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概念创新性教学初探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441837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概念创新性教学初探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概念创新性教学初探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概念创新性教学初探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概念创新性教学初探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概念创新性教学初探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概念创新性教学初探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小学数学概念创新性教学初探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概念创新性教学初探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数学概念创新性教学初探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下面就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谈点儿自己的看法。

  一、小学概念教学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工作的目标,是教学的根本。

进行小学数学概念的教学首先要完成一般的教学目标,如使学生能正确地理解概念、牢固地掌握概念、正确地运用概念等一些有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目标,完成这些基本的教学目标是实现教学的首要前提。

在此基础上,还要完成以下几项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

  概念教学的基本目标是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而学生形成概念的关键是发现事物或形的本质属性或规律。

发现是创新的一种重要形式。

现代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

“发现不限于那种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的行为,正确地说,发现包括着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

”由此可以看出,小学生用自己的头脑去亲自获得知识也是一种发现。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在观察、实验、归纳、分析的过程中去理解数学概念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进行数学的再发现、再创造,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进行数学概念的教学时,要特别注意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例如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使学生对要学的新概念、新知识感兴趣,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通过有效的激励手段,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大胆进行联想和猜测,以培养学生的挑战性和冒险性;

通过思想教育,使学生树立为社会进步做出贡献的远大理想,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优良品质等。

  3、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创新是一种实践活动。

实践为创新提供要求,为创造提供成功的可能。

只有积极参与实践,才能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见解、新思想、新方法.创新能力的提高,会促使一个人把新的思想、新的见解落实到实际中去,在创新活动中养成实践的习惯,进一步提高创新能力。

由此可以看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抓住一切机会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创新力的目的。

例如可以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去探究新的数学知识;

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发现新概念;

可以让学生用学到的数学概念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等。

  以上各教学目标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是教学的基础.因此在概念的教学中,除了要让学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灵活地运用概念外,还要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二、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是教学工作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进行概念的教学首先必须要遵循基本的教学原则,如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的原则、面向全体和因材施教的原则、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结合的原则等,这是因为它们是指导教师开展有效的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一般性原则。

其次还要遵循以下几项教学原则:

  1、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各自的主体精神和主体作用,教师创新性地教,学生创新性地学,使教、学的主体共同参与整个教学过程。

教学中如果没有学生主动的感知、思维,单凭教师的灌输,学生的认识无法实现;

如果只有学生主动的感知、思维,而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的认识同样无法实现。

2、探索性原则

  探索性原则,就是教师要努力使教学活动富有探索性,为学生创设进行观察、探索、发现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质疑问题,大胆联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兴趣,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获取新知,把教学过程转化为学生自觉进行探索新知的过程,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在学习中体验探索的乐趣。

探索性原则是创新教育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根本目的决定的。

实施探索性原则要注意:

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讨论、发现;

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重视学生的思维过程;

要鼓励学生大胆进行联想和猜测,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

  3、实践性原则

  实践性原则,就是在教学中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要结合实例进行教学,鼓励学生动口、动脑、动手,让学生参与到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

要组织有效的练习,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获得运用知识的能力。

实践性原则是教学的目的所决定的。

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是与实践活动密不可分的,创新能力在实践活动中得以表现,在实践活动中得到发展。

只有积极参与实践,才能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实施实践性原则要注意:

在教学中要把所讲授的数学概念同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的去理解和掌握概念,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4、激励性原则

  激励性原则,就是要帮助学生实现成功,让学生在学和做中能经常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愉悦,认识到自身的价值,以此来激励学生的求知欲和成就感,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学生能不断地追求新知,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成功是一个人的基本需要之一,对小学生来讲,成功对他树立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

教学中经常激励学生并帮助他们经常体验成功,能使他们形成积极进取的心态,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坚定他们的创新意志,实施激励性原则要注意:

教师要积极寻找学生的成功和进步,发现其闪光点,并及时给予鼓励;

对学生的不足之处,要采取宽容态度,不要过多指责;

要容忍学生幼稚的或不成熟的想法,尊重并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

要创造机会使学生能经常体验成功,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创新潜能。

  以上各教学原则是一个密切联系的统一的整体。

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深刻理解这些教学原则的内在涵义,结合学生和教材的特点,互相配合,发挥这些原则的整体作用。

  三、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教学方法

  

(一)引入概念的教学

  概念的引入是概念教学的第一步,它是形成概念的基础。

引入这个环节设计、组织的好,后面的教学活动就能顺利展开,学生就会对教师所提供的感性材料进行分析、比较,继而顺利地形成概念。

  引入概念的方法:

1、实例引入,是指利用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所熟悉的事物及实例,从具体的感知引出概念。

2、旧知引入,是指利用学生已掌握的概念引出新概念。

3、计算引入,是指通过计算发现问题,通过计算引出概念。

4、联想引入,指依据客观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引入方法。

(二)形成概念的教学方法

  形成概念的教学是整个概念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概念的形成是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感知、辨别而抽象、概括出概念的过程,因此学生形成概念的关键就是发现事物的本质属性或规律。

  形成概念的方法:

1、比较发现。

比较发现是指通过比较事物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总结出本质属性或规律。

这种方法是针对事物之间的异同点进行探索,能提供对事物较为全面的认识,是一种重要的科学发现方法。

运用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正确认识数学知识间的异同和关系,防止知识间的割裂与混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

2、类比发现。

类比发现是指根据两个或两类事物在某些属性上都相同或相似,联想或猜想它们的其他属性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继而得到新的结论。

它是依据客观事物或对象之间存在的普遍联系——相似性,进行猜测得到结论的发现方法,它可以使学生明确知识间的联系,建立概念系统。

教学中适当地对学生进行“类比发现”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的一种重要手段。

  3、归纳发现。

归纳发现是指引导学生对大量的个别材料进行观察、分析、比较、总结,从特殊中归纳出一般的带有普遍性的规律或结论。

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具体实例的直接观察,进行归纳推理,得出结论;

也可以让学生对实际例子进行分析,归纳出结论。

例如在讲“乘法分配律”时,先让学生计算:

  ①(32+25)×

432×

4+25×

②(64+12)×

364×

3+12×

3

  计算后很容易发现每组中两个算式的结果相同。

再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可以看出左边算式是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右边算式是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

虽然两个算式不同,但结果相同,然后就可以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乘法分配律”。

  4、操作发现。

操作发现是指讲授新的知识前,教师要求学生制作或给学生提供学具,上课时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操作、实验,使学生主动地、独立地发现事物的本质属性或规律。

操作是一个眼、手、脑等多种器官协调的活动。

让学生动手操作去发现概念,可以开发学生的右脑功能,使学生的左脑和右脑协调发展;

利用操作发现还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

   (三)运用概念的教学

  概念的形成是一个由个别到一般的过程,而概念的运用则是一个由一般到个别的过程,它们是学生掌握概念的两个阶段。

通过运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可以加深、丰富和巩固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掌握,并且在概念运用过程中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等,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数学是一门结构性很强的学科,任何一个数学概念都存在于一定的系统之中,并与其它有关概念有着区别与联系。

因此在进行运用概念的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将所获得的每一新概念及时地纳入相应的概念系统,这样新旧概念才能融会贯通,才能真正透彻地理解新概念,才能使相关联的概念形成概念系统。

这样做也有利于学生所获得的概念的保持与运用,有利于学生概念系统的形成,有利于学生认知系统结构的形成。

总之,要达到小学概念的教学目标,首先要明确教学的目标,遵守教学的原则,运用可采用的教学方法引入概念、运用概念,使学生能够较容地接受新概念,激发学生对新概念的学习兴趣。

在进行概念的教学时,要善于综合使用各种方法,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课堂上有讲有练,有问有答,既有教师的启发、引导、讲解、演示,又有学生的看书、质疑、讨论、操作。

这样才能使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真正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赵振威.中学数学教材教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刘品一.小学数学教育.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

[2]小学数学教育.2001年第1-2期.

乔金霞 

(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数学系 

甘肃定西 

743000)

[关键词]教学;

概念;

方法 

创新性

[2]刘品一.小学数学教育.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

[3]小学数学教育.2001年第1-2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军事政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