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学年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复习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397155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204.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学年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复习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最新学年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复习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最新学年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复习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最新学年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复习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最新学年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复习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学年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复习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

《最新学年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复习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学年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复习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学年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复习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

7.(2分)(2010•昌平区一模)下列措施中,为了使蒸发变快的是(  )

给墨水瓶加盖

将新鲜苹果装入保鲜袋

将新鲜蔬菜存放在阴凉不通风的地方

将地面上的积水向周围扫开

8.(2分)以下描述的各种现象中,需要吸热的是(  )

冰箱冷冻室内壁出现白色的霜

夏天的早晨花草上常有小露珠

秋冬季节教室的玻璃上常常出现雾水

冰镇饮料中冰块变得越来越小

9.(2分)(2012•丹徒区模拟)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的是(  )

雨后天空的彩虹

水中的“月亮”

斜插入水中“变弯”的筷子

阳光下人在地上的影子

10.(2分)下列事例中,能表明声音具有能量的是(  )

声音能把人的耳朵震聋

说话时,声音的振动能引起周围的空气的振动

美妙的声音能使人心情愉快

声音能粉碎人体的结石

11.(2分)关于显微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镜成放大的虚像

目镜成放大的实像

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

物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投影仪

12.(2分)分别由不同物质a、b、c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体积和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的密度最小

b物质的密度是1×

103kg/m3

a物质的密度是c的4倍

a、b、c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

二、填空题(共12小题,每空一分,共24分)

13.(2分)速度是表示 _________ 的物理量;

速度的定义是 _________ .

14.(2分)实验用温度计的原理是 _________ ,寒冬腊月,湖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当气温为﹣15℃时,冰下表面与水结合处的温度是 _________ ℃

15.(2分)人们用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人耳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是 _________ dB;

控制噪声要从几个方面入手?

答 _________ 个.

16.(2分)根据下表可知,测量沸水的温度不宜用 _________ 温度计;

当温度低于﹣40℃时不宜用 _________ 温度计.

水银

甲苯

酒精

沸点/℃

357

111

78

凝固点/℃

﹣39

﹣95

﹣117

17.(2分)黑板“反光”晃眼,这是黑板表面发生了 _________ 反射;

老师放在讲桌上的教具从各个角度多能看到,这是教具发生 _________ 反射.

18.(2分)使用放大镜时,把物体放在 _________ 区域内观察;

使用照相机时,通常把物体放在 _________ 区域内拍摄.

19.(2分)如图所示的刻度尺,分度值为 _________ ,图中物体的长度 _________ .

20.(2分)有两支温度计,一支用酒精棉球包上,而另一支不包,看到的现象是包棉球温度计的温度 _________ (选填“上升”“不变”“下降”),这个现象说明蒸发是 _________ 过程(选填“吸热”“放热”)

21.(2分)如图所示,来自物体A的光线经过眼睛的晶状体成像在视网膜后面的B点.要使B点的像靠近视网膜,A点应该向 _________ (选填“左”或“右”)移动;

或戴一个合适的 _________ 透镜做成的眼镜也能使A点的像成在视网膜上.

22.(2分)如图所示,一条光线斜射在平面镜上,请画出反射光线.

23.(2分)如图所示,光从空气射入三棱镜,请画出再从三棱镜到空气的光路图.

24.(2分)(2012•桂林)请在图中画出经过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三、计算题(本题3道题,共20分)

25.(4分)通过这张出租车发票的内容,计算出租车在这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

26.(6分)有一个容器最多能装3kg的水,求:

(1)这个容器的容积是多少?

(2)如果用这个容器来装密度是0.9×

103kg/m3的植物油,最多可以装多少kg?

27.(10分)高速列车都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从大连到沈阳的速度为200km/h,用时2h,从沈阳到哈尔滨的速度为190km/h,里程约570km.

求:

(1)高速列车从大连到沈阳的路程为多少?

(2)高速列车从大连到哈尔滨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四、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

28.(3分)小刚妈妈将鲜肉放入冰箱储存,几天后将肉取出时,发现肉表面结了一层白霜;

用电子秤一称,发现质量增加了.请用物理知识解释这个原因.

29.(3分)如图所示,将激光射在墙上,在光柱下面点几个酒精灯,会看到激光柱在墙上的光点晃动,这是为什么?

五、综合题(本题5小题,共26分)

30.(5分)小明根据生活经验猜想平面镜所成虚像的特点是:

①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②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③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为了验证猜想,小明在水平桌面上摆放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在实验中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主要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 _________ .

(2)小明在竖立的玻璃板前A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他拿一支大小和点燃蜡烛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当移动到A′处时,可以看到它跟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 .

(3)前面A处的蜡烛点燃的目的是 _________ .

(4)验证猜想②他为什么要做三次?

答 _________ .

(5)如果玻璃板向点燃蜡烛倾斜(即向前倾斜)你看到点燃蜡烛的像向前还是向后倾斜?

31.(5分)某小组进行测定盐水密度的实验:

(1)用调好的托盘天平测量盛有盐水的玻璃杯的质量,测的他们的总质量为138.0g.

(2)把玻璃杯的一部分盐水倒进量筒里,量出盐水的体积如图1所示,

(3)把玻璃杯和杯中剩下的盐水放在天平上称量,如图2所示.根据以上信息请填下表:

玻璃杯和盐水的质量(g)

玻璃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g)

量筒中盐水的质量(g)

量筒中盐水的体积(cm3)

盐水的密度(g/cm3)

 _________ 

32.(6分)某同学从暖瓶向烧杯倒一些热水,他想探究这杯水加热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

(1)实验前,该同学用温度计测量室内气温,如图甲所示,此时室内气温是 _________ ℃.

(2)该同学所用实验装置图乙所示,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请在如图方格纸上画出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

时间t/min

1

2

3

4

5

6

7

8

温度t/℃

90

95

98

100

101

102

(3)根据图象,得出的探究结论是:

 _________ .

(4)实验中还看到水沸腾时形成大量气泡,这些气泡上升过程中逐渐变 _________ ,到水面破裂,里面的 _________ 散发到空气中.

33.(6分)小王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光具座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桌上现有A、B两个凸透镜,其中凸透镜A的焦距为50cm,凸透镜B的焦距为10cm.光具座上标尺的刻度范围如图所示:

(1)小王想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应选用 _________ 凸透镜(选填“A’’或“B”).

实验时,他调整发光物、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_________ ,以保证发光物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2)小王在图中的光具座上,不断改变蜡烛与透镜间的距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实验,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分析实验数据可知

实验次序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cm

光屏上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cm

光屏上像的大小

60

12

缩小

30

15

20

等大

放大

①从实验次序1、2、可以看出,当成实像时,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是大于 _________ 倍焦距的.

②从实验次序2、3、4可以看出,当成实像时,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短,光屏上像的大小就越 _________ ;

(3)你认为小王同学的实验过程是如何调整光屏接收到清晰地像,请提出你的操作.

(4)如下图,这条折射光线的发光点来自于透镜左侧哪个区域( _________ )

A.二倍焦距以外B.二倍焦距和焦距之间C.二倍焦距以内D.二倍焦距上

34.(4分)初三、一班同学针对“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进行探究,测得三组数据

物质(第一组)

质量m/g

体积V/cm3

物质(第二组)

物质(第三组)

木块1

6

10

铝块1

27

水1

木块2

12

20

铝块2

54

水2

木块3

19

30

铝块3

81

水3

木块4

24

40

铝块4

108

水4

木块5

29

50

铝块5

135

水5

木块6

36

60

铝块6

162

水6

(1)根据第一组木块实验测得的数据,绘制木块的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图象

(2)根据绘制的图象,可得到结论:

同种物质, _________ .

(3)比较第一组、第二组和第三组数据两次的实验数据,可得到结论:

不同物质,质量和体积的比 _________ (选填“相同”“不同”)

2013-2014学年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复习题答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A.人的正常体温约是37℃B.一本物理书的长度大约1m

 C.一部手机的质量大约1kgD.一节物理课的时间大约0.45h

考点:

温度;

质量的估测;

时间的估测;

长度的估测.2448894

专题:

估算综合应用题.

分析:

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解答:

解:

A、正常情况下人体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此选项正确;

B、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20cm,物理课本的长度大于20cm,在26cm左右.此选项错误;

C、一个鸡蛋的质量在50g=0.05kg左右,手机的质量与一个鸡蛋的质量差不多.此选项错误;

D、一节物理课的时间在45min=0.75h左右.此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物体的数据的了解情况,本题告诉我们一定要对实际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做到熟知,以免闹了笑话自己还不知道.

 A.河岸上的树B.船舱C.迎面驶来的船D.河水

参照物及其选择.2448894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

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坐在逆水航行的轮船中的乘客,以船舱为参照物,他与船舱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认为自己是静止的.

若以河岸上的树,迎面驶来的船,河水为参照物,他与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他应该是运动的.

所以选项A、C、D错误;

选项B正确.

故选B.

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

 A.声速B.音调C.音色D.响度

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2448894

声现象.

声音的三个特性包括音调、响度和音色,响度指的是声音的大小.根据对响度的了解来作答.

“不敢高声语”指的是不敢大声说话,这里的“高”指的是声音的大小,是响度.

故选D.

此题考查的生活中所说的声音“高”的不同含义,是联系实际生活的题目,是一道好题.

 A.软木B.钢轨C.空气D.水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2448894

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声速最大,液体中其次,气体中声速最小;

同种介质中,声速和介质温度有关.

软木和钢轨是固体,空气是液体,水是液体,根据声速的规律,声速从大到小依次是:

钢轨、软木、水、空气.

本题考查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属于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

 A.质量B.温度C.体积D.密度

质量及其特性.2448894

质量及其测量.

①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状态无关;

②温度是物体的冷热程度,状态发生改变主要是因为温度发生了改变;

③水结冰后,体积增大,密度减小.

矿泉水结冰后,温度降低,密度变小,体积变大,只有质量是不变的.

此题主要考查质量、温度、密度的特点,应该熟悉它们发生变化所需要的条件.

6.(2分)由匀速直线运动公式V=可知;

 A.物体的速度跟路程成成正比,与所用时间成反比

 B.路程越远,速度就越大

 C.路程一定,时间用的越短,速度越大

 D.路程越远,时间用的越长,速度越大

速度公式及其应用.2448894

长度、时间、速度.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定值,保持不变,它等于物体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等于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是一个定值,与路程或时间无关,故ABD错误;

在路程s一定时,由v=可知,时间t越短,速度v越大,故C正确;

故选C.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一个定值,等于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不随路程或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A.给墨水瓶加盖

 B.将新鲜苹果装入保鲜袋

 C.将新鲜蔬菜存放在阴凉不通风的地方

 D.将地面上的积水向周围扫开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2448894

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有三个:

液体的温度;

液体的表面积;

液体表面附近空气的流动速度.从这三个方面来分析选择项中提到的措施,从而可以得到答案.

A、墨水瓶加盖后与外界隔绝,所以墨水无法蒸发.故A错误.

B、保鲜袋将蔬菜与外界隔绝,减慢了蔬菜周围的空气流动,减慢了水分的蒸发.故B错误.

C、新鲜蔬菜存放在阴凉不通风的地方减慢了水分的蒸发.故C错误.

D、把积水扫开可以增大液体的表面积,加快了液体的蒸发.故D正确.

液体蒸发的快慢是经常考查到的一个知识点,有时还以实验题的形式考查.如:

探究液体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在此实验中同时也考查到了控制变量法的使用.

 A.冰箱冷冻室内壁出现白色的霜

 B.夏天的早晨花草上常有小露珠

 C.秋冬季节教室的玻璃上常常出现雾水

 D.冰镇饮料中冰块变得越来越小

生活中的凝华现象;

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

液化及液化现象.2448894

温度计、熔化和凝固;

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1)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

(2)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吸热的有:

熔化、汽化、升华;

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

凝固、液化、凝华.

A、冰箱冷冻室内壁出现白色的霜,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凝华放热;

B、夏天的早晨花草上常有小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液化放热;

C、秋冬季节教室的玻璃上常常出现雾水,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属于液化现象,液化吸热;

D、冰镇饮料中冰块变得越来越小,属于熔化现象,熔化吸热.

判断物态变化,关键是分清物质变化前后的状态,是中考热学知识考查的热点内容.

 A.雨后天空的彩虹B.水中的“月亮”

 C.斜插入水中“变弯”的筷子D.阳光下人在地上的影子

光直线传播的应用.2448894

应用题.

掌握三种光现象:

①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②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发生反射现象,例如:

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

③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

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彩虹等.

A、雨后天空的彩虹是光的折射形成的,不符合题意;

B、水中的“月亮”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是光的反射形成的,不符合题意;

C、斜插入水中“变弯”的筷子,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不符合题意;

D、沿直线传播的太阳光,照到不透明的人身上,被人挡住,人后面阳光照不到的地方的暗区就是影子,

阳光下人在地上的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符合题意.

一般来说:

见到影子、日月食、小孔成像就联系到光的直线传播原理;

见到镜子、倒影、潜望镜就联系到光的反射原理;

见到水中的物体,隔着玻璃或透镜看物体就联系到光的折射原理.

 A.声音能把人的耳朵震聋

 B.说话时,声音的振动能引起周围的空气的振动

 C.美妙的声音能使人心情愉快

 D.声音能粉碎人体的结石

声与能量.2448894

(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如:

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声呐”的利用、医用“B超”等;

(2)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如:

利用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超声波碎石”等.

A、声音能把人的耳朵震聋,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B、说话时,声音的振动能引起周围的空气的振动,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C、美妙的声音能使人心情愉快,说明声音能够传递信息;

D、声音能粉碎人体的结石,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故选ABD.

本题考查了声音的利用,利用声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属于基本内容,比较简单.

 A.物镜成放大的虚像B.目镜成放大的实像

 C.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D.物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投影仪

显微镜.2448894

透镜及其应用.

显微镜由物镜和目镜组成,目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显微镜的物镜成的是放大、倒立的实像.

(1)显微镜的物镜是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成像原理相当于投影仪;

(2)显微镜的目镜是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成像原理相当于放大镜.

故选CD.

本题考查了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的成像特点,掌握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的实质和成像情况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A.a物质的密度最小

 B.b物质的密度是1×

 C.a物质的密度是c的4倍

 D.a、b、c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

密度及其特性.2448894

密度及其应用.

(1)深入理解密度的概念,密度是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

(2)认真分析图象中横纵坐标的含义以及图象的形状所代表的含义;

此题中图象的形状是正比例函数图象,表明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A、由图象知:

当三种物质的质量相等都为2g时,c的体积最大;

故c的密度最小;

故A错误;

B、由图象知:

当b物质的体积相等都为2cm3时,其质量为2kg;

故b的密度为ρ===1g/cm3=1×

103kg/m3;

即为水的密度;

故B正确;

C、由图象知:

当三种物质的质量相等都为2g时,Va=1cm3,Vc=4cm3,

ρa===2g/cm3,ρc===0.5g/cm3,

则a物质的密度是c的4倍,故C正确;

D、密度是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故D错误;

故选BC.

深入理解密度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