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段考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391527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21.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段考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段考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段考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段考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段考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段考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

《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段考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段考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段考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

适宜区的主要指标是

A.气候 

B.土壤 

C.市场 

 

D.水源

5.Ⅰ区被划为荔枝生产不适宜区的主要原因是

A.光照弱 

B.降水少 

C.多大风 

D.低温冻害

6.热红外遥感影像亮度可反映地物表面温度,地物的表面温度越高,在影像中就越亮。

晴天正午时刻,下列地物在同一幅热红外遥感影像中最亮的是

A.公路B.菜园C.鱼塘D.果园

右图为某地区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示意图。

读图回答7-8题。

7.以下图层组合最适合用遥感(RS)技术信息的是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③④⑥ 

D.②③⑥

8.进行农业适宜性评价可以利用的图层组合是

A.①②④⑤ 

B.②③④⑤ 

C.②③④⑥ 

D.①③⑤⑥

下图为2013年9月22日5时—9月24日5时台风“天兔”实况数据,据此回答9-11题。

9.台风卫星云图的获得用到的关键技术是

A.RSB.

GPSC.GISD.数字地球

10.台风路径的预测用到的关键技术是

A.RSB.GPSC.GISD.数字地球

11.台风过境后农作物受损状况的实时观测用到的关键技术是

A.RSB.GPSC.GISD.数字地球

位于陕北榆林市沙漠地区的高尔夫球场占地3510亩,年耗

水量50万吨。

为维持草皮生长,每年还需施用约13吨化肥和杀虫杀菌剂。

完成12-13题。

12.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反对修建高尔夫球场,其理由包括

①占地面积大②劳动力需求多③地下水污染严重④耗水量大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3.高尔夫球场的修建对榆林地区的影响有

A.加剧水资源紧张B.导致耕地面积减少

C.沙漠面积扩大D.平均地下水位上升

右下图为我国荒漠化土地成因比例图。

读图回答14-15题。

14.我国下列地区与其主要的荒漠化现象对应正确的是

A.河西走廊——石漠化

B.黄土高原——盐渍化

C.云贵高原——沙漠化

D.江南丘陵——红漠化

15.我国实施的“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的主要作用是

A.防治风蚀荒漠化B.防治水蚀荒漠化

C.防治冻融荒漠化D.防治土地盐渍化

16.近些年来我国西部地区盐湖、干盐湖逐年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恶化,年降水量减少B.冰雪融水量不足

C.引水灌溉,蒸发、下渗量增大D.围湖造田

下表是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据此回答17-18题。

时间

50年代

6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强沙尘暴次数

5

8

13

14

23

土地沙化速度(平方千米/年)

1560

2100

2460

17.表中显示我国的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其主要原因是

A.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B.南方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出现沙化

C.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现象严重D.华北地区土地盐碱化面积扩大

18.为了制止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我们应采取的积极有效的

措施是

A.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和草地

B.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载畜量

C.在农牧交错地带,逐步实施退耕还草

D.在干旱地区禁止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

读“热带雨林迁移农业造成的土壤肥力变化图”,回答19-20题。

19.图中B点土壤肥力较高的原因是

A.焚烧开荒B.连续耕作C.森林再生D.耕地废弃

20.图中土壤肥力由B点到C点的变化这说明了

A.雨林生态系统生物循环旺盛B.雨林群落生产力高

C.雨林生态的淋溶作用强D.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国际专业期刊发表的最新报告披露,印度尼西亚首度超越巴西,成为热带雨林消失最多的国家。

2000年至2012年,印尼热带雨林消失面积高达6万平方公里,约等于爱尔兰的国土面积。

据此回答21-22题。

21.印尼热带雨林消失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是

①该区农民烧荒种植

②大量种植棕榈树的农场和其他种植园的滥伐滥垦

③气候恶化,频繁发生洪灾,大量原始森林被淹没

④沿海城市人口激增,大量居民迁居雨林深处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2.印尼热带雨林消失速度加快,可能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①水土流失,河流含沙量增大②珍贵的野生动物遭劫,生物多样性

减少

③沙尘暴急剧增加,风沙危害严重④引发世界性的人口流动,该地人口急剧增加

A.③④B.②③C.①②D.①③

读我国北方某地区的部分资料,据此回答23-24题。

年份

森林覆

盖率

耕地

面积

年降

水量

气温年

较差

河流含

沙量

粮食平

均亩产

粮食总

产量

1985

19%

333km2

520mm

38℃

10%

205kg

1.025亿kg

1995

478km2

450mm

42℃

35%

135kg

0.975亿kg

23.上述资料表明导致该地区近十年粮食平均亩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退耕还牧的面积增大B.人口增长过快

C.气候发生异常,出现水旱灾害D.毁林开荒现象严重

24.根据表格内容分析森林覆盖率的变化对该区环境产生的影响是

A.气温年较差减小B.河流含沙量增大

C.年降水量增加D.地下水增加

读“我国南方某地区不同坡度地形比例图

”(图1)和“能源消费结构图”(图2),回答

25~26题。

25.从材料中推断,本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A.大气污染B.水土流失C.土地荒漠化D.水污染

26.解决本地区上述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①开发小水电 ②封山育林禁止采

伐 ③用矿物燃料替代薪柴、秸秆等生物能 ④进行炉灶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

A.①②

B.③④C.①④D.②③

沙柳根系发达,生命力强,枝条丛生不怕沙压,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

但沙柳必须每隔3~5年平茬才能长得更好,否则就会死亡。

读下图,完成27~28题。

27.种植沙柳,改善环境,主要是因为沙柳能

A.防风固沙B.吸烟除尘C.保持水土D.净化空

28.造纸产业链条

A.使植被遭到了更大规模破坏B.实现了无废弃物排放

C.生产重点转向废弃物的综合利用D.促进了当地经济和生态效益的良性循环

读“我国新三大地带”划分方案图,回答29~30题。

29.关于A地自然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B.位于我国最大的盆地内,有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C.地广人稀,耕地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

棉花、瓜果和蔬菜生产基地

D.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目前和将来重要的能

源生产基地

30.关于B地及所属地带的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A.B地资源丰富,人口稠密,交通便利,是我国最发达的工业区,要加快城市化速度,建设世界级都市圈

B.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吸收中西部迁移人口,减轻中西部人口对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压力

C.发挥该地资源和人口优势,重点发展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

集型工业

D.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粮食、能源生产基地

二、综合题:

(3道小题,共55分)

31.(16分)学习不同尺度的区域地理,主要目的在于通过探究性学习,掌握学习和研究不同尺度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

下面是某中学

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的研究案例。

研究课题:

区域特征及成因

研究思路:

下面是该研

究性学习小组在阶段Ⅱ收集到的图文材料:

2011年3月,北非国家利比亚局势动荡。

2011年3月19日深夜,随着法国出动战机对利比亚境内的多处目标进行空袭,代号为“奥德赛黎明”的军事行动正式拉开了序幕。

法、美、英等西方国家对利比亚实施军事打击。

该研究小组以利比亚为区域研究对象。

下图为“利比亚区域图”。

请提供友情帮助,为其完成阶段Ⅱ和阶段Ⅲ的相关课题。

(1)描述利比亚的地理位置特点。

(4分)

(2)指出利比亚的主要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8分)

(3)根据利比亚的自然环境分析其突出的产业结构特征。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9分)

西辽河流域面积约13万km2,平均年降水量为375mm。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农牧业的发展,其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

(1)~(3)题。

材料一:

西辽河流域在全国的位置及其水系示意图。

材料二:

1995~2005年西辽河流域各土地利用类型数量的变化。

(1)西辽河属于 

(内、外)流河。

西辽河流域处于半湿润区与 

区、温带森林带与 

带的过渡地带,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6分)

(2)请分析西辽河流域1995~2005年土地利用类型数量变化特点及造成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

(5分)

(3)分析西辽河流域农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分)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小兴安岭经过近60年高强度开发,可采成熟林蓄积量已由开发初期的7.8亿立方米下降到2007年的6600万立方米,整体生态功能退化严重。

中国绿色时报2011年11月9日报道:

黑龙江大兴安岭把建立完善的森林火灾预案体系作为做好森林火灾各项应急处置工作的前提。

(1)森林火灾是导致大兴安岭地区森林资源破坏的原因之一,大兴安岭的森林火灾多发生于春季

季节,原因为春季干旱、降水少、多大风天气。

监测森林火灾的技术手段为____。

(2分)

(2)除森林火灾外,导致东北地区森林资源破坏的原因

还可能包括哪些方面?

(3)大面积天然森林破坏给当地带来的环境问题有哪些?

(4)大兴安岭地区要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

2016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段考高二级地理(文科)参考答案

1、选择题(30道×

1.5分=45分)

1-10:

CCAADAACAC

11-20:

ADADACACAC

21-30:

ACDBBCADCB

2、综合题:

(共55分)

31.(16分)

(1)经纬度位置:

北回归线穿过其南部,或位于低纬地区(2分),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亚热带或答地处热带和亚热带(2分),沙漠广布;

海陆、相对位置:

地处非洲大陆北部(2分),北临地中海(2分),联系欧洲、非洲。

(每个角度答对1点即可,每点2分)

(2)①地形以高原为主,平原狭小,地势南高北低;

②北部沿海是地中海气候,冬雨夏干,大部分地区是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燥;

③地表水缺乏;

④河流多为季节性河流或时令河,且多为干谷;

井泉或地下水分布范围广;

⑤石油资源丰富;

⑥地表沙漠广布;

(答对4点即可,每点2分)

(3)利比亚石油资源丰富(2分),产

业结构以石油开采和加工为主。

32.(19分)

(1)外(2分)半干旱(2分)温带草原(2分)

(2)耕地和建设用地增加(1分);

草地、未利用地、水域面积减少(1分);

耕地数量增加最多,草地数量减少最多(1分)。

人口增长,粮食需求增加,把大量草地和未利用土地开垦为耕地(2分)。

(3)过度砍伐,造成森林破坏(1分),水土流失(1

分);

过度放牧(1分),破坏草原或草场退化(1分);

过度开垦(1

分),土地沙化(1分);

不合理排灌(1分),造成土地次生盐碱化(1分);

农业用水量增大(1分),造成水资源短缺(1分)。

(答出其中4点得8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33.(20分)

(1)遥感技术(2分)

(2)采育失调;

毁林开荒;

乱砍滥伐;

居民烧柴;

不合理的采伐方式等。

(答出2点即可得4分)

(3)水土流失;

土地荒漠化加剧;

水旱灾害频繁发生;

珍稀动植物资源濒临灭绝,物种减少等。

(答出3点即可,6分)

(4)合理采伐,实现采育平衡;

对木材深加工,提高其附加值

发展绿色食品、医药和特色养殖业;

培育和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业;

改善能源结构,减轻对林地的压力;

加强林区建设与管理;

建自然保护区。

(答出4点即可,8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