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实验思考题部分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448411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6.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析化学实验思考题部分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分析化学实验思考题部分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分析化学实验思考题部分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分析化学实验思考题部分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分析化学实验思考题部分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分析化学实验思考题部分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分析化学实验思考题部分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析化学实验思考题部分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分析化学实验思考题部分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a.包括使用前的准备:

试漏、清洗

b.标准溶液的装入:

润洗、标准液的装入、排气泡、调节液面、记录初读数。

c.滴定管的读数:

2.滴定操作

左的拇指在前、食指在后,其余三指夹住出口管。

用拇指与食指的指尖捏挤玻璃珠周围右侧的乳胶管,溶液即可流出。

半滴的滴法

(二)实验注意问题

1配制250mL0.10mol·

L-1NaOH溶液,应称取NaOH多少克?

用台称还是用分析天平称取?

2分别以邻苯二甲酸氢钾(KHC8H4O4)、二水草酸为基准物标定0.10mol·

L-1NaOH溶液时,实验原理如何?

选用何种指示剂?

颜色变化如何?

3分别以邻苯二甲酸氢钾(KHC8H4O4)、二水草酸为基准物标定0.10mol·

L-1NaOH溶液时,应称取的邻苯二甲酸氢钾(KHC8H4O4)、二水草酸的质量如何计算?

在滴定分析中,为了减少滴定管的读数误差,一般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应在20—25ml之间。

答:

(1)滴定反应为:

2NaOH+H2C2O4?

2H2O=Na2C2O4+4H2On(H2C2O4?

2H2O):

n(NaOH)=1:

2

故m(H2C2O4?

2H2O)=

1

(CV)NaOH?

MH2C2O4?

2H2O2

滴定所消耗的NaOH溶液体积应控制为20-25mL,所以:

0.100.020126.7=0.13g21

当V=25mL时,m(H2C2O4?

2H2O)=?

0.10?

0.025?

126.7=0.15g

当V=20mL时,m(H2C2O4?

称取基准物H2C2O4?

2H2O的质量范围为0.13-0.15g。

(2)KHP+NaOH=KNaP+H2O依m=(CV)NaOH·

MKHPV=20-25mL

所以,当V=20mL时,m=0.10×

20×

10-3×

204.2=0.41g

当V=25mL时,m=0.10×

25×

204.2=0.51g

4如何计算NaOH浓度?

5能否采用已知准确浓度的HCl标准溶液标定NaOH浓度?

应选用哪种指示剂?

(三)思考题

1.如何计算称取基准物邻苯二甲酸氢钾或Na2CO3的质量范围?

称得太多或太少对标定有何影响?

在滴定分析中,为了减少滴定管的读数误差,一般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应在20—25ml之间,称取基准物的大约质量可根据待标溶液的浓度计算得到。

如果基准物质称得太多,所配制的标准溶液较浓,则由一滴或半滴过量所造成的误差就较大。

称取基准物质的量也不能太少,因为每一份基准物质都要经过二次称量,如果每次有±

0.1mg的误差,则每份就可能有±

0.2mg的误差。

因此,称取基准物质的量不应少于0.2000g,这样才能使称量的相对误差大于1‰。

2.溶解基准物质时加入20~30ml水,是用量筒量取,还是用移液管移取?

因为这时所加的水只是溶解基准物质,而不会影响基准物质的量。

因此加入的水不需要非常准确。

所以可以用量筒量取。

3.如果基准物未烘干,将使标准溶液浓度的标定结果偏高还是偏低?

如果基准物质未烘干,将使标准溶液浓度的标定结果偏高。

4.用NaOH标准溶液标定HCl溶液浓度时,以酚酞作指示剂,用NaOH滴定HCl,若NaOH溶液因贮存不当吸收了CO2,问对测定结果有何影响?

用NaOH标准溶液标定HCl溶液浓度时,以酚酞作为指示剂,用NaOH滴定HCl,若NaOH溶液因贮存不当吸收了CO2,而形成Na2CO3,使NaOH溶液浓度降低,在滴定过程中虽然其中的Na2CO3按一定量的关系与HCl定量反应,但终点酚酞变色时还有一部分NaHCO3末反应,所以使测定结果偏高。

五、HCl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1酸式滴定管的使用:

2滴定操作

用左手控制滴定管的旋塞,拇指在前,食指和中指在后,手指略微弯曲,轻轻向内扣住旋塞,转动旋塞时要注意勿使手心顶着旋塞,以防旋塞松动,造成溶液渗漏。

1配制500mL0.10mol·

L-1HCl溶液,应量取市售浓HCl多少mL?

用量筒还是用吸量管量取?

2分别以硼砂、无水碳酸钠为基准物标定0.10mol·

L-1HCl溶液时,实验原理如何?

3分别以硼砂、无水碳酸钠为基准物标定0.10mol·

L-1HCl溶液时,应称取的硼砂、无水碳酸钠的质量如何计算?

2HCl+Na2CO3=2NaCl+H2O+CO2↑

n(Na2CO3):

n(HCl)=1:

故m(Na2CO3)=

(CV)HCl?

MNaCO2

3

滴定所消耗的HCl溶液体积应控制为20-25mL,所以:

当V=20mL时,m(Na2CO3)=

0.100.020105.99=0.11g2

0.100.025105.99=0.13g2

当V=25mL时,m(Na2CO3)=

④V1<

V2时,组成为:

HCO3-+CO32-

⑤V1=V2时,组成为:

CO32-

(三)注意事项

1.当混合碱为NaOH和Na2CO3组成时,酚酞指示剂用量可适当多加几d,否则常因滴定不完全而使NaOH的测定结果偏低。

2.第一计量点的颜色变化为红一微红色,不应有CO2的损失,造成CO2损失的操作是滴定速度过快,溶液中HCl局部过量,引起HCl?

NaHCO3?

NaCl?

CO2?

H2O的反应。

因此滴定速度宜适中,摇动要均匀。

3.第二计量点时颜色变化为黄色——橙色。

滴定过程中摇动要剧烈,使CO2逸出避免形成碳酸饱和溶液,使终点提前。

实验四、铵盐中氮含量的测定(甲醛法)

1称量2滴定

(二)实验注意问题

1实验中称取(NH4)2SO4试样质量为0.13-0.16g,是如何确定的?

由反应原理可知:

2(NH4)2SO4

4NH4(CH2)6N4H3H4OH

n(NH

4)2SO4

:

nOH?

1:

(NH4)2SO4

即(C

OH?

当V?

20mL时:

m?

?

20?

10?

3?

132.15?

0.13g

21

25mL时:

25?

0.16g

(CV)OH?

M

m)M

0.10molL1,V2025mL

MN

2含氮量的计算公式为?

N?

100%,是如何推导得到

mS

的?

4N

nN:

即(

mN?

m

)N:

故?

100%

(三)思考题

1.铵盐中氮的测定为何不采用NaOH直接滴定法?

因NH4+的Ka=5.6×

10-10,酸性太弱,其Cka<

10-8,所以不能用NaOH直接滴定。

2.为什么中和甲醛试剂中的甲酸以酚酞作指示剂;

而中和铵盐试样中的游离酸则以甲基红作指示剂?

甲醛试剂中的甲酸以酚酞为指示剂用NaOH可完全将甲酸中和,若以甲基红为指示剂,用NaOH滴定,指示剂变为红色时,溶液的pH值为4.4,而甲酸不能完全中和。

铵盐试样中的游离酸若以酚酞为指示剂,用NaOH溶液滴定至粉红色时,铵盐就有少部分被滴定,使测定结果偏高。

3.NH4HCO3中含氮量的测定,能否用甲醛法?

NH4HCO3中含氮量的测定不能用甲醛法,因用NaOH溶液滴定时,HCO3-中的H+

同时被滴定,所以不能用甲醛法测定。

实验五、混合碱的分析(双指示剂法)

1移液管的使用:

①洗涤②润洗③移取④放液2滴定操作

(二)思考题

1.用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组成的方法原理是什么?

测混合碱试液,可选用酚酞和甲基橙两种指示剂。

以HCl标准溶液连续滴定。

滴定的方法原理可图解如下:

2.采用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判断下列五种情况下,混合碱的组成?

(1)V1=0V2>

0

(2)V1>

0V2=0(3)V1>

V2(4)V1<

V2(5)V1=V2①V1=0V2>

0时,组成为:

HCO3-②V1>

0V2=0时,组成为:

OH-③V1>

CO32-+OH-④V1<

HCO3-+CO32-⑤V1=V2时,组成为:

CO32-(三)注意事项

实验六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1容量瓶的使用(见P34-35):

(1)容量瓶的准备:

试漏、洗涤

(2)容量瓶的使用:

①用固体物质配制溶液:

溶解一定量转移——洗涤——定容——摇匀。

②用容量瓶稀释溶液,则用移液管吸取一定体积的溶液于容量瓶中,加

水稀释至标线,摇匀。

2滴定操作

(二)思考题:

1.络合滴定中为什么加入缓冲溶液?

各种金属离子与滴定剂生成络合物时都应有允许最低pH值,否则就不能被准确滴。

而且还可能影响指示剂的变色点和自身的颜色,导致终点误差变大,甚至不能准确滴定。

因此酸度对络合滴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需要加入缓冲溶液予以控制。

2.用Na2CO3为基准物。

以钙指示剂为指示剂标定EDTA浓度时,应控制溶液的酸度为多大?

如何控制?

用Na2CO3为基准物质,以钙指示剂为指示剂标定EDTA浓度时,因为钙指示剂与Ca2+在pH=12~13之间能形成酒红色络合物,而自身呈纯蓝色,当滴定到终点时溶液的颜色由红色变纯蓝色,所以用NaOH控制溶液的pH为12~13。

3.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用Zn2+标定EDTA浓度的实验中,溶液的pH为多少?

解:

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用Zn2+标定EDTA浓度的实验中,溶液的pH为5-6。

4.络合滴定法与酸碱滴定法相比,有那些不同点?

操作中应注意那些问题?

络合滴定法与酸碱滴定法相比有如下不同点:

(1)络合滴定反应速度较慢,故滴定速度不宜太快;

(2)络合滴定法干扰大(在络合滴定中M有络合效应和水解效应,EDTA

有酸效应和共存离子效应),滴定时应注意消除各种干扰;

(3)络合滴定通常在一定的酸度下进行,故滴定时应严格控制溶液的酸度。

实验七水的总硬度的测定

①洗涤②润洗③移取④放液

2滴定

(二)注意事项:

因水样中的钙、镁含量不高、滴定时,反应速度较慢,故滴定速度要慢。

(三)思考题:

1.什么叫水的总硬度?

怎样计算水的总硬度?

水中Ca2+、Mg2+的总量称为水的总硬度。

计算水的总硬度的公式为:

(cV)EDTA?

MCaOL-1)?

1000(mg·

V水

(cV)EDTA?

MCaO?

100(o)V水

2.为什么滴定Ca2+、Mg2+总量时要控制pH≈10,而滴定Ca2+分量时要控制pH为12~13?

若pH>

13时测Ca2+对结果有何影响?

因为滴定Ca2+、Mg2+总量时要用铬黑T作指示剂,铬黑T在pH为8~11之间为蓝色,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为紫红色,终点时溶液为蓝色。

所以溶液的pH值要控制为10。

测定Ca2+时,要将溶液的pH控制至12~13,主要是让Mg2+完全生成Mg(OH)2沉淀。

以保证准确测定Ca2+的含量。

在pH为12~13间钙指示剂与Ca2+形成酒红色配合物,指示剂本身呈纯蓝色,当滴至终点时溶液为纯蓝色。

但pH>

13时,指示剂本身为酒红色,而无法确定终点。

3.如果只有铬黑T指示剂,能否测定Ca2+的含量?

如何测定?

如果只有铬黑T指示剂,首先用NaOH调pH>

12,使Mg2+生成沉淀与Ca2+分离,分离Mg2+后的溶液用HCl调pH=10,在加入氨性缓冲溶液。

以铬黑T为指示剂,用Mg—EDTA标准溶液滴定Ca2+的含量。

实验八铅、铋混合液中铅、铋含量的连续测定

1.按本实验操作,滴定Bi3+的起始酸度是否超过滴定Bi3+的最高酸度?

滴定至Bi3+的终点时,溶液中酸度为多少?

此时在加入10mL200g·

L-1六亚四基四胺后,溶液pH约为多少?

按本实验操作,滴定Bi3+的起始酸度没有超过滴定Bi3+的最高酸度。

随着滴定的进行溶液pH≈1。

加入10mL200g·

L-1六亚四基四胺后,溶液的pH=5~6。

2.能否取等量混合试液两份,一份控制pH≈1.0滴定Bi3+,另一份控制pH为5~6滴定Bi3+、Pb2+总量?

不能在pH为5~6时滴定Bi3+、Pb2+总量,因为当溶液的pH为5~6时,Bi3+水解,不能准确滴定。

3.滴定Pb2+时要调节溶液pH为5~6,为什么加入六亚四基四胺而不加入醋酸钠?

在选择缓冲溶液时,不仅要考虑它的缓冲范围或缓冲容量,还要注意可能引起的

副反应。

再滴定Pb2+时,若用NaAc调酸度时,Ac-能与Pb2+形成络合物,影响Pb2+的准确滴定,所以用六亚四基四胺调酸度。

实验十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1溶液的配制

2称量

3滴定

(二)注意问题:

①加热温度不能太高,若超过90℃,易引起H2C2O4分解:

H2C2O4?

CO?

H2O

②KMnO4颜色较深,读数时应以液面的上沿最高线为准;

③开始时滴定速度要慢,一定要等前一滴KMnO4的红色完全褪去再滴入下一滴。

若滴定速度过快,部分KMnO4将来不及与Na2C2O4反应而在热的酸性溶液中分解:

4MnO44H4MnO23O22H2O

④终点判断:

微红色半分钟不褪色即为终点。

1.配制KMnO4标准溶液时,为什么要将KMnO4溶液煮沸一定时间并放置数天?

配好的KMnO4溶液为什么要过滤后才能保存?

过滤时是否可以用滤纸?

因KMnO4试剂中常含有少量MnO2和其它杂质,蒸馏水中常含有微量还原性物质它们能慢慢地使KMnO4还原为MnO(OH)2沉淀。

另外因MnO2或MnO(OH)2又能进一步促进KMnO4溶液分解。

因此,配制KMnO4标准溶液时,要将KMnO4溶液煮沸一定时间并放置数天,让还原性物质完全反应后并用微孔玻璃漏斗过滤,滤取MnO2和MnO(OH)2沉淀后保存棕色瓶中。

2.配制好的KMnO4溶液为什么要盛放在棕色瓶中保护?

如果没有棕色瓶怎么办?

因Mn2+和MnO2的存在能使KMnO4分解,见光分解更快。

所以.配制好的KMnO4溶液要盛放在棕色瓶中保存。

如果没有棕色瓶,应放在避光处保存。

3.在滴定时,KMnO4溶液为什么要放在酸式滴定管中?

因KMnO4溶液具有氧化性,能使碱式滴定管下端橡皮管氧化,所以滴定时,KMnO4溶液要放在酸式滴定管中。

4.用Na2C2O4标定KMnO4时候,为什么必须在H2SO4介质中进行?

酸度过高或过低有何影响?

可以用HNO3或HCl调节酸度吗?

为什么要加热到70~80℃?

溶液温度过高或过低有何影响?

因若用HCl调酸度时,Cl-具有还原性,能与KMnO4作用。

若用HNO3调酸度时,HNO3具有氧化性。

所以只能在H2SO4介质中进行。

滴定必须在强酸性溶液中进行,若酸度过低KMnO4与被滴定物作用生成褐色的MnO(OH)2沉淀,反应不能按一定的计量关系进行。

在室温下,KMnO4与Na2C2O4之间的反应速度慢,故须将溶液加热到70~80℃,但温度不能超过90℃,否则Na2C2O4分解。

5.标定KMnO4溶液时,为什么第一滴KMnO4加入后溶液的红色褪去很慢,而以后红色褪去越来越快?

因与KMnO4Na2C2O4的反应速度较慢,第一滴KMnO4加入,由于溶液中没有Mn2+,反应速度慢,红色褪去很慢,随着滴定的进行,溶液中Mn2+的浓度不断增大,由于Mn2+的催化作用,反应速度越来越快,红色褪去也就越来越快。

6.盛放KMnO4溶液的烧杯或锥形瓶等容器放置较久后,其壁上常有棕色沉淀物,是什么?

此棕色沉淀物用通常方法不容易洗净,应怎样洗涤才能除去此沉淀?

棕色沉淀物为MnO2和MnO(OH)2,此沉淀物可以用酸性草酸和盐酸羟胺洗涤液洗涤。

实验十一高锰酸钾法测定过氧化氢的含量

2移液管的使用

①只能用H2SO4来控制酸度,不能用HNO3或HCl控制酸度。

因HNO3具有氧化

性,Cl会与MnO4反应。

②不能通过加热来加速反应。

因H2O2易分解。

③Mn2?

对滴定反应具有催化作用。

滴定开始时反应缓慢,随着Mn2?

的生成而加速。

1.用高锰酸钾法测定H2O2时,能否用HNO3或HCl来控制酸度?

用高锰酸钾法测定H2O2时,不能用HCl或HNO3来控制酸度,因Cl会与?

MnO4反应,HNO3具有氧化性。

?

2.用高锰酸钾法测定H2O2时,为何不能通过加热来加速反应?

因H2O2在加热时易分解,所以用高锰酸钾法测定H2O2时,不能通过加热来加速反应。

实验十二软锰矿中MnO2含量的测定

(一)基本操作

1称量

1如果不知软锰矿中MnO2的大概含量,应首先作初步测定;

2Na2C2O4的加入量应适当多过量一些,以加速矿样的溶解并保证溶解完全;

3在室温下,MnO2与Na2C2O4之间的反应速度缓慢,故需将溶液加热。

但温度不能太高,若超过90℃,易引起H2C2O4分解。

1.为什么MnO2不能用KMnO4标准溶液直接滴定?

因MnO2是一种较强的氧化剂,所以不能用KMnO4标准溶液直接滴定。

2.用高锰酸钾法测定软锰矿中的MnO2的含量时,应注意控制哪些实验条件?

如控制不好,将会引起什么后果?

应以H2SO4控制溶液酸度,酸度不能过低,否则KMnO4生成MnO(OH)2沉淀。

溶液的温度应控制在70~80℃,若超过90℃易引起Na2C2O4分解。

实验十四SnCl2?

TiCl3?

K2Cr2O7法测定铁矿石中铁的含量(无汞法)

2溶液的配制

1用SnCl2还原Fe3+时,溶液温度不能太低,否则反应速度慢,黄色褪去不易观察,易使SnCl2过量。

2用TiCl3还原Fe3+时,溶液温度也不能太低,否则反应速度慢,易使TiCl3过量。

3由于指示剂二苯胺磺酸钠也要消耗一定量的K2Cr2O7,故不能多加。

1.在预处理时为什么SnCl2溶液要趁热逐滴加入?

用SnCl2还原Fe3+时,溶液的温度不能太低,否则反应速度慢,黄色褪去不易观察,易使SnCl2过量。

2.在预还原Fe(Ⅲ)至Fe(Ⅱ)时,为什么要用SnCl2和TiCl3两种还原剂?

只使用其中一种有什么缺点?

定量还原Fe(Ⅲ)时,不能单独用SnCl2。

因SnCl2不能还原W(Ⅵ)至W(Ⅴ),无法指示预还原终点,因此无法准确控制其用量,而过量的SnCl2又没有适当的无汞法消除,但也不能单独用TiCl3还原Fe(Ⅲ),因在溶液中如果引入较多的钛盐,当用水稀释时,大量Ti(Ⅳ)易水解生成沉淀,影响测定。

故只能采用SnCl2-TiCl3联合预还原法。

3.在滴定前加入H3PO4的作用是什么?

加入H3PO4后为什么立即滴定?

因随着滴定的进行,Fe(Ⅲ)的浓度越来越大,FeCl-4的黄色不利于终点的观察,加入H3PO3可使Fe3+生成无色的Fe(HPO4)-2络离子而消除。

同时由于Fe(HPO4)-2的生成,降低了Fe3+/Fe2+电对的电位,使化学计量点附近的电位突跃增大,指示剂二苯胺磺酸钠的变色点落入突跃范围之内,提高了滴定的准确度。

在H3PO4溶液中铁电对的电极电位降低,Fe2+更易被氧化,故不应放置而应立即滴定。

 

实验十五I和Na2S2O3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标定

2?

(1)Cr2O7与I的反应速度较慢,为了加快反应速度,可控制溶液酸度为?

0.2~0.4mol?

l

化);

1,同时加入过量KI后在暗处放置5mi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