙,以防孔口管和煤(岩)壁鼓出。

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