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一年级科技教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446940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小学一年级科技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最新小学一年级科技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最新小学一年级科技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最新小学一年级科技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最新小学一年级科技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小学一年级科技教案文档格式.docx

《最新小学一年级科技教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小学一年级科技教案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小学一年级科技教案文档格式.docx

2、教师提问:

请你猜猜这些白色的都是什么?

你在哪儿见过,你们家里什么时候也用过它呢?

3、教师小结白色垃圾的危害:

生活中一次性发泡塑料饭盒和塑料袋,使用起来的确很方便,可是它的危害确很大,首先,用一次性次性发泡塑料饭盒盛装食物餐具中的有害物质将渗入到食物中,危害我们的身体健康。

其次,由于它们都无法处理掉,而人们又乱丢乱扔,就会影响周围的环境。

4、想办法:

用啥装东西更好!

引导幼儿根据生活经验,提出使用竹篮、布袋等环保用品。

三、师生讨论周围的环境:

1、你居住的小区楼道里干净吗?

2、你喜欢周围的菜市场吗?

为什么?

3、在小区里看到的垃圾有哪些呢?

它又是从哪里来的?

你喜欢这样的环境吗?

4、比一比:

你喜欢我们的幼儿园吗?

它为什么这么干净?

5、教师小结:

原来脏兮兮的环境都是我们不注意而造成的,这样的环境大家都不喜欢,所以我们要动员所有的人都来学着保护干净的环境,让美丽的绿色留在我们的眼中,赶走讨厌的白色垃圾。

四、畅谈:

怎样让周围的绿色更美

1、说一说:

怎样保护幼儿园美丽的环境?

如在幼儿园要珍惜阿姨的辛苦劳动,不乱扔杂物。

2、谈一谈,怎样让家里人也学会保护环境?

鼓励幼儿宣传、督促家人不随手扔东西,少用一次性塑料袋等。

3、教师小结:

看到干净的,充满绿色的环境我们都喜欢,这样让人感觉很舒服,所以在日常生活中都要养成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而且要提醒家里人同样的做到,只要大家都认真去做,我们周围的环境才会越来越美好。

第三课关紧水笼头

1、培养学生初步的节约用水意识,教育学生爱护和保护水资源。

2、引导学生了解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水。

活动准备:

脏娃娃、水盆、毛巾、洗衣粉等。

活动过程:

一:

开始部分

1、学生随《洒水车》音乐自由表现自己,自有舞蹈。

2、师:

“嘘,小朋友们(轻声地),看你们跳的这么热闹,我就一直在纳

闷儿,洒水车用什么作用呢?

它是干什么的?

二:

基本部分

一、娃娃变干净了

1、师:

“哦,原来洒水车是给马路洗澡的!

在洒水车后面的大水壶里装着

许多的水呢,这样才能保证有足够的水源来给马路痛痛快快的洗个干净!

原来水

的作用还真不小呢!

“对了,我心爱的玩具布娃娃被我玩的脏兮兮的了,就像一个灰老

鼠一样(出示布娃娃),难看死了,小朋友们快帮我想个办法吧!

怎样才能变干净呢?

3、教师洗娃娃:

将娃娃放在水盆中洗干净,用毛巾擦干,并让孩子们看看

娃娃有什么新变化?

二、神奇的水——启发幼儿讨论水在我们生活中的用处和危害

1、水的用处

水能喝、能洗东西,人与动物、植物都离不开水

2、水的危害

a、水多——造成洪水,冲毁良田、房屋、树林、桥等。

如印度发生的印度

大海啸、中国在多雨季节发生的洪水等。

b、水少——造成干旱,人们不能因水,庄稼干枯等

三、欣赏故事《我强的梦》

1、教师有感情的讲述故事。

2、引导学生根据故事内容讨论:

a、水龙头的作用是什么?

为什么要关好水龙头?

b、如果发现水龙头在滴水,该怎么办?

c、学习儿歌《关好水龙头》

关好水龙头

自来水,哗哗流,小朋友,忙回头,

踮起脚,伸出手,拧呀拧,扭呀扭,

用力关好水龙头,节约用水记心头。

三、结束部分

“小朋友们,水的作用可真大,小朋友们渴了要喝水,鱼儿离不开

水,花朵也需要水;

水还能帮助小朋友们讲卫生、变干净,所以我们应该爱惜水

资源,不能浪费!

“现在,我们就先去洗洗手,然后一起站整齐的队伍,去喝水吧!

四、活动延伸

1、教师鼓励学生保持清洁,用正确的方法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观察科学区内植物的生长,通过学生自己管理,了解植物的生长离不开水。

3、提醒学生多喝水,保持身体健康。

(注意是适当的喝水,过多的饮水会

引起幼儿的水中毒,饮水过度会造成学生体内的盐分过稀,导致出现全身无力等

水中毒现象)

第四课了解空气

教学目标

1、发现生活中常见的利用空气也占据空间的例子,体验身边事物的重要性。

2、知道空气是占据一定空间的,是不能随意缩小的。

3、知道空气的质量比水轻,能浮上来。

4、知道空气是有压力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要一起研究一个人最不能缺少的东西——空气。

空气大家每天都在接触,你了解空气么?

2、空气每时每刻都存在我们的身边,你有什么方法证明空气的存在?

3、先不急着讨论,先来看看一个纸团的秘密。

二、学习新课

1、认识空气占据空间的秘密。

(1)实验一

①果我把纸团放在杯子里,再把杯子反扣进水槽,你认为杯子里的纸团会湿吗?

说说看为什么?

②有的同学说纸团会湿掉,有的同学说不会,究竟结果是什么呢?

下面请一位同学证明给大家看,看看哪种说法是对的?

(学生演示)

(2)实验二

①班上哪个同学肺活量大?

我请他来吹一个气球。

②这里有一个塑料瓶,还是那个气球,把它放在瓶子里,再让他吹看看。

③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④既然发现了问题,就要想办法解决,你们小组能解释吗?

(3)做了两个实验了,你发现了空气的什么性质?

(4)关于空气你还知道些什么?

还有哪些问题?

把它们记在活动记录上。

2、指导学生认识空气有质量。

(1)把两只吹了气的气球吊在小棒上,保持平衡,刺破一个,你认为会发生什么变化?

(2)说明了空气还有什么?

(3)这个实验还可以怎么做?

3、空气所占据的空间不能随意压缩。

①大家都玩过气垫的玩具,你玩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

②用手轻轻压一下模拟小气垫,你发现了什么?

怎么解释呢?

(2)自我设计实验

①我们的实验对吗?

用橡皮和针筒设计个实验,再来验证一次,看看我们的实验结果对不对。

(3)我们又发现了一个空气的新性质:

空气可以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4、空气与其它物体的性质对比。

(1)还记得我们三年级时了解过的固体和液体么?

(2)谁来说说固体、液体和空气在性质上有什么区别?

(3)书上的表格请你们讨论以后填写。

(4)学生汇报与补充。

三、巩固新课

(1)今天我们了解了空气的性质,其中有一种在我们的生活重使用的非常多,就是压缩空气,你知道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压缩空气?

(2)他们是怎样应用的?

(3)想不想做一个压缩空气的玩具?

(4)教师讲解三种玩具的做法,并简要介绍原理。

四、作业

(1)完成一个压缩空气的玩具。

第五课空气也是生命之源

教学目标

1、知道空气和水一样,也是生命之源,要防治空气污染。

2、了解保护洁净的空气,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从身边的环境变化和动植物变化意识到空气对人类、全世界的重要性。

4、空气和生命是密不可分的。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空气也是生命之源,我们有责任保护它。

教学准备

空气污染的图片,让学生准备有关空气污染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⒈讲述:

我们已经研究了空气的不少性质,你能总结的说一说吗?

⒉提问:

世界环境日是什么时候?

今天的口号是什么?

⒊讲述:

其实空气也是生命之源

1.了解空气和生命的关系。

(1)为什么说空气也是生命之源呢?

2.了解我们周围的空气。

⑴空气是我们不能离开的,但是我们现在处在怎样的空气中呢?

⑵人类哪些活动会影响空气质量?

哪个小组愿意来介绍你找到的资料?

⑶人类一直不断的在污染着我们赖以生存的空气。

空气的污染我们看不到,空气受污染后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危害?

(4)我们周围的空气现况是什么样的,我们可以去调查一下。

(5)室外的空气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调查?

(6)室内的空气我们又可以从哪些方面调查?

(7)将我们调查到结果记录下来。

(8)教师介绍表格记录方法。

三、巩固应用

1、空气被污染了,而且还在不断污染着。

我们能做什么呢?

2、净化空气,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1、出一份保护、防治空气污染的小报。

教学效果

板书设计:

空气也是生命之源

第六课可爱的玩具蛇

1、知识与技能:

能运用造型元素和手工立体造型方法设计制作”玩具蛇”。

2、过程与方法:

①在欣赏中感受作者创造美的情感;

②在尝试材料妙用中,发展创新思维。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美术与科技结合的简单道理;

在分享中感受成功乐趣。

教学重点:

从平面到立体的设计、装饰过程。

教学难点:

①材料的选择与妙用;

②纸蛇会跳舞的科学原理。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启发谈话法

教学准备:

各种材料制作的玩具蛇。

相关工具材料。

课件。

一、听听蛇的故事,导入新课。

1、讲“蛇和乌龟的故事”,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师:

一条大蟒蛇和一条小毒蛇是朋友。

这天他们在路边发现了一只巨大的乌龟。

蛇兄弟想,这么大的个儿,可是一顿美餐啊。

蟒蛇说:

我来对付他。

于是蟒蛇施展自己的绝技,用身体将大乌龟牢牢地缠住。

而大乌龟早已将身体缩进了壳里,任凭蟒蛇怎么缠绕,也无法伤害到大乌龟。

泄气的蟒蛇,气喘吁吁地爬到了一边。

大乌龟谨慎地露出脑袋,在他露出脑袋的那一瞬间,小毒蛇闪电般地在乌龟脑袋上咬了一口,大乌龟又急忙缩回壳中。

但是几分钟后,大乌龟因为中毒而死了。

哇!

我花了那么大力气也没能伤害乌龟,你却轻而易举地办到了啊。

小毒蛇说:

因为我了解他的要害。

提问:

同学们,你们喜欢蛇吗?

(生:

不喜欢)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制作令人喜爱、好玩的“玩具蛇”。

(出示示范作品,板书课题:

可爱的玩具蛇)

二、了解蛇的知识,形成认识。

1、欣赏课件里的蛇,你认识哪几种蛇?

2、蛇有什么形态特征?

(三角形的头,圆而细长的身体,尖尖的尾巴)(指名汇报,师小结、板书:

头——三角形身体——圆而细长尾巴——尖尖)

3、以平面与立体表现的玩具蛇和生肖蛇给你什么感觉(可爱、雅致、有趣、夸张、拟人)

4、想一想,蛇怎样变,形象才可爱?

二、设计玩具蛇,突破难点。

1、欣赏老师手中各种玩具蛇,猜一猜,它们是怎样做出来的?

2、找一找:

哪些材料像蛇,具有能弯曲、圆而细长的形态特征。

哪些材料经过组合,能设计玩具?

3、试一试:

参考教材的制作步骤。

也来设计制作一条玩具蛇。

(教师简单示范,直观教学,突出教学重点)

出示课件“步骤”:

A、在彩色卡纸上起稿,注意蛇外形的大小。

B、添画,剪开。

运用学过的线条、花纹为小蛇添花纹,注意花纹应随着蛇的身形有疏密的变化。

C、扎或吊起来。

用削好的铅笔尖的尾部在蛇的尾部扎个小孔,立好,再用橡皮泥做个底座固定好。

完成。

4、想一想:

如何装饰才可爱?

三、游戏体验

通过“玩一想一说”等游戏活动,使学生了解纸蛇会跳舞的科学原理。

同时认识到蛇身体的弯曲度、长短度,还有风力会影响蛇跳舞的快慢,从而学会反思自己的作品的成功与不足。

1、为什么蛇会跳舞?

有什么样科学道理?

2、小博士的话:

纸蛇一抖动,就失去平衡,跳起舞来啦!

3、纸蛇怎样才能跳得好看?

注意蛇身体的弯曲度、长短度,还有风力会影响蛇跳舞的快慢。

四、参与评比,分享快乐:

谁的玩具蛇最可爱?

(互评、自评相结合)

评价要点:

1、我(你、他)的玩具蛇会跳舞;

2、我(你、他)的玩具蛇有漂亮的花纹;

3、我(你、他)的玩具蛇造型、色彩花纹、材料的选择与众不同。

五|、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

我体验了设计、制作、共享的乐趣,学会关注身边的材料妙用,敢于尝试。

第七课变废为宝

教学目标:

  1.懂得节约资源是减少垃圾的根本途径.

2.认识循环再造的概念,懂得物尽其用,废物利用.

教学准备:

  各种各样的废纸盒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1.组织学生听音乐玩游戏.

  2.发现地上有许多的垃圾,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原因和好坏.

  3.游戏:

变废为宝

  规则:

教师将学生组织成一个纵队,将发现的纸盒从第一个学生手中传出,当音乐停了,拿着纸盒的学生将以最快的速度,用纸盒动手做一个玩具.看谁做得又快又好.

  4.游戏反复进行.

  5.展示学生作品.

6.教师小结.

第八课纸杯娃娃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纸杯娃娃的基本构造;

2、 

初步掌握分割、组合等基本制作方法;

3、 

能设计自己喜欢的娃娃,并能按照设想制作。

二、过程与方法:

能在设计、制作过程中相互评价、反思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行适当的改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设计制作,享受制作的乐趣,感受合作的力量和乐趣,体验创造魅力;

通过废弃纸杯再利用渗透环保意识和环保能力;

通过对作品的评价交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新意识。

掌握纸杯娃娃的制作方法。

分割、组合等基本的制作技巧并有所创新。

调查表、几个一次性纸杯、课件

一、 

交流信息,引入课题

上周老师布置大家去收集废弃的纸杯并调查了家里一周使用一次性杯及处理方法的情况,现在请大家交流一下。

2、学生交流,师随机评价,补充资料(课件出示)

3、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 

师:

我也带来了一个大纸杯,(出示实物)它哭了,哭得可伤心了,为什么呢?

原来它的主人用它喝茶后,说它没用处就把它扔了。

同学们,难道它只能被扔掉或卖掉,真的没用处了吗?

赶快想个办法帮帮它吧!

(2) 

学生出主意,开阔思路,教师随机评价。

(3) 

揭示课题:

原来只要动动脑,动动手,纸杯能做出这么多东西啊!

这节课我们就学习用纸杯做个娃娃。

老师从书上、网上找了几个纸杯娃娃,你瞧:

(出示课件)

二、表达交流,自主设计

1、师示范:

老师看了这些图片,也想用这些纸杯来个超级变变变,看清楚了,我要变了。

2、自主设计娃娃的样子。

4、 

表达交流

三、讨论制作,合作加工

(过渡)接下来请同学们发挥你的聪敏才智,发挥你的想象力,利用这些废旧纸杯创造出更多漂亮精致的娃娃。

不过,动手之前看看友情提示。

友情提示

先设计后制作;

组内进行合理的分工;

3、完成之后,给作品起一个名称,写在评价表上;

4、要特别提醒大家的是:

操作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当心别把手弄破;

5、老师这里有一个废品回收站,你不用的材料可以分类放到回收站,如果有需要也可以到回收站进行资源共享。

2、分组活动:

 

(1)、教师一同参与,要注意到后面几组的同学,适当指导,提醒学生要注意多交流,积极尝试,及时鼓励敢于创新的学生,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老师看到大多同学都已经完成,就组织参观作品。

四、反思评价,延伸拓展

同学们的手真灵巧,都已经做好了。

1、组织学生评价

接下来,我们请每组选派代表上来介绍作品,介绍时要把作品名称和作品特色说清楚。

其他同学当评委评一评:

设计上,制作上等。

相机鼓励:

不错!

你们的作品很有创意!

你们合作得很好!

相信下一次你们会有更好的作品。

你们的作品真精致啊!

你说得多好呀!

今后继续努力!

整理课桌,回收废品 

出示眉开眼笑的大纸杯:

你们看,这个纸杯有什么变化?

(能被再次利用)

3、组织学生评估

(过渡)刚才大家在制作过程中表现都很好,下面请你们完成评估表。

4、拓展延伸

做好后,这些娃娃还可以怎样进行美化,改进?

小结:

今天这堂课,同学们利用一些废旧纸杯加上自己的聪明才智,制作出了精美的小制作。

其实,我们身边有许多的废弃物都潜藏着被再塑造的条件,只要通过大家的慧思巧手,它们都可以化腐朽为神气。

(出示废品制作的作品的图片),课后去试试看,用你的作品来装饰自己的家。

五、组织大家下课后相互参观作品。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设计了“交流信息、引入课题——表达设想、自主设计——讨论制作、合作加工——反思评价、延伸拓展”等教学环节,并力求突出以下几点:

培养学生多渠道收集信息能力。

充分利用交流评议,实现互动学习,促进技术思维。

具体包括:

设计图的交流评议

作品的交流评议

(3)问题和体会、发现的交流评议

3、多途径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通过课前调查、作品展示拓展学生思路

(4) 

设计过程中鼓励创新

(5) 

作品交流注重特色介绍

(4)课尾的拓展延伸

我认为本节课较好地完成了教学设想,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很高,从小组交流环节可以看出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问题解决方法做了充分的准备,小组间的协作互助体现得非常好,交流的方案和展示的成果质量较高。

学生在课堂上保持了学习的积极性,乐于去接受不同的方法,达到了预期的学习目标。

1、交流信息、引入课题环节 

通过调查家里使用一次杯及处理情况,并搜集信息分析利或弊,让学生了解作品制作的意义,激发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并拓展学生的设计制作思路,为整个技术活动作好铺垫。

同时,为了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情境,我创设了大家帮助哭泣的纸杯娃娃的情境,学生很快地进入了学习情境,由对问题的兴趣转而进入对问题的探究。

第一环节我也注重渗透了废品利用的意识。

达到了教学设计的预想。

2、表达设想、自主设计环节,将全班分为10个小组,每小组4人,课堂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积极思考,大胆设计,有做可爱的小姑娘,有做威武的将军,有做稚嫩的小士兵。

小组内的讨论、交流气氛非常高涨,因此在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的合作性上,达到了教学设计的预想。

但由于老师的示范有趣,学生对示范的作品印象过深,还是摆脱不了思维的定势,这是遗憾的地方。

3、讨论制作、合作加工环节,小组内相互帮助的气氛比较高涨,各小组非常团结,自始自终都体现出团队精神,同学们在协作学习上又有了新的收获。

但学生制作的时间太少了点,不得不匆匆了事,影响了质量。

4、反思评价、延伸拓展环节,同学们在介绍作品和评价中发现了还存在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同时拓展到利用其他废品做小制作,这样就达到了“让学生的学习内容不断深化,让他们的思维有了一个更广阔空间,让我们的学生带着问题离开教室”的目的。

总之,教学中我注重了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以作品设计制作为活动载体,学生参与了调查、设计、制作、评价等技术活动的全过程,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技术思维。

同时,我觉得过程性评价和自始自终渗透环保意识的做法感到比较成功。

第九课用橡皮泥制作瓢虫

一、活动目标:

  1了解瓢虫的外行特征,学习用橡皮泥制作瓢虫。

  2发展学生的搓,捏,团,压等动作技能,锻炼手部动作的灵活性

  二、准备活动:

  红,黑,橡皮泥捏成的瓢虫一只,各种瓢虫图案一份。

  三、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

  1提问:

你们看,今天老师请来了谁(瓢虫,先出示7星,介绍完之后再引出他还有很多朋友,我们来看看都有些谁。

他们长的什么样?

  2你们仔细看看,他们长的那些地方是一样的,哪些地方是不一样的?

(形状一样,背上的花纹不一样)

  3逐一介绍瓢虫:

这只背上的花纹是怎么样的----它叫XX瓢虫(7星是益虫,其它都是害虫)。

  4教师指着图让幼儿集体说一遍瓢虫的种类。

  

(二)出示橡皮泥范例,吸引学生注意

  1今天老师用橡皮泥做了一只瓢虫,看看这只是什么瓢虫?

  2讨论瓢虫的制作方法,教师根据讨论的结果来进行示范。

(可把身体各部分都先做好,再组装上去)。

  用红色搓成半球体行当做身体。

  用黑色橡皮泥搓成6条圆柱体当脚,连接在身体的两边,再加上触角。

  用黑色橡皮泥撮成几个小圆,压扁,贴在瓢虫的背部。

  3幼儿动手制作,教师向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

  4陈列作品,学生欣赏。

  请做好了的学生将作品摆在展览区,其他小朋友可以来观赏(双手藏在身背后)最后将做的好的几只点评(这只是谁做的,这叫什么瓢虫,哪里最可爱,我们给他取个好听的名字)

第十课手工《小风车》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看图制作小风车,提高动手能力。

2、在教师剖析范例的情境下,探索了解风车的制作方法,采用例推的方式,观察制作风车的图示。

3、在制作的过程中,积累操作的经验,尝试有目的地解决困难。

二、教学准备

2、传统文化对大学生饰品消费的影响风车范例、正方形纸、剪刀、铅笔、钉子。

三、教学过程

1、你一个月的零用钱大约是多少?

(一) 

教师出示范例,引导学生观察。

1、这是什么?

你想做一个风车吗?

(一)上海的经济环境对饰品消费的影响2、做一个风车,需要哪些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