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美术教案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400510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0.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美术教案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九年级美术教案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九年级美术教案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九年级美术教案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九年级美术教案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美术教案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

《九年级美术教案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美术教案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美术教案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

学生讨论评述

三、合作探究

品味,提高

A做3页思考练习(小组学习)

仔细观察作品,前后两桌学生作为小组,相互讨论后将你认为调子相当的序号填入线描中。

B仔细观察《春》以及三幅《圣母子》作品

尝试从画面空间、人物动作、表情等方面比较作品差别,并谈谈造成这种差别的社会背景。

学生制作。

“实战训练”

四、反馈、矫正

交流、提高

作业讲评

A自评

B组评

C师评

交流展示点评补充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五、小结

强调制作要点

六、作业

理解一副作品的但是需要学习很多的时候,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

七、教学反思

 

瞬间的精彩

1、通过探究学习,使学生能认识摄影能反映现实生活的功能作用,能分析摄影作品所表现出的思想情感,了解基本的摄影构图、色彩等知识。

懂得摄影作品的社会价值、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2、能运用所学知识记录自己或者周围人们的生活,并表达自己的情感。

3、通过学习,学会关注生活,关爱自然环境,发现和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形成良好的价值观,促进个性全面发展。

教学重难点:

1、拍摄照片时的技术要求

2、在拍摄时善于发现美、感悟美的能力。

课时安排:

2课时

一、情境导入

1、展示部分学生拍摄的照片,请作者谈谈自己拍摄时的想法和情感。

2、导语:

摄影已成为现代人重要的文化活动之一,在按下快门的一瞬间,倾注的是摄影者的情感,体现的是摄影者的专业知识和审美修养。

摄影就是用相机等捕捉瞬间的精彩。

(展示课题《瞬间的精彩》。

3、展示学习目标

二、摄影的定义

摄影一词是源于希腊语,意思是“以光线绘图”。

摄影是指使用某种专门设备进行影像记录的过程,一般我们使用机械照相机或者数码照相机进行摄影。

有时摄影也会被称为照相,也就是通过物体所反射的光线使感光介质曝光的过程。

有人说过的一句精辟的语言:

摄影家的能力是把日常生活中稍纵即逝的平凡事物转化为不朽的视觉图像。

三、探究活动一:

善于捕捉精彩瞬间

1、解海龙希望工程系列作品

①《大眼睛》

思考1:

你看到的是张什么样的脸?

谈谈你的感受。

如果画面前面的人物清晰,感觉会怎样?

小结:

女孩的形象贫困、质朴,眼睛充满灵气、渴望。

侧逆光的拍摄,使女孩形象逼真,桌面白纸的反光,又使得面部和眼睛特别明亮。

明暗对比、虚实处理,突出了主体的形象。

思考2:

请为这幅作品命名。

(小结:

作品的命名要体现、揭示主题。

②《大鼻涕》

画面中被抓拍的小男孩流着鼻涕,长大着嘴巴,专注读者字词,充满了学习的激情。

③《小光头》

主体与客体的神情一致,都那么专注而生动,让观者对这些孩子心生爱怜。

④解海龙简介

中国著名摄影家。

1991年他拍摄的希望工程系列纪实作品为人们所熟知,成为了希望工程的标志。

他一直和照片中的每个孩子都有联系,和他们照了很多照片。

2009年这个大眼睛照在《中国青年报》上以30.8万元进行拍卖,解海龙捐助了一所希望小学。

“大眼睛”苏明娟提议解海龙,就取名叫“解海龙希望小学”吧,虽然很感动,但解海龙说:

“咱们谁的名字都别叫,干脆叫’大眼睛希望小学’吧”。

2009年“大眼睛希望小学”在西藏落成!

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并有独特审美的摄影家。

2、画面的构成部分

主体:

画面结构中心、视觉焦点。

客体:

画面中陪衬主体景物或人物,是帮助主体揭示内容的成分,在构图中有均衡画面、美化画面和渲染气氛的作用。

①《巴黎穆夫塔尔街》

分析作品中哪是主体、客体与背景?

画面中表现的是一个怎样的小男孩?

是怎样突出主体的?

小男孩神气十足,我们可以通过他的昂扬的步伐,充满感情的笑容与眼神读出。

轻松、跳跃的步伐,得意的眼神,双手环抱两个大酒瓶。

与身后小朋友羡慕的眼神,形成强烈的对比。

主体人物清晰,客体人物与背景的虚化,也形成了对比。

②小组成员互做表情,并猜一猜。

思考:

你会用怎样的人物和场景表现“幸福”这个主题?

③《幸福》

这是一幅网络上的图片,一名年近六旬、身穿橙色马甲的男清洁工,趁着休息的空隙跟坐在腿上的孙女逗乐。

老人的慈祥,孩子的纯真,由于包含着发自内心的情感,深深的出动了每一位观者,让人感同身受。

生活感动心灵,镜头记录感动。

瞬间的捕捉,倾注了摄影者的情感,体现了摄影者的知识和审美修养以及技术掌握程度。

摄影不是相机在表达,而是摄影者的自我表达。

摄影具有语言的功能:

记述事实、表达情感、阐述观念。

四、衔接导入

作品《林中》赏析

仔细观察画面中人物的动势,说一说,如果女孩笔直的站在树间,会有什么效果?

女孩的身体微微倾斜,右脚抬起打破了画面的呆板,使画面更有形式美感。

五、课堂练习

请用草图的方式分析一幅摄影作品,并针对这幅作品写出100—200字的短文。

七、课后拓展:

用照相机模仿优秀作品的手法拍摄生活中的某个场景

八、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二、探究活动二:

画面要有形式美感

1、探讨构图

①《嬉戏》

分析画面中主体、客体的动势有和特点?

动势冲突运用得当,使画面更加生动。

②《海潮》

尝试用点线面的知识分析这幅作品。

③思考与练习

同一场景,比较两者构图的差别并说说它们各自给你的感受。

这两张作品分别是远景、中景构图。

远景中交代了环境,但画面元素多,略凌乱。

中景表现了氛围,构图简洁,主题突出。

2、构图的基本原则

①选择合适的角度和拍摄距离,使主体突出。

②画面要简洁,要避开与主题无关的事物。

③充分利用背景和环境来突出主题。

3、感悟色彩

①冷色调、暖色调

②以黄建国的作品为例,体会作者在色彩搭配上的合理安排。

4、选择光线

三幅作品(分别为顺光、逆光、测光)对比,请找出不同光线下,分别有什么特点?

1.顺光:

对象的体积感弱,比较平,画面显得柔和。

2.侧光:

体积感强,画面明暗对比强烈。

3.逆光:

对象细部被概括,轮廓得到强调。

不同光线下的场景或人物给人的感受不同,光线要为表达主题服务。

摄影人要经得起等待,善于捕捉,捕捉最精彩的瞬间。

三、课堂练习

四、课后拓展:

用照相机模仿优秀作品的手法拍摄生活中的某个场景。

五、教学反思:

画“说”空间

1.认识理解绘画在平面上塑造形体空间,以及引发丰富联想的本质特征。

2.能够画出表现空间感的画,运用空间元素表现不同的视觉效果。

3.大胆尝试运用错视原理进行空间创意。

1、能够画出表现空间感的画,运用空间元素表现不同的视觉效果教学难点:

2、理解绘画在平面上塑造形体空间

一、引入课题

展示作品图片,《人类的状况》马格利特分析该作品,探究画面的纵深感的形成

马格利特是比利时超现实主义画家,他的这幅画对人们习以为常的认识提出了质疑。

1.问题:

画布上的风景真的是窗外的风景吗?

结论:

画布上的风景——窗外风景在平面(画布)上的影像,是艺术家按照一定规律用用形状、色彩和明暗等元素塑造画面空间的结果。

2.问题:

画面纵深感是怎么样形成的?

我们今天就一起来了解空间。

二、新课

(一)视觉感受

1.体积:

引导分析《楔形浪》和《完全》两幅作品。

形状的远近变化和体积的塑造可以在平面上表现出空间的纵深感。

2.遮挡《层峦叠嶂》的近、中、远景形成层叠关系。

3.近大远小:

《风景》中田野上的草垛的大小、明暗变化等透视关系、前后遮挡关系表现了纵深感。

比较《宁静的小镇》,它们表现的空间关系的方法有什么相识之处?

同样《阿塞斯的马路》和《圣.塞维翰No.3》两幅画就是近大远小的不同形式。

1、点、线、面、体积的组合能够制造画面的纵深感。

展示三足圆点图例,三组圆点呈现出远近关系的视觉感受,你能总结其中的规律吗?

除层叠关系外,还体现了大小、色彩纯度、明暗差异等关系。

线是点的延续,长短、粗细、疏密、方向等变化也能构成前后纵深空间。

展示《桥》作品

这幅作品中桥上纵横交错的桁梁编制了一副丰富的空间画面。

桁梁近粗远细变化、间隔近宽远窄变化向远方消失,形成透视现象。

展示《色彩构成A》

用抽象的几何形进行位置、重叠关系的排列,营造悬浮、行进的动感空间。

4.作业

模仿《色彩空间A》的构成,选择简单的图形或者几何形做组合排列,表现出画面的空间感,并标示主题。

(三)示范

讲解空间透视的原理,示范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画法,再用图形和几何形的排列加上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让画面构成空间感。

三、评价及总结

针对学生作业做出讲评,对本课时学习活动进行总结。

四、教学反思

一、体积与空间

命题作业——太空

展示:

海星折叠纸张进行演示体积本身具有空间感。

形成体积的方法:

1.运用面的转折、阴影、纹理能够表现体积感。

2.利用阴影或者纹理可以使平面图形凸起和凹进,形成体积。

3.体积之间形成位置、距离、重叠等关系,构成了深度空间。

层叠遮挡、明暗变化、透视变化的重要规律,是绘画中表现物体的纵深感和体积感的常用手法。

操作实践:

尝试将一个平面图形改画为立体造型。

提示:

1.太空失重环境确定了悬浮物体的表现。

2.表现素材:

星球、空间站、航天器等。

3.提供参考图片或视频,启发学生在科幻美术或者电影中找到灵感。

4.参照《色彩构成A》和《桥》等作品,置换其中造型,创作表现空间关系的绘画。

二、教材图示:

六边形里的鱼

六个三角形构成的六边形加上一条鱼就变成了一个立方体。

还可以改变一次,大家试一试。

赏析:

分析《布朗大学出版社部标志》,利用能够相互反转的两个体积框架内。

1.通过对轮廓线的增减、更换,创造更为丰富的体积变化。

2.练习:

运用简单造型和能够相互反转的两个体积框架构成画面,如几何形、字母、符号、简化造型等。

3.欣赏《1987年福田繁雄招贴展》和《瀑布》

分析福田繁雄的招贴画和《瀑布》等作品。

福田繁雄的招贴画在一个平面上转换不同的视角,营造了错综复杂的空间效果。

在现实中存在这个三角转折几何体吗?

是的,它只限于在平面上实现,它转换视点让我们形成错觉,制造了一个矛盾的空间。

《瀑布》正是运用了这个原理使流水上下循环不止。

三、创意空间作业:

参考教材提供的作品,利用错综复杂的视觉效果进行创意,画出“不可思议”的图形。

从不同的视角营造错综复杂的空间效果。

四、评价及总结

对学生活动做出评价和总结

五、教学反四

我们在一起

知识与技能

1、能够运动人物动态,表情以及画面构图方法记录和表现与家庭。

朋友在一起的生活故事

1、能够通过人物的姿态、神情以及画面分析作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分析作品,体会人物画作品主题的表现

分析作品,把握常见的人物动态表现绘画

画面情感的表达

课本、教学课件、多媒体、挂画等

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程序

感受体验

教学过程

1、播放一段小朋友游戏的外国电影片段(无字幕)

小活动:

请同学们分配角色用自己的理解为电影片段配上对话。

2。

配上原版的对话字幕,请同学们对比为什么在没有字幕的情况下,也能猜出对话内容并能得到相应的感受呢?

3、欣赏中国画《童年》

尝试从表情、姿态来分析作品的主题

4、教师小结:

人物情感的表现不需要语言的衬托、利用人物的面部表情和身体的姿势动作即可以反应人物性格和活动。

媒体运用

课件播放

欣赏作品

小结

对比研究

1、欣赏《悄悄话》和《又是一个2分》

两幅画都描述了得知考试成绩回到家里的小学生及其家人。

画家通过家庭成员不同的面部表情和身体姿势揭示人物的心理状态,表明人物间的关系,使画面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气氛。

2、请同学们分析并填写下表

作品人物组合神情姿态构图

展示图表

悄悄话

又是一个2分

3、欣赏《祖孙四代》并说说画中四人间的关系,你是从那些细节知道他们的关系的?

相貌、姿态的处理体现了家庭人物的地位和关系

画面的人物组合形式,人物与背景的相互衬托,构图的运用都可以丰富和加深画面情感的表达

课件展示:

教师演示

欣赏《我们要去捉狗熊》

请同学们分析画面中人物在行走过程中的不同表现,并上台模仿动作演练出来。

教师先用火柴人图示的方法来描绘画中人物的动态,再进一步加深层次,示范利用线骨架和体块,连接描绘动态。

提示:

重点讲解平衡、重心线、动作和姿态

学生讨论并临摹老师示范的动态形象。

每个动态的描绘都要讲究平衡、动作和姿态,平衡即头和起支撑作用的腿在一条重心线上或是头与两腿间的中心连线成重心线,动作即要打开手臂和腿之间的空间。

演示

教师演示示范

活动体验

活动一:

仔细观察你的家人,试着画画他们在不同姿态下的草图,注意把握住人物的动态。

要点提示:

请同学各自带来自己家人的照片,可以尝试摆出相关动态进行体验,也可以同桌互相为对方摆动态当模特。

背景音乐

作业与课堂评价

展示学生作品,学生自评互评,教师总结

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对古代皇宫的门、现代家庭居室的门、西北窑洞的门、江南农家的门、云南大理白族的门、哈萨克族的门等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门的风格特点的赏析和比较,激发学生学习建筑的兴趣,加深对建筑所蕴涵的历史、文化内涵的欣赏和理解,引导学生设计一个有一定主题和文化蕴意的门,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创新能力,抒发内心强烈的审美感受。

2、人文情感:

以门的文化含义为切入点启发学生的理性思考,探索门所蕴含的深刻的人文思想。

并通过对文学、历史、音乐、民俗、绘画、建筑中门的形象的理解,增强学生的综合审美感受力。

二、教学重点

1、门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

2、门所蕴含的深刻的人文思想

3、设计一个有趣的门

三、教学难点

第一节门的启示

门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门所蕴含的深刻的人文思想

门所蕴含的深刻的人文思想

关于“门”的文章、门的图片若干、歌曲等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教师准备教学材料,学生预习。

二、导入新课

教师配乐朗诵美国作家克里斯托弗·

莫利的散文《门》引入新课。

三、新课教学

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中国书法中各种书体的“门”字的写法和风格特点。

2、门是技术和艺术的结合,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

3、课堂活动:

欣赏课本第30、31页的范图和教师的补充图片,分组讨论,从门的技术性(制作材料、制作工艺)和艺术性(文化内涵)两个方面相互交流对门的了解和感受。

并完成下列问题:

⑴皇宫贵族的豪华门给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附答题参考要点:

制作工艺复杂,选材讲究。

威严华贵,是权力、地位、富贵的象,反映了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

⑵普通农家民居门给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实用、美观、朴素,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民族风格、传统韵味。

⑶园林景致门给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造型别致、选材讲究,因景色的需要设计门的样式和选择门的材料。

能增添景色的层次,营造一种错落有致,欲露还羞的情趣,使人在进入时不断感受新的画面。

⑷现代家庭居室门给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造型别致、选材广泛讲究、制作工艺先进、中西合璧、自然简洁,极富现代气息。

体现了人们的生活情趣和新的审美观念、是多元文化在家居装饰中的突现点。

⑸标志性“门”给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造型别致、选材讲究、制作工艺复杂,引申了门的含义,是极具象征意义的门,有很强的造型表现性,它能启发人进行深度思考。

教师出示凯旋门、名校校门、有代表意义的居民小区大门、牌坊等图片,重点引导学生欣赏标志性“门”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门的文化意蕴。

活动小结:

门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随着人们生活需要和审美需求的变化,门的样式逐渐丰富,它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具有深厚的文化含义和象征意义,是人的理性思索和对人生意义的探讨。

4、自由阅读

阅读教师的补充资料:

关于门的成语、俗语、歇后语、(见补充资料库)

四、小结

布置下次课的内容,内容和要求见课本第32页的活动二。

五、教学反思

魅力永恒的建筑

1、了解建筑的基本功能,懂得建筑艺术设计需要充分利用自然材料和自然条件,能够根据身边的自然环境特点,设计并绘制一幅理想中的建筑设计图。

2、初步认识中国古建筑的特点,了解中西建筑与历史人文的关系。

3、对建筑未来发展趋势有宏观的认识,理解建筑、环境与人之间的关系,能根据自己对建筑结构和室内陈设的观察和理解,撰写调查报告。

重点:

1、欣赏北京故宫建筑风格,初步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

2、比较古今中外代表性建筑,认识不同的建筑风格,发现时代发展与建筑材料变化的关系。

难点:

认识和理解不同地域的文化特点对建筑风格的影响。

一、新课导入:

1、歌曲导入

课前播放《命运交响乐》(画面定格在音频中)听一段雄伟的交响乐,看着这上下起伏的音频,你想到什么了?

你和著名的德国诗人歌德想到一块儿去了。

他把建筑比喻为“凝固的音乐”,建筑就像是音乐一样有节奏、有旋律、有美感。

今天就

让我们一起来聆听这凝固的音乐――建筑。

(板书:

凝固的音乐——建筑)说到建筑你会想到?

2、展示精美的图片。

设问:

我们居住的房子有什么功能了?

你知道多少?

居住遮风避雨的作用。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建筑除了居住的功能还有其它的作用吗?

让我一起来探讨。

二、新课讲授:

(一)建筑的功能:

展示甲骨文中蕴含建筑原型图片和半坡原始居住复原图。

歌德说过建筑如凝固的音乐,好的建筑不仅满足其功能的需要,也是一件充满音乐般和谐韵律的作品。

(二)动物创造的优秀建筑——欣赏鸟巢

1、展示鸟巢的图片,你觉得鸟巢好的在哪?

有什么优点?

2、许多动物给自己建造的家,比如鸟巢、蜂窝、它们与建筑设计有关吗?

有什么关系?

优秀的动物建筑从取材、造型、空间利用、自然环境融合等方面满足使用,便利的要求。

(三)建筑与自然环境的结合——欣赏北京故宫建筑

1、整体感受故宫。

首先让我们走进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结构建筑群——故宫。

(课件,图片,音乐)

北京故宫简介:

故宫又名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朝皇帝的宫殿,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宫。

故宫开始建造是在明永乐五年(1406年),历史14年的才建造完成。

占地72万平方米,房屋9999.5间,这么多房间会不会有种很乱的感觉?

为什么多而不乱?

北京故宫有一条贯穿宫城南北的中轴线,两边都是对称的。

布局很严谨,对称结构这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一个传统模式。

在这条中轴线上,有象征政权中心的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故宫四周围还有10米高的城墙,墙外有52米宽的护城河环绕,城的四个角上分别有有一座华丽奇特的角楼。

实在是一个无与伦比的杰作。

听了故宫的简单介绍,你有什么感想吗?

(宏伟、堂皇、庄严、和谐……)我们从故宫的整体上看,可以发现这里几乎所有的建筑都有个共同的特点?

(黄色的屋顶,红色的宫墙)

这有什么含义吗?

(黄色是尊贵的色彩,代表了皇族,红色是喜庆的色彩)这两种明亮的色彩搭配在一起是那么?

(热烈,和谐)

2、具体了解故宫内在文化。

(1)太和殿屋檐上的仙人走兽:

(课件,特写仙人走兽)有谁认识他们吗?

选择?

(教师对陌生的名字适当做解释)。

仙人走兽放在屋檐上有什么用意吗?

教师小结:

为了突出大殿的威严,还有着消灾灭祸,逢凶化吉的意思。

而且它还有实用功能,我们看屋檐有一定的斜度,瓦便有下滑的可能,所以在梁上需用多个铁钉加以固定,为掩饰铁钉不美观还防止雨淋,工匠师们便在装饰了这些小兽们了。

(2)云龙大石雕:

(课件,云龙大石雕)顺着云龙大石雕往上走,你感觉?

这是一种怎样的图案能把我们都陶醉与此?

(有龙纹、五座宝山、云纹)龙代表着什么?

(皇帝)它能驾于一切的。

这里有九条龙,和五座山合在一起,寓意着:

九五之尊。

(3)故宫的门:

门,发现什么吗?

(有门钉,铺首)有几个门钉?

数字9的内涵?

门钉作用?

(加固,装饰,等级的象征,皇宫、坛庙大门每扇门的门钉有九行,每行九枚,像亲王、郡王的门钉数量可就不一样了)铺首?

(似狮非狮,据说叫螺蛳,是古代象征安全的一种保护神)分类:

交流探索

(四)教学反思: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关于北京的一些相关的建筑,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中国的建筑和外国建筑的对比。

(二)中外建筑对比

1、故宫乾清宫内景与凡尔赛宫殿内景对比:

(课件,两幅中外内景图)哪个是故宫的内景?

怎么看出来的?

各有什么特点使你一下子就区分出来?

故宫内景给人感觉?

(肃然起敬、庄严稳重,华丽威严)。

凡尔赛宫,感觉?

(自由,造型圆润流动,处处显示着浪漫而奢华的氛围。

)在这里面展出着很多美术、雕刻等艺术品。

2、中国古代建筑故宫与外国古代建筑印度的泰姬陵、德国的科隆大教堂作对比:

中国和外国古代建筑的内景带给了我们庄严的、奢华的不同美感,那么外景带给你的感受又会是怎样的?

我们自己看图片以及学习资料,从建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