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46537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2.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六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六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六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六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docx

《六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docx

六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六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姓名

课题

负数的认识

课型

概念

学习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读写正数和负数。

2、学会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学会用负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重难点

重点:

正负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

难点:

能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1、导入新课

二、出示例1独学新知:

 1、了解情境图的主要内容。

2、明确气温的表示方法。

3、观察各地的气温数据。

4、明确0摄氏度表示的意义。

5、明确零上3摄氏度和零下3摄氏度表示的意义。

6、根据情境图中的信息完成表格。

城市

北京

哈尔滨

上海

武汉

长沙

海口

最高气温/摄氏度

最低气温/摄氏度

三、出示例2独学新知

1、仔细观察图,理解图意。

2、理解存折中各数的意义。

3、明确正负数的意义。

4、正负数的读写发。

5、理解0的特殊性。

6、举例说明正负数在生活中的运用。

四、合作探究、归纳展示(小组合作完成)

五、巩固练习(做一做)

六、课堂反馈

(1)在—1,2.5,—3.6,0,6,+43,—27中,()是正数,()是负数,()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如果60m表示向南走60m,那么—40m表示()。

(3)如果+15分表示比平均分高15分,那么比平均分低8分应记作()。

(4)写出四个连续的正整数和四个连续的负整数。

正整数:

()、()、()、()。

负整数:

()、()、()、()。

2、选择。

(1)按照“神州”五号飞船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的设计指标,“神州”五号飞船返回舱的温度为21℃4±℃,则返回舱的最高温度为()。

A、25℃B、21℃C、17、℃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向东行驶2km,记作+2km,则向西行驶5km记作5km。

B、买100kg大米记作+100kg,则—20kg表示卖出20kg大米。

C、收入500元记作+500元,则支出200元记作—200元。

 

 

 

课题

解决问题

课型

概念

学习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学会在直线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

能用正负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重难点

重点:

在直线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的方法。

难点:

在直线上表示复数的方法。

 

一、导入新课

二、出示例题,独学新知:

1、读题,理解题意

2、解决实际问题

(1)、先画一条直线,在中间的位置画一棵大树。

 

(2)、以大树为起点(用0表示),按照地图的方向,规定向右的方向为东,向东为正;向左的方向为西,向西为负。

1个单位长度代表1米。

那么从0向右依次为()()()()等,向左依次为()()()()等(在直线上表示出来)

3、用直线上的点表示4名同学行走的位置和大树的相对位置。

(1)小红向西走4米,是从大树(即0)向左走()个单位长度,即()处。

(2)小明向西走2米,是从大树()向()走()个单位长度,即()处。

(3)小丽向东走2米,是从大树()向()走()个单位长度,即()处。

(4)小东向东走4米。

是从大树()向()走()个单位长度,即()处。

4、用正负数描述4名同学行走后的位置。

三、合作探究、归纳展示(小组合作完成)

四、巩固练习(做一做)

 

五、课堂反馈

在直线上表示下列各数。

-3-1/2-11/43-4-55

 

 

 

课题

折扣和成数

课型

概念

学习目标

借助生活情境理解折扣、成数的意义。

掌握折扣、成数和百分数的关系,会解决有关折扣、成数的实际问题。

重难点

重点:

理解折扣成数的意义,会解决有关折扣、成数的实际问题。

难点:

理解折扣、成数和百分数的内在联系。

 

2、导入新课

看图,什么事折扣?

二、出示题,独学新知:

(一)1、折扣的意义是什么?

2、折扣与百分数有什么关系?

3、折扣与百分数之间怎样改写

 

(二)解决问题1求自行车的钱数

1、“现在商店打八五折出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2、“买这辆车用了多少钱”是求什么?

3、探究解题思路:

()是单位“1”的量,()是已知,是()元,求()的()是多少,用()方法计算。

4、列式为:

(三)解决问题2求随身听比原价便宜的钱数

1、“现在只花了九折的钱”是指()。

2、“比原价便宜了多少钱”就是求()。

3、解题方法:

一、二、

 

(四)成数

1、什么是成数?

2、成数的意义是什么?

3、成数和百分数之间的改写。

(1)、成数改写成百分数,“一成是”(),改写成百分数就是();“二成”是(),改写成百分数就是();三成五是(),改写成百分数是()。

(2)、百分数改写成成数:

百分之几十改写成成数就是(),百分之几十几改写成成数就是()。

例如:

()

()。

4、理解材料中各语句的意思。

 

(五)成数问题的解题方法。

(9页例2)

1、理解题意

“今年比去年节电二成五”是指(),这里是把()看作单位“1”。

求今年的用电量可以用()的用电量减去()的用电量,也可以用()的用电量乘()的用电量占()用电量的百分率()。

2、列式解答

方法一:

方法二:

 

三、合作探究,归纳展示。

四、巩固练习(做一做)

五、归纳反馈

1、填空。

(1)一种液晶电视打八六折销售,现在的价钱是()的86%。

(2)今年某旅游区接待的游客数量比去年增加了二成,今年接待的游客数量是去年的()%。

(3)五五折改写成百分数是(),四成二改写成百分数是()。

2、洪江电视机厂今年电视机的产量比去年减少二成,今年生产电视机48万台,去年生产电视机多少万台?

 

3、某商场的一种空调打八折出售,后因天气转热,又提价20%。

现在该空调的售价是原来定价的百分之几?

 

 

 

课题

税率和利率

课型

概念

学习目标

1、了解纳税和储蓄等专有名词的含义。

2、学会用分数、百分数的知识灵活解决有关纳税和利息的实际问题。

重难点

重点:

理解纳税和利息的含义。

难点:

掌握求应纳税额和利息的方法。

 

3、导入新课

二、独学新知:

(一)1、纳税的含义

2、税收的用途

3、税收的种类

4、税款:

应纳税额:

税率:

(二)、已知收入额和税率,求应纳税额。

1、“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的意思是(),

把()看作单位“1”?

2、求这家饭店十月份应缴纳营业税多少万元,就是求()

是多少。

就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十多少用()法计算。

3、解释解答:

(三)已知应纳税额和收入额,求税率。

1、算法分析:

税率是()与()的百分比,应该用()和()的比乘100%来计算。

2、列式解答:

(四)已知应纳税额和税率,求收入额。

1、算法分析:

收入额等于()除以(),求杨叔叔经营的超市六月份的营业额应该用()除以()。

2、列式解答:

(五)了解储蓄

1、储蓄的意义:

2、储蓄的好处:

3、银行存款的方式:

 

4、本金:

5、利息:

6、利率:

(六)利息的计算方法。

(11页例4)

1、利息=

2、列式解答:

三、合作探究、归纳展示(小组合作完成)

四、巩固练习(做一做)

五、课堂反馈

1、张老师为某杂志投稿,稿费为3000元,如果她按3%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她实得稿费多少钱?

 

2、百货大楼一月份的营业额是2480万元,纳税后还剩2356万元,求纳税的税率是多少。

 

 

 

课题

解决问题

课型

概念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综合运用百分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经历探究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的过程。

重难点

重点:

综合运用百分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难点:

能根据原价和优惠政策计算出商品的现价。

 

4、导入新课

二、独学新知:

 1、读题,理解题意。

(1)提取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已知条件:

所求问题:

(2)满100元减50元是什么意思?

 

2、探究解题方法

根据已知条件先求出在A、B两个商场买这条裙子各应付的钱数,再选择花钱较少的一家商场。

3、列式:

 

三、合作探究、归纳展示(小组合作完成)

四、巩固练习(做一做)

五、课堂反馈

1、商业城正在搞促销活动,购物超过200元的,超过部分按七五折优惠。

王阿姨买了一件上衣,花了410元,这件上衣的原价是多少元?

 

2、某品牌牛奶5元一瓶,甲、乙、丙三家商店以不同的促销方式销售。

甲商店:

一律八五折优惠。

乙商店:

买4瓶送1瓶。

丙商店:

满50元减8元。

如果要买10瓶牛奶,去哪家商店购买比较便宜?

 

 

课题

圆柱

课型

概念

学习目标

1、认识圆柱,掌握圆柱的特征,知道圆柱各部分的名称。

2、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与圆柱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3、培养观察、概括和抽象思考能力。

重难点

重点:

掌握圆柱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称。

难点:

理解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与圆柱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一、导入新课

二、独学新知:

(一)圆柱的初步认识

1、明确图中物体的形状

这些物体都是建筑物或生活用品,通过观察发现它们都是(),

简称()。

2、认识圆柱。

圆柱是()图形。

3、列举生活中圆柱形的其他物体:

(2)圆柱的组成及其特征

1、圆柱是由()个底面和()个侧面()成的。

2、圆柱的各部分名称。

名称意义特征图示

圆柱的底面

圆柱的侧面 

圆柱的高

3、动手操作:

转动长方形看是否围成圆柱。

(3)圆柱的侧面展开图及其与底面之间的关系。

1、动手操作:

在圆柱形罐头盒侧面的商标上画一条高,沿着这条高把商标纸剪开后再展开。

2、演示小结:

圆柱的侧面沿高剪开,展开后是一个()。

3、用图表示长方形与圆柱的关系:

 

通过演示发现:

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宽等于圆柱的()。

三、合作探究、归纳展示(小组合作完成)

四、巩固练习(做一做)

五、课堂反馈

1、填空。

(1)圆柱的上下两个底面都是(),它们的面积()。

(2)把圆柱的侧面沿高剪开,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圆柱的底面周长就是它的(),圆柱的高就是它的()。

(3)当圆柱的()和()相等时,它的侧面沿高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

(4)圆柱有()条高。

2、一个圆柱的侧面沿高展开后是一个长12.56厘米,宽6.28厘米的长方形,求这个圆柱的底面半径。

 

 

 

课题

圆柱的表面积

课型

概念

学习目标

1、理解圆柱的表面积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