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453555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1.6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本溪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本溪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本溪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本溪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本溪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本溪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Word格式.docx

《本溪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本溪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Word格式.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本溪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Word格式.docx

根除重大污染源,关闭本钢一铁厂、辽宁公路水泥厂、长白水泥厂、山城水泥厂、小市水泥厂,搬迁改造本溪水泥厂和工源水泥厂,实施本钢发电、北钢焦化脱硫改造。

建成北钢、南芬区、桓仁县等7个污水处理厂及千金岭生活垃圾处理厂,彻底结束全市生活垃圾处理率为零的历史。

预计2010年,环境空气质量二级以上优良天数达标率为95%,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累计下降21.9%。

争创国家环保模范城通过国家初评。

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75%,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

“十一五”时期,成为我市自“七年环境治理”之后生态环境面貌改善最大、环境治理成效最为显著的五年。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预计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47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830元,年均增长分别达15.2%、14.3%,城乡居民收入比2005年增长近一倍。

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连续6年提高标准,启动桓仁县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参保率80%。

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1.5%、87.5%。

“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9.4%。

城镇职工最低工资标准比2005年增长86%,城乡居民低保标准分别比2005年提高47%和1.4倍。

全市各类社会保障标准均提高到全省平均线以上,形成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完成采煤沉陷区治理和棚户区改造重大民生工程,使近7.5万户、20余万居民搬进新居。

实施农村危房改造。

预计2010年,城市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22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4平方米。

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完成“双高普九”达标验收,高标准完成农村一个乡(镇)一所九年一贯制(寄宿制)学校建设任务,完成本溪高中、本溪一中新校区建设,中国医科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沈阳药科大学启动本溪校区建设。

新建的市中心医院、本钢总医院和传染病院综合楼均投入使用,基层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

本溪评书、社火、乞粒舞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建成本溪市体育馆,并多次承办有影响的大型体育赛事。

建成博物馆、广电大厦,完成城区广播电视传输数字化转换,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99.4%。

改革开放全面推进。

顺利实施175户国有中小企业改制,推进231户厂办集体分离改制。

集体林产权制度配套改革进一步深化。

事业单位推行聘用制度,政府机构改革完成阶段性任务。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启动。

非公有制经济强势发展,预计2010年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0%。

对外开放成效显著,“十一五”期间累计实际直接利用外资7.5亿美元,出口创汇66.4亿美元。

总体来看,“十一五”是本溪历史上综合实力增长最快、环境质量改善成效最好、民生工程普惠最广、城乡面貌变化最大、本溪人民不断拥有自豪感的五年(“十一五”规划目标完成情况见表1)。

这五年,不仅全市经济总量翻了一番,更提高了全市人民的生活水平;

不仅解决了一大批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更化解了很多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体制性、机制性和结构性矛盾;

不仅立足于做好当前各项工作,更着眼于长远发展打下非常好的基础;

不仅创造了物质财富,更重要的是创造了精神财富,初步探索出一条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但同时应看到本溪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存在突出矛盾和问题。

主要表现在:

经济支撑点单一,钢铁产业一柱独大,产业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推动经济发展产业类项目不多,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压力较大,诸多社会遗留问题仍需加大力度逐步化解。

 

表1.“十一五”规划目标完成情况表

序号

指标名称

规划目标

完成情况

评价结果

备注

经济发展指标10项

1

地区生产总值

年均增长13%

年均增长16.1%

超额完成目标

预计数据

2

人均生产总值

42000元

54677元

3

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

降低20%

降低21.9%

4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

控制在80吨内

66.92吨

5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年均增长28%

6

固定资产投资

年均增长15%

年均增长28.6%

7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年均增长12%

年均增长17%

8

外商直接投资

年均增长20%

累计7.5亿美元

9

出口创汇

累计66.4亿美元

10

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

达到60%以上

60%

完成目标

社会发展指标12项

11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

30%

35%

12

人均受教育年限

12年

13

万人拥有病床数

55张

57张

14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

61.2万人

61.4万人

15

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

92%

93%

16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率

90%

91.5%

17

失业保险参保率

92.3%

18

新增就业人数

25万人次

42.5万人次

19

城镇登记失业率

控制在5%以内

3.99%

20

人均寿命

75岁

21

人口自然增长率

控制在1.7‰以内

0.66‰

22

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

下降到0.35%以内

0.22%

生态环境指标8项

23

环境空气质量二级以上优良天数达标率

80%以上

95%

24

太子河老官砬子断面水质

保持Ⅱ类水标准

保持II类水标准

太子河兴安断面水质

保持Ⅳ类水标准

超过IV类水标准

25

中心市区噪声平均值

控制在60分贝以下

51.75分贝

26

城市污水处理率

80%

27

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28

各种污染物排放总量

比2005年削减5%

比2005年削减10%

二氧化硫排放量

控制在2005年水平

比2005年减少2.17万吨

29

人均占有公共绿地面积

7平方米

9.5平方米

30

森林覆盖率

75%

人民生活指标4项

31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年均增长15.2%

32

农民人均纯收入

年均增长10%

年均增长14.3%

33

城市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

20.66平方米

22平方米

34

农村人均住房面积

23平方米

24平方米

(二)“十二五”发展环境

综合分析“十二五”时期形势,本溪既面临重大发展机遇,也需应对严峻挑战,总体上是机遇大于挑战。

从机遇和有利条件看,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我国经济发展动力十分强劲,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加快,市场需求潜力巨大。

沈阳经济区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全省大开放、大发展新格局已逐步确立。

实施振兴战略几年来的实践证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更加牢固,活力和动力进一步增强,全市上下政通人和、争先发展的氛围已经形成,长远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更加坚定。

从挑战和困难看,本溪作为老工业基地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体制机制和结构性矛盾尚未根本消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仍然繁重,实现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仍需付出艰苦努力。

昂首“十二五”,建设新本溪。

沈阳在“南下”,本溪要“北上”。

全市上下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坚持“五个三”,昂扬向上、拼搏进取、奋发有为,掀起更好更快发展的新热潮,确保本溪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二、总体发展战略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为主线,以沈本一体化为载体,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目的,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动力,全力推动产业集群化、城市现代化和民生工程化,将生物医药、钢铁深加工、旅游度假三个主导产业培育成较高水平的支柱产业。

拓展发展空间,建设三大城市区域。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和城区经济,推进城乡统筹,建设“三都五城”,构建创新本溪、开放本溪、宜居本溪、和谐本溪,基本实现本溪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

(二)基本原则

“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应遵循以下四项原则:

——加快发展原则。

继续保持实施振兴战略以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良好态势,实现“两个不低于”目标。

——创新发展原则。

大力实施创新战略,加快完善创新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科技创新与制度和管理创新的统一。

——生态发展原则。

深入推进环境战略,构筑新的生态环境经济政策体系和保障机制,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共享发展原则。

以大幅度改善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根本目的,实现厚民、载民、惠民。

注重城乡统筹、经济社会统筹、地区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形成全民共建共享发展成果的新格局。

(三)发展目标

“十二五”时期,本溪城市综合实力排名进入全国地级城市百强行列、省内前五位,实现“六个新跨越”发展目标。

(“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规划目标见表2)。

——经济总量实现新跨越。

全市生产总值翻一番,确保达到2000亿元,再造一个新本溪。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2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达到5000亿元。

——城市发展实现新跨越。

创新城市发展模式,形成“沈溪新城、本溪主城、桓仁新城”三大城市区域。

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完成行政区划调整,启动本溪行政中心向中国药都迁移,建设现代化生态宜居城市。

——产业结构调整实现新跨越。

做优做强冶金支柱产业,集群化发展生物医药、钢铁深加工和旅游度假三个主导产业,加快培育成较高水平的支柱产业,把本溪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钢铁深加工产业基地和山水旅游休闲度假基地。

——环境建设实现新跨越。

继续提升和改善生态环境,强化节能减排,巩固国家森林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成果,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

——人民生活实现新跨越。

民生保障水平位居全省前列,促进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确保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进入全省前列。

——改革开放实现新跨越。

创新各级各类产业园区体制机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扩大开放,塑造本溪对外开放新形象。

表2.“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规划目标

类别

指标

性质

(8项)

年均增长15%以上

预期性

翻一番

年均增长22%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年均增长25%

年均增长16%

(6项)

生物医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

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

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

2.5%

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

40%

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

65%

城镇化率

(11项)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

20%

约束性

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

96%以上

达到Ⅲ类水标准

85%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

10%

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

45%

城市人均占有公共绿地面积

10平方米

75%

(15项)

年均增长16%以上

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

100%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

57万人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

30万人次

35

控制在4.2%以内

36

城乡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

28平方米

37

城市人均拥有道路面积

38

人均期望寿命

76.5岁

39

年末总人口

160.3万人

40

亿元生产总值安全事故死亡率

下降到0.13%以下

(四)发展空间布局

优化功能分区,构建“三带”发展空间格局。

产业带:

集聚产业优势资源,形成以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本钢、辽宁(本溪)钢铁深加工产业基地、辽宁南芬铸件产业园、明山高台子汽车零部件产业园为主的工业带,形成始于张其寨健康城经水洞、关门山、汤沟、大雅河至五女山的旅游带。

城市带:

城市向北发展,依托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建设沈溪新城,依托主城区建设新本溪主城,依托桓仁县城建设新兴城市,逐步实现全域城市化。

交通带:

在原有铁路、高速公路和在建的沈丹客专、沈本产业大道等交通设施基础上,建设沈本旅游大道、太子河旅游景观大道、本桓集高速公路、田桓铁路、沈本城际轨道交通,形成功能完善的全域性交通网络。

三、发展重点

(一)以实现沈本一体化为着力点,以沈阳经济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为突破,推进城乡统筹

抓住沈阳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以沈本城际连接带新城、新市镇建设为核心,逐步实现产业、城市、基础设施、市场和公共服务一体化。

按照沈阳经济区综合配套改革要求,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先行先试、创新发展,更加凸显本溪在沈阳经济区的地位、作用和优势,加快实现沈本一体化。

1.产业一体化

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发展原则,主动承接沈阳产业辐射和转移,在沈本产业带上重点建设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基地、辽宁(本溪)钢铁深加工产业基地、辽宁山水旅游休闲基地和南芬循环经济区,将本溪建成沈阳经济区的装备制造业配套加工主导区、生物医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核心区和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

2.城市一体化

承接沈阳南下的历史机遇,本溪积极向北发展,缩短沈本两市主城区距离,重点建设沈溪新城、太子河新城、火连寨新市镇,形成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沈本城际连接带,使本溪和沈阳在空间上真正融为一体。

3.基础设施一体化

统筹区域内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沈本城际轨道交通,建成更加快速便捷畅通的沈本交通走廊。

全线贯通沈本产业大道,实现沈本客运公交化运营。

建设沈本交通走廊生态景观带,与沈阳共享本溪生态资源。

沈本两市统一规划、共同建设沈本城际连接带上新城、新市镇污水处理等环保设施。

4.市场及公共服务一体化

促进沈本两市各种要素资源自由流动和优化组合。

推进户籍、工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统一管理制度。

共享区域内通信、教育、人才、医疗卫生、体育设施等资源。

加强两市金融业合作,畅通产权交易渠道,完善市场监管体制。

实现沈本市场、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一体化。

5.推进综合配套改革试点

在国家沈阳经济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战略中,本溪率先推进城乡统筹试点,实现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就业、居住环境、社会事业和社会管理等七个方面统筹,基本形成规范有序的土地流转和利用制度,农民工稳定就业、有序迁居城镇的政策制度,形成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居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文化服务体系。

开展南芬循环经济区试点,建立资源深加工体系、废弃物综合利用体系、生态复垦体系,打造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专栏1.沈本一体化建设空间布局

(二)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

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坚持以增量调结构、以存量吸增量,以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升级,按照资源集约、产业集聚、布局集中的产业集群化发展思路,做优做强支柱产业,加快发展主导产业,壮大特色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建设一批分工明确、协作紧密的产业园区,基本完成结构调整,形成趋于合理的产业结构和更强竞争力、更具特色的产业带。

1.做优做强冶金支柱产业

新本钢集团全面完成本钢、北钢合并重组,重点建设三冷轧、四冷轧,改造淘汰落后高炉产能,发展以冷轧硅钢片、汽车板、石油管线钢、不锈钢为主的精品板材和合金棒材。

到“十二五”末期,将本钢建成世界一流装备水平,钢产能超2000万吨、产值超1000亿元、利税过100亿元的中国重要精品板材基地和国际知名、国内领先的大型钢铁企业集团,确保进入世界500强。

2.加快发展三个主导产业

生物医药产业

以国家级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研发和孵化中心为平台,增强研发能力,创建自主品牌,重点建设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和本溪县小市食药产业园、桓仁县北江食药产业园,打造集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健康服务、商贸物流、研发教育于一体,具有中国北方特色、国内一流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重点建设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健康服务三个产业园。

到“十二五”末期,争创50个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医药品种,集聚十余名院士、百余名博士、三十多个海内外研发团队、国内外企业500家以上,实现产值1000亿元,建成国内一流、世界先进的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提升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级医疗器械产业基地。

钢铁深加工产业

发挥资源优势,拉长产业链条,大力发展钢铁深加工产业,重点开发大台沟铁矿和思山岭铁矿,加快建设辽宁(本溪)钢铁深加工产业基地、辽宁南芬铸件产业园、明山区高台子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形成在全国具有较强竞争力和较高知名度的钢铁深加工产业集群,建成国内一流钢铁深加工产业基地。

辽宁(本溪)钢铁深加工产业基地。

重点建设桥北钢铁深加工产业园和东风湖钢铁深加工产业园,发展装备制造、钢结构、钢铁物流等产业。

到“十二五”末期,两个产业园区规模以上企业达到300户,实现产值1000亿元,建成省级经济开发区。

旅游度假产业

积极整合文化遗产、枫叶、温泉、水洞、俊山、秀水等优势旅游资源,扩大旅游度假产业规模,提升配套服务功能,建设辽宁山水旅游休闲基地。

重点开发本溪水洞温泉、关门山汤沟、铁刹山、桓龙湖五女山、大川温泉、财神庙等六个旅游产业度假区,建设以葡萄酒酒庄群、农家乐山庄群为主的100个旅游度假山庄,形成营业收入超370亿元的旅游度假产业集群,建成辽宁温泉旅游的核心区、著名的健康宜居城市和山水休闲度假旅游胜地。

本溪水洞温泉旅游度假区。

重点打造国际旅游度假中心,建成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健康养生、商务会议、山地运动和宗教文化于一体,东北亚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实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