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学习京沪杭交流会上的讲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438081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1.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全市学习京沪杭交流会上的讲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在全市学习京沪杭交流会上的讲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在全市学习京沪杭交流会上的讲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在全市学习京沪杭交流会上的讲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在全市学习京沪杭交流会上的讲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在全市学习京沪杭交流会上的讲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全市学习京沪杭交流会上的讲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在全市学习京沪杭交流会上的讲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北京大力实施“科技北京”战略,打造世界人才聚集高地,建设创新型城市和国际创新枢纽,科技创新创业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高技术产业、科技和信息服务业实现增加值占GDP

的比重达22.7%,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达5.83%,特别是中关村,从上世纪80年代的“电子一条街”,到如今全国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走过了不同寻常的创新驱动发展之路。

上海积极抢占科技制高点,推动城市发展率先实现向创新驱动转变。

全社会研发投入达568亿元,占GDP的比重近3%;

杨浦区实施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三区融合、联动发展”,拉开了“传统工业杨浦”向“知识创新杨浦”的城市功能大转型,成为全国首批创新型城区试点,该区以60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实现GDP达800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100亿元。

杭州创造了“人才+资本”的创业创新模式,成功打响“天堂硅谷”品牌。

去年杭州专利申请量超过4万件,专利授权量2.9万件,均居全国省会城市首位。

学习京沪杭创新发展经验,加快转化南京科教人才资源优势,必须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打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综合环境,走人才引领、科技创业推动超越发展之路。

重点要全面落实“1+8”政策体系和“科技九条”新政,突出以产学研跨区域合作为路径,打通创新与创业、创新与产业以及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转化渠道。

突出以国家人才特区建设为目标,实施创业创新人才“321”计划,积极推广“创新在高校、创业在园区”的“双创”人才工作模式,搭建高层次人才创新平台和创业支持体系。

突出强化高新技术园区、科技创业特别社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打造南京创业创新的载体品牌。

二是学习产业转型的经验,着力提高南京产业发展水平。

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关系科学发展全局,深刻影响着城市的未来。

坚持高端定位,打造现代产业体系,是京沪

杭三市破解发展难题,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经验。

北京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和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6.3%,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75.7%。

上海突出把结构调整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作为新一轮发展的主攻方向,大力推进“四个率先”,加快建设“四个中心”。

去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出首次突破1万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7.9%,在上海落户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353家,外资研发中心334家。

杭州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十大产业实现增加值突破3000亿元,占全市GDP42.9%。

针对南京产业结构相对偏重的问题,结合中心城市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特点,我们要把“调高调轻调优”作为产业调整的基本方向,坚持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引导制造业向服务化环节拓展,服务业向制造业内部融合,整体推进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提升。

重点要聚焦软件研发、新型显示、未来网络、智能电网等新兴产业,加快提升规模、层次和水平,着力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现代服务业比重。

总体使南京的产业结构朝着高端化、服务型、智慧型、生态化方向攀升,加速构建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

三是学习文化发展的经验,着力提高南京文化建设水平。

文化是城市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当今时代,城市竞争不仅体现在物质财富的生产上,最终必然是以文化论输赢。

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始终把文化建设作为重要抓手,文化繁荣发展已成为首都科学发展的鲜明特色和突出亮点。

2011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1938.6亿元,同比增长14.2%,占GDP的比重达12.1%。

杭州围绕文化强市目标,

深入实施“名人、名企、名品、名园、名牌”五大工程,加快推进文化名城、全国文化创意中心建设。

去年,杭州文化创意产业收入超过亿元以上的企业达163家,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达7家,数量居全国各大城市首位。

南京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必须借鉴先进城市文化建设的经验,按照建设世界历史文化名城的战略定位,以一流的理念和标准打造文化品牌,既要注重文化发展数量和规模,更要注重文化发展的结构和质量;

既要注重文化生产能力,更要注重文化创新能力,全面彰显南京历史的纵深感和文化的厚重感,使南京优秀历史文化遗产成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资源,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的人文都市。

四是学习创业富民的经验,着力提高南京民生福利水平。

走创业富民之路,是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的根本要求。

加快一座城市发展,最重要、最根本的就在于要激发广大群众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让自主创业成为社会风尚,让全民创业成为时代强音。

杭州深入实施“民主民生”战略,加大政策创新力度,降低创业门槛,激活创业主体,培育创业文化,弘扬创业精神,使敢创业、谋创业、善创业成为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

在推动大学生创业方面,杭州走在全国前列,大学生创业率达5%,成功率超过60%,形成“以实训促创业,以创业带就业”的杭州模式。

杭州民营经济占GDP比重超过66%,入选全国“民营企业500强”的企业56家,连续9年蝉联全国城市首位。

北京、上海着力推进科技创业,通过健全科技创业创新服务体系,提高孵化器、加速器等创业机构的服务能力,激发各类创业创新主体的活力。

目前,中关村

1.5万名留学归国人才创办6000多家企业,去年园区企业实现总收入为1.92万亿元,上市公司超过200家。

对照先进城市,南京人的骨子里并不缺乏“敢为人先”的血性,但受传统观念和思维惯性的影响,这种血性没有充分地张扬勃发。

新的发展阶段,南京推进创业富民,首先要从培育创业创新精神入手,激发创业活力,培育创新人才,完善创业政策,在全市形成百姓兴家业、能人办企业、干部干事业的浓厚氛围。

要广泛开展全民创业,不断完善政策和工作机制,健全创业服务体系,敢于废除一切不利于创业的条条框框,消除一切不利于创业的体制弊端,清除一切不利于创业的环境因素,建设创业型城市。

通过创业创新带动就业富民,提高民生福利水平,加快建设人民幸福城市。

五是学习改革创新的经验,着力提高南京制度设计水平。

改革创新是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只有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才能“点石成金”、争先率先。

近年来,京沪杭三市纷纷加快改革创新步伐,在不同领域、不同方面创造积累了许多好经验、好做法。

北京突出在调整首都功能核心区行政区划、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推进文化体制和科技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上海紧紧抓住开发浦东和举办世博会的机遇,全方位推进改革创新,改革的内容涵盖了优化空间布局、调整园区体制机制、改善政府服务等多个方面,创新的内涵融入了城市定位、园区发展、企业战略等各个层次。

杭州以实施综合配套改革重点项目为突破口,成功实施了富有特色的高效、灵活、规范、有序的综合配套改革。

南京要向改革创新要资源、要空间、

要发展后劲,以好于、优于、快于其他地区的改革创新实践,真正担负起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使命。

要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两只手的作用,充分发挥市和区县两个积极性,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两个因素的功能,重点围绕国资做强、民资做大、地方放活、部门放权、科技放开等领域加强顶层设计,制定一个目标明、思路清、措施实的改革方案。

重点解决好“统”和“放”的问题,对城市规划、产业布局等全局层面的重大问题,建立更强有力的统筹机制;

对不违背国家政策规定,能够下放给区县和基层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都要全部下放,充分激发基层创新发展的活力,探索建立健全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

六是学习城市治理的经验,着力提高南京城市管理水平。

这次学习考察的三个城市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他们在城市管理方面,突出把传统优势以及历史、文化和现代发展进行完美融合,创造了新的发展理念,展示了新的城市面貌。

北京紧紧抓住奥运机遇,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不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和城市管理水平,向世界展示首都的文明风貌和国家的文明形象。

上海以世博会为契机,大力推进城市发展转型,在城市更新改造、低碳城市等最新理念方面引领潮流,城市现代化国际化水平得到迅速提升。

杭州将“生活品质之城”作为最高层面的城市定位和城市品牌,坚持保老城与建新城协同并进,高起点推进城市管理,率先把有机更新理念贯穿于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的全过程,用“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开展西湖综合保护和城市综合治理工程。

认真学习京沪杭经验,南京要按照“科学、严格、精细、长效”的原则,坚

持建管并举、重在管理、重心下移、强化基础的方针,全力推进城市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数字化、精细化、长效化。

要深化大城管体制改革,创新城市管理运行机制,建立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完善网格化管理模式,加强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前一段时间,参加全省苏北工作会议,亲眼目睹苏北振兴的显著成就,亲身感受苏北发展的蓬勃热潮,尤其是亲身体会到苏北干部群众空前迸发的改革创新、干事创业热情,很受教育和鞭策。

正如罗志军书记、李学勇省长所指出,苏北振兴的实践积累了十分宝贵的发展经验,这就是目标上坚定不移、思想上与时俱进、工作上形成合力、精神上自强不息,苏北发展最可贵的变化是干部群众“精气神”的全面提升。

这些经验特别是苏北干部群众那么一股子奋发向上的“精气神”,我们也要虚心学习。

我们提出学习波士顿、以色列、京沪杭等先进地区和城市经验,学习苏北干部群众的“精气神”,不是要照搬照套、追随爬行,而是要学习精神实质为我所用、扬我所长、创我所新。

我们学习他人,不是为唱衰南京,而是为唱响南京,着力把南京这座伟大城市之歌唱得更嘹亮;

我们学习他人,不是妄自菲薄,而是不要妄自尊大,着力把南京发展得更好更具竞争力;

我们学习他人,不是悲观失望,而是奋发图强,着力把南京早日建设成为一个全省综合素质最好、国内外有很强竞争力、令人向往的城市!

美国著名的职业演讲家凯斯·

哈瑞尔,是超级畅销书《态度决定一切》的作者,他告诉我们只有将正确的态度付诸于

行动,才能取得最大的成功。

南京推进现代化建设,当好第二个率先先行军,眼下的任务是尽快把这次考察学习的成果转化为我们的工作理念、方法、举措和成效。

一要全力以赴推进思想解放。

今后3至5年,将是城市发展位次重新洗牌的“分化期”,能否率先领先、赢得长期竞争优势,对于南京发展至关重要。

京沪杭三市发展的重要经验,就是坚持不懈地解放思想。

在推进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南京存在着省会城市政治地位突出与经济首位度不高、自然山水组合良好与环境质量不优,科教人才资源丰富与科技成果转化不足、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与文化竞争力不强、民生工作力度加大与群众认可度不够“五大反差”。

今后,南京必须坚持高标准、追求高水平,对接先进城市,从骨子里来一场“自我革命”,克服小富即安、小成即满的思想,确立更高的目标、更新的思路,一切工作围绕发展来谋划,以发展论输赢,以发展定实绩,切实增强思想认识的超前性、抢抓机遇的主动性、推进发展的创造性。

二要全力以赴聚焦发展目标。

这次,我们所到之处都能深切地感受到,京沪杭三市未来发展目标高、定位新。

我们要通过学习交流总结,以先进城市为标杆,高举“三争一创”旗帜,围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聚焦省定和市定指标体系,瞄准制约现代化建设的居民收入、环境质量和农村发展水平等“三大薄弱环节”,突破常规路径,实施关键之策,形成倒逼机制。

尤其要坚持扬长之举,充分发挥优势指标的带动作用,坚持特色立市,在更高的层次上整合发展资源,在更大的范围内集聚发展要素,确保到2015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三要全力以赴落实发展

责任。

学习考察,如果是看现场很激动、听介绍很震动、回来后却没行动,那就枉了此行。

应该说,这些年我们多次组织大家外出考察学习,但一些同志一听说到北京、上海、杭州学习,就感到去了很多次,没有看头。

我看,是因为有些人的心思不在工作上,说到底还是责任心的问题。

必须树立求真务实的良好作风,扑下身子,说了算、定了干,干必成、成必优,把所有心思、精力、才智全部用到工作上,形成一抓到底的落实机制。

要围绕确定的总体思路和目标,建立严格的考核激励机制,明确分工,落实责任,拿出一股子拼劲、闯劲和韧劲,切实解决发展中的具体困难和问题,确保把每一项工作落到实处。

全市上下要按照“边学边比、边比边改、边改边干”的要求,把学习的收获、交流的成果、领会的精髓,转化为新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转化为推进创新发展的具体思路,转化为领导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形成齐心协力推进“三争一创”实践和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局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