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与区域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408789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85.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经济与区域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区域经济与区域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区域经济与区域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区域经济与区域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区域经济与区域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区域经济与区域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x

《区域经济与区域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经济与区域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区域经济与区域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x

·

产生于同类过程,形成高度内在联系的区域

由不同类过程作用,形成较少内在联系的区域

仅具有松散的内在联系的区域

3.为研究和教学服务的一般地理区

⏹城市与区域

1、城市与区域发展的相互关系——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区域是城市的基础。

2、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城市是一定地域范围的中心,它的作用是与其影响所及的地域范围联系在一起的。

城市的职能——经济、政治、文化等职能

3、中心城市的含义及作用

中心城市主要是指经济中心所依托的城市。

在一定的地区范围内,凡是对周围较小城镇的经济活动起到中心组织作用的城市,即为该地区的中心城市。

一个中心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亦受相关区域的资源及其它发展条件的制约。

4、区域条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城市发展方向的区域分析

确定一个城市的发展方向,必须明确城市今后应着重发展和限制的,明确其主要职能在全国或区域内劳动地域分工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城市内部合理的经济结构。

为此,应深入分析影响城市发展方向的各种区域因素,进行区域资源与经济发展条件评价,研究区域经济结构与经济联系,分析区内各主要城镇之间的职能分工。

●城市发展规模的区域论证

城市的规模包括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

对一个城市的发展规模进行预测,必然要涉及到该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和城市人口在预测期的机械增减数。

有必要先对整个区域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进行分析和预测,然后在合理布局生产力、明确各城镇的职能分工和协调各相关城镇的发展规模的基础上,确定中心城市或其他各相关城市的合理发展规模。

●城市布局的区域空间结构

城市布局有多种空间结构形态,需根据各地区的地理条件,生产力发展水平,各类城镇的性质与规模等进行具体的论证应采取何种布局形态。

第三章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发展

1、经济总量

2、经济指标的含义

●当年价格、可比价格、不变价格

●国内生产总值(GDP)——生产概念;

国民生产总值(GNP)——收入概念;

GDP的意义

●社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

3、经济结构

●产业结构

三次产业的划分——第一、二、三产业

●产业特征

主导产业—关联产业

·

如何选择区域主导产业——主导产业将随着经济、科技、区际分工的发展而变化

A原则

a劳动地域分工和发挥区域优势原则

b系统性原则

系统的整体性、相关性、层次性特点

国家、地区……

产业的各种连锁效应

区域的层次

c适应市场需要,促进技术进步的原则

B基本思路

a合理的区域分工

b搞好主导产业发展规划——收入弹性法、生产率上升率法、产销区划法

C调整区域产业组织结构(区际经济关系)——区域横向经济联合,区域经济一体化、企业集团化,主导产业、围绕主导产业服务的辅助产业(关联产业)

D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政策(区域经济政策)

●空间结构——区域之间、中心-外围——区域城镇体系网络

⏹区域经济关系

区域之间的分工协作,一国内部的劳动地域分工

●客观依据

各地区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禀赋的差异——原料、资源

各地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位置的差异——地理、经济、交通区位

各地区原有经济发展水平、特点和各种社会经济与文化因素的地区差异

充分利用生产专业化、集中化、集聚化、联合化效益的需要

需求结构的地区差异——人均收入水平、人口构成

●区际经济分工产生区际贸易

1.区际贸易动力

2.区域发展战略——初级产品出口战略、进口替代战略、出口替代战略

●区际经济合作与协调发展——空间、功能、支撑体系、政策协调

实质上是各区域生产要素在更大空间范围内实现优化组合。

其中包括物质协作、技术协作、人才协作、资金协作和信息协作。

协调发展的含义:

通过区域内的人口、经济、社会、科技、环境及资源等系统及其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协作、配合和促进,达到良性循环的态势,以实现人类全面发展的目标。

⏹区域经济政策

——政府运用国家干预,解决发展中出现的各种区域性问题,推动地区协调发展实施的政策与政策体系。

内容:

区域基本问题界定,区域经济政策目标,区域经济政策战略,区域经济政策手段,区域经济政策效应评价。

第四章区域规划

⏹区域规划的思想

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1898

——针对大城市所面对的拥挤、卫生等问题,提出一个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田园城市(GardenCity)

 

田园城市的定义:

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能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

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由一委员会受托管理。

根据霍华德的设想,田园城市包括城市和乡村两个部分。

城市四周为农业用地围绕,城市居民可以就近得到新鲜农产品的供应,农产品有最近的市场,但市场不只限于当地。

田园城市的居民生活于此,工作于此,在田园城市的边缘地区设有工厂企业。

城市的规模必须加以限制,每个田园城市的人口限制在三万人,超过了这一规模,就需要建设另一个新的城市,目的是为了保证城市不过度集中和拥挤,以免产生各类已有的大城市所产生的弊病,同时也可使每户居民都能极为方便地接近乡村自然空间。

田园城市实质上就是城市和乡村的结合体,并形成一个“无贫民窟无烟尘的城市群”。

在这个城市群中,每一个田园城市的总用地为6000英亩,其中至少有5000英亩作绿带,其余的给城市用。

若干个田园城市围绕着中心城市(中心城市人口规模为58000人)。

这些田园城市整体上呈圈状布置,借助于快速的交通工具(铁路)只需要几分钟就可以往来于田园城市与中心城市或其它田园城市之间。

每个田园城市都有农业用地所包围,其中包括耕地、牧场、果园、森林以及其它相应的设施,作为永久保留的绿地,农业用地永远不得改作它用。

从而达到“把积极的城市生活的一切优点同乡村的美丽和一切福利结合在一起”的目的。

第一座田园城市——莱奇沃思(Letchworth)。

盖迪斯(PatrickGeddes)(1854—1932)的学说

关注于人类生态学的领域:

研究人与环境的关系,揭示现代城市成长和变化的动力。

《进化中的城市》(1915)

盖迪斯对规划的贡献就是牢固地把规划建立在研究客观现实的基础之上,即周密分析地域环境的潜力和限度对于居住地布局形式与地方经济体系的影响关系。

盖迪斯提出:

工业的集聚和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已经造成了一些地区的城市发展的显著集中。

在这些地区,城市向郊外的扩展已属必然,并形成了使城市结合成巨大城市集聚区或者形成组合城市这样一种趋势。

在这样的条件下,原来局限于城市内部空间布局的城市规划应当成为城市地区的规划,即将把城市和乡村的规划纳入到同一的体系之中,使规划包括若干个城市和它们四周的影响范围。

芒福德(1895—1990)的区域思想——《城市的文化》(1938),《城市发展史》(1961)

深受盖迪斯的影响,继承了盖迪斯生态学区域论的观点,强调把区域作为规划分析的主要单元,在地区生态极限内建立若干独立自存又互相联系的、密度适中的社区,使其构成网络结构体系。

芒福德倡导城市—区域研究,提出从城市之外更为广阔的地域来研究城市问题。

他认为“区域是一个整体,而城市是它其中的一部分”,“真正成功的城市规划必须是区域规划”,“区域规划的第一不同要素需要包括城市、村庄及永久农业地区,作为区域综合体的组成部分”。

芒福德还对城市密集地区进一步提倡区域整体观,主张大中小城市的结合,城市和乡村的结合,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结合。

——如何理解芒福德的名言“真正成功的城市规划是区域规划”,以你熟悉的一个城市为例分析城市规划中的区域分析?

2006

——简述芒福德区域思想2005

⏹区域规划的实践

解决工业革命以后社会经济发展出现的问题:

大量乡村人口流入城市,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城市出现超越自身范围的问题(居住、交通、供排水、用地等)

——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规划——纽约市区域规划(1929)、大伦敦地区规划(1944)

大都市地区的高速度发展,边远地区和经济后进地区的劳动力、技术流向发达地区,加剧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后进地区发展的差异

——以整治落后地区和以开发资源为目标的区域规划——俄罗斯电气化计划(1920),

美国田纳西流域规划(1933)、黄河综合利用规划(1954年)

卫星城:

20世纪20年代

卫星城市是一个经济上、社会上、文化上具有现代城市性质的独立城市单位,但同时又是从属于某个大城市的派生产物。

卫星城概念强化了与中心城市(母城)的依赖关系,强调中心城的疏解,往往被视作为中心城市某一功能疏解的接受地,并出现了工业卫星城、科技卫星城等不同的类型,希望使之成为中心城市功能的一部分。

新城:

20世纪40年代中叶

新城的概念更强调其相对独立性,它基本上是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中心城市,为其本身周围的地区服务,并且与中心城市发生相互作用,成为城镇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对涌入大城市的人口起到一定的截流作用。

——简述“大伦敦规划”的主题思想及对我国新城规划的借鉴作用。

2005

大伦敦地区规划(1944)

阿尔伯克龙比(PatrickAbercromble)(1879—1957)

大伦敦规划——在大的区域范围内进行大城市及其邻近地区的规划,确定人口和工业的合理分布,以消除人口和工业过分集中在市区及近郊所造成的拥挤现象。

并运用田园城市的思想发展卫星城。

规划对象:

以大城市为核心向各方面延伸30英里的广大地区。

有计划地从过度拥挤的大城市疏散100多万人口,把他们重新安置到许多经过规划的卫星城(如哈罗卫星城Harlow)去,而这些卫星城从一开始就能就地工作和居住。

(阿尔伯克龙比认为,要在伦敦中心区改建贫民区和落后地段,使它具有足够标准的绿地,就需要有计划地安置60多万过剩人口,加上在伦敦郡以外的40万过剩人口,总共超过100万人。

规划在伦敦四周设置了一条绿带,平均宽度为5英里,构成一个制止城市蔓延的有效屏障,同时也给伦敦居民提供了很好的游憩地带。

最重要的是,这种绿带从根本上影响了对过剩人口的处理方法。

如果过剩人口迁移到绿带边缘以外或者更远些,这就完全超出了当时到伦敦通勤的正常距离,势必需要建设一批在居住和工作上自我平衡的,真正符合霍华德意图的新城镇。

因此,阿尔伯克龙比规划了8个完全新建的卫星城,每个卫星城的平均规模约5万人,建在离伦敦20—35英里的地方。

其余60万人应该迁往扩建的现有小村镇,大部分距离伦敦30—50英里,有的还要远些。

大伦敦规划并未取得理想的效果,绿带的作用?

工宿平衡的新城,未能有效解决伦敦的交通拥挤的状况。

⏹战后国外区域规划的发展

20世纪40年代后期—50年代期间:

大量以工业和城镇布局为主体内容的区域规划;

20世纪60—80年代:

工业和人口向大城市盲目集中,城市环境日益恶化,开始意识到将城市和其周围地区联系起来进行研究的重要性。

研究的地域范围扩展到以大自然地理单元地区、流域地区和整个国家。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可持续发展的背景,规划中的社会因素与生态环境因素更受重视,重视整个国家为对象的区域规划。

日本的区域规划——国土综合开发计划

⏹中国区域规划的发展(p.50)

“十一五”规划编制(2006—2010)

经济增长方式,科学发展观,五个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

确定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实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区域经济发展总纲。

⏹区域规划的定义

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对大城市都市化影响所及地区的综合规划,以使整个区域构成一个经

济社会的整体;

资源的分配、经济的发展、土地的使用与设计的计划;

为一种过程,是指导土地利用,以达到最优良的环境、最健全的资源利用的计划过程。

区域规划不是产业发展规划,而是空间开发规划

⏹区域规划的基本形式

——综合规划、专项规划——在总体设计指导下,专项规划基础上的综合规划,综合规划指导下的专项规划

⏹区域规划类型、基本任务、主要内容

⏹区域规划与国土规划及城市规划的关系

1、区域规划与国土规划的关系

国土规划:

对国土进行开发、利用、治理、保护的全面规划——地域空间范畴

2、区域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均是在明确长远发展方向和目标基础上,对特定地域的各项建设进行综合部署。

在地域范围大小和规划内容重点与深度方面有所不同;

区域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依据

区域规划与城市规划相互配合协同进行,城市规划对区域规划所确定的建设布局的具体落实。

城市规划的区域分析:

区域规划部分内容在城市规划中的渗透。

目前我国区域规划面临的问题

第五章区域规划的基础理论

⏹古典学派理论

1、绝对利益说——亚当·

斯密

2、相对利益说——大卫·

李嘉图

⏹现代学派理论

3、资源禀赋说——生产要素分布不均——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

4、现代区域分工与贸易理论的发展

⏹区域发展战略P8

5、初级产品出口战略

6、进口替代战略

7、出口替代战略

⏹区域产业结构关联理论及其应用——与分工协作理论相互对应

区域产业结构关联理论——前向效应和后向效应——平衡与不平衡发展——增长极及其扩散效应

⏹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

⏹产业空间布局的古典区位理论

8、农业区位理论——杜能——集约—粗放,距离衰减

9、工业区位理论——韦伯——区位因子的合理组合,使企业成本和运费最低

成本—效益分析转化为市场—价格分析

10、区位理论的市场学派——中心地理论

代表人物:

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

中心地理论《德国南部的中心地》(1933年)

假设条件:

1)地域是一个均一的平原,避开了自然地形、人工障碍等的影响

2)地域上的经济活动可在各个方向上移动

3)居民及购买力是连续、划一的分布

4)消费者根据最短距离原则在空间上活动

服务半径和市场区

市场的等级序列和网点的门槛人口:

1)等级高的市场(城市)功能全,数量少

2)等级低的市场(城市)功能少,数量多

3)高等级的市场(城市)的功能覆盖了低等级的市场(城市)的功能。

市场网络的三种基本类型:

1)市场原则:

从商品和服务供应范围最大角度出发,适用于联系方便的发达地区和城市内部。

2)交通原则:

按主、次中心之间最短距离而定出的中心体系,适用于有重要交通线通过或新开发地区。

3)行政原则:

一个主中心能控制周围六个亚中心,每个亚中心又可控制六个次中心。

这是行政管理要求的结果。

适用于自给自足的地区。

——以图示方式城市土地极差地租理论分析城市同心圆模式2003

适用于简单的小城市

——中心地理论中市场原则支配下的中心地网络特征2001

按照市场原则,低一级的中心地位于高一级的三个中心地所形成的等边三角形的中央,从而最有利于低一级的中心地与高一级的中心地展开竞争,三个基本六边形,共同组成一个较大的六边形,第一级市场区的数量总是高一级市场去数量的3倍。

由市场原则形成的中心地交通系统的效率不高,图略。

⏹空间集聚理论与现代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11、空间集聚理论——集聚经济—效益、规模集聚—高效、组织社会化大生产

12、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城市发展规模及空间结构组织理论——城市最佳规模理论、城市区位级差地租理论

——空间吸聚理论——集聚体对周围农村地区的空间吸聚包括:

资金、人才、原材料、劳动力等,其中以劳动力的空间吸聚现象最为突出

13、城市网络结构形态理论——城市规模的序列式分布和首位式分布

14、区域空间结构演变阶段和类型分异理论

区域空间结构演变阶段理论

低水平的均衡阶段——极核式集聚发展阶段——由极核扩散发展阶段——高水平的均衡阶段

——区域空间结构演变各个阶段的主要特征2002

1.低水平的均衡阶段:

以经济活动分散孤立,小地域范围内的封闭式循环为特征,表现为城镇规模小,相互间联系较为松散,多为农业社会的典型空间形态。

2.极核式集聚发展阶段

基本经济部门在空间集聚发展,促使若干特定城市发展迅速,形成区域经济的发展极核。

同时,技术革新的较快发展和第三产业的大量出现,并依托大力开发的区域交通网络,将周边和外围地区的资源和潜力更多地吸聚到经济循环中来,并分配给原有的中心和形成新的中心,从而形成极核城市发展较快的非均衡城市体系。

3.由极核扩散发展阶段

生产的高度发达使极核城市的反集聚效益开始出现,交通信息手段的日益进步为城市的扩散发展创造了技术条件,在区位级差地租的内在作用下,出现了由经济活动极核城市向外围地区扩散的趋势。

由此,区域经济活动过密过疏的问题将日趋缓和,并有可能出现一批后来居上的新产业极核城市,多为中后期工业化社会的典型形态。

4.高水平的均衡阶段

以网络化、均衡化、多中心为特征的空间结构,地区间的阻隔和差异已逐渐消失并完全融合为一个整体,各地区的空间和资源得到更充分和合理的利用,整个区域空间结构处于一个高水平的、动态的均衡发展之中,多为后工业化社会或信息社会的典型空间形态。

点轴开发理论

由点、轴组成的空间组织形式,点即增长极,轴线即交通干线。

对地区开发具有促进作用,形成区域开发纽带和经济运作通道功能的交通干线被称为生长轴。

  点轴开发模式的基本思路:

在一定区域范围内,选择若干资源较好的具有开发潜力的重要交通干线经过的地带,作为发展轴予以重点开发。

在各发展轴上确定重点发展的中心城镇(增长极),确定其发展方向和功能。

确定中心城镇(增长极)和发展轴的等级体系,首先集中力量重点开发较高级的中心城市(增长极)和发展轴,随着区域经济实力增强,开发重点逐步转移扩散到级别较低的发展轴和中心城镇。

网络开发理论

  在经济布局框架已形成,点轴系统比较完善的地区,进一步开发就可以构造现代区域的空间结构并形成网络开发系统。

包括以下要素:

“节点”——增长极的各类中心城镇;

“域面”——沿轴线两侧“节点”吸引的范围;

“网络”——由商品、资金、技术、信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流动网及交通、通讯网组成。

网络开发是点轴系统的延伸,提高区域各节点间、各域面之间,特别是节点与域面之间生产要素交流的广度和密度,促进地区经济一体化,特别是城乡一体化。

同时,通过网络的外延,加强与区外其他区域经济网络的联系,或者将区域的经济技术优势向四周区域扩散,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将更多的生产要素进行合理的调度组合。

  区域空间结构类型分异理论

  原材料出口模式——资源丰富而经济落后的地区

  工业专门化模式——动力:

追求集聚优势

外缘带商业推进模式——发达的核心地区向外缘地带投资,资金和劳动力

社会变动模式——技术和劳力持续的更新和迁徙

空间扩散理论和现代区域相互作用理论

⏹空间扩散理论和现代区域相互作用理论

1.空间引力理论和潜力理论(扩散影响空间可达性确定)

1931年,赖利(美国):

断裂点理论(break-point)

2.核心边缘理论(关于扩散机理的研究)

从边缘区吸聚生产要素,产生出大量的革新(材料、技术、产品、社会、文化、体制等);

这些革新又源源不断地从核心区向外扩散,引导边缘区的经济活动、社会文化结构、权力组织和聚落类型的转换,从而促进整个空间系统的发展。

3.空间扩散方式

4.效应差异理论(扩散效应分析)——通过政策,弱化回流效应,增强扩散效应

⏹区域发展的空间组织与增长极核理论

1.区域发展的空间组织

早期的区域分工协作理论、生产综合体理论、产业区位理论等属于相对均衡的空间组织思路。

现代经济社会活动空间集聚(尤其是区域相互作用、空间扩散等),形成非均衡的极化发展思路。

区域经济成长从不平衡到相对平衡的演变过程是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结果。

在区域成长的初期,极化效应较扩散效应显著,区域经济差距呈拉大趋势,这种不平衡表现在生产要素首先集中在少数点或地区(增长极)上,可以获得较好的效益和发展。

而在区域成长后期,扩散效应变得更为重要,聚集经济向周围扩散渗透,并导致区域经济差异的进一步缩小——倒“U”型相关关系

2.增长极核理论——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

佩鲁

——经济空间并不是平衡的,而是存在于极化过程之中。

受力场的经济空间中存在着若干中心(或极),产生类似“磁极”作用的各种离心力和向心力,每一个中心的吸引力和排斥力都产生相互交汇的一定范围的“场”。

增长极理论的内在机制——主导产业和推动产业、极化效应、扩散效应

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

极化效应为生产要素(即资金、物资、能量、信息、人才等)向发达地区集中的过程,这种集聚过程既造成周围地区因人才、物力、财力的减少而降低发展的速度,同时包括发达地区经济实力增强发展到一定水平时带来的劳动力、资金、技术、设备、信息等要素在一定程度上从发达地区向外扩散,而又流向落后地区,从而促进外围地区发展,即扩散效应。

——区域增长极核理论及对我国区域发展的借鉴2004

——区域增长极核产生条件2003

第六章城市化

⏹城市化的认识

城市化——乡村变成城市的一种复杂过程

城市化过程是一种影响极为深广的社会经济变化过程。

它既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向城市的转型、集中、强化和分异,以及城市景观的地域推进等人们看得见的实体变化过程,也包括城市的社会、经济、技术变革在城市等级体系中的扩散并进入乡村地区,甚至包括城市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向乡村地域扩散的较为抽象的精神上的变化过程。

前者是直接的城市化过程,后者是间接的城市化过程。

⏹城市化的类型

1.向心型城市化与离心型城市化

2.外延型城市化与飞地型城市化

3.景观型城市化与职能型城市化

4.积极型城市化和消极型城市化

5.自上而下型城市化和自下而上型城市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自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