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中考湖心亭看雪复习资料 历年中考题 完整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439188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1.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考中考湖心亭看雪复习资料 历年中考题 完整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备考中考湖心亭看雪复习资料 历年中考题 完整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备考中考湖心亭看雪复习资料 历年中考题 完整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备考中考湖心亭看雪复习资料 历年中考题 完整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备考中考湖心亭看雪复习资料 历年中考题 完整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备考中考湖心亭看雪复习资料 历年中考题 完整版Word文档格式.docx

《备考中考湖心亭看雪复习资料 历年中考题 完整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考中考湖心亭看雪复习资料 历年中考题 完整版Word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备考中考湖心亭看雪复习资料 历年中考题 完整版Word文档格式.docx

⑥雾凇沆砀沆砀:

白气弥漫的样子

⑦焉得更有此人焉得:

哪能更:

⑧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强:

勉强

⑨客此客:

客居

⑩及下船及:

等到

1、该文选自《陶庵梦忆》。

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山阴(浙江绍兴)人。

出身仕宦世家,少时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

2、俱:

都。

3、绝:

消失。

4、崇祯五年:

公元1632年。

崇祯,是明思宗朱由检的年号(1628-1644)。

5、是日更(gēng)定:

是,代词,这。

更定:

指初更以后。

晚上八点左右。

定,完了,结束。

6、余:

第一人称代词,我。

7、独:

8、拏(ná

):

同“桡”,牵引。

撑(船)。

一作“挐”。

9、拥毳(cuì

)衣炉火:

穿着细毛皮衣,带着火炉。

毳衣,细毛皮衣。

毳,鸟兽的细毛。

10、雾凇沆砀:

冰花一片弥漫。

雾,从天上下罩湖面的云气。

凇,从湖面蒸发的水汽。

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

曾巩《冬夜即事诗》自注:

“齐寒甚,夜气如雾,凝于水上,旦视如雪,日出飘满阶庭,齐人谓之雾凇。

11、上下一白:

上上下下全白。

一白,全白。

一,全或都,一概。

12、惟:

只有。

13、长堤一痕:

形容西湖长堤在雪中只隐隐露出一道痕迹。

堤,沿河或沿海的防水建筑物。

这里指苏堤。

一,数词。

痕,痕迹。

14、一芥:

一棵小草。

芥,小草,比喻轻微纤细的事物。

15、而已:

罢了

16、焉得更有此人:

意思是:

想不到还会有这样的人。

焉得,哪能。

更,还。

17、强(qiǎng)饮:

尽量喝。

强,尽力,勉力,竭力。

一说,高兴地,兴奋地。

18、大白:

大酒杯。

白;

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也泛指一般的酒杯,这里的意思是三杯酒。

19、而:

表顺承,就。

20、是:

表判断。

21、客此:

客,做客,名词作动词。

在此地客居。

22、及:

到了……时候。

23、舟子:

船夫。

24、喃喃:

低声地,自言自语。

喃:

象声词。

25、莫:

不要。

26、相公:

原意是对宰相的尊称,后转为对年轻人的敬称及对士人的尊称。

27、更:

还。

28、痴似:

痴于,痴过。

痴,特有的感受,来展示他钟情山水,淡泊孤寂的独特个性,本文为痴迷的意思。

(二)通假字

挐:

通“桡”,撑(船)、划

(三)词类活用

1、大雪三日大雪:

名词活用作动词,下大雪。

2、是金陵人,客此。

客:

名词活用作动词,客居。

3、拥毳衣炉火炉火:

名词活用作动词,带着炉火。

4、与余舟一芥芥:

小草,这里名词活用作状语,像小草一样的微小。

(四)一词多义

一:

①上下一白:

②长堤一痕:

数目,最小的正整数,大写是“壹”。

更:

①是日更定:

旧时将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

②更有痴似相公者还

是:

②问其姓氏,是金陵人表示肯定的判断或解释

绝:

①湖中人鸟声俱绝:

②与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与世隔绝

大:

①见余大喜:

非常

②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五)重点语句翻译

(1)是日更定,余拏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译:

(2)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3)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只有西湖长堤在雪中隐隐露出的一道痕迹,湖心亭的一点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船上的人两三个罢了。

(4)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湖中怎么可能还有(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

(5)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不要说相公您痴迷于西湖雪景,还有像相公一样痴迷的人啊!

四、主题归纳:

《湖心亭看雪》堪称古今描写西湖“最漂亮的文章”,文章以精炼的笔墨,记叙了作者自己湖心亭看雪的经过,描绘了所看到的幽静深远、洁白广阔的雪景图。

文章通过写湖心亭赏雪遇到知己的事,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境和淡淡的愁绪。

突出了作者遗世独立、卓然不群的高雅情趣。

表达了作者遇到知己的喜悦与分别时的惋惜,体现出作者的故国之思,同时也反映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的品质以及远离世俗,孤芳自赏的情怀,同时也寄托人生渺茫的慨叹。

[情感]

(1)对故国往事怀恋的淡淡愁绪。

(2)遗世独立,清高自赏。

(3)天涯遇知音的愉悦。

[写法]

(1)白描手法。

(2)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

(3)互文手法。

五、考点归纳: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一句写出了什么意境?

此句在全文结构上有何作用?

想一想这句中“绝”字的妙在何处?

①路无行人,天无飞鸟,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的意境。

②作用:

为下文“独往湖心亭看雪”作铺垫。

③一个“绝”字,从听觉入手,描绘了一幅人鸟受冻,悄然无声,不敢外出的寒冬静默图。

2、“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有什么表达作用?

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表现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也暗示作者的“痴”(不同凡响),为下文作伏笔。

3、作者写及此文时,清朝已建立二三十年,但作者仍采用明朝崇祯的年号,有何意义?

答:

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故国之思。

4、“天与云与山与水”连用三个“与”字写出了什么景象?

显示了天空、云层,山峦湖水混濛一片,举目皆白的景象。

5、“与云与山与水、一白、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这些词对表达中心有何作用?

副词、数量词的使用,于微观中显出宏观,把铺天盖地的雪景烘托而出,写出了视觉的移动,使人感叹人在天地间,不过是沧海一粟。

6、“强饮三大白而别”、“拉余同饮”两句中“强”和“拉”二字表现出人物什么感情?

“强”表现作者的喜悦和豪爽心情;

“拉”表现客人的喜悦心情。

7、哪些动词表现作者的“痴”?

“痴”与课文第一段哪句话相呼应?

写出作者什么心情?

①拏、拥、往、看②与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③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

8、作者引用舟子的话有什么用意?

作者为何要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

①作者引用舟子的话包含了对“痴”字的赞赏,作者的确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

衬托作者深夜偶遇知音的惊喜心情,表明作者不虚此行,深夜赏雪,收获颇大,印象极深。

②画龙点睛,深化意境。

对此迷人雪境,“痴”情人不只“我”一个,这也是一种巧妙的侧面烘托。

9、《湖心亭看雪》和《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写景与人的活动所用的描写手法有何不同?

《湖心亭看雪》主要使用白描手法,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相互映照。

《江雪》主要使用烘托手法,以景衬人。

10、《湖心亭看雪》和《江雪》都描写了雪景和人的活动,但所表达的感情完全不同,请简要分析。

《湖心亭看雪》表达的是作者清高自赏和淡淡的愁绪,《江雪》表达的是作者怀才不遇的孤独感。

11、文中结尾舟子说作者痴,你如何理解作者的“痴”?

(2分)

他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逸致。

12、《爱莲说》中也有含“独”字且意蕴相同的句子,请写出一句。

晋陶渊明独爱菊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六、理解性填空

1、点明时间地点及当时环境的句子是:

2、描写雪景的句子是: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3、点明作者偶遇知音的惊喜之情的句子是:

4、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收束全文的句子是: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5、文中叙写亭中奇遇时,“余强饮三大白而别”表现了作者的喜悦之情和豪爽之情。

文末的“痴”与开头的“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

七、中考真题

20XX年吉林省长春市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拉余同饮。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9.本文作者 

 

(人名)是明末清初 

家。

(1分)

10.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是日更定矣( 

) 

②余拏一小舟 

( 

③拥毳衣炉火( 

④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11.刘勰说:

“句有可削,足见其疏;

字不得减,乃知其密。

”文中“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文字凝练,意蕴丰富。

分析此句交代了哪些内容?

12.作者友人这样评价他:

寓居西湖四十余年,笔下西湖之景空灵晶映,使旧日之西湖于纸上活现。

请在文中找出一处能与此评价相符的语句,准确工整地抄录下来。

13.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阅读本文似亦可感痴者乐雪。

作者与金陵人的“痴”各有怎样的表现?

结尾引用舟子的话对表现主要人物而言,属于哪个角度的描写?

(3分)

20XX年吉林省长春市《湖心亭看雪》阅读答案:

9. 

张岱 

文学 

(共1分,每空0.5分)

①“指初更以后。

晚上八点左右”;

或“指初更以后”;

或“晚上八点左右” 

②今作“拿”,牵引;

或“牵引” 

③一种毛制的衣服 

④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这里指酒杯;

或“酒杯”(共2分,每小题0.5分)

11. 

围绕“看雪的背景;

雪大;

雪下得时间久;

天气寒冷;

环境寂静(静谧;

幽寂;

肃杀)”回答。

(共2分,答出任意两点,意思对即可)

12.“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或“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或“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共2分,答出一句即可)

13. 

第一问围绕“作者的痴表现在大雪三日后独自去看雪;

金陵人的痴表现在于亭中铺毡饮酒赏雪”回答。

第二问围绕“侧面描写(侧面)”回答。

(共3分,第一问2分,作者和金陵人“痴”的表现各1分;

第二问1分) 

(乙)(5分)

2014徐州市《湖心亭看雪》

(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5—8题。

(16分)

【甲】

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见余大喜,曰: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拉余同饮。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

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

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

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

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

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晚同子公渡净寺,觅阿宾旧住僧房。

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

草草领略,未及遍赏。

次早得陶石篑帖子,至十九日,石篑兄弟同学佛人王静虚至,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

(袁宏道《初至西湖记》)

注释:

①昭庆:

指西湖北岸的昭庆寺。

②东阿王:

曹植。

③洛神:

洛水的女神。

曹植《洛神赋》中对洛神之美有极其惊艳的描写。

④净寺:

即西湖南岸的净慈寺。

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

(1)上下一白( 

) 

(2)从武林门而西( 

(3)即棹小舟入湖( 

(4)取道……石径塘而归( 

6.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①湖中人鸟声俱绝 

 

②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B.①才一举头 

②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C.①草草领略,未及遍赏 

②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D.①次早得陶石篑帖子 

②二者不可得兼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6分)

(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2)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3)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

8.下面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湖中人鸟声俱绝”中的“绝”字,从听觉入手,写出了寒冬雪后西湖的冷寂。

“则心已飞湖上也”中的“飞”字,写出了一个初游西湖者目夺神摇的内心激荡,遥见塔影凌空,便自心飞神越。

B.写赏雪,却写道湖心亭上金陵人饮酒的场面,只是为了突出西湖雪景的奇特迷人。

“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则突出了“山”“湖”“好友”齐聚的喜悦。

C.“痴”字与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

“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一句写出了作者对山水的痴迷。

D.“天与云与山与水”,连用三个“与”字,写出了天空、云层、山峦、湖水浑然一体,举目皆白的景象。

“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连用四个比喻,寥寥数笔,写出了扑面而来的西湖美景。

2014徐州市《湖心亭看雪》答案

5.

(1)全

(2)往西走(向西去)(3)就,便(立即,马上)(4)回去(回来)

6.(3分)D(得到A.①消失②绝妙的,到极点的B.①抬起②发动C.①来得及②和)

7.(6分,每句2分,关键词语解释正确,句子通顺即给分)

(1)湖中哪能还有这样的人!

(想不到湖中还会有这样的人!

(2)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啊!

(不要说相公您痴迷,还有像您一样痴迷于此的人啊!

(3)这时候想要用一句话描写(眼前美景)却无法做到,大概就像是曹植梦中初次遇到洛神时(那种惊艳的感觉吧)。

8.(3分)B(写湖心亭上与金陵人同饮,主要表达幸逢知己之乐。

20XX年【湖北省襄阳市】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2—16题。

(10分)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

【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⑴虽乘奔御风 

奔:

⑵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白:

1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属引凄异 

忠之属也

B.其间千二百里 

其真无马邪

C.哀转久绝 

湖中人鸟声俱绝

D.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宋无罪而攻之

1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15.甲、乙两文都善于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但采用的写法又有所区别:

甲文采用的是 

的手法,写景着“素”“绿”“清”“影”“寒”“素”“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乙文写景采用的是 

的手法,”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几笔,就传达出了景物的形与神。

16.甲、乙两文作者都寄情于山水,但表达的情感各不相同,请作简要说明。

20XX年【湖北省襄阳市】答案

12.⑴这里指飞奔的马(只解释为”飞奔的马”亦可) 

⑵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这里指酒杯(只解释为”酒杯”亦可)

13.C(2分)

14.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包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船只都被阻,不能通航。

(”襄”“沿”“溯”必须译正确,译错一字扣1分,扣完为止,共2分)

15.大笔点染 

白描 

(共2分,每空1分)

16.甲文表达了作者对三峡的欣赏与赞美之情(1分),乙文表达了作者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淡淡的愁绪(1分)。

(甲文若只答”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给0.5分)

20XX年中考(福建泉州)湖心亭看雪

6.下列加点词词义不同的一组是( 

)。

A.湖中人鸟声俱绝 

哀转久绝 

B.是日更定矣 

问今是何世

C.问其姓氏 

望其旗靡 

D.强饮三大白而别 

乃记之而去

7.解释加点词。

①余孥一小舟 

②见余大喜 

③及下船 

④客此 

8.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湖上影子……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所表现的景色。

(5分)

9.在文中,作者所表现的情感较为复杂,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一个“痴”字,表达了痴迷于山水、痴迷于世俗之外的情趣。

B.借所描写的雪景,寄托了人生天地两茫茫的深沉感慨。

C.字里行间流露出与民同乐的情怀。

D.委婉地传达出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怀念故国的淡淡愁绪。

6.(3分)B

7.(4分)①通“桡”(携,带.拿) 

非常,十分 

等到 

客居,寓居

8.(5分)湖上映出的影子,只剩下一道若有若无的长堤的痕迹,一个墨点般的湖心亭,和我那 

一片小草叶般的小舟,以及小舟上两三个如米粒般大小的人影罢了。

(意思对,略有文采满分;

其余答案酌情扣分)

9.(3分)C

(20XX年湖北咸宁)

【甲】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峡》) 

(《湖心亭看雪》)

1、解释下面加点词的含义。

①虽乘奔御风( 

)②其间千二百里( 

)③是日更定( 

)④湖中人鸟声俱绝( 

2、下面各组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良多趣味 

此皆良实

B、飞漱其间 

又何间焉

C、余拏一小舟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D、上下一白 

长烟一空

3、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这句话。

4、下面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第①段“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句,是通过侧面描写的方法,表现山远山高。

B、甲文第③段“清荣峻茂”四字状四物,表现了“水之清澈,树之繁密,山之高峻,草之茂盛”,体现了本文语言简约凝练的特点。

C、甲文布局巧妙,前后照应。

如末段写“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巧妙照应了首段的“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D、“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字,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

5、甲、乙两文中的画线句,都是从什么角度写景的?

这两处景物描写各有什么作用?

20XX年湖北咸宁《湖心亭看雪》答案

答案:

1、(2分)①即使 

②代词,那 

③代词,这 

④都

2、(2分) 

D

3、(2分)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自”“亭午”“曦”三个词翻译准确,可得满分,否则扣分)

4、(2分) 

A

5、(4分)甲文、乙文都是从听觉方面写景的。

甲文画线句描写三峡秋天的凄清,渲染了一种凄异的气氛,使人感到无限的悲凉(1分)。

乙文画线句描写出雪后西湖万籁俱寂的景象,使人感到冰天雪地的森然寒意,表现出作者孤寂(或孤傲)的情怀(1分)。

(注意:

意境须答出“景”与“情”)

2010石狮市

阅读《湖心亭看雪》,完成6——10题。

(15分)

6.课文选自《陶庵梦忆》 

,作者 

,_______(朝代)文学家。

7.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A.余拏一小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金融投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