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吴志毛概PPT整理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441460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7.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郑吴志毛概PPT整理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郑吴志毛概PPT整理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郑吴志毛概PPT整理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郑吴志毛概PPT整理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郑吴志毛概PPT整理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郑吴志毛概PPT整理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郑吴志毛概PPT整理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郑吴志毛概PPT整理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郑吴志毛概PPT整理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关于党的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3、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意义

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邓小平指出:

“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

毛主席最伟大的功绩是把马列主义的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结合起来,指出了中国夺取革命胜利的道路。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第一大理论成果。

(1)毛泽东思想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

(2)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渊源。

(3)毛泽东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二)邓小平理论

1、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1)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第一,时代背景

从列宁到毛泽东:

“战争与革命”

邓小平的新判断:

“和平与发展”

“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

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

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

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

A.两次世界大战的灾难,制约战争、争取和平的力量成为主体。

B.二战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贫富悬殊日益扩大。

”发展”成为世界各国要解决的共同课题。

C.当代世界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

以科技、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状况将最终决定一切。

必须寻找符合本民族、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道路。

✧第二,历史前提

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

✧第三,实践基础

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创造的新事物、新经验,遇到的新问题、新挑战,是新的理论创立和发展的源泉。

(2)邓小平理论形成的过程

✧第一,酝酿(萌芽)时期(50年代中—70年代中)

“白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

✧第二,形成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A.主要观点形成时期(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82年“十二大”)

在“十二大”上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基本命题。

B.形成轮廓时期(“十二大“—87年”十三大”)

“十三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概念。

C.理论体系形成时期(“十三大”—92年南方谈话和“十四大”)

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是南方谈话。

“十四大”作了新的科学概括。

“十五大”首次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括为“邓小平理论”。

2、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是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发展史上的第三次历史性飞跃。

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发展史上的三次历史性的飞跃:

第一次是马克思恩格斯:

从空想到科学;

第二次是列宁:

从理论到实践;

第三次是邓小平:

回答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1)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解决了前人没有解决的问题。

马恩、列宁、毛泽东在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如何“建立”社会主义的问题。

邓小平在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2)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进行了新的概括。

✧(3)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作出了新判断

第一,时代主题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

第二,世界格局由两极格局转变为多极格局。

两极——一超多强——多极化。

第三,两种制度较量的重点从军事斗争、意识形态斗争转变为以经济科技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第四,当今世界出现了新的科技革命,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4)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体系

第一,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

第二,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初级阶段;

第三,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发展生产力;

第四,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改革;

第五,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对外开放;

第六,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四项基本原则;

第七,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三步走;

第八,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

第九,统一国家的构想——一国两制。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江泽民: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益。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1)时代背景——当代世界的新变化

当今国际局势有以下四个特点:

第一,政治格局在多极化中曲折发展;

第二,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

第三,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第四,各种思想文化相互影响、碰撞。

(2)历史依据——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教训

第一,苏东社会主义发生剧变、解体,执政的共产党垮台的教训;

第二,中国共产党80年来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3)现实依据——国情和党情的新变化

第一,国情发生新变化。

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生活日益多样化、多元化。

第二,党情发生新变化。

对执政的共产党的执政、领导能力和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重要意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的理论成果。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纲领和指导思想

新时期党的建设要解决两大历史性课题:

一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执政水平和领导能力、领导水平;

二是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第一,揭示了党的立党之本,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第二,揭示了党的执政之基,进一步回答了党为谁执政,怎样执政等问题。

第三,揭示了党的力量之源,进一步回答了共产党怎样保持先进性和生命力,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问题。

 

第二章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一、过渡时期的探索

(一)新民主主义建设的设想

新中国建立前夕,毛泽东曾设想过要有一个较长的新民主主义建设时期,为将来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条件。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与社会主义改造

1953年6月,毛泽东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10年到15年或者更多一些时间内,基本上完成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过渡时期总路线内容可以概括为“一化三改”:

“一化”是“逐步实现国家的工业化”;

“三改”是“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上完成,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有两个明显特点:

一是采取了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方针。

使我国在国民经济基本上稳定发展的情况下完成了社会制度的急剧变革。

二是采用和平渐变的方式,通过一系列中间环节和过渡措施,逐步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

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探索

(一)1956-57年

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

对照苏联的经验教训,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十对关系或十个矛盾。

第一,在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上,提出要适当地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

第二,在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上,要积极发展和支持内地工业,使工业布局逐步平衡。

第三,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上,提出一定要加强国防建设,但是加强国防就一定要先加强经济建设。

第四,在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上,提出必须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个方面的原则。

第五,在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上,提出应当在巩固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扩大地方的权力。

《论十大关系》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新的方针,特别是提出要以苏联为鉴戒,开辟一条不同于苏联的适合中国特点的建设道路。

56年9月,八大正确指出主要矛盾是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57年2月毛泽东作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

这一时期毛泽东提出了以下重要观点和主张:

(1)提出经济建设的新方针。

A.提出正确处理重、轻、农的关系。

重轻农——工农业并举——农轻重。

“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

B.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主张分权。

C.提出引入市场方法建设社会主义。

陈云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

以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为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济为补充;

以计划生产为主体,按市场变化自由生产为补充;

以国家市场为主体,一定范围内的自由市场为补充。

(2)提出关于社会主义矛盾的学说。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A.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

B.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理论。

C.主要矛盾转化的理论。

(3)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

1956年5月毛泽东明确提出“双百方针”: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是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

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

提倡在文学艺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中有独立思考的自由,有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自己的意见、坚持自己的意见和保留自己的意见的自由。

57年夏天,毛泽东发动反右运动。

反右开始后,毛泽东对阶级斗争形势作出了错误估计,改变了八大关于主要矛盾的判断。

(二)1958-60年

“三面红旗”:

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

58年5月八大二次会议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此次会议后,大跃进运动就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起来。

58年8月,中央北戴河会议作出《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又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

造成失误的原因主要是:

A.想打破常规,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一穷二白”的面貌。

B.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不足,对经济发展规律和中国国情认识不足。

(三)1961-65年

61年1月,八届九中全会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毛泽东提出了一些重要思想:

A.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思想。

B.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思想。

C.价值规律是一个伟大学校的思想。

在62年八届十中全会上,毛泽东又重提“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

65年初又错误地提出要整“党内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四)1966-76年

66年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

毛泽东的主要论点是:

A.一大批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已经混进党、政、军、文各界,相当多数的单位的领导权不在马克思主义者和人民群众手里。

B.一大批干部已变成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他们在中央形成了一个资产阶级司令部,有一条修正主义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在各省市自治区和中央各部门都有代理人。

C.过去各种形式的斗争都不能解决问题,只有实行文化大革命,自下而上地发动群众,才能把被走资派篡夺的权力重新夺回来。

毛泽东说:

“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样,要走弯路,就是S形。

第三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邓小平一再强调,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所要回答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传统认识)

恩格斯说,“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

1、马恩的认识

马恩主要回答什么是资本主义,怎样推翻资本主义的问题。

初步探索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

对未来社会的特征的预测和设想:

(1)建立在高度社会化和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上(即建立在发达资本主义基础上);

(2)消灭了私有制,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所有制);

(3)商品经济已经消亡,社会有计划地组织生产;

(4)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实行按劳分配,高级阶段实行按需分配;

(5)阶级和国家逐渐消亡,人类将得到彻底的解放,每一个人都成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

2、列宁的认识

(1)社会主义要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要建立在以现代技术为基础的大工业之上;

(2)社会主义就是实行公有制、按劳分配和计划经济;

(3)实行无产阶级专政。

3、斯大林的认识

(1)社会主义就是实行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2)社会主义条件下,商品经济仍然在一定范围内存在;

(3)社会主义实行指令性计划经济。

4、毛泽东的认识

一是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二是计划经济;

三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

四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意识形态。

经典作家或传统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可以概括为:

公有制、按劳分配、计划经济(即所谓“三位一体”特征),以及无产阶级专政等。

二、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

1、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形成过程

80年:

“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

第一次使用社会主义本质的概念。

84年:

“……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87年:

“社会主义的第一个任务是要发展生产力”。

91年:

“我们搞改革开放,……没有丢马克思,……问题是要把什么叫社会主义搞清楚……”。

92年初南方谈话: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内涵及其意义

(1)内涵——三方面基本内容和观点:

一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从生产力角度揭示社会主义本质。

指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二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从生产关系角度揭示社会主义本质。

n三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从社会主义根本目标的角度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

(2)意义

✧理论意义:

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新的水平。

第一,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命题,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

第二,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主要本质。

改变了只从生产关系方面认识社会主义的思维定势。

第三,用“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表达社会主义本质,不仅把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目标,而且指明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

第四,突破了社会主义必须搞计划经济,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传统观念。

✧实践意义:

第一,为建立、坚持、发展和完善公有制指明了方向;

第二,为改革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邓小平认为,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1、生产力是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全部历史的基础”。

2、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马恩说,当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任务完成以后,就要“尽快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列宁指出:

“……当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任务解决以后,……必须要把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结构的根本任务提到首要地位,这个根本任务就是:

提高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归根到底是使新社会制度取得胜利的最重要最主要的东西。

邓小平曾说,“……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

3、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基本途径。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第四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

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问题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艰难曲折的过程。

(一)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和实践

马恩设想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等同于社会主义社会)建立在发达资本主义基础上,并提出三个阶段的设想:

n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共产主义第一阶段;

共产主义高级阶段。

但并没有对“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作具体论述。

列宁把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称为社会主义;

并根据俄国具体情况,提出过“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发达形式的社会主义”和“完备形式的社会主义”的概念。

斯大林急于宣布建成社会主义和向共产主义过渡。

认为建成社会主义就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开始,否定社会主义社会的长期性。

毛泽东急于求成,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超英赶美”,“跑步进入共产主义”。

“文革”的灾难。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等人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开始探索发展阶段问题。

1979年9月叶剑英: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幼年时期”。

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明确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

87年中共十三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作了全面系统和科学的阐述,标志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

97年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发展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提出了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及其特点

(一)基本含义

首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时都必经的起始阶段;

而是特指中国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建立和建设社会主义所必经的历史阶段。

其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概念,包括两层含义:

一是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第一层说明社会性质,第二层说明发展程度和水平。

二者缺一不可。

(二)基本特点

1、就社会性质而言,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具有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一是,确立了以公有制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二是,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三是,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是以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为标志。

2、就社会发展程度来说。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不成熟,不完善,还处于初级阶段。

(1)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是建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础上,物质基础十分薄弱,先天不足。

即“一穷二白”。

(2)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现实状况。

我国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基本特点:

一是总体水平低;

二是发展不平衡、多层次。

同时整个社会“二元结构”特征显著。

(3)生产力水平低又决定了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尚不成熟、不完善。

3、就社会发展的历史地位来说。

初级阶段是我国社会发展必然经历的特殊的历史阶段。

我国社会主义超越了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跨越了所谓“卡夫丁峡谷”。

商品化市场化、工业化、现代化,是生产力发展所必经的,不可逾越的。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性质、特征、历史任务和地位,说明了其长期性、艰巨性。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意义

1、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重大发展。

(1)初级阶段理论把在生产力比较落后的国家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与马恩设想的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区别开来。

(2)初级阶段理论还突破了社会主义自身的发展是一个短暂而单一阶段的观念,明确肯定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是多阶段的。

2、初级阶段理论是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最大的实际。

过去过高估计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犯了超越阶段的错误。

第五章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一、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发展与发展观

1、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是两个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经济增长是指一国或社会的经济总量(如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等)的增加和扩大。

经济发展是指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人均收入水平、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以及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等等。

“有增长无发展”现象。

2、发展和发展观

发展是指一国或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

是指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即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的提升和进步。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二)提出科学发展观的背景

科学发展观是中共中央新一代领导集体在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来的。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建筑土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