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重要人物和革命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392430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3.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重要人物和革命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世界重要人物和革命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世界重要人物和革命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世界重要人物和革命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世界重要人物和革命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世界重要人物和革命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世界重要人物和革命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重要人物和革命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世界重要人物和革命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2.文艺复兴创造的光辉灿烂的文化,开辟了世界文明的新篇章。

文艺复兴使文学、艺术获得了空前的繁荣,孕育了近代资产阶级文化。

文艺复兴促进了科学上的革命,也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3.文艺复兴在欧洲历史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欧洲产生了不可忽视的重大影响:

第一,它把人们主要是有教养的人们从中世纪的基督教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发扬了为创造现世的幸福而奋斗的乐观进取精神。

资产阶级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创造近代资本主义世界的。

第二,文艺复兴摧毁了僵化死板的经院哲学体系,提倡科学方法和科学实验,为17─19世纪的自然科学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三,文艺复兴时期创造出来的富有魅力的精湛的艺术品及文学杰作,成为人类艺术宝库中的无价瑰宝,永放光芒。

第四,文艺复兴为以后的思想进步扫清了道路。

它打破经院哲学统一的局面,使得各种世俗哲学兴起,它也推动了政治学说的发展,为后来的“自然权利学说”、“社会契约论”、“人民的革命权利”、“人民主权”以及“三权分立”等学说的产生提供了思想渊源。

4.文艺复兴也存在一些缺陷。

第一,文艺复兴运动是资产阶级对旧的上层建筑的变革,有着阶级和历史的局限性,它宣扬的是资产阶级世界观和人性论,同劳动人民的思想和要求存在很大距离。

第二,这个时期的艺术家、文人和学者们虽然大力表现和发扬人文主义精神,认识和揭露天主教会和教皇的腐朽、罪恶,但是他们还是乐于接受教皇及教会的保护和豢养,与之没有彻底决裂,而不愿走上宗教改革的道路。

第三,大多数人文主义者把在古代受到维护的那些迷信落后的东西保留下来,如魔法、巫术和占星术等。

总之,文艺复兴运动是人类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文化革命运动。

它为近代资产阶级文化奠定了基础,为近代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上、舆论上的准备,迎来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

人文主义

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新兴资产阶级在封建社会内部逐渐形成的世界观、历史观和价值观,其基本精神是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人性论和人道主义。

它作为文艺复兴的主要思潮和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是与中世纪封建意识形态根本对立的。

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家被称为人文主义者(humanist)。

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反对基督教会以“神”为中心的世界观。

以人作为衡量一切事物的尺度,肯定人是世界的主人和社会财富的创造者;

大力颂扬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高贵和人的伟大,要求发挥人的才能、追求人的理想。

人文主义者提倡“人性”,反对“神性’;

提倡“人道”,反对“神道”;

崇尚个性自由,攻击禁欲主义;

歌颂世俗,蔑视天堂;

背弃来世观念,放眼现实世界,以乐观的态度鼓励和号召人们追求荣誉、幸福和物质上的享受。

文艺复兴运动的主要思潮,是早期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

人文主义一词来源于拉丁文,又译为“人道主义”或“人本主义”。

其思想核心是个人主义。

它是资产阶级用来反对封建束缚,谋求自身政治经济地位的思想武器。

其基本特征是:

以人为本,强调个人“才能”和自我奋斗;

重视现世生活,反对宗教禁欲主义,反对经院哲学;

否认对教皇和教会的绝对服从;

反对封建特权和等级制;

提倡理性,重视科学实验;

表现乐观主义精神,反对悲观主义;

欣赏资产阶级的文学艺术。

人文主义对于人们摆脱神权的束缚,争取自由平等乃至推翻封建统治,都具有巨大进步作用

但丁

意大利人文主义的先驱、诗人。

其不朽名作《神曲》,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文学创作中的代表作。

它运用寓言的体裁,采用梦幻的形式,通过在地狱、炼狱和天堂三界游历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类人物的描写,抨击教会的贪婪腐化和封建统治的黑暗残暴,歌颂自由的理性和求知的精神,发出了把人的思想、感情、智慧从神学的束缚下解放出来的呐喊。

作品在思想性和艺术性方面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神曲》是用意大利托斯坎那方言写成,使他成为欧洲第一个用民族语言写作的作家,成为意大利民族语言的奠基人。

恩格斯说:

“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

”这位大人物就是但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第一位诗人。

达芬奇(课本P24)

尼可罗?

马基亚维利P26:

马基亚维利(Niccolò

Machiavelli,1469年5月3日—1527年6月2日),是意大利著名政治家,他的著作《君主论》影响了后世许多政治家,他的理论也被曲解为马基亚维利主义。

背景: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割据势力十分严重,各城邦国家间的彼此仇视使意大利丧失了中世纪时期在商业和贸易方面的领先地位,而且因没有形成统一的民族国家而倍受西班牙、法国和德国的蹂躏。

马基亚维利主张建立统一中央集权的民族国家,结束意大利的分立状态。

莎士比亚P29

培根P35

宗教改革

十六世纪欧洲基督教国家出现的教会革新运动,也是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在宗教改革旗帜下发动的一次大规模的反封建的政治运动和民族独立运动。

其表现形式是反对西欧当时封建制度的主要支柱即以罗马教皇为首的天主教会,并导致基督教新教会的诞生,形成路德教,加尔文教和英国国教的新局面,由此促进了宗教宽容和信仰自由之风在近代欧洲流行。

宗教改革打破了以往宗教对人们的束缚,促进了西欧近代化社会的发展。

宗教改革的背景

1、天主教会的精神统治是宗教改革的根本原因,原罪说与灵魂救赎:

内心信仰。

使徒报罗强调个人内心信仰圣礼得救:

七件圣事,洗礼、忏悔礼、圣餐礼善功赎罪:

遵守十诫,基督劝勉之禁欲、苦行、独身,履行圣礼圣礼的重要性:

圣礼重要,教会权威,无形精神控制

异端的反对:

12、13世纪法国阿尔比派、14世纪英国的威克里夫运动、15世纪捷克的胡斯运动

2、教会的腐败和搜刮是直接原因

天主教会的经济实体,地租、十一税、捐税;

出卖赎罪券、买卖教职、贿赂选举教皇、生活丑闻

3、世俗政权与教权的矛盾

14、15世纪城市经济发展、市民阶级成长——民族国家

形成—中央集权君主专制——教权衰落——教会民族化

4、文艺复兴的影响

揭露教会腐败以充炮弹;

研究圣经、挖掘原义以为根据

宗教改革运动的核心原则:

“因信称义”

马丁路德P45

9、路德与德国农民战争的关系如何?

问题提示:

路德依靠诸侯推进温和的纯宗教改革,农民期望借助暴力实现社会变革。

1、确立依靠诸侯,建立服从诸侯为主要特征的基督教新秩序。

邦教的确立先于国教符合德国实际。

2、路德的基督至上、圣经至上思想客观上推动了群众的参与热情和社会改革,起到了农民战争催化剂的作用。

个人榜样,反对教皇和皇帝。

3、精神上的自由不等于世俗上的自由,天堂和人间必须分开。

闵采尔与路德的差别。

4、对路德事业的影响。

亨利八世P56

加尔文P53

加尔文宗教改革的特点

1、在政教关系上,加尔文坚持政教合一,教权高于政权。

2、在信仰问题上,加尔文坚持信仰的纯正性和排他性,决不宽容。

3、在教会之间的关系问题上,加尔文始终不遗余力地促进海外宣教和建立普世性的新教教会。

4、在宗教改革的客观后果上,预定论和关于天职、善功和拣选的观念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精神动力。

原罪说P39

因信称义P47

预定论P54

胡格诺战争

16世纪40年代,加尔文教开始在法国传播,称为胡格诺教。

法国南部的大封建贵族信奉加尔文教,企图利用宗教改革运动来达到夺取教会地产的目的。

他们与北方有分裂倾向的信奉天主教的大封建贵族有深刻利害冲突,最终演变成长期内战,史称胡格诺战争。

战争自1562年起分为三个阶段,时打时停,互有胜负。

最终胡格诺派首领波旁•亨利成为法国国王,称亨利四世,改奉天主教,取得了北方贵族资产阶级的支持。

1598年4月,亨利四世颁布《南特敕令》,标志着胡格诺战争的结束。

胡格诺教在法国取得了合法地位。

圈地运动

从15世纪末到19世纪末英国用暴力剥夺农民土地的运动,是资本原始积累的一种典型方式,大致以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界线,分为两个阶段,顶点在19世纪。

荷、法、德等西欧国家也有类似过程。

圈地运动在历史上具有进步意义,但基础是用一种剥削代替另一种剥削。

重商主义(Powerpoint-103)

重商主义(mercantilism,也称作“商业本位”,16至18世纪)是封建主义解体之后16~17世纪是西欧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一种经济理论或经济体系。

认为一国积累的金银越多,就越富强。

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禁止金银输出,增加金银输入。

早期重商主义产生于15~16世纪,在对外贸易上强调少买,严禁货币输出国外,力求用行政手段控制货币运动,以贮藏尽量多的货币,因而又被称为货币差额论。

晚期重商主义盛行17世纪上半期,强调多卖,主张允许货币输出国外,认为只要购买外国商品的货币总额少于出售本国商品所得的货币总额,就可以获更多的货币。

晚期重商主义为保证对外贸易中的出超,采取保护关税的政策。

由于晚期重商主义力图控制或调节商品的运动并发展工场手工业,又被称为贸易差额论。

伊凡四世P71

腓力二世P77

李贽P93

清教

又叫新教。

16世纪下半叶,在经济上日益壮大的英国资产阶级和从事资本主义经营的新贵族,不甘心忍受封建君主专制的剥削和压迫,反对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国教,要求清除国教中的天主教残余。

这些“不从国教者”所开展的活动,被称为清教。

加尔文所提倡的“预定论”、“信仰得救”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相符,因而成为新教的理论基础。

新教主张宗教信仰自由独立,提倡个人独立判断,反对轻信盲从;

宣传建立“千年之国”,推翻人世间的暴君;

强调节俭清洁,以勤奋获取财富,要求清除一切偶像崇拜的仪式。

清教是一种鼓励人们不畏强暴、勇于反抗的宗教,为英国提供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武器。

清教运动:

主张清楚英国国教会内残留的天主教旧制和繁文缛节,提倡勤俭清洁的简朴生活。

清教运动的发动者为卡特赖特。

运动分为温和派与激进派。

前者提倡从国教会内部改革,以实现净化教会为目的,在政治上主张君主立宪。

后者主张采用长老制,甚至脱离国教会,简化仪式,放弃任何偶像崇拜,在政治上提倡共和制。

运动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清教徒

16世纪下半叶从英国国教内部分离出来的宗教派别。

16世纪上半叶,英王亨利八世与罗马教皇决裂,进行宗教改革,建立以英王为首领的国教会(圣公会),但保留了天主教的主教制、重要教义和仪式。

60年代,许多人主张清洗圣公会内部的天主教残余影响,得名清教徒。

他们接受加尔文教教义,要求废除主教制和偶像崇拜,减少宗教节日,提倡勤俭节忍,反对奢华纵欲。

因其要求在圣公会内未能实现,自70年代起,脱离圣公会,建立独立教会,选举长老管理宗教事务。

清教教义反映了资产阶级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道德标准,以及通过教会改革推动政治变革的愿望。

17世纪上半叶,信奉清教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与国王的冲突愈演愈烈,导致英国革命,亦称清教徒革命。

内战期间,议会废除主教制度。

1843年在威斯特敏斯特牧师大会上清教徒分裂为长老派和独立派,后者主张地方自愿结合的宗教团体独立,反对凌驾于此之上的长老制度。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后,清教徒受到迫害。

1688年光荣革命后,议会通过《宽容法》,允许不信奉国教的新教徒建立自己的教会。

但对清教徒担任公职仍有所限制,到1828年政权才对清教徒完全开放。

克伦威尔

克伦威尔(OliverCromwell1599-1658)英国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的领袖、政治家和军事家。

1642年,英国内战开始,他站在国会革命阵营方面,以自己组织的“铁骑军”屡建战功。

1645年,国会授权克伦威尔改组军队,他以铁骑军为基础组成“新模范军”。

他指挥这支军队,战胜了王党的军队。

1649年1月30日,他在人民的压力下,以议会和军队的名义处死国王查理一世。

5月,宣布英国为共和国,成为实际军事独裁者。

他镇压掘地派运动,出兵远征爱尔兰。

1653年,他驱散议会,自任“护国主”,但国内经济状况不断恶化,阶级矛盾日趋尖锐,克伦威尔始终未能稳定局势。

1658年病死。

光荣革命

光荣革命是指1688~1689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的推翻詹姆斯二世的统治、防止天主教复辟的非暴力政变。

西方资产阶级历史学家因为这场革命未有流血,故称之为“光荣革命”。

当时,支持议会的辉格党人与部分托利党人为避免信奉天主教的詹姆士二世传位给刚出生的儿子,而把詹姆士二世废绌。

在废绌国王之后,他们把王位传于原本的继承者,詹姆士二世的女儿玛丽和时任荷兰奥兰治执政的女婿威廉。

威廉带兵进入英国,未发一枪,使詹姆士二世仓惶出逃。

议会重掌大权,而威廉亦即位成为威廉三世。

至此,英国议会与国王近半个世纪的斗争以议会的胜利而告结束。

光荣革命1688~1689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的推翻詹姆斯二世的统治、防止天主教复辟的政变。

西方资产阶级历史学家传统地将这次事件称之为不流血的光荣革命.1685年,查理二世病死,詹姆斯继位以后,开始了全面的天主教复辟。

为了阻止天主教的恢复;

辉格党与托利党联合起来,共同反对国王。

辉格党与托利党就决定等他死后迎立他信奉新教的女儿玛丽及其丈夫荷兰执政威廉。

1688年11月,在国会迎接下,威廉率领荷兰军队在英国登陆,詹姆斯二世仓惶逃往法国。

1689年2月6日,立威廉为国王、玛丽为女王,这就是威廉三世在英国统治的开始。

这次政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新贵族和部分大土地所有者之间所达成的政治妥协。

政变之后,英国逐渐建立起立宪君主制。

路易十四

路易十四(1638-1715),法国绝对主义王权的代表人物。

他重用黎塞留、柯尔贝等人,在国内颁布了枫丹白露赦令,统一了法国人的信仰,修建凡尔赛宫,削弱贵族的力量;

对外推行重商主义和争霸政策,使得法国盛极一时。

路易十四强化君权的措施:

背景:

任命马萨林为首席大臣,投石党运动兴起。

从资产阶级和人民反封建专制开始,发展为贵族叛乱,导致外敌入侵。

结局表明,推翻封建专制的条件不具备。

[1]制造君权神授理论,提出“朕即国家”;

[2]彻底制服贵族,高压和怀柔手段:

凡尔赛宫殿;

[3]亲理朝政,直接控制了中央的行政权;

[4]实行地方行政改革,总揽地方权利;

[5]强化军队,创建海军,进行军队建制和指挥系统的改革,军队成为专制统治的有力支柱;

[6]警察手段维持统治,密札制度和巴士底狱;

[7]思想统治,1685年废除南特饬令。

[8]经济上重用科尔伯,实行重商主义,利弊同时;

[9]对外侵略战争,国库空虚,民不聊生。

三十年战争

三十年战争于欧洲从封建时代跨入资本主义时代,中世纪国际关系转向现代国际关系关键时期爆发。

三十年战争分为四个阶段:

波西米亚起义阶段(1618-1623);

丹麦参战阶段(1624-1629);

瑞典参战阶段(1630-1634);

法国参战阶段(1635-1648)。

三十年战争初期是天主教国家与新教国家与北德意志新教诸侯之间的宗教战争,法国参战之后成为欧洲大国间的争霸战争。

三十年战争后签订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创立了国际会议解决国际问题的先例。

三十年战争(1618—1648)

欧洲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国际战争。

主战场在德意志。

一方为德意志新教诸侯和丹麦、瑞典、法国,受到荷、英、俄等国支持。

另一方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德意志天主教诸侯和西班牙,受教皇和波兰支持。

实际上双方都是出于扩大权力和领土的需要。

1618年5月发生在捷克的“掷出窗外事件”是战争开端,战争分为捷克、丹麦、瑞典、法国等不同阶段持续进行。

1848年双方缔结《威斯特发里亚和约》,战争以天主教诸侯国一方的失败而告结束。

战争使德意志遭受空前浩劫,人民饱受灾难,进一步加深了国家的分裂

三十年战争的意义以及影响:

它实际上是一场德皇意欲加强权力、新旧诸侯要求割据称雄、几个大国乘机扩张的战争,严重削弱了欧天主教和封建势力,加剧了德国的分裂,严重破坏了德国的经济。

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为俄国实施西进政策和争夺菠萝地海的出海口提供契机。

最后签定了条约,对近代欧洲格局的形成和欧洲走向整体化的历史进程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影响:

[1]和约把德国政治的分裂局面固定下来,法国和瑞典获得了德国大片土地,有权参加德国会议;

神圣罗马帝国不过是皇帝和帝国议会联系的国家联盟。

[2]宗教方面,维持“教随国定”的原则。

[3]荷兰和瑞士的独立地位得到国际的承认。

[4]西班牙完全丧失了欧洲的霸权地位,法国成为欧洲大陆的新霸主,瑞典称霸于北欧,大体划定了欧洲大陆各国的国界,奠定了近代欧洲的国际局面。

[5]继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之后,沉重打击了罗马教皇的权威,其政治权威从此丧失殆尽。

[6]开创了由国际会议解决国际问题的先例,成为法国大革命前一切国际条约和协定的最初文件。

从此,欧洲局部地区的问题往往成为全欧关注和讨论的焦点,欧洲走向整体化的序幕拉开。

开明专制

18世纪下半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兴起和各种反抗斗争,迫使德国、东欧和南欧的一些封建的邦国的专制君主不得不改变原有的统治方式。

在某些方面迎合了资产阶级的要求,采取某些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开明”措施,同时为了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也采用了一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方法。

如限制强迫加入行会、削弱农奴制,宗教上实行宽容政策、改进司法制度以及表面上接受一些启蒙思想等。

彼得一世

彼得一世是俄罗斯近代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

他为了振兴俄国,亲自前往西欧考察,在军事方面,彼得实行义务兵役制,引进国外新式武器和战略技术,还建立了一支强大的海军。

在经济方面,彼得大力鼓励工商业的发展,允许企业主买进整村的农奴到工厂做工,批准外国人在俄国开办工厂。

在政治上,改革的目的是建立完整的中央集权统治,加强工作效率。

并且,俄罗斯进一步扩张了其领土,建立了一个强大的俄罗斯帝国。

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与措施

1、彼得一世的即位与初期的军事失利2、军事改革:

义务征兵制、开办军事学校、引进新式武器和战略战术3、发展工商业,维护农奴制度,推行重商主义。

4、中央与地方的行政改革5、教育社会改革

社会变革

彼得一世发动了一场社会变革。

他废除了俄罗斯的传统历法,以欧洲通用的公元纪年取而代之;

他按照西欧的语言习惯改革了俄罗斯文字;

他命令所有的俄罗斯人剪掉长长的胡子,要想保留胡子就得交重税;

他强制推行欧洲的礼仪服饰,要求每一个体面人必须做一套“西装”。

彼得一世不顾一切地推行着他的改革。

俄国著名的思想家赫尔岑评论说:

在他野兽般的巨掌中有俄罗斯的未来。

彼得一世也认为自己的严酷无情正是为了国家的强盛,而且他觉得自己有理由对俄罗斯人形成精神感召。

用野蛮方式推动俄国文明进程的彼得一世没有意识到,他的改革正在将俄罗斯人推向忍耐的极限。

彼得一世几乎强迫所有的臣民毫无保留地奉献一切。

俄罗斯已经没有了自由人,不仅农奴,连贵族也必须从19岁开始一直到死都为政府服役。

叶卡特琳娜二世

叶卡特琳娜二世改革与开明专制

1、叶卡特琳娜二世即位

2、经济方面的开明政策:

接纳外国移民;

发展工业,削弱行会,鼓励开办工场;

放弃重商主义政策,容忍自由贸易;

完全的土地所有权。

3、政治措施。

立法委员会的召开与训育的颁布;

镇压普加乔夫起义后,进行地方行政改革;

颁布《贵族宪章》。

4、实际结果:

农奴制度得到强化和发展;

贵族阶层文化水平提高,拒绝西方的政治经济制度;

叶卡特琳娜二世的转变;

领土的扩张。

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背景

1、启蒙运动的兴起是资产阶级反封建反专制制度的时代要求。

2、自然科学的突飞猛进,使人们认识到可以征服自然,人类社会不断进步。

西欧启蒙运动出现的背景及其伟大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西欧启蒙运动出现是必然的。

首先它是资产阶级反封建专制制度的时代要求。

17、18世纪封建专制制度已经成为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巨大障碍,为了扫除这一障碍,新兴的资产阶级必须制造舆论准备。

其次,自然科学的发展为启蒙运动提供了锐利的武器。

自然科学家有力的粉碎了中世纪经院哲学的枷锁,提倡科学实验,提倡研究自然界的客观事物。

启蒙思想家利用自然科学的理论成果和思想方法,提高了对人类社会的认识。

启蒙运动的发源地在英国,最早的代表人物是霍布士和洛克,后扩展到许多国家。

18世纪,启蒙运动在法国达到了高潮,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启蒙思想家。

启蒙思想涉及宗教、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各个领域,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相信宇宙存在自然法则,万物都受自然法则的制约,人类社会也受其约束,自然法则反映在人们头脑中,便是理性;

二是人类社会是不断进步的,人类的未来是充满光明的。

启蒙思想家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提出了很多的改革意见,其出发点是天赋人权观念。

启蒙运动是继文艺复兴之后的又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在思想上有力地冲击了封建制度、专制制度及其精神支柱的天主教会,并且为资产阶级提供思想上、理论上的准备。

伏尔泰(1694—1778)

法国作家,哲学家,启蒙思想家。

出身于公证人家庭。

知识渊博,著作丰富,涉及哲学、历史、文学、自然科学等方面。

在启蒙运动中享有很高声望。

但崇拜开明君主,蔑视劳动人民,信仰自然神论,思想局限很大。

一生写过大量诗歌、悲剧和哲理小说。

通过杜撰的人物和虚构的情节,嘲笑经院哲学,讽刺官僚机构,提出建立在“理性”秩序上的新社会理想,发挥了自己关于哲学、社会、政治、道德和美学的见解,宣传启蒙思想。

孟德斯鸠P202

卢梭(1712~1778)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和文学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