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一轮复习提纲之 《地球与经纬网》《地图》《世界区域地理》《中国区域地理范文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391299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65 大小:73.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第一轮复习提纲之 《地球与经纬网》《地图》《世界区域地理》《中国区域地理范文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高三第一轮复习提纲之 《地球与经纬网》《地图》《世界区域地理》《中国区域地理范文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高三第一轮复习提纲之 《地球与经纬网》《地图》《世界区域地理》《中国区域地理范文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高三第一轮复习提纲之 《地球与经纬网》《地图》《世界区域地理》《中国区域地理范文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高三第一轮复习提纲之 《地球与经纬网》《地图》《世界区域地理》《中国区域地理范文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第一轮复习提纲之 《地球与经纬网》《地图》《世界区域地理》《中国区域地理范文文档格式.docx

《高三第一轮复习提纲之 《地球与经纬网》《地图》《世界区域地理》《中国区域地理范文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第一轮复习提纲之 《地球与经纬网》《地图》《世界区域地理》《中国区域地理范文文档格式.docx(6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第一轮复习提纲之 《地球与经纬网》《地图》《世界区域地理》《中国区域地理范文文档格式.docx

(二)经纬网的定向方法

利用经线、纬线求地球上两点距离的方法:

同经度、同纬度、不同经纬度

(三)地球上任意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五、时间问题

1、地方时:

东加西减1度=4分钟1分=4秒钟

2、区时:

(1)求时区数 

 

 

(2)时区差:

同时区为减,异时区为加

(3)方法:

东加西减

3、日界线:

东减西加

4、日期界线——日界线:

180度 

子夜线:

0时、24时

(计算今日与昨日在地球所占的比例)

5、行程问题

6、计算昼夜长短

7、求算日出日落时间高三第一轮复习提纲之《地图》

一、地图的三要素

1.比例尺

(1)概念和大小

(2)表示方法:

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

(3)特点:

图幅 

比例尺 

范围 

内容

相同 

大 

小 

详细

大 

详细

(4)缩放

2.方向

(1)八字定向法

(2)指向标

(3)经纬网

3.图利和注记二、等高线地形图

1.计算

相对高度(n-1)d≤H<(n+1)d

坡度tanα=h/l

井的深度h=a-b

2.等高线的特点

(1)同线等高

(2)全图等高距一致

(3)等高线是闭合曲线(山顶、盆地、见高则高、见低则低)

(4)除陡崖外,等高线不相交、不重叠

(5)密陡稀缓

(6)示坡线与等高线垂直相交,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

3.常见的地貌类型

山顶、盆地、山谷、山脊、鞍部、陡崖三、如何绘制地形剖面图

(1)画一条与剖面线等长的水平基线

(2)确定垂直比例尺、水平比例尺

(3)在剖面线上标出各点,一一对应到水平基线上,标出各点高程

(4)将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四、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应用

1.水系、水文特征:

河流流向、相互补给(地下水与和流水的补给)

2.气候特征:

水热状况、坡向、迎风坡、背风坡、阴坡、阳坡

3.选点(气象站、疗养院)、线(公路、铁路,输油、输气、输水)、面(包括城市、居民区、工业区、各种开发区、农业区位规划等

《世界区域地理》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一、世界海陆分布

地球表面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海陆分布大势——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

在任何半球,海洋面积都大于陆地面积;

澳大利亚大陆最小

二、陆地

1.大陆、岛屿、半岛、大洲的定义

2.七大洲名称及分布

大洲

经度范围

纬度范围

相关位置特征

亚洲

26°

E—169°

E

10°

S—80°

N

赤道穿过马来群岛,北回归线,北极圈通过,跨南北半球和低、中、高三个纬度带,跨东、西半球

非洲

17°

W—51°

35°

S—37°

赤道穿过中部,南、北回归线通过,以热带为主

欧洲

W—66°

36°

N—71°

处于中、高纬度,以温带为主

北美洲

170°

W—20°

W

N—20°

北回归线、北极圈通过,跨低、中、高三个纬度

南美洲

82°

W—35°

12°

N—54°

赤道、南回归线通过,热带面积大

大洋洲

110°

E—130°

30°

N—47°

S

赤道、日界线通过,跨东西、南北半球

南极洲

360°

62°

以南

跨经度最广,大部分在南极圈以内

面积排序:

亚洲(4400)、非洲(3000)、北美洲(2400)、南美洲(1800)、南极洲(1400)、欧洲(1000)、大洋洲(900)

平均海拔排序:

南极洲(2350)、亚洲(960)、北美洲(720)、非洲(650)、南美洲(590)、大洋洲(澳大利亚大陆350)、欧洲(340)

分界线

洲(洋)名称

地理分界线

亚洲与欧洲

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

北美洲与南美洲

巴拿马运河

非洲与亚洲

曼德海峡、红海、苏伊士运河

亚洲与北美洲

白令海峡

非洲与欧洲

直布罗陀海峡

地形特征

地形

气候

河流

高原、山地为主;

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中下游多平原,东部、南部河流水能丰富

高原大陆;

海岸线平直

热带大陆之称,南北气候对称,季节相反

尼罗河、刚果河、赞比西河和尼日尔河

西部为高大的山系,东部为低缓的高原,中部为平原

温带大陆性气候显著

密西西比河与五大湖水系构成便利的水运网

西部为高大的山系,东部和中部为高原和平原

气候温暖湿润

河流水网稠密,主要河流是亚马孙河

以平原为主,海拔最低的一个大洲,海岸线曲折

深受大西洋的影响,问地带海洋性气候显著

河流众多,航运便利

东部为山地,西部为高原,中部为平原和盆地

南回归线穿过,气候、降水呈现半环状分布

河流少,流程短

海拔最高的冰原大陆

全球气温最低的地方。

有“风极、寒极、干极”之称

3.五种基本地形的比较

平原

高原

盆地

山地

丘陵

海拔高度

很低(200米

以下)

较高

无一定的

标准

较高(500米以上)

不很高

地面起伏

起伏很小平坦广阔

地面坦荡

边缘陡峻

四周高

中间低

峰峦起伏

坡度陡峻

起伏较小

坡度和缓

4.促使地形变化的力量:

内力作用、外力作用

UID

帖子

6537 

精华

15 

积分

阅读权限

150 

在线时间

1761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0-1 

最后登录

2011-2-8 

查看详细资料

三、海洋

1.洋、海、海峡的名称

海底地形:

大陆架、大陆坡、岛屿、海沟、海盆、海岭

2.四大洋的名称及其分布

太平洋面积最大,水温最高、水体最深、岛屿最多

大西洋世界第二,轮廓略像“S”形,航运发达

印度洋为世界第三,季风洋流

北冰洋世界最小,地处北极圈内,有极昼、极夜和极光现象

世界重要海峡:

马六甲海峡、霍尔木兹海峡、土耳其海峡、直布罗陀海峡、英吉利海峡、麦哲伦海峡、莫桑比克海峡、白令海峡、朝鲜海峡

四、海陆轮廓的形成——大陆漂移假说和板块构造学说

《居民和国家》

一、人口的增长、分布及人口问题

数量:

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总数已达60亿

地区差异:

发达国家——慢;

发展中国家——快

人口迁移:

二战前:

欧洲移民、非洲移民、亚洲移民

二战后:

科技移民、劳动输出、国际难民

分布不均:

分布地区

分布规律

形成原因

稠密区

亚洲东部、南部,欧洲,北美洲东部

北半球中纬度的近海地带

平原广,湿润气候,农业发展早,工业、交通、城市发达

稀疏区

苔原、冰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

高纬度地区

严寒

热带雨林区

赤道地区

湿热

沙漠区

干旱地区

干燥

高原地区

高山地区

寒冷

人口问题:

增长过快:

森林减少、草原破坏、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粮食不足,医疗、卫生、教育、交通、就业、住房困难

增长过慢:

劳动力短缺、兵源不足、老龄化问题等

二、世界的人种和宗教

三大人种

人种

人体特征

主要分布地区

肤色

发型

面部特征

白种人

较浅

波状

鼻梁高,嘴唇薄

欧洲、北美洲、大洋洲、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和东部南部、印度东北部,我国新疆

黄种人

浅黄色或棕黑色

黑直

面庞扁平

亚洲东部、北美洲东部、南美洲(印第安人、因纽特人)

黑种人

黝黑

卷曲

嘴唇较厚

非洲、美洲、大洋洲,印度南部,巴西

三大宗教:

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

三、世界政区

面积较大的六个国家(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和人口在1亿以上的十个国家(中国、印度、日本、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巴基斯坦、美国、尼日利亚、巴西、俄罗斯),它们的位置和形状

世界政治地图的变化,如欧洲各国、非洲各国的国界变迁,克什米尔、巴以边界、波黑战争、英美对伊战争等

世界13个区域的位置,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是长期以来的热点

世界的国家:

数量、面积、人口、政治制度

国界和领土:

国界、领土、领海、领空的概念、国界的划分依据

世界政治地图的变化

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

世界的区域划分《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

《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

一、东亚

位置范围:

亚洲东部,太平洋西侧。

包括中、日、韩、朝、蒙五国

地形特点:

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多高原、山地,东部多平原、丘陵

气候特征:

东部沿海季风气候显著;

西部内陆温带大陆性气候典型

居民:

黄种人为主,集中在沿海平原。

主要民族是汉族、蒙古族、朝鲜族、大和族

经济差异:

东部沿海条件优越,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

西部内陆条件较差,人口稀少,畜牧业发达

东亚是目前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

由于东、西部地形、气候的差异,导致东、西部经济的差异

比较项目

东部沿海

西部内陆

经济发展条件差异

海陆位置和交通

临海,有优良港口,交通对外贸易条件优越

深居内陆,距海远,交通不便

地形和资源

多平原,丘陵,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

多高原、山地草原广阔、矿产资源丰富

温暖湿润

科技力量

较强

较弱

经济上的差异

是世界水稻、茶叶、蚕丝等农产品主要产区,出现了不少经济发达的新兴工业区,人口稠密

畜牧业和畜产品加工业在经济中占重要地位,矿产资源在开发利用中,人口稀少

二、日本

东亚岛国,地狭人稠,领土主要由四个大岛组成

地形特征:

山地为主,平原狭小——最大平原为关东平原

海岸曲折,港湾优良——著名海港为神户、横滨

季风气候,海洋性强——冬暖夏冷,降水较多

(1)夏:

东南风

(2)6—7月:

梅雨

(3)冬:

西北风

(夏秋之交:

台风)

资源特征:

矿产贫乏,林水丰富——山间河流短急,森林覆盖面广

日本经济的发展条件和特点

发展条件

(1)有利条件——富人力,高科技,多港湾等

(2)不利条件——矿产资源贫乏,原料、燃料主要靠进口,领土面积狭小等

经济特点

(1)经济发达,部门齐全:

钢铁、汽车、造船、电子、化学、纺织等

(2)外贸对象广泛:

主要贸易对象是美国、亚洲、西欧

(3)工业临海分布:

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主要工业区有东京、大阪、名古屋、北九州

(4)农业单产高,渔业发达:

著名渔场——北海道渔场;

平原产稻米,丘陵载果树

文化:

既有本民族文化传统,又有东西方文化特点

城市:

首都——东京

三、东南亚

位置:

位于亚洲东部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十字路口

马六甲海峡在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为本区咽喉

范围:

中南半岛:

老挝为唯一的内陆国

马来群岛:

印尼为世界最大的群岛国

地形:

山河相间,纵列分布,沿河平原

山岭众多,地形崎岖,沿海平原

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马来半岛南部、马来群岛大部。

终年高温多雨

农作物随时可播种,四季有收获

热带季风气候:

中南半岛、菲律宾群岛北部。

每年分旱、雨两季

雨季播种,旱季收获

居民与经济

4亿多人口,黄种人为主,华人、华侨集中,多信佛教

佛教建筑:

缅甸仰光的大金塔,柬埔寨的吴哥窟

经济:

作物——经济作物:

天然橡胶、油棕(马来西亚)、椰子、焦麻(菲律宾)等

粮食作物:

以稻米为主(泰国)

矿产——以锡(马来西亚)和石油(印尼和文莱)最著名

特征——以初级产品输出为主

东南亚的自然条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四、新加坡成为新兴工业国家的条件

(1)利用重要的地理位置和天然良港的优势,增加商品的进出口数量和港口的吞吐量,使新加坡成为东南亚各国相互贸易的集散地和转口中心

(2)新加坡通过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引进技术,迅速发展了造船业等

(3)发展旅游业

(4)重视教育与科技事业的发展

(5)重视保护环境,是世界闻名的“花园式城市”

五、南亚

位于喜马拉雅山以南,印度洋以北的地区,大部分在10°

N~30°

N之间

内陆国——尼泊尔、不丹

临海国——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

岛国——斯里兰卡、马尔代夫

宗教:

佛教和印度教的发源地

斯里兰卡——佛教为主;

印度、尼泊尔——印度教为主

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伊斯兰教为主

自然概况

(1)地形:

北部:

狭长崎岖的喜马拉雅山南侧山地

中部:

略呈弧形,广阔的恒河——印度河平原

南部:

西部略高,东部略低,起伏和缓的德干高原

(2)河流:

印度河:

源出我国西藏,注入阿拉伯海

恒河:

源于喜马拉雅山区,注入孟加拉湾

(3)气候:

全年高温,一年分旱、雨两季

热带沙漠气候:

全年高温干燥

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

(4)农业生产:

西南季风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季风强——涝灾,季风弱——旱灾

南亚的季风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南亚大部分地区位于北纬10—30之间,多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全年气温较高,且一年分为旱雨两季。

这种气候特征制约着南亚的农业,一方面,高温决定了南亚热带农作物的种属;

另一方面,降水量的正常与否又决定着农业的丰歉程度、旱涝情况等。

每年6-9月,西南季风盛行时为雨季;

10月-次年5月,东北季风盛行时为旱季。

因此,西南季风对南亚的农业有重要影响。

正常年分,风调雨顺,农业丰收;

异常年份,西南季风过强或过弱,则易形成水灾或旱灾。

所以,搞好水利工程建设是南亚农业稳产和高产的关键。

六、印度

自然条件:

耕地面积,亚洲第一,国土一半以上

气候多样,地形有差异,有利于多种作物种植,常有水旱灾害发生

印度工农业的区域分布与地形、气候、资源之间的关系

农作物

与自然条件(地形、气候)的关系

水稻

东北部、半岛沿海地区

雨水较多。

这些地区为平原、降水丰沛

小麦

德干高原西北部,恒河上游地区

耐旱能力较强。

这些地区地面起伏和缓、土壤肥沃、降水较少,日照充足

棉花

德干高原西北部

东北部

雨水充足,又排水良好的低山坡

黄麻

恒河三角洲

地势低平,气候湿热

印度发展中的民族工业

(1)矿产资源

主要有煤、铁、锰等,它们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的东北部,储量都很丰富,为重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2)主要工业部门和工业区

独立前——遭受英国殖民统治,经济畸形发展,只有采矿业、纺织业

独立后——民族工业迅速发展,成为发展中国家中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之一

现代工业部门:

电力、钢铁、机械工业发展迅速

核能、航空航天工业初具产业规模,以计算机软件为主的信息产业蓬勃发展

主要工业区:

以加尔各答和孟买为中心的工业区,历史悠久。

以班加罗尔为中心的新兴工业。

工业分布与原料产地的关系

工业部门

分布

与原料产地之间的关系

钢铁工业

德干高原东北部

东北部煤、铁、锰丰富,且矿区邻近、配合好

棉纺织工业

孟买

靠近棉花产区

麻纺织工业

加尔各答

地处黄麻产区

比较南亚与中南半岛热带季风气候的异同

南亚与中南半岛都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比较二者之间的异同,重点应该刚在比较两者干、湿季的时间差异及其季节变化特点。

南亚热带季风气候与中南半岛热带季风气候的相同点是:

(1)夏季盛行西南季风,东季盛行东北季风

(2)在降水特点上均有明显的干湿季。

不同点是:

中南半岛的热带季风为旱雨两季,各约半年。

而南亚热带季风分为凉、热、雨三季,即每年10月至次年2月为凉季,每年3月至5月为热季,每年6月至9月为雨季。

七、中亚

深居大陆内部

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

自然环境:

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地形——

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稀少)——种植业(棉花、小麦)

草原、荒漠植被—— 

畜牧业(细毛羊、羔皮羊)

阿姆河、锡尔河等内流河,卡拉库姆运河——

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

铁、有色金属等矿产 

采矿、冶金、军事工业发达——工业

木材、轻工产品、机械产品进口

中亚的经济与其自然条件的关系

《西亚和北非、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1.西亚和北非

两洋、三洲、五海之地

古代是东西交通要道“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

现在有海峡、运河控制着海上交通要道

高原为主的地形:

高原为主,平原狭小,世界地表最低点是死海(三高一平)

炎热干燥的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分布最广,干燥少雨,河流稀少

撒哈拉沙漠:

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地表植物稀少,地下石油丰富

地中海气候:

在地中海沿岸,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西亚和北非的地形、气候、水源条件与农牧业生产的关系

居民和经济:

白人为主,阿拉伯人占1.2亿,通用阿拉伯语,多信伊斯兰教

三教发祥地:

麦加——诞生地

耶路撒冷——三教圣城

伊斯兰教为主——圆顶尖塔的清真寺

非阿拉伯国家8个

世界石油宝库(储量占1/2以上;

产量占世界1/4)

分布:

西亚:

以波斯湾为中心的石油带

主要产油国是沙特、伊朗、科威特、伊拉克

北非:

撒哈拉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石油

主要产油国:

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埃及

特点:

储量大、埋藏浅、出油多、优质好

输出:

输出量:

占生产量的90%

输出路线:

油田——地中海、红海沿岸(管道)

波斯湾——西欧、北美(好望角,苏伊士运河)

波斯湾——日本(马六甲海峡)

磷矿资源:

摩洛哥世界上磷矿储量(3/4)和出口量最多的国家

农牧业:

畜牧业:

畜产品有土耳其的安卡拉羊毛,阿富汗的紫羔皮,伊朗的地毯

灌溉农业:

农产品有伊拉克的椰枣,摩洛哥的橄榄油

2.埃及

非洲东北部,东、北分临红海和地中海,亚洲的西奈半岛属埃及领土

河流:

尼罗河:

世界最长6600多千米,发源于东非高原,自南往北,注入地中海。

定期泛滥(6—10月)

两岸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城市人口集中,形成一条“绿色走廊”

苏伊士运河:

沟通地中海与红海,连结印度洋与大西洋

传统出口商品是长绒棉,经济支柱是石油、运河、侨汇、旅游

首都开罗:

非洲最大城市,重要国际航空站

亚历山大:

濒临地中海,埃及第二大城市,最大海港

3.撒哈拉以南非洲

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

东非大裂谷:

南起赞比西河口,北经红海,延伸到死海

成因:

地壳断裂下陷形成

刚果盆地成因:

地壳上升,河流下切,湖水外泄而成

河流、湖泊:

水力最丰富的河——刚果河

非洲最深的湖——坦噶尼喀湖

非洲最大的湖——维多利亚湖

炎热多雨

分布:

大部分地区为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南部南回归线附近

地中海气候局限在最南部的沿海地区

矿产(南非—黄金;

几内亚—铝土;

赞比亚—铜;

刚果(金)—金刚石;

尼日利亚—石油)

居民经济:

黑人故乡:

以黑人为主,有“黑非洲”之称

政治变化:

国家性质:

殖民地——独立国

种族斗争:

白人在政治、经济上歧视黑人

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

许多国家利用本国资源,生产一、二种工业发达国家需要的原料、半成品作为经济支柱

人口、粮食环境问题《欧洲西部、欧洲东部和北亚》

1.欧洲西部

欧洲西半部、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