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管施工方案37840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375363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438.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顶管施工方案37840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顶管施工方案37840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顶管施工方案37840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顶管施工方案37840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顶管施工方案37840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顶管施工方案37840Word文档格式.docx

《顶管施工方案37840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顶管施工方案37840Word文档格式.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顶管施工方案37840Word文档格式.docx

4、基坑回填

八、安全生产措施

8.1、安全目标

8.2、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8.3、加强安全生产教育

8.4、安全保证措施

九、质量目标设计

9.1、质量方针及目标

9.2、质量保证体系

9.3、质量控制原则

9.4、质量控制制度

9.5、质量要素控制

9.6、质量控制措施

十、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管理措施

1、文明施工措施

2、健康环保措施

3、安全生产措施

1.1《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1.2《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

1.3《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预制混凝土圆形管道结构设计规程》(CECS143:

2002)

1.4《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技术规程》(JGJ/T14-2004)

1.5《北京地区建筑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DBJ11-501-2009)

1.6《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1.7《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2003)

1.8《预防混凝土结构工程碱集料反应规程》(DBJ01-95-2005)

1.9《给水排水工程顶管技术规程》(CECS246:

2008)

1.根据设计图纸、工程地质、水文情况、施工工期、现场环境、附近工程施工经验等综合考虑选择顶管方式。

1.1设计图纸:

本工程污水主管道埋深在5~7m之间,共有15个检查井,井距80~100m。

1.2工程地质:

根据联系设计提供依据(未下发地质勘探图纸)。

1.3水文情况:

工程场区近3~5年最高地下水位标高为18.50~17.00m(自西向东逐渐降低,不含上层滞水),历年(自1955年以来)最高地下水位标高为22.00~20.80m(自西向东逐渐降低,场区地势低洼处接近自然地面)。

1.4施工工期:

施工工期要求60天。

1.5现场环境:

在杜仲公园,无社会影响

1.6附近工程施工经验:

近几年的顶管工程施工经验。

通过以上因素综合考虑,本工程采用泥水平衡机械顶管施工方法。

对于泥水平衡机械顶管:

仅在工作坑处进行降水,施工占地较少,减少交通导改压力;

在细砂层内顶进施工比较适用;

顶进施工速度快,顶进距离长,能够保证施工工期及布置要求。

2.污水管道在非现况道路下建设,每个顶坑占路面积10*15=150m2,每个接收坑占路面积8*8=64m2,在保证交通及环境的前提下,可临时扩大占地范围。

顶进坑及接收坑临建区平面布置见下图所示:

3.1、进行施工测量和现场放线工作。

3.2、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工作。

3.3、做好定位点控制,施工测量和现场放线工作。

3.4、确定管线范围内及施工需用场地内所有障碍物,如管线、电线杆、树木及附近房屋等的准确位置。

3.5、按施工平面布置图修建临时设施,设置装、运临时用水的设施、安装临时用电线路,利用工作井内集水井进行机械排水。

3.6、进行顶管所用设备的加工制作。

3.7、根据顶进长度,准备好各类管线和所需的辅助物(固定架等)。

序号

职务

人数

1

测量工程师

1人

2

专职测量员

3

测量放线员

2人

仪器、量具名称职务

型号及精度

数量

备注

激光经纬仪

1台

鉴定

水准仪

DS3

2台

塔尺

5m

1条

4

钢卷尺

50m

施工测量按《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的有关规定执行。

根据施工需要,引测三个导线点至顶管工作坑附近,布设三级导线平面控制网(即采用原有控制网作为平面控制网),形成闭合导线网。

为保证测量精度,对于钢尺测量的边长,需加入相应的修正,测量的平面导线需进行平差计算,测量角度精确至0.1º

,坐标及高程精确到1mm。

高程控制采用城市四等水准测量的技术施测,使用DS3水准仪进行观测,往返各一次。

高程闭合差在20

之内(L为水准跨线长度,以千米计)为合格。

井坑内的高程控制点采用长钢尺导入法将高程传入,向井坑内传递高程与坐标传递同步进行。

先做趋近水准测量,再做竖井高程传递。

竖井传递高程采用悬吊钢尺法,井上和井下两台水准仪同时观测读数,每次错动钢尺3-5厘米,施测三次,高差相差不大于3毫米时取平均值使用。

高程控制点的布设:

可利用平面控制点的埋石作为高程控制点,也可单独设置,如特殊需要时可进行加密。

加密的水准点精度不低于高程控制点的精度。

顶管施工采用连续测量与间断测量结合的方式。

连续测量:

在顶进坑后方安放一台激光经纬仪,激光经纬仪按照设计顶进轴线方向发出一束激光,照射到掘进机的光靶上,机手按照激光指示路线操控机械顶进。

间断测量:

每顶进一节管后,测量人员对激光经纬仪进行校核,并且采用水准仪,测量已顶进管道高程偏差情况;

采用水平尺测量管道水平偏差情况。

测量结果填表上报到项目部。

对于坐标点、水准点现场需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需设立明显的标志;

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对测量控制点的保护,并定期进行校测。

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测量复核制度,特别是对中心线和高程、管线起终点、控制桩位、交叉点等更要严格控制,要提前做好内业,然后现场实施放样。

竣工测量:

竣工测量在已有的施工控制点上进行,测量人员认真做好原始记录,及时进行资料的整理、归档工作。

顶管需开挖工作坑,工作坑分为顶进坑与接收坑,其深度由设计管底高程决定,底部需做20cm厚的钢筋混凝土底板。

管外底高程加上拟建结构井底板厚度,就是顶进坑的坑底标高,底板高程低于管内底高程40cm。

综合顶管机具的尺寸及作业要求,确定顶进坑及接收坑的净空尺寸。

由于现况管线检查井处多为折角,顶进坑均采用双向顶进,确定工作坑全部采用圆形,以方便双向顶进布置。

顶进坑:

为直径8m圆形结构,深度5~7米,(深度根据实际深度调整)

接收坑:

为直径6m圆形结构,深度5~7米,(深度根据实际深度调整)

(1)、顶进工作竖井平面净尺寸计算

顶管工作竖井的平面净尺寸应能满足顶管施工的需要。

顶进工作坑长度大于宽度,工作坑长度即顶坑直径:

L=L1+L2+L3+L4+L5

式中:

L——工作坑底的长度(m)

L1——后封闭长度(0.5m)

L2——顶管机长度(4m)

L3——顶镐长度(2.5m)

L4——后背宽度(0.7m)

L=0.5+4+2.5+0.7=7.7m,取直径8m

(2)、接收竖井平面净尺寸计算

接收坑的平面净尺寸应能满足顶管机出坑及施工人员操作安全。

顶管机头长度4m,砼管在坑内露出长度取1.5m,接收坑取直径6m。

顶进坑及接收坑均采用钢筋砼墙及封闭梁护壁形式,竖井侧墙厚度取300mm。

具体结构设计图如下:

(1)、锚喷工作坑的施工顺序

施工准备及测量放线→开挖土方→圈梁施工→圈梁上部挡水墙施工→土方对角开挖→支立水平拱架挂钢筋网片→喷射混凝土→重复以上两步直到竖井底板→现浇混凝土竖井底板。

(2)、锁口圈梁

根据设计提供的坐标,确定井位,定出中心坐标,开挖锁口圈。

为保证竖井结构稳定,在竖井口设现浇C25混凝土锁口圈梁一道,断面尺寸为900×

600mm。

主筋为Φ22×

12,箍筋Φ14@200,中间单肢筋为Φ14@600,混凝土保护层厚度4cm。

锁口圈梁初定设在地面以下0.5m位置。

为防止雨期有水灌入工作坑内,在工作竖井锁口圈梁顶砌挡水墙(墙厚360mm),高出现况地面400mm。

沿圈梁顶周围设置φ48钢管栏杆,横杆为两道,立柱间距1.0m、栏杆高1.2m。

圈梁施工时先绑扎钢筋,然后用组合钢模或木模支内侧模板,外侧以土壁为外模,经验筋后浇筑预拌砼。

(3)、竖井开挖

采用人工分层分块开挖施工,根据榀架连接位置对角开挖,对于杂填土层适当辅以风镐,开挖每循环进尺为0.6m。

施工出渣采用25t汽车吊吊运至旁边堆土区,夜间用自卸汽车运到弃土场,现场无条件的直接装车运弃,运距考虑20km。

由于工作坑处于现况道路下,检查井距工作坑边间距较小且不规矩,工作坑上方既有管线较多,为防止回填后道路沉降、管线变形,工作坑全部采用级配砂石回填。

(4)、竖井支护

土方开挖完毕,及时安装环形格栅,加挂钢筋网。

竖井锁口圈梁以下部分采用喷射混凝土+水平钢格栅+钢筋网片的结构。

钢格栅主筋为4根ф25钢筋,箍筋为ф10,间距300。

钢格栅竖向间距4m以上为0.75m,4m以下0.5m。

其间洞口上皮0.2m处增设1榀。

格栅采用单面焊接连接,焊接长度为10d,上下格栅接头处需错开。

采用人工对角开挖方式进行竖井开挖支护。

钢筋网采用φ8@150×

150双层网格,井身四周满铺。

上下榀格栅采用φ18钢筋拉杆竖向连接,环向间距0.5m,内外交错布置,必要时竖井应加设临时横撑。

临时横撑与井身环形格栅之间用卡槽连接,确保井口稳定。

环形格栅架设尺寸、连接质量达到要求后,及时打设锁脚锚杆保证格栅钢架安装牢固并及时喷射C20防水混凝土(内掺8%FS-P型混凝土补偿收缩防水剂,竖井喷混厚度为0.30m)支护井壁。

井壁上如有大量渗水时,预埋PVC排水管,把水引入竖井开挖面底部临时积水坑,抽排出井外污水沉淀池,经沉淀过滤后排入排水管道。

顶坑钢格栅自井身开洞处立起,并加钢筋与被割断的竖井水平钢格栅焊接成整体。

(5)、封底

竖井封底采用现浇C20早强预拌砼,因顶管机自重大,为避免下顶管机时,竖井底承受不住机头等载荷重量,故竖井封底200mm厚,内设单层ф16钢筋网,网眼间距200mm×

200mm。

在封底时预埋预埋件,间距800mm。

竖井封底前在井底设置1集水坑,若有水,采用潜水泵明排法抽排集水井中的积水。

(6)、网喷支护竖井尺寸允许偏差及检查方法见表。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查方法

直径

不得小于设计井径20

用经纬仪及钢尺检查3m一处

井深

不得超过设计井深±

0.2%

用水准仪检查

喷层厚度

不应小于设计厚度

每3m检查一个断面,每个断面布7个检查点,间距2m左右

(7)、竖井钢平台及钢爬梯制安

为方便施工上下井进行施工,竖井内部设置钢平台和钢梯,设置标准为:

最上层钢平台距井口2m;

中间段每4m设置一道;

最下层平台距井室内底3.5m。

在竖井衬砌施工时,应在预定位置准确埋设钢平台和钢梯预埋件,待衬砌施工完成后,再统一完成钢平台和钢梯的安装。

(8)、接收竖井施工

接收竖井的结构形式同顶管工作坑,参照工作坑施工。

在整个施工段施工前,首先对顶管施工区内及沿线所有建筑物、构筑物、各种现况管线、管沟进行全面彻底清查,查清其位置、走向、高程等,根据沿线拟顶污水管线的走向、轴线、高程,综合分析,考虑是否有冲突、影响,对于有冲突、影响的管线,提前做好解决措施、方法。

在做好以上工作的基础上,每个井段施工时,再一次对该井段沿线管线、障碍等情况进行详细清查,确保顶管顺利穿越,确保沿途现况管线的安全。

(1)顶力计算

主管道按照最长顶距为50m、最大管径为D1800,最不利地质条件细砂土层计算最大顶力。

一般经验公式:

F0———总顶力标准值(KN);

D1———顶进管子的外径(m)

L———管道设计顶进长度(m)

fk———管道外壁与土的平均摩阻力(KN/m2)按《给水排水工程顶管技术规程》CECS246:

2008选取。

Nf———顶进机的迎面阻力(KN)(式

rs土的重度、Hs覆盖层厚度、Dg顶管机外径)

主管道F0=3.14×

1.62×

80×

12+3.14/4×

1.622×

19×

10.5=5294KN

根据以上计算方法顶力为主管道529t、正常顶进时,后背前安排2台320t顶镐,1台2m3液压油泵,能够满足施工要求。

(2)管道允许顶力验算

根据《给水排水工程顶管技术规程》CECS246:

2008公式

Fdc———混凝土管道允许顶力设计值(N);

———混凝土材料受压强度折减系数,可取0.9;

———偏心受压强度提高系数,可取1.05;

———材料脆性系数,可取0.85;

———混凝土强度标准调整系数,可取0.79;

fc———混凝土受压强度设计值(N/mm2)

Ap———管道的最小有效传力面积(mm2)

———顶力分项系数,可取1.3。

主管道

629492=9847KN

主管道529t<

985t,支管道210t<

596t,满足要求。

(3)顶管工作竖井后背承受力计算

Ea------后背主动土压力

Ep-----后背被动土压力

γ-----土的天然密度取19KN/m3

β---竖井壁后背宽度主管道4.5m,

Kp----被动土压力系数

Ka----主动土压力系数

-----土体内摩擦角取26º

C-----土内聚力取0

h-----地面到后背墙顶的高度主管道取9m,支管道取7m

K1-----竖井稳定系数取1.1

-----折减系数取1

H-----后背墙高度主管道取3m

经计算:

主管道Ep=4.5×

(19×

32×

2.56/2+19×

2.56)=6895KN

主管道Ea=4.5×

0.39/2+19×

0.39)=1050KN

主管道F=(6895-1050)×

1/1.1=6429KN=643t

本工程经计算:

主管道最大顶力为529t,竖井后背可承受力为643t。

支管道最大顶力为210t,竖井后背可承受力为281t。

∵主管道F0(529)<F(643),支管道F0(210)<F(281)

∴竖井稳定安全

顶管后背结构为I32b工字钢拼装整体钢构+圆弧段填充C30混凝土,主管道后背墙尺寸为宽4.5m×

高3m×

厚0.7m,支管道后背墙尺寸为宽3m×

高2.5m×

厚0.7m,埋入地下0.5m。

调整靠背前后以及左右方向,应尽量保证后靠背的中心与轴线相重合。

后背墙混凝土设置一层ф18@150双向单层钢筋网,对混凝土整体结构加固。

导轨轨距按此式计算:

S——导轨内距,D——管外径,h——导轨高度,e——管外底至导轨底距离,单位均为mm。

导轨选用I24a号工字钢,导轨下用枕木作基础。

导轨安装要求:

两导轨平行、等高,坡向同管道坡度。

安装时必须严格高程及中心线。

导轨安装是顶管施工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安装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管道的顶进质量,其安装要求如下:

①两导轨要平行、等高,或略高于管道设计高程的2cm左右,其坡度与管道坡度一致;

②安装后导轨要牢固,不得在使用中产生位移,且需设专人经常进行检查;

③将机械顶管导轨安放在工作坑底板上,导轨两侧牢固地焊接工字钢,工字钢须另一端须牢牢抵在侧墙上。

导轨安装示意图

用50吨吊车吊装顶管机,将顶管机放入顶进坑内的导轨上,顶管机前端距井壁约300mm。

就位后先检查顶管机的轴线是否与机坑轴线、导轨轴线以及主顶油缸的轴线保持一致,发现偏差立即调整。

无误后再进行顶管机电路、油路、注浆系统的安装调试。

管道顶进过程中,起吊顶铁、护口圈及下管用汽车吊,其它设备及管材进场时,采用25吨汽车吊。

井内布置:

工作坑内布置主要有钢制后靠背、砼后背、导轨、主顶镐、油泵动力站、钢制扶梯、泥浆泵、“U”形顶铁和“O”形护口圈等。

采用2台主顶镐搭设在顶管架上,到达现场后,先由测量人员放出顶进中心线和顶进高程,然后依据线位将架子底脚及端部与后靠背、底板砼上的预埋铁焊接成整体。

管内布置:

进出泥管4寸两套,动力、照明、电讯电缆,灯具,轨道等,为保障井内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改善劳动条件,根据实际需要增加通风管道和强力鼓风机。

管内照明及工作面照明采用24v低压照明电源线路,照明灯距离为5m。

触变泥浆及置换注浆浆液输送采用2寸高压胶管。

泥水循环及泥水分离设备布置:

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在工作井一侧设触变泥浆池2座,用于顶进中触变泥浆的配制。

设2m×

3m×

10m泥浆沉淀池一座(现场如有条件可开挖泥浆池,道路施工段无条件开挖,采用钢板制作泥浆池箱),用于顶进中泥水循环及泥浆沉淀,泥浆采用泥浆车运弃并消纳,运距考虑20km。

注浆出泥管主管4寸,分支管1.5寸。

管道入口即竖井与管道交叉处,此处是明暗施工接合点,受力结构复杂,施工方法更应保证安全、稳妥。

(1)施工时要破除竖井洞口位置井壁砼,割除该处榀架支护,由于破坏了整个竖井中的受力结构使洞口处出现应力重新分布,最容易使该处土体失稳,施工前应在洞门位置处进行换撑措施处理。

在割除前先在竖井内架设临时支撑,确保洞门处土体稳定,临时支撑用I20a的型钢施作,临时支撑在进洞后拆除。

(2)打设超前小导管及注浆

洞口采取换撑措施,应尽快准确地在井壁上放出管道外轮廓线的位置,并准确地标出超前小导管的位置,施作小导管并进行预注浆以加固洞口地层。

超前小导管采用ф32长2.5m,小导管前端制作成锥形,并钻ф6孔,间距300mm。

钻孔长度1.5m~1.8m,超前小导管在洞口沿半径1.5m环向布置间距300mm,小导管压入土中2m。

压浆压力在0.2~0.4Mpa,选用水泥浆液。

洞门处加固的小导管在竖井施工时设置好,竖井封底完成后进行洞口注浆加固。

开洞门在顶管机入坑顶进之前进行。

洞口两侧竖向联结钢筋各增设四根。

超前小导管注浆施工内容主要包括封闭工作面、钻孔、安设小导管、注浆、效果检验等工序。

其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

(3)止水环安装

为防止掘进机入洞时地下水涌入工作坑,在顶进方向的墙壁上安装止水环。

首先,进行测量,确定止水环安装的位置;

其次,将止水环底圈固定到墙壁上,用混凝土封闭底圈与墙壁之间的缝隙;

然后,在底圈上固定防水橡胶板;

最后,安装止水圈压板。

在掘进机入洞之前才允许将止水环内的墙壁凿除。

具体做法参见下图,图中尺寸根据管径大小调整。

先将洞口处的墙壁凿除,洞口处,人工向前挖土500~800mm,再将机头徐徐推进洞口里,待刀盘全部进洞,调整止水圈位置,使其完全封闭地下水,然后开动顶管机刀盘。

掘进机开始入土时,机头外露,只存在轨道对机头的摩擦力,机头易发生旋转,故在入土前两米顶进时,顶进速度控制在5mm/分钟以下,以防机头整体旋转,并观测机头倾角和旋转变化,及时修正和调整。

倾角的变化用纠偏千斤顶调正,旋转角大于±

30度时,可使用刀盘反转调正,顶进2米以后在机头不旋转的情况下可逐渐加大顶进速度。

机头完全入土后,下第一节混凝土管做反封闭。

(1)测定实地土层中的压力值

顶管掘进机徐徐推进洞口,切入原状土层后停止推移,要等上2小时后,观察顶管掘进机土层压力表上的值,若此时值与计算值不符时,要以实际测定值为准,并要对原来计算的推进压力控制值和总推力值进行相应的调整。

(2)顶管机初始顶进保持方向措施

在洞内下部填上硬粘土或低标号砼在洞内下部浇筑一块托板,把掘进机托起。

砼管顶管施工,前3节砼管为预制管,与掘进机头做刚性连接,组成一个整体,以保证顶管机出洞后的走向。

利用纠偏镐性能,下方纠偏镐适当伸出来控制叩头。

(3)严格执行控制值。

A、顶进时出土率控制值95~98%,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

泥水平衡顶管掘进机用顶进油缸的伸出长度来计量出土率。

B、管道顶进过程中,顶管中心和高度由激光导向仪进行测量,其纠偏精度由激光导向仪发射到掘进机测量用的靶盘随时进行控制,确保偏差度不超过±

3cm。

管道每推进250~300mm时测一次中心轴线,若发现有超过顶管规范规定值的偏移趋势,就立即进行纠偏,若偏移量超过20mm时,立刻停止顶进,查明原因有措施保证后再顶进,确保顶管轴线的质量,勤测勤纠。

C、根据地面和构筑物沉降监测反馈信息及时调整土压力控制值、出土量与顶进速度。

D、若出现沉降值超标,立即停止顶进,查明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后才能重新顶进。

E、刚开始向井下管、装管时,用钢支架固定已顶入的管节,防止顶镐缩回过程中管节后退。

泥水平衡顶管掘进机排出泥浆携带机头刀盘切削下来的泥砂后,含泥砂量较大,需经过泥水分离设备分离沉淀后形成含泥量小于5%的泥碴,连同竖井土方部分弃土进行外运,运距考虑20km。

本工程出泥方式为泥水循环分离,泥浆经沉淀池沉淀后机械挖出晾干后外运或随挖随运,水可以重复循环使用,可以保证不污染环境,高效节能。

(1)管身涂蜡

为减小顶进过程中土层对管材的阻力,采取的第一种措施为管节打蜡,以增加管材的滑动性,同时降低了管身与土层的摩擦力。

管材运达施工现场后,将工业石蜡加热后均匀涂在管外壁,然后将管材吊装至工作井内,安装好即可向前顶进,在管口入土前将管口及钢套环部位涂抹上石蜡。

掘进机在入土前,也可将其外壁进行涂蜡处理。

(2)触变泥浆减阻

触变泥浆的使用是管道能否成功的非常重要的关键一环。

管道顶入土后,在管外壁和土壁间必须注入触变泥浆,使其形成一个封闭的泥浆套。

由于触变泥浆与管壁的摩擦阻力小,因此顶力也就大大的降低。

为保证触变泥浆的拌和效果,我公司将组织专门人员集中配置浆液。

使用优质膨润土,严格控制膨润土的进货质量,统一进行适配,寻找出最佳的配比。

同时严格控制泥浆的静置时间及拌和均匀度。

泥浆拌和静置时间一般不低于24小时,以达到最达泥浆粘度。

1)、触变泥浆的配置

膨润土运到现场后分批测出膨润土的胶质价,试配时可参考下表

触变泥浆配比表(重量比)

膨润土的胶质价

膨润土

碳酸钠

60-70

100

524

2-3

70-80

534

1.5-2

80-90

614

90-100

顶管的推力就是顶管过程管道受的阻力,包括工具管切土正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