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复习内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388940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5.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量学复习内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测量学复习内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测量学复习内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测量学复习内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测量学复习内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测量学复习内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测量学复习内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量学复习内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测量学复习内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等高线;

地貌特征点;

地物特征点;

直线定向;

标准方向的种类;

真方位角;

磁方位角;

坐标方位角;

象限角;

正、反坐标方位角:

二、填空题:

1.测量工作的程序是、、

2.地面点到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绝高程。

3.直线定向的标准方向有、、。

4.距离丈量是用误差来衡量其精度的,该误差是用分子为

形式来表示。

5.在某地形图上ΑΒ的长度是3.5cm,而该长度所代表的实地水平距离为

17.5m。

则该图的比例尺为,比例尺精度为。

6.某直线的坐标方位角为123°

20′,则它的反方位角为。

7.微倾水准仪精平操作是旋转_________使水准管的气泡居中,符合影像符

8.A点在大地水准面上,B点在高于大地水准面100m的水准面上,则A点的绝对高程是______,B点的绝对高程是______。

9.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和以及确定地面的

科学。

10.在水准测量中,两点高差等于读数减读数。

11.经纬仪既可测角,也可测角。

12.已知αCB=120°

10′00″,αBC=,RCB=。

13.精密量距时,尺段需进行改正、改正和改正。

14.在下表中填写相应的比例尺精度。

地形图比例尺

1︰500

1︰1000

1︰2000

比例尺精度m

 

15.望远镜的作用是和。

16.地面上有A、B、C三点,已知HA=108.21m,HC=109.58m;

又置仪器于B、C间,读数分别为1.450m、1.758m。

则hAC=,hBC=。

17.A点在测量平面直角坐标中,其坐标值为xA=10083.268m,yA=187589.320m。

该点在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xA=,yA=。

18.仪器整平时,气泡移动方向与手大拇指的运动方向一致。

19.测量工作的实质是。

20.望远镜光心与十字丝交点的,称为望远镜的。

21.一条长为740m的导线,其坐标增量闭合差ƒx=-0.5m,ƒy=+0.1m;

则导线全长闭合差为;

相对闭合差为。

22.用钢尺往返丈量A、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分别为100.855米和100.835米,则AB段丈量的平均距离是,相对误差K=。

23.测量学是研究的形状和以及确定的科学。

24.对线段AB进行往返丈量,其结果分别为149.975m、150.025m。

则AB的长度为;

相对误差为。

25.在水准测量中,两点高差等于读数减。

26.在地形图上,地貌用来表示。

27.在水准测量中,调节微倾螺旋,使居中,使水平。

28.一条长为740m的导线,其坐标增量闭合差ƒx=-0.5m,ƒy=+0.1m;

则导线全长长闭合差为;

29.在某地形图上ΑΒ的长度是3.5cm,而该长度所代表的实地水平距离为17.5m。

30.图上0.1mm所表示的实地水平距离,称为。

31.水准测量中,测站检核方法有和两种。

32.望远镜物镜光心与的连线,称为。

33.竖直角是同一竖直面内与的夹角。

三、判断正误:

1.在小范围内测量中,采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时,可不考虑各项改正。

()

2.高差有正负之分。

3.衡量量距精度用绝对误差。

4.一幅地形图只能采用一个等高距且等高线平距相等。

5.在同一竖直面内,倾斜视线与任意一条线所夹之角,称为竖直角。

6.确定点的高程和点的平面位置是测量工作的根本任务。

7.大地水准面是全国高程的统一起算面。

8.在望远镜里看到的目标一定是倒立的。

9.在地面上,任意两条相交直线的夹角称为水平角。

10.在某个竖直面内,任意两条视线的夹角叫竖直角。

11.假定水准面有时比大地水准面还要低。

12.高差有正、负之分,且高差的正、负号显示出地面两点的高低。

13.水准器的角值越小,灵敏度越低。

14.衡量量距精度用绝对误差。

15.采用矩形分幅时,大比例尺地形图的编号,一般采用图幅东南角坐标公里数编号。

16.在地面上,任意两条相交直线的夹角叫水平角。

﹙﹚

17.碎部点就是地物和地貌的特征点。

四、填表计算:

1.

2.

测站

盘位

目标

水平盘读数

半测回角值

一测回角值

A

B

2733446

2130608

2130607

C

1264054

933406

2130606

3064012

五、选择填空:

1.已知HA=140.00m,DAB=50m,iAB=1%,HB=()。

A、140.00m;

B、139.50m;

C、140.50m;

D、155.00m

2.地面点位的确定,由()。

A、经、纬度;

B、高程;

C、直角坐标;

D、直角坐标和高程。

3.视差产生的原因是()。

A、观测者眼睛在目镜端上下移动;

B、十字丝分划板面与物象面

不重合;

C、外界条件(温度、风、大气折光等);

D、观测者的视力。

4.已知坐标方位角为260º

,其象限为()。

A、80º

B、西南10º

C、南西80º

5.常用矩形分幅编号的根据是()。

A、中央子午线;

B、图幅东南角坐标;

C、图幅西南角坐标;

D、图幅西北角坐标。

6.水准测量中,每次读数前,都要()。

A、转动水平微动螺旋,精确瞄准水准尺;

B、转动微倾螺旋,使符合水准器水平;

C、转动微动螺旋,使圆水准器水平。

7.高程测量的主要方法是()。

A、气压高程测量;

B、水准测量;

C、三角高程测量;

D、视距测量

8.操作经纬仪的顺序是()。

A、整平、对中、瞄准;

B、瞄准、整平、对中;

C、

对中、整平、瞄准。

9.闭合导线坐标增量闭合差调整的原则是()。

A、与边长成正比,符号相反;

B、与边长成反比,符号相同;

C、与边长和增量成正比,符号相反;

D、与方位角大小成反比,符号相反。

10.直线AB的坐标方位角为90º

01′,其象限角为()。

A、北西0º

01′;

B、南东89º

59′;

C、东南0º

D、北东90º

01′。

11.建筑上使用的±

0标高是()。

A.绝对高程;

B、假定高程;

C、黄海高程。

12.水准测量中,每次读数前,都要()。

A、微动螺旋,精确瞄准水准尺;

B、转动微倾螺旋,使水准管精确水平;

C.转动脚螺旋,使圆水准气泡居中。

六、计算题:

1.有一名义长度为50m的钢尺,在温度为20℃及15㎏拉力下的长度为50.008m,现用此尺测量一距离为45.258m,此时的温度为28℃,高差hAB=1.6m。

求改正后的水平距离。

2.如下图所示,已知符合导线AB1CD中,B、C点的坐标为xB=500.000m,yB=500.000m,xC=550.103m,yC=676.558m;

其它数据见下表,试计算出1点的坐标,以及导线的精度。

点号

距离

(m)

增量计算值

改正后增量

坐标值

Δx

Δy

Λx

500.000

120.120

-0.03

+68.611

0.03

+98.597

68.581

98.627

1

568.581

598.627

80.080

-0.01

-18.468

0.01

+77.921

-18.478

77.931

550.103

676.558

200.200

50.143

176.518

K容=

3.已知点M的坐标为xM=24.22m,yM=96.71m;

点A的坐标为xA=52.34m,yA=95.00m。

试求直线MA的坐标方位角αMA和直线MA的水平距离。

4.根据表中所注及αAB=38º

43ˊ00″和各内角值,计算各边的坐标方位角。

(ƒβ=±

60

)(15分)

点号

观测角

º

ˊ″

(左角)

改正数

改正后角值

坐标方位角

备注

38º

43ˊ00″

802526

780235

D

1113045

900125

辅助

计算

5.已知点M的坐标为xM=35.21m,yM=196.78m;

点A的坐标为xA=58.65m,yA=195.08试求直线MA的坐标方位角αMA和直线MA的水平距离。

6.根据图中所注数据,填入下表中,并完成各项计算。

水准尺读数

高差

高程

后视读数

前视读数

1.625

100.000

1.286

0.997

2

2.065

1.158

3

0.987

1.986

1.049

计算检核

7.某直线丈量六次,观测成果见表。

试计算观测值的算术平均值、一次丈量之中误差、算术平均值中误差及其相对中误差。

观测次数

观测值

v

Vv

计算

246.52

1、L=[l]/n=

2、m=±

=

3、Μ=

4、Κ=

246.48

246.56

4

246.46

5

246.40

6

246.58

L=

[v]=

[vv]=

8.根据图中所注之观测数据和已知数据,在下表中计算各点的高程。

测站数

实测高差

(㎜)

改正后高差

高程

260.098

Σ

9.已知AB的坐标方位角αAB=128°

30′28″,现又观测了BP边的水平距离为128.168米,水平角β=89048′35″。

试计算出P点的坐标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