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案第二章第一节 分子九年级化学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439376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教案第二章第一节 分子九年级化学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化学教案第二章第一节 分子九年级化学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化学教案第二章第一节 分子九年级化学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化学教案第二章第一节 分子九年级化学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化学教案第二章第一节 分子九年级化学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教案第二章第一节 分子九年级化学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化学教案第二章第一节 分子九年级化学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教案第二章第一节 分子九年级化学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学教案第二章第一节 分子九年级化学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为什么当我们把一块糖放入水中,糖很快不见了,水有了甜味,当我们经过施用氨水的农田时,在很远的地方就能闻到刺激性气味?

一、分子的存在

由于糖的微粒扩散到水的微粒中,使水有了甜味,施用了氨水的农田,由于氨气微粒跑到空气中去,所以很远就能闻到刺激性气味。

这些微粒在科学上就叫做分子,分子是真实存在的。

二、分子的性质

1.分子的运动

糖分子遇到水就扩散到水分子中去,氨气可以扩散到空气中去,可见分子是运动的。

2.分子是有间隔的

酒精和水的混和

100亳升水和100亳升酒精混合在一起,体积小于200毫升。

因为构成酒精和水的分子之间有空隙,当这两种分子混合时,有的分子挤点了空隙,所以混合后体积小于200毫升。

结论:

分子是真实存在的,分子是运动的,分子间是有空隙的。

我们能闻到氨分子的刺激性气味,却看不见氨分子,可见分子是微观粒子,它的体积是很小的。

一滴水里大约有1.67×

1021个水分子,如果把水分子的大小与乒乓球相比,就好像拿乒乓球与地球相比一样,它是肉眼看不到的微粒,水分子的质量大约是:

10-26千克。

(水分子直径大允是2.8×

10-10米,乒乓球的直径约为4×

10-2米,地球直径大约是1.28×

107米)。

3.分子有一定质量,也有一这体积,但是非常小。

三、分子的概念

水在加热后变成水蒸气,水分子本质没有变化,其化学性质也没有变化。

硫分子和氧气分子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硫分子,所以化学变化后,硫和氧气的化学性质就不能保持了。

分子:

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注意:

分子只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它只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并非所以物质的化学性质,都是由分子所保持。

运用分子的知识解释: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物质热胀冷缩、“三态”的互变等。

四、纯净物和混合物

铁粉与硫粉的混合实验

引导学生观察未混合,混合后,分离后铁粉与硫粉的颜色

[1] 

[2] 

下一页

课时计划

备课时间:

()周星期()

教出时间:

2004年 

期总第( 

)课时 

计划 

课时 

第 

课时

课题:

溶解度

教学目标:

1. 

物质的溶解性

2. 

固体的溶解度及温度对它的影响

3. 

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4. 

气体的溶解度及压强、温度对它的影响

教学重点:

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复习]1.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定义;

 

2.饱和溶液要在哪两个条件下讨论才有确定的意义;

3.如何判断某溶液是饱和溶液,若该溶液不饱和,怎样才能使它变成饱和溶液。

[引言]我们已经知道,在相同条件下,有些物质容易溶解在水里,而有些物质很难溶解,也就是说各种物质在水里的溶解能力不同。

我们把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叫做溶解性。

[讨论]根据生活经验,溶解性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溶解性的大小与溶质、溶剂的性质和温度等因素有关

[讲述]在很多情况下,仅仅了解物质的溶解性是不够的,人们需要精确地知道在一定量的溶剂里最多能溶解多少溶质,这就要用到溶解度这个概念。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分析]条件:

一定温度下;

标准:

100克溶剂里;

状态:

饱和状态;

本质:

溶质的质量;

单位:

克。

[举例]在20。

C时,100克水里最多能溶解36克氯化钠(这时溶液达到了饱和状态),我们就说氯化钠在20。

C时在水里的溶解度是36克。

又如:

在20。

C时,氯酸钾在水里的溶解度是7.4克,那就表示在20。

C时,100克水中溶解7.4克氯酸钾时,溶液达到饱和状态。

[练习]1.下列叙述是否正确。

(1)食盐在水里的溶解度时是36克。

[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过滤是使不溶性固体和液体分离的一种常用方法,结晶是分离几种可溶性固体混合物的一种方法。

  2.了解过滤的适用范围和主要操作,了解利用结晶方法,在提纯物质时的简单应用。

能力目标:

  1.学习过滤操作和结晶操作;

  2.溶解度曲线与结晶的关系讨论。

情感目标:

  通过粗盐提纯和硝酸钾晶体生成的实验操作渗透科学素质和事实求事精神的培养。

教学建议

知识讲解指导

  1.注意区分过滤和结晶的概念及适用范围,不要混淆

  2.在讲过滤的操作方法时,注意强调:

  

(1)主要仪器包括哪些

  

(2)操作注意事项

  3.应明确在操作的各步骤中玻璃棒的作用

  4.对于学生素质较好的学校,在完成教学大纲所要求的教学内容以后,可结合上节所学有关溶解度的计算,适当补充在温度改变时,有关溶解度的计算。

(另加一课时)

  

(1)高温的饱和溶液降温时,会有晶体析出。

例:

71℃时的溶解度是140g,9℃时是20g,将71℃时的饱和溶液200g降温至9℃时,问能析出多少g晶体?

(100g)

(2)低温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时,需加入一定量的固体溶质,才可使溶液再次达到饱和。

  例:

将20℃时250g饱和溶液,加热至8℃时,需加入多少g晶体才可使溶液再次达到饱和?

(已知20℃时的溶解度11.1g,80℃时为21.4g)

关于过滤和结晶的教学建议

  1.本节教材内容较少,也比较简单,目的是向学生介绍两种分离混合物的一般方法,除应用一些固体物质溶解度的知识外,并不做深入的分析和更多的要求。

重结晶属选学内容,可根据当地化工生产情况作适当处理。

  在学法上,从如何得到粗盐,又如何精制为精盐这样的问题引入课题,提出过滤和结晶是最常用的混合物分离方法。

  接着教材分两段,分别介绍过滤法分离固态物质和结晶法分离可溶性固体的道理。

  2.为了使学生了解结晶法,可以分离几种可溶性固态物质的混合物,教材安排了一个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利用热饱和溶液冷却的方法,使硝酸钾从它与氯化钠的混合液中结晶出来,经过滤达到使硝酸钾晶体与氯化钠母液分离的目的。

从而进一步从温度变化对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影响的不同,讲解应用这种方法的道理,以加深学生的理解。

  3.本节内容不但要以前面学习的溶液、溶解度及影响溶解度的主要因素等相应知识为基础,还与过滤等实验基本操作的技能相联系,如过滤法要跟物质的溶解性及过滤实验操作相联系,结晶法(或重结晶法)跟物质的溶解度、溶解度曲线知识相联系。

  总结分离、提纯物质的两种方法,可用下表表示:

方法

过滤

结晶

适用范围

除去液体中固体杂质,或使纯净结晶与母液分离。

分离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

依据原理

固体颗粒大,不能通过滤纸或过滤层,而滤液可以通过滤纸或过滤层。

利用固体物质溶解性不同,以及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的不同,使一种物质先结晶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主要操作

制过滤器、过滤

浓缩结晶,降温结晶

课堂引入指导

  在生产生活中,人们所接触到的物质很多都是混合物,为了适应各种不同的需要,常常要把混合物里的几种物质分开,得到较纯净的物质,这叫做混合物的分离,过滤和结晶是最常用的混合物分离的方法。

课堂结束指导

  列表对比过滤法和结晶法

教学设计方案1

用过滤和结晶分离混合物的一般原理。

利用结晶方法,分离几种可溶固体物质的混合物的原理。

  引言:

在生产生活中,人们所接触到的物质很多都是混合物,为了适应各种不同的需要,常常要把混合物里的几种物质分开,得到较纯净的物质,这叫做混合物的分离,过滤和结晶是最常用的混合物分离的方法。

  (板书) 

第四节 

过滤和结晶

  一、过滤

  1.定义:

过滤是把溶于液体的固态物质跟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

  2.原理:

过滤时,液体穿过滤纸上的小孔,而固态物质留在滤纸上,从而使固体和液体分离。

  3.操作方法:

  例如:

粗盐提纯(请学生设计实验步骤)展示粗盐,让学生看到粗盐上的沙子等不溶性固体物质,以利于学生思考。

  (演示实验)粗盐提纯

  归纳出:

  

(1)步骤:

  ①在烧杯中溶解粗盐

  ②过滤

  

(2)注意事项:

  一贴:

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

滤纸低于漏斗边缘0.5cm

     滤液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

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处

     烧杯靠在玻棒上倾倒液体

  (3)玻璃棒的作用

  溶解——加速溶解

  过滤——引流

  让学生总结过滤作为分离物质的一种方法的适用范围。

  过滤是用于分离不容性固体和可溶性固体的一种方法。

  设问过渡:

如果要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固体能用过滤的方法吗?

如果不能,想一想能用什么方法来分离它们?

  二 

结晶

  1.定义:

溶质以一定几何形状的晶体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叫做结晶。

  2.原理:

几种可溶性固态物质的混合物,根据它们在同一种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结晶的方法加以分离。

  (讲述)常用的结晶方法主要有两种,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固态溶质,一般用蒸发溶剂的方法得到晶体;

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固态溶质,一般可以用冷却的热饱和溶液的方法,使溶质结晶析出。

硝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钠,应怎样分离?

  (演示实验)在烧杯中加入10g和NaCl混合物,注入15mL水,加热使混合物完全溶解,然后冷却,观察的析出,再进行过渡,晶体留在滤纸上,NaCl溶解在滤液中。

  (讲述)我们已经知道,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80℃时,的溶解度是169g,20℃时为31.6g),因此较高温度下的饱和溶液降温时,部分从溶液里结晶析出。

而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80℃时,NaCl的溶解度是38.4g,20℃时为36g),降温时大部分NaCl仍溶解在溶液里。

过滤时,晶体留在滤纸上,大部分NaCl仍留在滤液里(这种滤液叫做母液)。

  小结:

  作业:

课本142页习题1、2、3

教学设计方案2

[教学方法]实验讨论法。

[教学用具] 

  仪器:

烧杯、漏斗、玻璃棒、试管、试管夹、铁架台、铁环、滤纸、酒精灯、药匙。

  药品:

硝酸钾、氯化钠、明矾、胆矾。

  其它:

投影仪、火柴、粗盐、溶解度曲线图。

[教学过程]

  【引言】我们日常接触的物质很多是混合物,请同学们举出几个混合物。

  从混合物中得到纯净物,需要把混合物分离。

今天我们学习两种混合物的分离方法。

  【板书】第四节过滤和结晶

  【提问】怎样除去粗盐中混有的泥沙?

引导学生根据做过的粗盐提纯实验进行讨论。

  【演示】粗盐提纯

  实验由学生分步操作

  讲台上摆放几种仪器请选择过滤实验所需仪器。

  请一个学生到讲台前组装过滤装置

  请一个学生到讲台前做过滤实验

  引导学生观察粗盐提纯的步骤。

  引导学生观察澄清滤液,比较过滤前的粗盐溶液。

指出:

泥沙不溶于水,留在滤纸上,用过滤的方法除去粗盐中的泥沙。

  达到了提纯的目的。

  组织学生讲评实验

  引导学生讨论小节

  【提问】思考题:

能否用其他方法从氯化钠溶液中分离出氯化钠来?

  我们来学习另外一种分离混合物的方法

  【讲述】把氯化钠溶液加热蒸发,溶液达饱和后继续蒸发就得到了氯化钠。

固体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叫结晶。

  【板书】二、结晶

  在结晶过程中形成的,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叫晶体。

  【展示】几种晶体标本:

明矾、胆矾、食盐晶体。

《第一章 

开启化学之门》教材分析

一、地位和结构

中国人常说“善始者,事半成。

”,初中化学课是学校教育中中学生系统学习化学的启蒙阶段,本章是初中化学课的开头一章,它带有绪言的性质。

正如章名所写,本章的学习内容旨在为学生打开化学的大门,使他们在学习伊始,初步了解化学这门课将要学些什么,学了化学有什么用,怎样学习化学;

此外还要让学生了解一些最基本的化学概念和最基本的学习方法,为化学入门学习做好准备。

简而言之,本章在整个教材体系中,具有启明星的作用,为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指明了方向。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

开启化学的大门,就要使学生真切地体验到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内容是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的;

是引人入胜、富有魅力的。

为此本章以“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

”、“化学研究什么?

”、“怎样学习和研究化学”为主题,通过约53幅插图和11个实验介绍一些古代、近代和现代的化学成就及其应用、日常生活和生产以及科学实验中的化学事实、现象及应用,让学生直观地领会到:

化学事实和现象就在自己的身边和体内,化学科学内容丰富多彩、有趣有用,从而把学生要求学习的“胃口”充分调动起来。

基于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且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

因此培养学生掌握“以观察、实验、实践为主的探究活动”这一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尤为重要。

本章第一节以26幅插图、4个《观察与思考》、2个《交流与讨论》和1个《活动与探究》,第二节以27幅插图、1个《观察与思考》、1个《交流与讨论》、1个《联想和启示》和3个《活动与探究》,第三节以1个《交流与讨论》和2个《活动与探究》;

力求使学生通过简单的探究活动,体验探究的乐趣,初步体会到观察的重要性、实验的实证性和什么是科学研究。

与此同时教材在《练习与实践》中也安排了相关的训练题。

二、教学设计

1、指导思想

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结合学科知识的特点,创设情景,努力培养让学生终身受益的好习惯。

面对依据新课程标准编写的新教材,如何根据新课程的教育理念,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形式,进行本学科的课堂教学,是每一位新课程的实施者——教师,既十分关注又颇感困惑的问题。

作为化学教师,深刻理解化学学科的课程设计理念并付诸实践,是成功进行化学学科课堂教学实践的关键所在。

在《标准》的设计思路中明确指出:

课程的理念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标准》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这一课程总目标又是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构建的。

且《标准》在其第二部分进行了如下的概括性论述: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未来公民适应现代化社会生活的能力。

纵观《标准》中的上述论述,我们不难得出结论——新教材所体现的种种特点(①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对科学过程的感受②精心创设探究情境,培养学生探究能力③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加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渗透与融合④注意体现科学·

技术·

社会(STS)教育的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⑤改革实验内容,加强实验的探究性)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总体要求和具体目标;

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时,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就必须充分体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的课程总目标。

即科学素养的形成与提高是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灵魂。

目前国际上普遍认为,科学素养的内涵应包括下列三个主要方面:

对于科学知识(科学术语和科学基本观点)达到基本了解程度;

对科学的方法达到基本了解的程度;

对于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达到基本了解的程度。

众所周知,素养的本意是指一个人的平日的修养。

顾名思义,科学素养是指一个人平日在科学方面的修养。

而素养的形成与提高来自于教育,因此科学素养的形成与提高必然来自于科学教育。

科学是指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

就其对自然现象客观规律的探究进程来说,其本质是探究;

科学可分为相互关联的四个层次的内容,即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其本质是促进人的发展。

因此科学教育应是科学本质和教育本质的的结合。

科学教育无疑应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四个方面的教育。

如何通过课堂教学这一具体实践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得以形成和提高,我们认为其切入点就是——培养让学生终身受益得好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坏习惯是一种势力,好习惯是一种力量。

改变坏习惯,习惯好习惯,这才是教育的美好结局。

乌申斯基曾说过:

“良好的习惯是人们存在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地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

”。

因此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播种行为,收获的是习惯;

播种习惯,收获的是命运。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要使这一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真正落到实处,注重结合学科特点,培养让学生终身受益的好习惯,无疑是一个好方法,同时也是学科课程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地具体体现。

因此科学素养的形成与提高在新课程下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实践就是要培养让学生终身受益的好习惯以适应未来的化学学习。

鉴于初中化学教育是一个启蒙教育,因此我们以为,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除了注意加强培养具有学科特色的好习惯(如:

细心观察、勤于动手、严谨描述等习惯)外,还应注意重点培养学生以下四方面的好习惯。

①、阅读交流的习惯

科学知识是由科学用语、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等组成。

科学知识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生产、分配和消费(使用)成为最重要的因素。

阅读是指通过看(书报等)并领会其内容。

有目的、有意义的阅读交流是掌握任何科学知识的基础。

同样作为自然科学的化学科学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主要来自于学生有目的、有意义的阅读交流。

因而,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交流的习惯。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通过创设情境和有目的的指导,使学生明确阅读交流不是文科的专利,化学知识的习得离不开自身的阅读量、阅读水平的提高和交流的情况;

阅读的内容包括教材、课外参考书、报刊杂志和网页;

阅读的方式可以是通读,也可以是有选择的重点阅读或上网查询等;

也可以是同学观看电视、同学间、师生间和母(父)子(女)间的相互交流;

使学生养成带着问题去阅读、通过阅读解疑、思考、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②、科学探究的习惯

达尔文说过:

“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

科学方法的教育是科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般的科学方法包括科学的学习方法、科学的解决问题方法、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科学的实验方法等。

每一门学科都有其独特的科学研究方法,作为自然科学的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同样也有着具有化学学科特点的科学研究方法。

“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

它涉及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

”因此科学探究的习惯的培养是培养学生科学学习化学、科学的解决化学问题方法、科学的思考化学问题和科学的进行化学实验的好方法。

由好奇心引发的探究心是人与生俱来的,这种好奇心、探究心不仅是学习的动力、也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习惯的最佳切入点。

我们知道简单内容的学习同样可以具有探究性,而复杂、深奥知识的学习照样可以是接受性的,关键在于教育者的观念和实践。

因而我们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上的各个知识点,创设具有探究学习的氛围,以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习惯。

③、敢于质疑的习惯

科学态度是通过对科学知识的正确理解和科学发展的整体把握而形成的科学信念与科学习惯。

科学精神是对科学真理探索过程中,在对科学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孕育起来的推动科学进步的价值观和心理取向。

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培养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的本性是拒绝权威、更拒绝权力的,科学的本质并不是证实真理,而是不断发现以前的错误,不断更新。

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中相通的一个要素就是敢于质疑。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教育只是一个入门教育,因此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习惯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基本切入点,也是完全符合入门学科教育要求的。

如教师在进行氧气收集方法的教学时,可以在引导学生探究收集方法原理的基础上,提出类似“我们该如何到学校操场上收集一定量的空气,用于环保检测?

”的问题,让学生探讨,并在学生探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质疑“实验室中收集氧气方法是否只有两种”,并加以探究,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好习惯。

④、综合运用的习惯

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可以看作是一个不断深化地对世界进行分析的过程,可世界本身并不会因为人类的分类而发生任何变化,依旧浑然一体。

现代教育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加关注怎样使传授知识的过程成为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开发学生智慧的过程,开发学生智慧的过程即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科知识的过程。

叶圣陶先生说过:

“学校里的课程各个分立,这是不得已的办法,不分立就无从指导。

无从学习。

但因为分立的缘故,某种课程往往偏于一种境界,如数学理化偏于逻辑的境界,历史地理偏于记忆得境界,公民训练偏于道德的境界,等等。

”“教育的最后目标却在种种境界的综合,就是说,使每个分立的课程,所发生的影响,纠结在一起,构成个有机体似的境界,让学生的身心都沉浸在其中。

”要使学生能够“沉浸其中”,教师首先要进入这一“境界”,并在学科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这一“境界”,作为启蒙教育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就应该从学科知识的综合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