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第二框 财政的巨大作用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457402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5.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 第二框 财政的巨大作用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中政治 第二框 财政的巨大作用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中政治 第二框 财政的巨大作用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中政治 第二框 财政的巨大作用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中政治 第二框 财政的巨大作用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 第二框 财政的巨大作用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高中政治 第二框 财政的巨大作用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 第二框 财政的巨大作用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政治 第二框 财政的巨大作用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关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财政支持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这一点实际是在谈财政的资源配作用。

因为基础设施行业由于行业性质的缘故,个体一般投资意愿不足,从而构成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

因此,为了改善资源配置,基础设施行业需要财政支持。

二是财政的经济稳定作用。

由于各种内在与外在因素的冲击,经济运行经常可能出现大起大落,而财政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作用就是通过“对冲”行为,使经济平稳运行。

三是财政具有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的作用。

教材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即经济结构合理优化,科技进步与人才培养。

这两个方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两个核心内容,而财政在这里都大有发挥作用的舞台。

关于人民生活有保障。

教材在讲述财政保障人民生活这一问题时,主要概括了三个方面。

首先,财政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

国家具有协调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防御外敌入侵的职能。

财政的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保证了国家职能的行使、国家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的稳定。

其次,为建立和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提供物质保证。

例如,公共卫生和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社会救助等问题。

这些都是需要国家财政解决的重大问题。

最后,财政为收入公平分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人民生活提供物质保障。

财政一方面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另一方面通过调节社会分配,在共同富裕的原则下,改善广大人民的生活。

例如,通过个人所得税,调节过高收入;

通过社会保障支出,保证低收入者基本生活。

所以,财政有利于防止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2).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比较表

扩张性财政政策

紧缩性财政政策

实施条件

经济滞缓,需求不足

经济过热,供给不足

措施

增发国债,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和减少税收

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缩减国债规模

目的

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

抑制总需求,降低通货膨胀率,给经济降温

联系

国家通过财政收入和支出控制经济运行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比较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含义不同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对财政收入和支出总量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的经济政策.它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

货币政策是指一国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对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所采取的指导方针及其相应的政策措施.

内容不同

凡有关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政策,如税收的变动,发行国债,保护价收购粮食等都属于财政政策

和银行有关的一系列政策,如利率的调整.其特点是通过利息率的中介,间接对宏观经济发生作用

政策的制定者不同

财政政策是同国家制定的,必须经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通过

货币政策是由中国人民银行直接制定的

二者的联系

(1)二者都是经济政策,都属于宏观调控的重要方式.

(2)在一般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相互配合起作用的.由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经济生活的作用各有其特点,在货币政策收效不明显的严重萧条局面下,财政政策则显得比较有力,如扩大财政赤字,支持大规模的公共工程建设,本身可以吸收一部分失业人员,又可以带动相关部门的发展;

在抑制经济过热方面则相反,因改变税法需要时间,如果采用增税等财政政策,这就使财政政策不可能具备货币政策所具有的灵活性和及时性。

三、问题探究:

1.你知道我们国家目前正在实施哪些重大的工程?

能否就其中的一项工程谈谈你的认识?

2.国债在国家生活中发挥了什么积极的作用?

国债发行越多越好吗?

四、联系实际:

xx年我国将实施稳健财政政策

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xx年我国要继续实施稳健财政政策,并着力推进投资、消费和出口健康发展。

对此,财政部部长金人庆在安排xx年财政工作时指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调整和优化政府投资结构。

要继续调整优化国债项目资金和中央预算内投资使用结构,优先支持农村建设、科教文卫、社会保障、资源节约、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西部大开发,保证重点项目建设。

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特别是新上消耗高、污染严重、技术落后的项目。

二.是通过调整和规范收入分配促进消费增长,更好地发挥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三是巩固和发展出口退税负担机制改革成果。

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狠抓增收节支,坚决制止“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等各种形式的铺张浪费。

继续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将继续是明年财政工作的突出重点。

金人庆说,要加大财政支持“三农”力度,并突出在“多予、放活”上做文章。

一是全面取消农业税。

2006年在全国范围内将全面彻底取消农业税。

四.是积极支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

中央财政将加大用于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重点支持农村“六小”工程以及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种子工程等项目建设

五.是推进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试点,将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40%的县(市、区),中央和省级财政补助标准分别由10元提高到20元,切实支持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六.是全面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继续加大对农村公共卫生、义务教育、科技发展、环境设施和文化设施建设项目的支持力度。

五、检测反馈:

(一)、单项选择题

经济增长是财政收入的基础,财政工作基本是围绕生财、聚财、用财进行的。

“三财”之道,生财为根本,聚财要有度,用财讲效益。

据此回答1-2题。

1.“生财之道”根本在于()

A.调整分配政策,提高财政收入在GDP中的比重B.强化税收管理,堵塞税收漏洞

C.减少财政支出,增发国债D.发展生产,促进经济增长

2.“聚财之度”在于()

A.财政收入的增幅与国民收入同步B.财政收入的增幅应高于国民收入的增幅

C.财政收入的增长应与企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相适应

D.避免财政赤字的出现

3.我国为应对“非典”,花巨资实施严格的强制消毒措施,对患者进行治疗,使疫情迅速得到控制,这体现了财政()

A.是基础设施、基础工业以及高科技研究开发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B.促进科教文卫事业发展

C.为建立和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提供物质保障

D.为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人民生活提供物质保障

4.近年来,国家多次提高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基本工资和离退休人员离退休金,这些表明()

A.财政为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人民生活提供物质保障

B.财政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

C.财政为人民创造安宁、和谐的生活环境

D.财政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障

5.通过财政可以有效地调节资源的配置。

下列可以直接表明财政这一作用的有()

①国家投入资金用于公共卫生事业②国家增加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③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大对西部地区的财政支持力度④国家提高城市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6.2004年8月25日央视国际网载文指出,教育事业是我国人才战略的基础,今后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筹社会与经济的发展,我国财政支出必须向教育事业倾斜。

国家财政支出向教育事业倾斜()

A.能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奠定基础B.能保证人民在稳定的社会环境中安居乐业

C.能提高广大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D.是建立和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物质保证

7.xx年,中央财政用于社会保障的资金达到1456亿元,增长18.1%,安排扶贫资金122亿元.这体现了财政()

A.资源配置职能B.经济发展职能

C.分配调节职能D.国家安全职能

8.xx年,某地财政用于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等方面的支出987亿元.这反映出()

A.财政促进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

B.财政调节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

C.财政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基础

D.财政是建立和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物质保证

(二)、不定项选择题

1.2004年7月8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要进一步发挥财政的作用,今后用于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的事业经费,其比重应至少不低于农村人口比重。

财政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

A.财政是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B.国家通过财政调节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

C.财政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D.国家通过财政可以确保税收的增长

2.xx年初,我国部分地区发生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严重威胁着我国家禽业的稳定发展。

为保持和促进家禽业持续稳定发展,将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财政部在做好疫情防治保障工作的同时,抓紧研究扶持政策。

经国务院批准,中央财政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减免税、费、基金和贴息政策,以减轻禽流感对家禽养殖户以及禽肉加工、冷藏、运输、销售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

这说明()

A.国家通过财政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B.国家财政可以促进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

C.财政是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重要手段D.财政支出可以分为社会保障支出和债务支出

3.财政部和教育部决定从xx年秋季新学期开始,再次大幅度增加免费教科书专项资金,重点补助新疆等22个中西部省份,受益贫困生约占中西部农村学生总数的22%。

免费提供教科书的对象是农村地区因家庭经济困难而无力负担课本费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

这表明()

A.国家财政具有促进科教文卫事业发展的作用B.国家财政具有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

C.财政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物质保障D.财政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

4.从xx年开始,我国连续4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国债发行总规模达5100亿元人民币。

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目的在于()

A.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

B.扩大商品进口的数量与规模

C.扩大商品出口的熟练与规模

D.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

(三).简答题

国家财政是从哪些方面为人民生活提供保障的?

(四).论述题:

图一西藏财政支出简表(单位:

亿元)图二西藏地方财政收入简表(单位:

亿元)

(1)比较图一、图二,能得出哪些结论?

(2)运用所学经济学知识,结合

(1)的结论,说明中央财政在西藏发展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2.C.3.C.4.A.5.B.6.A.7.C8.A

二、不定项选择题:

1.ABC.2.AC.3.AC.4。

A

三、简答题

(1).财政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

(2).财政是建立和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物质保证

(3).财政是实现收入公平分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论述题

(1)图一反映了西藏财政支出自1959年以来增长迅速;

特别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更是成几何级数增长的事实;

图二反映了西藏财政收入增长缓慢,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财政收入增长加快。

比较两图可知,西藏的财政自给率一直很低,其财政收支的巨大差额来自中央财政的大力支持。

它还说明,由于中央财政的支持,近十多年来其自身“造血功就”增强。

(2)中央财政对西藏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有力的保证作用。

第一,国家通过中央财政支持,可以促进西藏经济的发展。

90年代以来地方财政增长迅速就是很好的说明。

第二,中央财政的支持,有力地促进西藏地区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

第三,中央财政支持,有利于促进西藏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西藏的社会稳定。

2019-2020年高中政治第二框又好又快科学发展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使同学们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性及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并树立科学发展观的理念,了解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要求:

了解建设创新型国家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

理解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思路;

了解统筹城乡发展的意义;

理解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宏观要求;

了解统筹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

2. 

能力目标:

辩证分析我国现状的能力,评析不同发展观的认识、分析能力,能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科学内涵的理解能力,能根据实际情况运用科学发展观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和活动,使同学们感受到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并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增强节约意识和忧患意识。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积极投身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活动中去。

二.教学重点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三.教学难点

对科学发展观涵义的全面理解以及如何促进又好又快科学发展。

四.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和启发式教学相结合

五.课前:

制作多媒体课件,收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巨大变化的具体材料和数据,增强教学的说服力。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复习

经济建设的新要求是什么?

(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建设生态文明)

二.又好又快,科学发展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1) 

为什么要树立科学发展观?

多媒体显示因片面追求经济导致环境破坏、资源浪费的图片和材料(广东中山市的水污染),结合P87探究一和专家点评。

探讨片面追求GDP的后果,引导树立正确的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或战略机遇期提出来的一个重要命题和理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连续25年的高速发展,使我国综合国力极大提高,已是不争的事实。

然而,我们为这些发展所付出的代价也非常巨大。

诸如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浪费,“黄、赌、毒”重新泛滥,违法犯罪现象增多,假冒伪劣产品充斥于市等,便是明证。

因此,现在明确地提出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摒弃过去那种单方面追求GDP,不计成本和代价的片面发展观,具有巨大意义。

正如中央党校梁言顺博士提出的“低代价经济增长论”所认为的那样:

一个不计成本和代价的经济模式肯定是个不完善的经济模式;

一个不懂得计算成本和代价的经济理论肯定是个存在缺陷的理论;

一个民族和国家如果不明细自己在发展中曾经或正在付出的代价,那就不是一个成熟的民族和国家。

今后20多年甚至更长时间,我们是否还能继续高速发展?

西方学者有人明确对此表示怀疑,因为世界上经济连续增长时间最长的日本也只有22年。

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问题。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好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2) 

什么是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就是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3)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①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含义——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只是强调发展的要求——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

②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以人为本,体现了我国的性质、发展经济的目的、社会生产的目的。

③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教材由一个探究活动切人,

全面:

四位一体

协调:

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可持续: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社会的永续发展。

④四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五个统筹”的思想,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五个统筹”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要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这些方面的统筹,拓展了统筹兼顾方针的内涵、对象和范围,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从而成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切入点和重要现实途径。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教材由一探究活动导人,活动的素材表明没有科技、创新,自主品牌就没有又好又快发展,探究的意图是让学生感受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要性。

(xx电子百强揭晓华为最强联想最大,介绍华为公司的成长历程,说明创新的重要性)

地位:

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经济发展要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好自主创新。

要求: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

教材的正文强调了自主创新的地位和要求。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结合教材P89的探究活动,活动的素材表明:

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消费的贡献率低;

能源和资源消耗过大。

结合“相关链接”简单介绍三大产业)

教材的正文,说明必须促进“三个转变”——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3)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重要性: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国家的政策和要求:

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统筹城乡发展涉及城镇化问题,利用“相关链接”,介绍城镇化的含义和我国城镇化状况。

(4)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结合环境污染未遏制,广东部分地区蔬菜重金属超标)

重要性——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

要求——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

(5)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这也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八、本课小结:

九、板书设计

第二框:

又好又快、科学发展

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

(2)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①第一要义是发展

②核心是以人为本’

③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④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建设创新型国家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3)统筹城乡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