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 地理 七年级 上册 教学设计 第一节 认识地球概论文档格式.docx
《湘教版 地理 七年级 上册 教学设计 第一节 认识地球概论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 地理 七年级 上册 教学设计 第一节 认识地球概论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利用经纬网,我们可以很方便地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位置。
熟悉地球仪、认识经纬网,目的是为了运用。
利用经纬网给任何地点定位,这是学习地理应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
学生要熟练掌握这一技能,就需要经过反复训练。
训练可通过两种方法进行,其一是给出几个地名,让学生在地球仪上读出各地点的经纬度;
其二是给出一些经纬度,让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出相应的地名。
在训练过程中,可通过设计一些问题,使学生认识到描述一个地点的位置,把经纬度写明确(东、西经;
南、北纬;
度数)是多么的重要。
有关地图的基础知识及在平面图上量算距离的技能要求,主要体现在本册教材第一章第二节中。
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判读经度和纬度、量算距离是地图学习中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本部分内容要求学生掌握这些基本方法,而真正熟练掌握相关基本技能还需要在学习中不断训练。
辨别方向包括两个层次,其一是能在经纬网地图上辨别方向;
其二是能在经纬网地图上辨别两点之间的相互方位。
这里要求学生能掌握在地图上辨别方向的基本方法,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日常需要,暂时最好不要让学生在极地投影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在世界地理的认识区域部分学习有关极地内容时,再让学生学习在极地投影的地图上辨别方向,就比较自然了。
在地图上判读经度和纬度,要求学生了解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以及经度和经度的变化规律。
按照“标准”的设计思路,教材首先介绍了地球仪。
由于地球是一个非常大的球体,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们很难观察到地球的全貌,于是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根据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后,制作成地球模型,即地球仪。
地球仪是缩小了的地球模型。
与地图不同的是,地球仪上没有长度、面积和形状的变形,其经纬线和地理事物的形状、方向、相对位置都与实地基本相符,因此是我们直观、逼真地了解地球全貌的工具。
利用地球仪,人们可以较为方便地认识和研究地球。
其次,在说明地球仪的作用及使用的基础上,教材进而探讨地球仪上具有特定含义的点、线、面,并且指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不是以0°
和180°
组成的经线圈,而是以西经20°
和东经60°
组成的经线圈,原因是避免将欧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分隔在两个半球上。
教材还设计了一个观测活动(“在北半球测量当地纬度”)和两个制作活动(“制作经度纸圈”和“用乒乓球制作简易地球仪”),以引导学生掌握简单的地理观测技能,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并加深对经纬线、经纬度、低中高纬度地区、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划分等相关知识的理解。
最后,教材安排了“经纬网”正文内容和“用不同方法制作的地图”阅读内容。
在地球仪上,利用经纬网可以很方便地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位置,这就像我们进电影院,根据排号和座号确定自己的座位。
在地图上,由于采用的制图方法不同,将经纬网从球面(地球仪)“转移”到平面(地图)上会呈现出不同的形状。
教材以形象的方式,生动的语言,展示了地球表面经线和纬线在三幅地图上形状的变化。
教材还设置了一组活动题,向学生渗透阅读经纬网地图的相关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活动掌握在经纬网地图上辨别方向、判读经度和纬度的相关技能。
“地球的运动”是本节教学的难点,所对应的课程标准内容是“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
地球同时存在着不同的运动形式,如绕地轴自转、绕太阳公转、随太阳参与银河系的运动等。
即使是公转也不只是简单地绕太阳做椭圆运动,而是绕日地质心运动,同时也绕月地质心运动。
在7~9年级,一般只学习地球的两种基本运动形式——围绕地轴的自转和环绕太阳的公转。
这是一条新增加的“标准”,而删去了相应的“活动建议”,明确了这一项是必须进行的教学内容,而不是可选可不选的“建议”。
按照“标准”的设计思路,教材用简练的文字介绍了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
有关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教材点到即止,将这些难点内容后移,安排到本册第四章第三节具体阐述。
教材安排阅读材料“‘地心说’与‘日心说’”的目的,是为了向学生进行科学史的教育。
最后教材安排了一组学生活动,既是基于落实课程标准内容的考虑,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地理基本技能。
三、教学提纲
一、地球的形状
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盖天说→浑天说→麦哲伦环球航行→卫星探测
二、地球的基本数据
1.地球平均半径:
约6371千米
2.地球赤道周长:
约4万千米
3.地球表面积:
约5.1亿千米2
三、地球仪
1.地轴和南北两极
2.纬线与纬度
3.经线与经度
4.经纬网
(1)经纬网的用途
(2)怎样阅读经纬网地图
四、地球的运动
1.地球自转
2.地球公转
四、教学建议
本节内容涉及经线、经度、纬线、纬度等较多的概念,并且这些概念多为空间概念,真正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会给初学者带来学习上的困难。
因此,教学时应特别注意直观教学,应尽量多准备小地球仪,以便于学生讨论、操作和观察;
多利用图像,采取比较的方式,帮助学生对这些空间概念建立直观的感知,了解这些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教师还可以多让学生参与识别、填写、描画等活动,以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无意识记忆。
【地球的形状】
教学导入:
方案①:
当我们遥望天空时,看到太阳和月亮的形状是怎样的?
有的学生可能回答:
是圆的。
老师纠正:
“圆”和“球体”有着本质的区别。
“圆”是一个平面概念,而太阳、月亮均是一个立体实体,所以正确的表述应该是:
太阳和月亮都是球体。
那么,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什么形状呢?
请大家看图2—1“地球卫星照片”,老师描述:
从宇宙空间看地球,地球犹如悬浮在黑色大幕里的翡翠大圆盘,在太阳光的照射下,蓝色的海洋与蜿蜒相接的陆地美景交辉,飘忽变幻的白云环绕其上,堪称宇宙间最美丽的天体。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人类的家园”——地球!
方案②:
苏东坡有这样的诗句: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正是因为人类生活在地球上,受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人们无法看到地球的全貌。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探索过程。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认识地球的真实形状!
教学过程:
指导学生阅读“‘盖天说’与‘浑天说’”,引导学生归纳“盖天说”与“浑天说”的主要观点,并从中感悟出:
当时受活动范围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人类对于地球形状的认识,主要根据观察结果进行大胆猜测。
显然,“盖天说”本身在不断地发展,由“天圆地方”发展到“天如斗笠,地如覆盘”,“浑天说”又比“盖天说”有了更大的进步。
这种猜想的进步,是源于人们对很多现象观察和思考的结果。
过渡:
人类在什么时候验证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由谁验证的?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提醒学生注意时间、地点和人物。
课堂活动:
1.麦哲伦船队从西班牙出发,绕地球航行一圈,依次经过了哪些大洋?
请学生在投影片(或地图)上指出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路线。
2.老师在投影片(或地图)上的南美洲和非洲部分分别标注字母A、B。
要求学生在图2-5“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路线示意”中标注A、B分别代表的大洲名称。
3.教师补充说明:
人们为了纪念麦哲伦,将南美大陆南端的海峡命名为麦哲伦海峡。
要求学生在图2-5中标注麦哲伦海峡的位置。
教师要仔细讲解,以免学生将麦哲伦海峡与德雷克海峡混淆。
4.有人认为,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结束了人们关于地平、地方与地圆的争论。
想一想,是这样的吗?
过渡:
至此,人们已确认地球是一个球体。
提问:
地球是一个正球体吗?
指导学生阅读“地球的真实形状是不规则的球体”。
这个问题不必深究,也不要过于拓展,点到即止。
简要说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探索过程,并谈一谈你的感悟。
待学生充分发表观点后,再由教师做出点评(特别是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要做好引导),并进行归纳:
总体来说,人类对于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猜想到实践,从不科学到科学的过程,经历了三次飞跃:
各国先民提出过许多关于天地之间关系的学说。
在我国比较早且有代表性的有“盖天说”和“浑天说”。
在西方,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等,观察月食时发现月面上的地球本影是圆弧形,由此推断大地是一个圆球体。
16世纪初,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成功,验证了地球是个圆球体的学说,被称为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第一次飞跃”。
17世纪以后,由于观测手段的发展,发现地球的极半径略短于赤道半径,形状为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从圆球体到椭球体,被称为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第二次飞跃”。
近年来,通过人造地球卫星的精密测量,发现地球并不是规则的椭球体。
具体地说,北极点至地心的距离,即北极半径比南极半径约长40米。
有人形象而夸张地说,地球有点像“梨形”,并被称之为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第三次飞跃”。
【地球有多大】
可采取谈话的方式导入这部分内容的学习。
比如:
说一说,同学们平时怎样描述一个物体的大小?
待学生议论后,教师再提问:
议一议,怎样来描述地球的大小?
然后再结合图2—6,引导学生讨论描述地球大小的方法。
为了让学生较深刻地体会地球的大小,可进行以下课堂活动
1.约5.1亿千米2有多大,同学们感受肯定不太深刻。
那么,我国面积有多大?
(约960万千米2)地球的表面积约相当于多少个中国?
2.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为8844.43米,地球的平均半径约是珠穆朗玛峰的多少倍?
3.若某同学步行速度为4千米/时,他大约需要多长时间才能绕地球赤道一周?
【地球仪】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需要了解地球。
但地球太大了,要把握它的全貌很难,也过于抽象,怎么办呢?
解决的方法就是把地球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后,制成地球的模型——地球仪,通过模型再去了解地球的全貌就非常形象,也方便了许多。
教师出示地球仪,说明地球模型的用途,并分发小地球仪给学生观察和思考,总结出地球仪的特点。
如果没有小地球仪,教师必须将地球仪拿到学生中间去,以方便学生观察。
教学指导:
关于地球仪的教学,建议教师注意以下3个方面:
一是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地球仪的外貌,并与真实的地球做比较,让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总结出地球仪的特点。
比如可以提问:
“请同学们观察并思考,地球仪与地球真实的原貌有哪些主要的不同?
”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和归纳表述的能力,还有利于学生理解、记忆所学知识的要点。
二是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再由教师补充地球仪的特点:
①是地球缩小的模型;
②地球仪上有一些在地球上实际并不存在的,用于确定地理事物方向、位置的经纬网和经纬度;
③地球仪上还有一个能使地球模型转动的地轴,这个地轴在地球上却没有。
三是如果在教学中安排制作地球仪的活动,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制作地球仪,使学生了解地球仪的基本结构,并初步认识赤道、两极等重要的点和线,切记不要上成手工制作课。
完成P.19活动第1~2题。
教师说出一些地理事物的名称,如某国首都、某条河流、某两山峰的位置关系,请同学们在图上找出来,并告诉大家这些地理事物的分布位置和相互关系。
当学生因不会表达而感到困惑时,教师再指出:
地球仪上经纬线、经纬度的作用,就是为了确定地表事物的位置、方向、范围等地理特征。
若学生有能力正确表述,就请学生说出判断的依据。
关于经纬线和经纬度的教学,提供以下3种选择方案:
出示下表,表中部分项目的内容由教师给出,其余项目的内容则由学生填写。
学生通过观察地球仪,并阅读教材内容,归纳出经纬线、经纬度等概念的几何形状特征及其作用。
最后,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完成新知识的学习。
项目
纬线
经线
定义
与地轴垂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
形状特征
圆形(除极点外)
半圆弧
长度
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变短,到两极缩为一点
相等
指示方向
东西
南北
零度线的确定
赤道(0°
纬线)
本初子午线(0°
经线)
经纬度划分
向南、向北各分为90°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为180°
度数的变化规律
相邻纬度数向南增大为南纬,相邻纬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
相邻经度数向东增大为东经,相邻经度数向西增大为西经
相同度数的区分
南纬(S)或北纬(N)
东经(E)或西经(W)
半球划分
赤道为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
20°
W与160°
E组成的经线圈为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
注意:
此设计学生活动的自主性很强,但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不很及时,需要学生有较强的自学能力。
教师可以采取问题教学法,边提问启发,边与学生讨论,完成这部分内容的学习。
可将上表中的比较项目设计为一个个问题。
为避免单调重复,在教师采取问题教学法学习完纬线和纬度后,经线和经度则由学生自主学习,然后再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
对于大多数学生没有地球仪做学具的情况来说,教师可以采取对比分析法(如方案③),完成这部分内容的学习。
方案③:
在学生利用地球仪认识经线和纬线后,教师可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基多的赤道纪念碑”和“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材料,让学生了解纬度、经度的起始位置,然后再回到地球仪上观察从赤道向北、向南,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的纬度、经度变化规律。
在教师介绍经线、纬线的表示方法及字母代号后,让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到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
0°
纬线和20°
E组成的经线圈。
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是本节内容的难点,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地球仪观察0°
经线穿过英国及非洲大陆,为了避免把英国、非洲大陆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分割在不同的半球上,造成生活上的诸多不便,所以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不是0°
所组成的经线圈,而是选择了基本上从海洋上通过的20°
为引导学生突破本部分内容中的难点,教师可绘出如下图像讲解:
经纬线和经纬度示意
经度和纬度的变化规律示意
东西半球的划分示意
1.完成P.23活动第3题。
2.告诉学生居住地的经纬度,请学生判定当地所处的半球和属于低、中、高纬度中的哪一个纬度地区。
要说明一个地点的确切位置应如何表述?
待学生讨论后,教师再进行讲述。
1.设置几组经纬度数据,分组进行观察,在地球仪上找到它们的位置。
2.引导学生读图2-17至图2-20共4幅图,由于采用的制图方法不同,将经纬网从球面(地球仪)“转移”到平面(地图)上会呈现出不同的形状。
结合P.25活动第1~3题,归纳在经纬网地图上辨别方向、判读经度和纬度的相关方法。
经纬网部分的教学是本节教材的难点之一,突破这一难点的方法是精讲多练,可从两个方面进行训练:
①在经纬网上读出某地的地理坐标;
②根据地理坐标在经纬网上确定某地的位置。
教师要指导学生利用地球仪,采取多种方式进行确定某些地理事物位置、方向、范围等训练活动。
此外,还可以采取分小组的方式,让各小组自己安排训练项目,或相互提问,也可以采取竞赛的方式。
这种有趣味的训练,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很有帮助。
【地球的运动】
引导学生阅读本册教材第一章的章首语,提问:
地球在太空中怎样遨游?
它有哪些重要的运动形式?
有条件的学校,播放或演示“地球运动”录像或课件,让学生观察。
教师用教具演示“地球运动(自转和公转同步)”,让学生观察。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日常生活中观察和体验到的自然现象,说一说地球自转、公转运动的方向、周期及其所产生的地理现象。
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和小学已学过的知识,帮助学生将这些零散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教师进一步要求学生总结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区别与联系,并完成下表内容。
自转
公转
方向
转动一周所需要的时间
旋转中心
所产生的地理现象
1.根据学校具体情况,灵活完成P.27活动第1~3题(如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眼睛想象为太阳,再去观察地球仪;
教师也可以提前布置这个活动,让学生在晚上观察地球仪;
等等)。
在教学条件不同的学校,教师可以采取让每个学生动手演示、分小组演示或请一名学生到讲台来演示等不同方法,让学生参与演示活动,这样可以使教师发现学生是否了解和掌握了地球运动的基本特点,及时反馈,并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立体、动态的概念。
2.阅读“‘地心说’与‘日心说’”材料,谈谈自己的感悟。
1.昼与夜的形成有两个最基本的要素,一是地球为不透明的球体;
二是太阳光线是平行光。
严格来讲,太阳是一个点光源,即太阳光是从一点发出的,但是由于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十分遥远,当太阳光达到地球表面时,光线几乎是平行的了。
平行光照在不透明的球体表面上,有半个球面可以接受阳光照射,形成白昼,而阳光照射不到的半个球面则为黑夜。
图2—25中昼与夜的分界线,叫晨昏线,是与太阳光相垂直的大圆圈。
2.日常生活中24小时的昼夜交替,缘于地球的自转(如果地球没有自转,只有公转,也会有昼夜的交替,但周期不是24小时)。
直觉告诉人们,太阳的东升西落使地球有昼夜之分。
其实,昼夜产生的原因是地球在不停地自转。
由于我们也在随着地球转动,因此并不感觉地球在运动,相反,看到太阳有东升西落的运动。
课后活动:
完成“测量当地纬度”、“制作经度纸圈”和“制作地球仪”活动。
附1本节教学中应注意渗透的方法
学习经线、经度与纬线、纬度时,关键是要能利用经纬网确定某个地理事物的经纬度位置,并能准确地判定地球上两点之间的相对方位。
同时要掌握高、中、低纬度的划分与判别,以及东西半球的划分与判别。
为了掌握这些基本技能,建议采用比较法与图解法进行学习。
1.比较法
比较法是地理学习中经常运用的方法。
要运用比较法,必须找准进行比较的项目。
如本节“教学建议”中关于经线与纬线比较表格中的项目。
2.图解法
图解法将文字转换成图像,把抽象的东西变成直观的东西,这样更便于理解知识,对知识的掌握也会更加牢固。
这是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方法。
(1)纬线与纬度:
(2)经线与经度:
观察上面的图像,注意:
①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即自西向东)前进,经度增大,即为东经度;
经度减小,则为西经度。
②两条正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两者的经度值之和等于180°
,但一条为东经度经线,另一条则为西经度经线(0°
经线除外)。
③所有经线都汇集在南北极点,因此:
a.沿任意一条经线向北一直走,其终点必在北极点,即不可能回到原出发点;
沿任意一条经线向南一直走,其终点必在南极点。
b.由北极点向任意方向走,都是向南走;
由南极点向任意方向走,都是向北走。
(3)经纬网
由于视觉的原因,经纬网的形状在高纬度和低纬度是不同的。
仔细观察和体会下图。
附2如何在乒乓球上绘制经纬线:
1.取8厘米见方的三夹板作底板。
在底板的正面中部画如图1所示的纬线绘制圈,圆的直径与乒乓球直径相等,并将圆挖去。
底板的反面画如图2所示的经线绘制圈。
并按图示在底板正、反面圆周外围注上经、纬度。
也可按图3装置做。
2.在乒乓球接缝处,用针钻两个对分圆周的小孔,即南、北极点。
用长约6厘米的细铁丝穿过两个小孔,铁丝就是假想的地轴。
3.将乒乓球放入底板的圆孔内,并将铁丝两端分别压放在底板正面纬线绘制圈上南、北纬90°
的位置。
用笔尖分别按准66.5°
、23.5°
、0°
纬线的刻度固定在乒乓球上,转动乒乓球,在球上画出以上各条纬线。
4.用笔沿底板平面在乒乓球上画圆,即绘成两条对应的经线。
假设为0°
、180°
经线。
5.将乒乓球嵌入底板反面圆孔中,使已画好的赤道正好与底板圆孔平面对齐,0°
经线与经线绘制圈上的0°
刻度对齐。
在赤道上描出20°
、40°
……经线的刻度。
6.将乒乓球两端铁丝分别压放在底板平面上,用笔沿底板平面在乒乓球上按已画好的刻度分别画出20°
……160°
7.在乒乓球上标注经纬度。
注意事项:
1.南北两极点定位要准确。
2.球面要清洁,每画一条纬线或经线都要待墨干后再画。
3.画纬线时笔固定一点不动(如23.5°
),只转动乒乓球。
画经线时,持笔的手动,乒乓球不能动。
4.经纬线粗细要一致。
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应画成虚线。
5.标注经纬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