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最深入古建筑讲义李会智老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41124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349.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全最深入古建筑讲义李会智老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最全最深入古建筑讲义李会智老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最全最深入古建筑讲义李会智老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最全最深入古建筑讲义李会智老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最全最深入古建筑讲义李会智老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全最深入古建筑讲义李会智老师.docx

《最全最深入古建筑讲义李会智老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全最深入古建筑讲义李会智老师.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全最深入古建筑讲义李会智老师.docx

最全最深入古建筑讲义李会智老师

古建筑讲义

主讲人李会智

 

第一章中国古代建筑部位名类

中国古代建筑形制繁多,类别多样,从所使用的材料上划分有土作、砖作、石作、铁铸、铜铸木作等,无论使用什么样的材料进行建造,其建筑部件均以木结构建筑部件为宗,所以在学习古建筑结构部件时,首先是学习和掌握木结构建筑中的建筑部件名称和其结构功能。

中国古代建筑由三部分组成,即基座、屋身、屋顶三个部分,各建筑部件的命名,是根据所处位置而确定的。

第一节基础

1、基座

古建筑的基座由地上和地下两部分作成,均为建筑物的基础。

地上部分因处于露明处故称作台基,地下部分因埋深于地面以下称作基础。

根据所用材料的不同分夯土基础、瓦渣基础、灰土基础、桩基础、石基础。

2、夯土基础

是地表面以下基础的做法之一,是在预定的建筑物基址范围内挖去表土至一定深度,再用石夯或木夯将回填土分层夯实的一种传统基础做法。

始见于原始社会晚期。

商周时广泛应用于宫殿及城墙建筑中,以后一直流行至隋唐。

3、瓦渣基础

是地表面以下基础的做法之一,是利用建筑物的废砖碎瓦片与黄土隔层夯筑而成的表面以下的传统基础做法。

也有个别的利用铁渣代替废砖碎瓦隔层夯实,这种基础的强度较之夯土基础而高。

如上海元代真如寺大殿的柱下基础,唐代山西五台南山寺正殿柱础石下的基础、芮城永乐宫三大殿的基础均此种做法、太原拱极门。

4、灰土基础

上海嘉定真如寺大殿基础示意图

是地表面以下基础的做法之一,是在黄土内掺和一定比例白灰,分大夯灰土和小夯灰土。

搅匀后依照需要的深度分层夯实的一种传统基础做法。

一般认为始于明代初期,后代普遍使用。

至清代,以成为一般大型建筑物基础的常规做法,并有专书介绍这

种基础做法及黄土与白灰之间的用料比例关系。

有北京明代城墙的墙基等实例。

河北正定隆兴寺转轮藏殿基础示意图

分大夯灰土,其白灰和黄土的比例为3∶7----1∶9,筑打时每步虚铺灰土7寸(22.4厘米),夯实为5寸(16厘米),多用于次要工程;小夯灰土,其白灰和黄土的比例为7∶3----2∶6,筑打时每步虚铺灰土7寸5分(24厘米),夯实为5寸(16厘米),多用于重要工程。

5、桩基础

河北易县清崇陵陵恩殿基础示意图

山西芮城永乐宫三清殿基础示意图

在地基松软或临水处建房时,于建筑基础处打入大批木桩使其松软土层加密,增强基础强度的一种传统做法。

常见的有梅花桩,每组打5根桩,又称“聚五”排列形式如梅花五瓣;马牙桩,每组打三根,又称“三星桩”排列形式如马牙齿相错;排桩,根据需要可以单排、双排或多排式样,多用质地较好的木材,入柏松、衫木及松木等。

在木桩露出基槽的空挡处,以碎石填充,并灌以灰浆使其坚固。

此做法隋代有之,清代延续使用。

太原晋祠圣母殿、鱼沼飞梁及献殿的基础即使用此方法。

河北易县清崇陵陵恩殿即此作法。

6、石基础

是地表面以下基础的做法之一,即施石料砌筑的建筑物的基础。

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条石结构,多见于南方江浙一带的高大建筑中;一是片石结构,即从山地采来未加工的石料砌筑的基础,各山区多用此做法,一般是基础砌出地平与基台连成一体;一是卵石结构,即用河卵石填入基坑内然后用黄土填充空隙,或用泥浆灌实,多见于山溪河边的建筑中。

7、台基

砌台明砖

满装石座

宋代称阶基,是建筑物基础的组成部分,是地表面以上的基础部分,其四面砌以砖、石墙,里面回填土,上面铺墁砖石的台子。

台基内按柱子的分位,以砖、石砌筑磉墩和拦土,磉墩是柱子的下脚。

柱子立于柱础上,而柱础放在磉墩上。

磉墩与磉墩之间,按面阔或进深,砌成与磉墩同高的墙,称“拦土”。

位于门窗之下的拦土,即门窗基墙。

台基部分露明之下,施用料石平垫,其上皮比地面高出一两寸,称“土衬石”。

土衬石外边比台宽约二三寸,称“金边”。

台基上面各角所设方石,称“角石”。

台基上面周边所铺设的条形面石,称“阶条石”。

(宋代称压拦石,阶沿石)。

阶条石之下,土衬石之上,是“斗板石”。

古建筑台基所用之石料均可施砖代替。

台基起初是处于防潮、防洪的功能,以后演变为表现建筑主人的权贵和地位的象征。

如《礼记》规定,不同阶级地位台基高度标准是:

“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

魏晋以前台基立面形式一般是平直素式的,象一个简单的盒子,表面砌以砖石保护,一直沿用至明清。

魏晋以后重大建筑物台基的形式,开始转变为须弥座形制。

8、须弥座

又称修迷楼。

是从梵文sumeru的汉译音来的,意为圣山。

一种高级的台基形式。

原来只是佛像的象座。

普遍用语寺观、宫殿、坛庙的主殿、塔幢等尊贵的建筑上,最早实例见于北朝石窟,形式较为简单,上、下线道只是方角式的层层迭出,随后出现原顺线条的“莲瓣”枭(音xiao)混,卷草纹饰等,唐代以后,装饰情绪更为华丽,除复杂的线饰外,台明身还有小立柱分隔,束腰内设

罨涩砖

方涩平砖

有恳“壸(音kun)门”,门里雕刻

壸门柱子砖

力士、飞天、花草等图案。

因须弥

仰莲砖

座中多种部件,纯粹是一种装饰性

束腰砖

部件,故形状随其时代美感要求的

罨牙砖

覆莲砖

潮流而不断变化。

总的看唐----宋

单混肚砖

牙脚砖

图案复杂,壸门内多雕为人物;元代开始趋向简单化,壸门内所雕人物逐渐减少,且所雕人物多戏剧人物和胡人形象;明清以后束腰变矮,莲花肥厚,图案简单,多用植物和花草、几何图案。

9、柱础

清式须弥座示意图

又称柱顶石,位于台基之上,柱子之下的承托柱子的石构件。

其下部埋入台基之下,上部露在地面之上,雕成各种造型,且雕有不同图案,有素覆盆、宝状莲花、仰覆莲花等形式。

是将集中于柱身的荷载传递于地下的过度构件,同时也兼起防潮的作用。

柱础商代有之,但埋入地下。

汉代露出地面,有方、壶、倒栌斗和覆盆等形状。

六朝多以莲瓣为饰,也有售形的。

唐宋以覆盆雕莲瓣为主。

元、明代多素覆盆式,不加雕饰,有的是不规整的石块。

清和民国形式多样,有石鼓形和多角形等,且雕刻考究图案繁多。

10、柱櫍

宋《营造法式》柱础

即柱子与柱础之间的隔垫构件。

功能是隔潮、取平,便于局部置换时不影响整体柱子大局。

发现较早的柱櫍是商代所用的铜柱櫍,以后历代均有使用,多为石柱櫍,柱櫍南方使用较多。

11、月台

浙江东阳县卢宅大厅前柱础

辽宁义县奉国寺大雄宝殿柱础

寺观、庙宇中主体建筑台基前砌筑的大型平台。

与台基相似。

一般为方形,较台基表面低四五寸不等。

地面铺石板或砖,中央放置如鼎、香炉等祭祀器皿。

功用是供人们举行参拜、祭祀、供奉等仪式活动,显示一种庄重、崇高的气势。

月台唐代已出现,盛行与辽、金。

 

12、平座

柱础图案

建筑上用立柱、挑梁、斗栱或只用斗栱挑架起来的平台或挑台、过道。

其种类较多,多用于楼阁式建筑和塔腰檐之上,类似与现代建筑中的阳台。

唐代开始盛行。

13、下檐出

台基四周从檐柱中线向外至台基外边缘处的台基宽度,即下檐出。

宽一般是上檐出的70---80%以防雨水进入台基之上。

14、埋深

平座

台基四周埋置地表以下的部分,即地表面以下的基础部分。

它与压在其上的台明合计形成基座的总高,多用石和砖混合砌筑。

实际上它与台明一起将台基四周围成一道挡土墙的形式。

形成房身下面的一座整体的平座。

下檐出

15、台明

天津蓟县独乐寺山门次间横断面图

台基四周边缘露出地面以上的台基组成部分。

多用石和砖混合砌筑。

它与埋深合计形成基座的总高,其高按设计规定以12----20%檐柱高为标准。

16、散水

台基、台明、墙身示意图

建筑物屋檐下或台基四周向外,用于承受檐上滴下的雨水的那部分砖或石砌面。

功能是减少雨水对基础的侵蚀。

出现于商代,早期的散水以天然卵石砌成,砖出现后与卵石和砌,卵石居中,两边平行铺方砖一排,入秦咸阳宫散水。

汉代以后,改平砖铺墁收边为立砖收边,隋唐以后施以石或砖铺墁立砖或立石收边。

17、台阶、御道、阶级形踏道、如意形踏步、姜磋

18、副阶

宋代名词,清代称廊。

主体建筑四周环绕的回廊。

第二节墙壁

建筑物组成要素之一,起阻隔内外,防寒、隔音、防御等作用。

按使用性质的不同,可分为城墙、屋墙、院墙、挡土墙和墓墙等。

依建筑材料分有土墙(包括夯土墙和土坯墙)、砖墙、石墙、木墙、夹泥墙(木骨泥墙)等。

按结构受力情况分有承重墙和非承重墙。

出现最早的墙是原始社会晚期的夹泥墙,其后一直以夯土墙和土坯墙为主。

西汉开始建砖椁墓,开始使用砖砌墙体。

东汉时地面建筑出现砖墙。

明以后砖的生产量增多,砖墙普遍使用。

19、夹泥墙

又称木骨泥墙,是中国建筑史中最早出现的墙体。

做法是在柱与柱之间或柱与穿枋之间,用枝干、竹条、木条等杆件编成整体,以藤葛或绳索扎结,内外涂草筋泥,有的表面抹一层细砂泥面的墙壁。

这在宋《营造法式》中称“隔截编道”。

其墙体厚在一至两寸间。

这种墙可作外墙,也作内墙。

多见于南方民居和穿斗式建筑中,至今在一些山区仍见使用。

20、桐油石灰

是砌筑墙体粘接料石灰胶泥的一种。

即掺合有桐油的石灰胶泥除用于砌筑建筑外,还用作木船填缝的材料,今见最早的实物是唐初木船填缝中的桐油石灰材料,明代多用于密封墓棺。

明清园林中多用于叠石。

21、糯米石灰

是砌筑墙体粘接料石灰胶泥的一种。

即石灰胶泥中掺有糯米浆。

是一种良好的砌筑用的胶泥粘接材料。

传说秦修长城时便用过。

最早实物见于南北朝的河南邓县的一座画像砖墓中。

盛行于宋明墓葬、塔和城墙等建筑物中。

22、三合土

又称白膏泥,以石灰为主,另掺入黄土或砂石、瓷粉、炉渣等物,按一定比例配方拌合成的建筑粘接材料。

具有坚固和防水的特点,主要用于铺抹地面、墙面、屋基或地面垫层。

第三节柱与梁架

23、梁栿

宋式称栿,明清称梁。

是木结构建筑构架进深方向的横木,其截面多矩形,元代多自然园材,根据它在构架中的部位及承托其上部件的数量的不同,称谓也不同。

宋式梁栿的名称,是按它所承椽子数量来命名的,如四椽栿、六椽栿、八椽栿等,以此类推。

清代称梁,按其上所承托檩子数量命名的,如五架梁、七架梁、九架梁等,以此类推。

宋代矩形梁栿的截面高宽比为3:

2,地方做法与此相近,明以后梁截面高宽比在1:

1---3:

2之间均有使用。

24、平梁

明、清称三架梁,南方称三界梁。

即梁架中最上层的一道梁,因其上承三个檩子,故明、清称其三架梁。

25、乳栿

因其上承两道檩子,故明代以后称双步梁,在檐柱和老檐柱之间。

26、搭牵

梁架轴侧图

因其上承一道檩子,故明代以后称单步梁,在檐柱和老檐柱之间的双步梁之上。

27、月梁

有别直梁栿的另一种梁栿的形制。

其特征是:

梁栿两端上皮向下制成弧弯形,梁栿两端下皮向上制成弧弯形,整体似月亮形,故而称之月梁造。

月梁在汉文献中称虹梁。

初用自然弯曲的木材,后加工成型。

唐宋至今一直流行,南方建筑中使用普遍。

28、大柁

宋《营造法式》大木作示意图(殿堂)

清官式术语,抬梁式建筑结构中,最下部的一道梁,往上各梁依次称作二柁、三柁、四柁依此类推。

29、桃尖梁

清式名称。

大式建筑中称桃尖梁,小式建筑中称抱头梁,南方称川。

是联络金柱和檐柱之间的主要结构件,明清建筑中使用。

30、角梁

北京故宫太和殿梁架结构示意图

宋《营造法式》中称“阳马”。

是四坡以上屋的顶建筑转角处,是翼角结构梁,主要承载角部重力。

由大角梁、仔角梁和续角梁组成。

宋《营造法式》角梁结构图

31、大角梁

清式称老角梁,南方称老戗。

位于四坡以上屋顶的建筑转角处,是翼角主要结构梁,与仔角梁和续角梁共同承载翼角脊瓦等重力。

32、仔角梁

南方称嫩戗。

位于四坡以上屋顶的建筑转角处,在老角梁背上的角梁。

33、续角梁

又称隐角梁,清式称由戗。

在大角梁或仔角梁尾部,承两坡相交接的椽尾。

34、抹角栿

角梁

五台南禅寺正殿角梁结构图

仔角梁

大角梁

清《清营造则例》角梁结构图

洪洞方堆圣母宫角梁结构图

陵川西溪二仙庙后殿角梁结构图

高平开化寺释迦殿角梁结构图

清式称抹角梁,多坡屋顶建筑中,各转角内与角梁垂直方向所设的梁,即抹角栿。

一般放在额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辩护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