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施工方案doc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498075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71.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框架施工方案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框架施工方案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框架施工方案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框架施工方案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框架施工方案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框架施工方案docWord文档格式.docx

《框架施工方案doc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框架施工方案docWord文档格式.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框架施工方案docWord文档格式.docx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GB/T50375-2006);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建筑基槽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五、本公司类似建筑施工经验、技术装备水平及施工组织管理能力。

本工程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建筑工程等级:

二级,采用机械钻孔灌注桩基础,共5层,一层至四层为教室,五层为教师用房,总建筑面积:

11427.92m2

一、总工期

根据招标文件的要求,工期为300个日历天。

本工程初步计划开工日期为2012年10月20日,竣工日期为2013年8月16日,实际开工时间以监理工程师开工令为准。

二、阶段性进度计划

1、按照科学组织施工,合理安排工序穿插,保证实现工期目标的原则,分基础、上部主体、装饰装修和安装四大施工阶段进行综合控制,各阶段控制工期初步安排见附表。

2、工期保证措施

我公司基于多年来类似工程施工经验,根据本工程结构特点和施工条件,以设计图纸和工程量清单为依据,通过周密测算、科学计划,认为可以在300个日历天内完成施工任务,拟采取的技术组织措施如下:

(1)组织措施

将本工程列入我公司重点施工项目,指定一名副总经理任项目主管,公司总工程师任技术负责人,选拔公司最优秀的项目经理担任工程负责人,配备一流的管理人员担任项目部各专业技术骨干,从组织领导上加强进度控制。

以总进度计划为依据,分解编制月、周、日进度计划,定期检查落实并预测进度变化趋势,根据现场环境和季节变换及时调整施工部署,实行动态管理,科学组织施工,合理安排工序穿插,确保兑现合同工期。

建立进度目标控制体系,明确进度控制人员及职责分工。

项目经理主管并落实总进度计划和阶段性控制计划,各专业负责人主管并落实月进度计划,专业工长主管并落实日进度计划,制定项目岗位责任制和奖罚制度,与责任人经济挂钩,提高执行计划的严肃性。

建立进度报告制度和进度信息沟通网络,项目部每月向公司报告实际施工进度,公司各业务科室全力支持配合,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控制,建立一个自上而下层层约束、由下而上级级保证,上下一致、多层次的进度目标保证体系,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建立进度计划审核和进度计划实施中的检查分析制度,公司主管业务科室配合项目部每月对进度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检查,收集反映工程实际进度的有关数据,掌握第一手资料,认真分析研究产生偏差的原因及其对后续工作和总工期的影响,及时采取合理有效的调整措施。

建立进度协调会议制度,现场每日一次碰头会,公司每周一次调度会并按时参加监理工程师主持的工地例会,及时研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建立图纸预审、工程变更和设计变更管理制度,及时办理各类签证,减少对进度计划的影响。

(2)技术措施

工程开工后集中优势人力、物力和财力,确保网络计划中关键工序顺利进行,采取各种措施保持现场劳动力稳定,材料供应及时,机械设备完好。

一旦关键工序出现延误,则利用工序时差或调整施工部署予以抢回,使各阶段施工按计划完成。

该工程量大,作业面充裕,具备流水作业、穿插施工的有利条件,可以充分发挥我公司在技术和资源管理上的优势,科学组织分段分层和多层同步作业,合理安排工序穿插,最大限度地利用施工空间,实行立体交叉作业。

项目部配置1台电脑,运用项目管理专用软件,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统筹规划,对各项资源进行合理安排,对进度计划实施动态跟踪控制,达到以最优的时间和资源消耗来完成预期目标,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每月28日前编制下月进度和资源需求计划,每周工地例会汇报下周工作计划安排,并取得监理工程师认可。

公司主管业务科室负责审核每月进度计划的合理性与可行性,使进度计划与实际情况相吻合并制订进度控制工作细则,指导项目部实施进度控制。

加强水电、通风、消防等专业与土建的衔接,做到互相协调、配合默契。

安装人员及时掌握和跟上土建施工进度,按期完成预埋、预留以及安装项目,不拖土建后腿,减少返工和误工现象。

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充分利用我公司现有的先进适用技术和成熟的操作工艺保证施工质量,提高工效,加快工程进度。

(3)经济措施

公司赋予项目部充分的人、财、物自主权,在银行设立专用帐户,并预支50万元资金供项目部前期启动。

施工期间,无项目经理签字认可,任何人不得挪用工程资金,实行专款专用。

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合理安排每月资金的使用,优先保证机械设备、材料和人工工资到位,不拖欠民工工资,维护社会安定。

及时办理工程进度款支付手续,使本工程资金周转灵活,满足施工生产需求。

制定项目岗位责任制和工期奖罚制度,与责任人经济挂钩,与施工班组定任务、定工期,提前给予奖励,滞后予以罚金,提高执行计划的严肃性。

加强签证管理,对因自然环境变化或工程变更等不属施工造成的工期延误,及时办理签证。

(4)合同措施

加强合同管理,配合业主和监理工程师协调各专业施工单位合同工期与总进度计划之间的关系,严格控制合同变更,维护合同的严肃性,保证实现预定的进度目标。

加强风险管理,充分考虑各种不确定因素及其对进度计划的影响,制订相应的处理办法,实现对工程进度的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将不确定因素降低到最低限度。

本工程体量大,地质条件复杂,施工过程中难免出现不可预见因素而延误工期,发生这种情况时,及时会同设计、监理和业主分析研究,加强协调,制定解决办法,取得各相关单位的支持与配合,共同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第四章资源投入计划

一、劳动力投入计划

1、现场劳动力遵循既满足施工需要,又要避免过剩和浪费的原则,按照各施工阶段工程量的大小和专业要求,优化配置,实行“需则进,完则退”的动态管理办法。

2、第一阶段为基础施工,主要是机械作业,所需人员较少、两班制考虑,按计划投入劳动力。

3、第二阶段为主体结构施工,人员配备以主体为重点,其它工程穿插施工,劳动力能够有序流动。

主体结构施工中期,专业要求配套齐全,按计划投入的劳动力。

4、第三阶段为全面装饰装修,此阶段工作量大,作业层面多,按施工计划投入的劳动力。

施工高峰期时,现场每天约100人左右。

二、周转材投入计划

1、周转材主要用于结构工程施工,按各阶段需求量合理调配,钢管、扣件足量配置,满足施工需求,模板既要考虑提高周转次数,更要保证施工质量。

2、结构施工阶段,主体标准层模板按四套配制,每套周转6次,钢管、扣件按支模和脚手架搭设要求配置。

3、工程用材投入计划

(1)工程用材根据各施工阶段需求量分批采购,钢材、水泥等产品必需具体合格证。

(2)装修材料以及门窗、水电、消防等设备和构配件按设计图纸和招标文件中要求的品牌采购。

三、机械设备投入计划

1、机械设备是保证工程顺利施工的必要条件之一,其性能是否满足施工要求,配置是否经济合理,直接影响施工成本和施工进度。

根据本工程结构类型及规模,计划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如附表所示。

2、大型机械设备视施工需求确定进场时间:

塔吊在施工前安装就位。

四、检测仪器投入计划

根据该工程建筑结构特点,满足施工和过程控制需要,保证施工质量的要求合理配置,计划投入的检测仪器如附表所示。

一、布置要点

按照施工要求结合场地条件进行相应的平面布置,做到科学、合理、紧凑,尽量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干扰,满足施工流程要求;

场内道路畅通,运输方便,材料堆场尽量靠近使用地点,减少二次搬运;

符合施工现场安全、消防和环境保护要求。

二、平面规划

1、根据场地条件,拟将整个施工区域按功能划分为施工作业区、辅助作业区、材料堆放区和办公生活区,办公生活区和施工作业区分开设置,并保持安全距离。

2、沿场区用地范围红线砌筑2m高砖围墙,形成一个封闭区域,围墙临街面粉刷刷白,书写文明施工标语。

3、在围墙设置一个入口,供施工机械和车辆进出,为工作人员提供一个安全通道,以解决施工期工作人员进出的问题。

4、主入口处设车辆清洗台,清洗台下设污水沉淀池,清洗车辆的污水经沉淀后再排入下水道。

三、办公生活区

办公生活区搭设彩板活动房,门卫、工具房、库房和食堂、项目部办公室、会议室、监理和业主代表办公室、微机室以及管理人员夜间休息室。

四、辅助作业区

辅助作业区(钢筋、模板加工场)详见施工总平面图,地坪作硬化处理。

五、施工作业区

搅拌台

(1)地面搅拌台主要为施工服务,拟在作业区内设立1个搅拌台,搅拌台配置1台砂浆搅拌机和1台混凝土搅拌机。

(2)搅拌台设在垂直运输机械附近,以减少水平运输距离,并临近施工道路,方便运输。

(3)搅拌台旁设置沉淀池和排水沟,避免清洗机械时,造成场地积水和污水直接排泄,污染环境。

(4)地面搅拌台搭设双层防护顶棚,挂设安全操作规程、相应的警示标志和配合比牌,并采取防止扬尘措施。

(5)地材堆场围绕搅拌台就近设置,以方便车辆卸料和后台上料、不阻碍场内交通为原则,地坪作硬化处理。

六、施工用电

1、按所选用的机械设备,施工用电容量按下式估算:

P=1.05(K1P1/Cosφ+K2P2+K3P3)

式中P—所需供电容量(KW);

P1—电动机额定功率,按1台塔吊额定功率21.1KW;

2台回旋钻机额定功率70KW;

2台搅拌机额定功率14KW;

1台钢筋切割机额定功率3KW;

1台钢筋弯曲机额定功率2.2KW;

1台钢筋调直机额定功率2.2KW;

2台木工圆盘锯额定功率4KW;

2台木工平刨额定功率4KW;

4台软管振动器额定功率8KW;

4台平板振动器额定功率8.8KW;

1台电动套丝机额定功率0.85KW;

2台振动冲击夯额定功率4.4KW;

4台潜水泵额定功率4.8KW计算。

P2—电焊机额定容量,按1台钢筋碰焊机额定功率100KW;

1台电渣压力焊机额定功率7.5KW;

2台电焊机额定功率4KW计算,合计为111.5KW;

P3—照明用电量,取10KW;

Cosφ—电动机平均功率因数,取0.75;

K1、K2、K3—需要系数,分别取0.5,0.6,1。

代入上式得:

P=1.05×

(0.5×

252.85÷

0.75+0.6×

111.5+1×

10)

≈258(KW)

按允许电流选择导线截面,按下式计算:

I=KP/

Ucosφ

=0.5×

258×

103/

×

380×

0.75=262A,

式中K—需要系数,取0.5;

P—负载功率总和,为258KW;

U—线电压,为380V;

cosφ—负载的平均功率因数,取0.75。

2、临时用电线路按上述计算结果选择截面为70mm2的BX型铜芯橡皮导线,其长期负载下的载流量为270A,满足使用要求。

3、临时用电线路由现场配电房引出,采用三相五线制沿围墙周边架空敷设。

楼层施工用电采用电缆由地面配电箱引入,设置移动式标准分配电箱。

第一节施工测量

一、施工准备

1、本工程拟组建由三人组成的专门测量小组负责测量放线工作。

2、测量工具配备齐全且已经过检定或校验,SET500型全站仪,J2激光经纬仪一台,DS3水准仪二台,经检定校验的50m钢尺一把,5m塔尺一根。

3、认真熟悉图纸,了解整个工程轴线间的关系和标高情况。

二、施工顺序

测量仪器(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钢尺、塔尺)的检定、校验→校测起始依据点→场地控制网测设→建筑物的定位放线→基础定位放线高程控制→主体结构定位放线、高程控制。

三、定位依据点的校测

若给定的起始依据点是规划红线与水准点时,可采用全站仪校测各红线柱之间的相对位置、坐标是否有误。

为防止各红线柱发生总体位移,需根据各附近的城市测量导线点,对红线柱的坐标进行校核;

若给定的起始依据点为原有建构筑物时,为防止差错,需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共同到现场进行具体位置的确认,并校测。

四、水准点的校测

对给定的各水准点,用往返测法测定其高差,实测中应尽量做到前后视线等长以保证精度,若所测高差平均值与已知高差值之差小于±

5√n时(n为测站数)或±

20√L(L为测线长度,以KM为单位)则证明所给水准点及其标高正确。

五、场地控制网的建立

1、平面控制网的建立

依据建筑总平面图、建设单位移交的书面资料、坐标数据和规划办提供的两个以上的坐标点位设置控制网,计算测量数据,架设全站仪测角,测设出建筑物轴线作为矩形控制主轴线,经反复校测无误后,再分别测出其它主要轴线控制柱,并把复核无误的各控制柱延长至建筑物外易保存的地点设置三角柱加以保护,并对其进行经常性检查,以防意外扰动,同时对放出的轴线形成“工程定位测量记录”,交业主现场代表复核并签字。

六、基础施工测量

1、轴线投测

基础施工时,用全站仪将设置的经校测后的建筑物各轴线控制网投测到建筑场区中,经闭合校核后区域分割各纵横轴线交点定出柱基中心点,依其半径及边线放出开控线,为便于随时控制柱心及基槽位置,将其纵横轴线油漆标记于第一节护壁和基槽壁上。

基础施工完毕后,再根据标记轴线放出基础梁开挖边线。

2、标高引测

根据现场设置的高程控制点,用附合法将高程引至各柱基第一节护壁和基础坑壁上,作为基础顶标高和地梁标高的控制高程。

3、验线

组织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进行基础验线,检查各轴线控制柱有无用错和位移,用经纬仪检查各轴线的投测位置,然后再实量四大角和各轴线的相对位置,以防整个基础发生移动错位。

第二节基础工程

1、基础各分项工程作业指导书编写已经完成。

2、分级技术交底层层执行,并书面签字。

3、各种原材料检验合格,砼试配已完成。

4、各柱基、槽开挖边线已复测合格,并已标记。

二、基础施工

该工程为机械钻孔桩,其工艺流程如下:

测量放线(桩基定位)、成孔、清孔、钢筋笼制作及运输安装、混凝土搅拌、混凝土灌注、桩基养护、降水、基坑开挖、基坑支护。

施工工艺流程如下图:

第二节主体结构部分

一、钢筋工程施工及质量控制

1、坚持设计交底,认真审核和熟悉施工图纸;

2、严把钢材采购、进场和复试质量关;

3、钢筋半成品质量控制(包括钢筋调直、平直工序,钢筋切断下料,钢筋弯曲成型);

4、钢筋接头选用形式和设置接头范围;

5、钢筋连接接头质量;

6、钢筋绑扎与安装质量控制。

具体做法如下:

(1)质量控制:

对于在主体结构中起核心作用的钢筋工程,必须在施工的全过程中采取动态控制,严格的执行“三检制”,认真的跟踪检查,其重点控制的内容为钢筋的长度,认真的审查钢筋的配料单,保证钢筋下料长度符合设计要求。

钢筋的锚固,审查配料单使钢筋的弯折长度符合设计要求;

现场检查钢筋的安装位置。

钢筋的接头:

接头的位置、搭接长度符合设计要求。

钢筋的位置:

钢筋间距、纵向筋的两端伸到位。

抗震要求:

箍筋的弯钩的角度和长度,审查配料单把关,梁柱箍筋加密范围符合设计要求。

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如发现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应停止加工和使用。

(2)钢筋的质量要求

钢筋进场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钢筋表面或每捆(盘)钢筋应有标志。

钢筋进场时,应按炉罐(批)号及钢筋直径分批检验。

依据规范要求,同炉罐号、同规格、同直径的钢筋每60吨为一检验批量;

如果一次进场钢筋不足一个批量,也应作一个批量进行检验,对钢筋质量必须严格把关,以确保工程质量。

钢筋检验的内容包括:

外观检查:

钢筋进场时应随机抽样进行外观检查,钢筋的表面不能有裂纹,结疤及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

钢筋的检验:

进场钢筋在外观检查合格后,必须进行其力学性能检验。

在一批钢筋中采用随机方法取出两根钢筋,先切除端部,然后在每根钢筋上截取两个试件进行拉伸和冷弯试验。

当试验结果中有一项不合格时,应再从同一批钢筋中取双倍数量的试件,重新作力学性能试验。

如果试验结果全部合格,则该批钢筋叛定为合格;

如仍有一个试件不合格,则该批量钢筋应被判定为不合格钢材,应立即清除出场,以免错用给工程造成隐患。

(3)钢筋的配料

钢筋配料是根据设计图中构件配筋图,先绘出各种形状和规格的单根钢筋简图并加以编号,然后分别计算钢筋下料长度和根数,填写配料单,经审查无误后,方可以对此钢筋进行下料加工,所以一个正确的配料单不仅是钢筋加工、成型准确的保证,同时在钢筋安装中不会出现钢筋端部伸不到位,锚固长度不够等问题,从而保证钢筋工程的质量。

因此对钢筋配料工作必须认真审查,严格把关。

(4)钢筋的下料与加工

本工程的所有钢筋的下料及加工成型,全部在施工现场进行。

这样可长短搭配,合理下料,能提高钢筋的成材率。

A、钢筋除锈:

钢筋的表面应洁净,所以在钢筋下料前必须进行除锈,将钢筋上的油渍、漆污和用锤敲击时能剥落的浮皮、铁锈清除干净。

对盘园钢筋除锈工作是在其冷拉调直过程中完成;

对螺纹钢筋采用自制电动除锈机来完成,并装吸尘罩,以免损坏工人的身体和污染环境。

B、钢筋调直:

采用钢筋调直机调直钢筋,根据施工规范要求;

工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4%;

II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1%。

钢筋经过调直后应平直,无局部曲折。

C、钢筋切断:

钢筋切断设备主要有钢筋切断机和无齿锯等,将根据钢筋直径的大小和具体情况进行选用。

切断工艺:

将同规格钢筋根据长度进行长短搭配,统筹排料。

一般应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减少短头,减少损耗。

断料应避免用短尺量长料,防止在量料中产生积累误差,为此宜在工作台上标出尺寸刻度线,并设置控制断料尺寸用的档板。

在切断过程中,如发现钢筋劈裂,缩头或严重的弯头等必须切除。

质量要求:

钢筋的断口不能有马蹄形或起弯现象。

钢筋长度应力求准确,其允许偏差±

10mm。

(5)弯曲成型

A、弯曲设备:

钢筋弯曲成型主要利用钢筋弯曲机完成。

B、弯曲成型工艺:

钢筋弯曲前,对形状复杂的钢筋,根据配料单上标明的尺寸,用石笔将各弯曲点位置划出。

划线工作宜从钢筋中线开始向两边进行;

若为两边不对称钢筋时,也可以从钢筋一端开始划线,如划到另一端有出入时,则应重新调整。

经对划线钢筋的各尺寸复核无误后,即可进行加工成型。

同时,我项目部准备使用箍筋自动加工机加工箍筋。

C、质量要求:

Ⅰ钢筋末端应作180度,其弯弧内的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的直径的3倍,且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要求钢筋末端需作135度弯钩时,Ⅱ、Ⅲ级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钢筋作不大于90度的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钢筋在弯曲成型加工时,必须形状正确,平面上无翘曲不平现象。

钢筋弯曲成型后的允许偏差为:

钢筋全长±

10mm;

箍筋的边长±

5mm。

(6)钢筋接头

钢筋接头是整个钢筋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接头的好坏是保证钢筋能否正常受力的关键。

因此,对钢筋接头形式应认真选择,选择的原则是:

可靠、方便、经济。

(7)钢筋的堆放与运输:

A、钢筋的堆放:

本工程所有钢筋在现场成型后,应在塔吊回转半径范围内选择堆放位置,堆放场地应坚硬、平整,并铺设方木,防止钢筋污染和变形。

成型的钢筋,应按其规格、直径大小及钢筋形成的不同,分别进行堆放整齐,并挂标志牌,现场应做到整洁清晰,便于查找和使用。

B、钢筋的运输:

为了加快施工进度,本工程的钢筋运输:

以塔吊为主,人工运输为辅。

在塔吊运输钢筋时,对较长的钢筋应进行试吊,以找准吊点,必要时可用方木或长钢管加以附着,严禁吊点距离过大,造成钢筋产生弯曲变形。

(8)钢筋的绑扎与安装

A、准备工作:

钢筋绑扎前,应核对成品钢筋的钢号、直径、形状,尺寸和数量等是否与配料单相符。

如有错漏,应纠正增补;

划出钢筋位置线;

为了使钢筋安装方便,位置正确,应先划出钢筋位置线。

根据本工程的具体情况,墙筋在其竖向筋上划点;

楼板筋在模板上划线;

柱箍筋在四根对称竖向筋上划点;

梁的箍筋在架立筋上划点。

准备足够数量塑料垫块和塑料环圈,以保证钢筋的保护层厚度。

B、框架柱钢筋的绑扎:

框架柱的竖向筋采用滚压直螺纹机械连接,其接头应相互错开,同一截面的接头率不大于50%。

箍筋与竖向筋的交叉点均应呈八字形绑扎牢。

上层柱筋露出楼面部分,在楼面上应扎一道箍筋。

柱箍筋位置必须准确,箍筋加密的范围应符合设计要求。

柱筋扎完后,应安装塑料垫块。

C、楼层梁板钢筋的绑扎:

梁纵向筋采用双层排列时,两排钢筋之间应垫以直径≥25mm的短钢筋,保持其设计距离。

箍筋接头应交错布置在两根架立钢筋上。

梁箍筋加密范围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板的钢筋绑扎与基础相同,但应注意板上的负筋,应加密马凳绑牢,以防止被踩下。

另外板上负筋必须与梁的两根架立筋扎牢(有梁时),以防移位。

在板、次梁和主梁交叉处,应板筋在上、次梁钢筋居中,主梁的钢筋在下。

(9)钢筋质量检查:

钢筋绑扎完毕后,应检查下列方面:

A、根据设计图纸检查钢筋的钢号、直径、根数、间距是否正确,特别要注意检查负筋的位置;

B、检查钢筋接头的位置及搭接长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C、检查钢筋绑扎是否牢固,有无松动变化现象;

D、钢筋的保护层是否符合要求;

E、绑扎网和绑扎骨架外型尺寸的允许偏差如下表:

项目

允许偏差(mm)

网的长、宽

±

10

网眼尺寸

20

骨架的宽及高

5

骨架的长

箍筋间距

受力钢筋

间距

排距

受力钢筋的保护层

基础

柱、梁

(10)钢筋接长

钢筋接长是整个钢筋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接头的好坏是保证钢筋能否正常受力的关键。

钢筋的接头位置应按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进行布置。

一般是:

板下排钢筋接头在支座;

梁钢筋接头上部钢筋在跨中,下部钢筋在支座处;

柱的钢筋接头在上层板1m处。

①直螺纹连接

直螺纹连接是目前推广使用的一种新型的连接方式,它特别适用于大直径钢筋,连接方便、可靠,可提高施工进度。

质量要求

直螺纹用的钢筋下料时,必须用无齿锯切割,其端头截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自我管理与提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