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届高三上学期测评考试 生物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辽宁省沈阳市届高三上学期测评考试 生物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沈阳市届高三上学期测评考试 生物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及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学说揭示了动植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B.细胞学说归纳了“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的观点
C.细胞是一个完整的独立单位,细胞间的代谢不会相互影响
D.显微观察透明材料的细胞时,若视野太亮应使用小光圈和平面镜
3.如图是蛋白质分子的结构简图,不同图形代表组成蛋白质的单体,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不同图形代表氨基酸分子,图形之间以氢键相连接
B.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由图形的数量和排列顺序决定
C.高温、强酸、强碱、盐析等均会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D.图示的蛋白质分子可能同时具有免疫功能和催化功能
4.如图为某生物的细胞结构示意图。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③与⑤②直接相连,是细胞中物质运输的桥梁
B.图示中的生物膜都含有脂质,⑥是脂质合成的车间
C.⑦通过内膜折叠形成嵴以增大蛋白质的附着面积
D.分泌蛋白经⑥→③→②分泌,说明各生物膜结构成分相似
5.某同学用洋葱同一片鳞片叶的外表皮细胞,制成甲、乙、丙三组临时装片,用0.3g/mL的蔗糖溶液充分处理相同时间后,甲、乙、丙三组视野的20个细胞中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数分别为15、18、16。
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每组装片中未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细胞液渗透压比蔗糖溶液大
B.已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初始细胞液渗透压比未发生质壁分离的大
C.不同装片中大多数细胞的细胞液渗透压增大,细胞吸水能力增强
D.甲、乙、丙三组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细胞细胞液中的蔗糖含量存在差异
6.下列有关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A.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可以根尖的伸长区为材料进行观察
B.观察细胞吸水和失水既可用植物细胞也可用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
C.调查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时,应在该病患者的家系进行调查
D.用平32P和35S同时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可确定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7.下图表示某生物细胞内发生的一系列生理变化,X、Y分别表示两种功能不同的酶,请据图分析,下面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X为解旋酶,Y为RNA聚合酶
B.该图中主要包括5种碱基、8种核苷酸
C.a、b两处片段碱基配对的方式不完全相同
D.过程I在细胞核内进行,过程II在细胞质内进行
8.先天性聋哑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某正常女子(甲)的父亲为先天性聋哑病患者但姑妈正常,若甲的祖父母正常且姑父的家族中无该病的致病基因,正常人群中先天性聋哑致病基因携带者出现的概率为1/50。
下面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该女子的姑妈可能是该病的携带者
B.近亲结婚可使隐性基因遗传病患者出生的几率增大
C.若甲和她的表兄婚配,所生子女的患病概率为1/12
D.若甲与当地某正常男子婚配,生患病儿子的概率为1/200
9.下列有关遗传变异及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于基因碱基序列改变出现的新性状一定能遗传给后代
B.离体培养基因型为Db植株的花粉,产生的植株高度不育
C.基因重组不能产生新的基因,但肯定会表现出新的性状
D.基因型为AaBB的植物通过诱变育种可培育出基因型为AaBb的植物
10.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关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环境变化一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变化
B.若进化过程中种群数量长期保持稳定,则基因频率不变
C.即使种群存在某些个体致死现象,基因频率也不定改变
D.有性生殖下的基因重组能直接改变基因频率而加快了进化的进程
11.消防员在高温环境中灭火时,机体生理活动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下列生理变化与机体调节对应错误的是
A.葡萄糖的大量消耗——胰高血糖素等分泌增加
B.产热增多使体温升高——通过神经-体液调节维持体温稳定
C.大量流汗导致失水过多——垂体合成的抗利尿激素增加
D.部分肌细胞无氧呼吸——血液中缓冲物质发挥作用,维持酸碱平衡
12.下图一为某植株的模式图,甲乙为该植株上两枝条,①、②、③、④为甲枝上的四个芽。
图二为枝条甲经过单侧光照射后,向光侧、背光侧及对照组(未经单侧光照射)的生长情况。
下面与图示有关的分析,错误的是
A.①处产生的生长素运输到④需要消耗ATP
B.图二中曲线I代表背光侧,曲线II代表对照组
C.剪掉芽①后,②③④因生长素浓度降低而发育成侧枝
D.图二曲线I、III和II比较,可说明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特点
13.下图为某农田生态系统中农作物资源利用示意图。
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农田群落具有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
B.当该生态系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蛙的种群数量的增长率可能为0
C.建立农田生态系统的目的是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D.图中共有3条食物链,能量的流动都是沿着食物链循环进行
1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土壤中各种细菌所具有的能量可流向生产者
B.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会随着引入外来物种的增加而增强
C.一个自然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出是通过分解者的呼吸作用完成的
D.负反馈调节既存在于生物群落内部,也存在于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
15.下面有关微生物培养、分离等的叙述,错误的是
A.检验自来水中大肠杆菌数是否超标,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来分离并计数
B.检测同种水样中细菌的数量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的菌落数大于选择培养基
C.配制培养基时要注意各种营养成分,必须含有碳源、氮源、无机盐、水及生长因子
D.对于经常使用的菌种可采用试管固体斜面临时保存,但该方法保存的菌种易变异
二、选择题:
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若种子中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且产生乳酸,则此时种子不释放CO2
B.夏季连续阴天,蔬菜大棚中白天应适当增加光照,夜晚应适当降低温度
C.大棚中生长旺盛的蔬菜同化作用消耗的ATP等于呼吸作用产生的ATP
D.松土、除草不影响光合作用,但土壤中氮素不足会使小麦光合作用强度下降
17.鸡种肤色伴性遗传观察实验发现:
泰和鸡肤色为黑色,常染色体上含有黑色素基因P,性染色体上含有i基因;
仙居鸡肤色为黄色,常染色体上不含基因P,性染色体上含有I基因,I基因会影响色素基因的表达。
让泰和鸡(♂)与仙居鸡(♀)杂交获得F1,F1中公鸡为黄皮肤,母鸡为黑皮肤。
不考虑突变与染色体的交叉互换,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控制鸡肤色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B.基因1可能抑制黑色素基因P作用而表现为黄色
C.泰和鸡(♂)、仙居鸡(♀)的基因型分别为PPZiZi、ppZIW
D.让F1雌雄鸡自由交配得F2,F2中黄肤色与黑肤色鸡之比为3:
1
18.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特殊的保护性生理功能,对维持人体健康极为重要。
A.免疫功能正常的机体不会患过敏性疾病
B.特异性免疫过程中不会发生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C.疫苗没有致病性,接种疫苗后一般不会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D.抗体通过抑制病原体的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而发挥免疫效应
19.阿萨伊果是一种产自南美洲的棕榈树果实。
阿萨伊果发酵酒营养丰富,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
阿萨伊果汁中含糖量为8%~10%,酒精度能达到4.5%vol~5.5%vol。
因不同微生物对SO2的耐受力不同,其中细菌最为敏感,所以SO2在酿酒中常作为杀菌剂使用。
下面是用阿萨伊果酿酒的流程及相关操作:
阿萨伊果→挑选→清洗→榨汁→SO2处理→配料(一般加入白砂糖,加糖量应控制在10%~12%)→接种酿酒酵母→发酵→过滤→调配→灌装→成品(酒精度≥10.0%vol)
下面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酿酒酵母对SO2耐受力比细菌强
B.酒精发酵过程中会因醋酸菌污染而发生醋酸发酵
C.在发酵的初期,酿酒酵母的代谢产物为CO2和H2O
D.酒精的鉴定可采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颜色由灰绿色变成橙黄色
20.下图为胚胎干细胞获取及培养简图,据图示信息判断,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通过③过程可定向培育人造组织器官,用于器官移植
B.研究细胞分化和细胞凋亡的机理可选择图中②或③途径
C.胚胎干细胞培养过程中5%CO2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呼吸
D.②过程只能在饲养层细胞上进行,该细胞可作为干细胞的营养细胞
三非选择题:
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10分)黄毛草莓喜温凉气候,科研人员在研究二倍体与四倍体黄毛草莓叶片的光合特性及根系生长最适温度时发现,两者根系生长的最适温度接近,均为22℃左右:
图1表示两者净光合作用速率的差异,图2为用完全培养液培养四倍体黄毛草莓幼苗,培养过程中测定的培养液中氧含量变化对K+吸收速率的影响结果。
请分析回答问题:
(1)图1中,净光合速率为0时,四倍体黄毛草莓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细胞器是,Q点限制该植株净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主要是,图1两曲线的交点P对应的光照强度下,两种黄毛草莓叶片的实际光合速率较大的是黄毛草莓,原因是。
(2)科研人员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夏季全光照环境下,二倍体和四倍体黄毛草莓的光合作用有明显的“午休”现象,但是午间胞间CO2浓度升高。
研究者认为,“午休”现象出现的主要限制因素不是气孔的开放度,其判断的依据是。
(3)图2中,be段限制四倍体黄毛草莓幼苗根细胞K+吸收速率的内在因素是。
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也有最适温度现象。
若在氧含量等条件稳定、适宜的情况下,研究在10~40℃范围内的温度变化对该幼苗K+吸收速率的影响,预期K+吸收速率变化的趋势是。
22.(14分)某自花传粉植物果实的形状有圆形和三角形两种。
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选用多对圆形果实和三角形果实植株进行杂交,F1的果实全表现为圆形,F1自交得到的F2中圆形:
三角形=15:
1。
对此实验结果,兴趣小组的同学提出了两种假设:
假设I:
果实形状受一对基因(相关基因用A/a表示)控制,F1产生的具有受精能力的基因型为A与a两种雌配子或两种雄配子的数量不同。
假设II:
该种植物果实形状的遗传受两对独立遗传基因的控制(相关基因用A/a、B/b表示);
请回答:
(1)对该种植物进行杂交实验时,需进行去雄操作,去雄是指除去。
实验过程中应对子代的表现型进行记录,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2)若假设I成立且雌配子正常,则F1植株产生的具有受精能力的雄配子基因型及比例是;
F2出现15:
1需满足的条件有:
(至少答出2个)。
(3)若假设II成立,理论上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题干F2中圆形果实植株中基因型与亲本相同的比例占;
F2中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的基因型有;
若F2的全部圆形果实的植株自交,后代植株中结圆形果实所占的比例是。
(4)在假设II的基础上将F1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与三角形的植株杂交。
后代产生一株结三角形果实植株,推测该植株细胞中可能的原因有:
染色体中丢失一条含的染色体;
两对基因中一个基因发生突变所致或基因A/a、B/b以外的另一对基因中一个基因发生(填“显性”或“隐性”)突变所致(三对基因独立遗传)。
①可采用(简便)方法确定是否丢失一条染色体。
②若为基因突变,进一步确定是哪种突变,写出实验方案及预期实验结果。
23.(10分)将10只月龄、体重等相同的健康大鼠随机分为甲、乙两组,将甲组从25℃的实验室移至1℃的低温室,乙组仍在25℃实验室,测得其中一组的平均体温变化如下图。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目的是,图示体温应是组大鼠的体温,设置对照组大鼠的目的是。
(2)图中0~1h期间,大鼠皮肤发生的生理反应是,大鼠还通过(填“神经”“体液”或“神经-体液”)调节促进甲状腺激素分泌,还通过负反馈调节,确保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不会过多。
(3)对于上述甲状腺激素的负反馈调节存在两种观点。
观点一:
这是促甲状腺激素(TSH)直接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的结果;
观点二:
这是TSH通过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进而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的结果。
用生理状态相同、生长健壮的大鼠为实验材料,试证实观点一或观点二,设计实验写出简要实验思路。
实验设计思路:
。
预期实验结果:
24.(10分)稻田生态系统是四川盆地重要的农田生态系统。
请回答下列与稻田生态系统相关的问题:
(1)“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是南宋辛弃疾《西江月》中描绘的田园生态画卷,词中美景体现了生态系统多样性的价值;
“听取蛙声一片”中的“蛙声”属于(填“化学信息”“物理信息”或“行为信息”),它有利于。
(2)稻田生态系统中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生物,其同化的能量中除未利用的这一部分外,其余的能量去路是。
(3)为了更好地从稻田生态系统中获得效益,某农科所研究人员对四川某地一稻田生态系统不同阶段的碳元素进行了测定,发现在测定的第I阶段,碳元素吸收量等于释放量;
第II阶段,碳元素吸收量小于释放量。
①在稻田生态系统中,碳元素以(填“二氧化碳”或“有机物”)的形式沿食物网
(填“单向”或“循环往复”)流动。
②第II阶段碳元素吸收量小于释放量,最可能的原因是水稻等生产者的光合作用小于该生态系统中(填“消费者和分解者”或“所有生物”)的呼吸作用,此状态下,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
(4)该生态系统的四种成分通过紧密联系在一起而形成统一整体。
科研人员用性引诱剂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此方法能减轻该种害虫危害的原理是。
25.(11分)人体内BAFF蛋白过量,与B细胞表面的TACI蛋白结合,会导致B淋巴细胞过度增殖分化而引起自身免疫病;
外源性的TACI蛋白能与BAFF结合治疗BAFF过量引起的自身免疫病。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健康人的免疫系统具有功能,实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2)人体内TACI蛋白的合成过程称作。
通过蛋白质工程合成TACI蛋白,其基本途径是从TACI蛋白功能出发,通过和,进而确定相对应的,据此获得TACI基因,再经表达、纯化获得TACI蛋白。
因此,蛋白质工程的目标是。
(3)获得TACI基因后,可利用大肠杆菌生产大量TACI蛋白,需用到的生物工程还有和发酵工程。
该过程中选用大肠杆菌的优点是(答出两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