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文档格式.docx
《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失败后贬为邵州刺史。
在赴邵途中,又加贬为永州司马,10年后才迁柳州剌史。
故又称柳柳州。
4年后,卒于任上,年仅46岁。
他与韩愈皆倡导古文运动,同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并称“韩柳”。
所作散文峭拔矫健;
说理之作以谨严胜,批判时政尖锐有力;
寓言篇幅精短,笔锋犀利;
山水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文笔流利,语言清峻,风格清逸而秀丽。
著作有《河东先生集》。
【解题】
本文选自《河东先生集》。
写于元和八年(813),是作者被贬永州期间给韦中立的一封回信。
韦中立,潭州刺史韦彪之孙,元和十四年(819)进士。
未中进士时,曾写信要求拜柳宗元为师,并不辞道远,从长安到永州去拜访求教。
后来柳宗元不断地对他进行帮助。
这封回信谈了两个问题,一个是论师道,一个是论写作。
它是柳宗元文学理论的代表作,在我国文学理论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书,一种写作格式,书信
【原文】
柳宗元
二十一日,宗元白:
辱书云欲相师,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
虽常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
不意吾子自京师来蛮夷间,乃幸见取。
仆自卜固无取,假令有取,亦不敢为人师。
为众人师且不敢,况敢为吾子师乎?
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
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
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
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
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
屈子赋曰:
“邑犬群吠,吠所怪也。
”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余以为过言。
前六七年,仆来南,二年冬,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
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
今韩愈既自以为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不以病乎?
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
估雪与日岂有过哉?
顾吠者犬耳!
度今天下不吠者几人,而谁敢炫怪于群目,以召闹取怒乎?
仆自谪过以来,益少志虑。
居南中九年,增脚气病,渐不喜闹。
岂可使呶呶者,早暮咈吾耳,騒吾心则固僵仆烦愦,愈不可过矣。
平居,望外遭齿舌不少,独欠为人师耳。
抑又闻之,古者重冠礼,将以责成人之道,是圣人所尤用心者也。
数百年来,人不复行。
近有孙昌胤者,独发愤行之。
既成礼,明日造朝,至外廷,荐笏,言于卿士曰:
“某子冠毕。
”应之者咸怃然。
京兆尹郑叔则怫然,曳笏却立,曰:
“何预我耶”廷中皆大笑。
天下不以非郑尹而快孙子,何哉独为所不为也。
今之命师者大类此。
吾子行厚而辞深,凡所作皆恢恢然有古人形貌;
虽仆敢为师,亦何所增加也假而以仆年先吾子,闻道著书之日不後,诚欲往来言所闻,则仆固愿悉陈中所得者。
吾子苟自择之,取某事,去某事,则可矣;
若定是非以敎吾子,仆才不足,而又畏前所陈者,其为不敢也决矣。
吾子前所欲见吾文,既悉以陈之,非以耀明於子,聊欲以观子气色,诚好恶如何也。
今书来言者皆大过。
吾子诚非佞誉诬谀之徒,直见爱甚故然耳!
始吾幼且少,为文章,以辞为工。
及长,乃知文者以明道,是固不苟为炳炳烺烺,务釆色,夸声音而以为能也。
凡吾所陈,皆自谓近道,而不知道之果近乎远乎吾子好道而可吾文,或者其於道不远矣。
凡若此者,果是耶,非耶。
有取乎抑其无取乎吾子幸观焉,择焉,有馀以告焉。
苟亟来以广是道,子不有得焉,则我得矣,又何以师云尔哉取其实而去其名,无招越蜀吠怪,而为外廷所笑,则幸矣。
宗元复白。
【译文】
二十一日,宗元启:
承蒙您来信说,想要认我做老师。
我的道德修养不深,学识非常浅薄,从各方面审察自己,看不出有值得学习的东西。
虽然经常喜欢发些议论,写点文章,但我自己很不以为都是正确的。
没有想到您从京城来到偏远的永州,竟幸运地被您取法。
我自估量本来就没有什么可取的东西;
即使有可取的,也不敢做别人的老师。
做一般人的老师尚且不敢,更何况敢做您的老师呢?
孟子说,“人们的毛病,在于喜欢充当别人的老师。
”从魏、晋以来,人们更加不尊奉老师。
在当今的时代,没听说还有老师;
如果有,人们就会哗然讥笑他,把他看作狂人。
只有韩愈奋然不顾时俗,冒着人们的嘲笑侮辱,招收后辈学生,写作《师说》,就严正不屈地当起老师来。
世人果然都感到惊怪,相聚咒骂,对他指指点点使眼色,相互拉拉扯扯示意,而且大肆渲染地编造谣言来攻击他。
韩愈因此得到了狂人的名声.他住在长安.煮饭都来不及煮熟,又被外放而匆匆忙忙地向东奔去。
象这样的情况有好几次了。
屈原的赋里说:
“城镇中的狗或群地乱叫,叫的是它们感到奇怪的东西。
”我过去听说庸、蜀的南边,经常下雨,很少出太阳,太阳一出来就会引起狗叫。
我以为这是过分夸大的话。
六七年前,我来到南方。
元和二年的冬天,幸好下大雪,越过了五岭,覆盖了南越的几个州;
这几个州的狗,都惊慌地叫着咬着,疯狂奔跑了好几天,直到没有雪了才静止下来,这以后我才相信过去所听说的话。
如今韩愈已经把自己当作蜀地的太阳,而您又想使我成为越地的雪,我岂不要因此受到辱骂吗?
不仅我会被辱骂,人们也会因此辱骂您。
然而雪和太阳难道有罪过吗?
只不过感到惊怪而狂叫的是狗罢了。
试想当今天下见到奇异的事情不象狗那样乱叫的能有几个人,因而谁又敢在众人眼前显出自己与众不同,来招惹人们的喧闹和恼怒呢?
我自从被贬官以来,更加意志薄弱,很少思虑。
居住南方九年,增添了脚气病,渐渐不喜欢喧闹,怎能让那些喧嚣不休的人从早到晚来刺激我的耳朵,扰乱我的心绪?
那么必将使我卧病不起,心烦意乱,更不能生活下去了。
平时意外地遭受到不少是非口舌,唯独还没有喜欢充当别人老师的罪名罢了。
我还听说,古代重视冠礼,是借以用成年人做人的道理来要求大家。
这是圣人所以特别重视的原因。
几百年以来,人们不再举行这种冠礼。
近来有个叫孙昌胤的人,独自下决心举行冠礼。
冠礼举行过后,第二天去上朝,来到外廷,把笏板插进衣带对大臣们说:
“我的儿子已经行过冠礼了。
”听见这话的人都感到莫名其妙。
京兆尹郑叔则却满脸怒气,垂手拖着笏板,退后一步站着,说:
“这与我有什么相干呀!
”廷中的人都大笑起来。
天下的人不因此去责难京兆尹郑叔则,反而嘲笑孙昌胤,这是为什么呢?
只是因为孙昌胤做了别人所不做的事。
现在被称作老师的人,非常像这种情况。
您的品行敦厚,文辞高深,凡是您作的文章,都气魄宏大,有古人的风貌;
即使我敢做您的老师,对您又有什么帮助呢?
假如因为我比您年长,学道、写文章的时间比您早,您确实愿同我往来,交谈彼此所学的东西,那么,我当然愿意向您毫无保留地陈述自己全部的心得,您自己随便加以选择,吸取哪些,扬弃哪些,就可以了。
如果要我判定是非来教您,我的才能不够,而且又顾忌前面所说的那些情况,我不敢做您的老师是肯定的。
您以前想要看看我的文章,我已经全部陈列给您了,这并不是以此向您炫耀自己,只是姑且想要看看,从您的神情态度上反映出我的文章的确是好是坏。
现在您的来信,说的话都对我过奖了。
您的确不是那种巧言谄媚假意奉承的人,只不过是特别喜欢我的文章,所以才这样说罢了。
当初我年轻又不懂事,写文章时把文辞漂亮当作工巧。
到了年纪大一些,才知道文章是用来阐明道的,因此不再轻率地讲究形式的美观、追求辞采的华美、炫耀声韵的铿锵、把这些当做自己的才能了。
凡是我所呈给您看的文章,都自认为接近于道,但不晓得果真离道近呢,还是远呢?
您喜爱道而又赞许我的文章,也许它离道不远了。
所以,我每当写文章的时候,从来不敢漫不经心地随便写作,恐怕文章浮滑而不深刻,从来不敢偷懒取巧地写作,恐怕文章松散而不严谨;
从来不翦用踣昧的态度去写作,恐怕文章晦涩而又杂乱;
从来不敢用骄傲的心理去写作,恐怕文章盛气凌人而又狂妄。
加以抑制是希望文章含蓄,进行发挥是希望文章明快;
加以疏导是希望文气流畅,进行精简是希望文辞凝炼;
剔除污浊是希望语言清雅不俗,凝聚保存文气是希望风格庄重不浮。
这就是我用文章来辅佐道的方法。
学习写作以《尚书》为本原,以求文章质朴无华,以《诗经》为本原,以求文章具有永恒的情理,以《三礼》为本原,以求文章内容合理,以《春秋》为本原,以求文章是非明确、褒贬分明,以《易经》为本原,以求文章能够反映出事物的发展变化。
这就是我吸取“道”
的源泉的办法。
参考《谷梁传》,以加强文章的气势,参考《孟子》、《荀子》,以使文章条理通达,参考《庄子》、《老子》,以使文章汪洋恣肆,参考《国语》,以使文章增强情趣,参考《离骚》,以使文章能够情思幽微,参考《史记》,以使文章显得语言简洁。
这就是我用来广泛学习,使它们融会贯通,并运用来写文章的办法。
凡是上面所说的这些,到底是对,还是不对呢?
有可取的地方呢,还是没有可取的地方呢?
希望您看看,进行选择,有空就来信告诉我。
如果我们经常往来交谈,以扩充发挥作文之道,即使您不因我的帮助有什么收获,我却因为您的帮助而有所收获,又何必以老师来称呼这种关系呢?
采取老师的实质,去掉老师的义,不要招致越地和蜀地的狗的惊怪狂叫,或者象孙昌胤举行冠礼那样遭到人们的嘲笑,那就万幸了。
宗元再告。
该文章转自最佳答案
西风劲草,落日暮云,高天归鸟,何等苍茫、壮阔的境界。
我们不仅看到了巍巍太行的寥廓景象,我们不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阔所透露出来的诗人阔大的胸襟;
我们更由末尾一句,看到了诗人立马太行,雄视千里的英雄形象,感受到了他两鬃霜华却壮心不已,辗转千里却生命不衰的烈士情怀。
也从侧面了解到朝廷的腐败,作者的不得志,金刚烈火方见铁骨铮铮,苍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于谦在这首诗里给我们展示了一种挑战困难,纵情高歌的人生豪情。
[阿呆语文网]:
最佳答案
两鬓花白“千里客”的马蹄又一次登上太行山,“千里客”即纵马千里巡抚山西的诗人自己,虽然年老但依然忧国忧民,不惜劳苦,四处奔波。
通过一连串的动作将少女的羞涩生动描绘。
像“见有人来,袜划金钗溜,和羞走”的大家闺秀心理。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的渴望爱情。
老舍说过:
“描写人物最难的地方是使人物能立得起来。
我们都知道利用职业,阶级,民族等特色,帮忙形成特有的人格;
可是这些个东西并不一定能使人物活跃。
反之,有的时候反因详细的介绍,而使人物更死板。
我们应记住,要描写一个人必须知道此人的一切,但不要作相面式的全写在一起;
我们须随时用动作表现出他来。
每一个动作中清楚的有力的表现出他一点来,他须越来越活泼,越实在。
……这样,人物的感诉力才能深厚广大。
”
回答者:
love灬茗茗-一级2010-4-515:
55
上片荡完秋千的精神状态。
词人不写荡秋千时的欢乐,而是剪取了“蹴罢秋千”以后一刹那间的镜头。
此刻全部动作虽已停止,但仍可以想象得出少女在荡秋千时的情景,罗衣轻飏,象燕子一样地在空中飞来飞去,妙在静中见动。
“起来慵整纤纤手”,“慵整”二字用得非常恰切,从秋千上下来后,两手有些麻,却又懒得稍微活动一下,写出少女的娇憨。
“纤纤手”语出《古诗十九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借以形容双手的细嫩柔美,同时也点出人物的年纪和身份。
“薄汗轻衣透”,她身穿“轻衣”,也就是罗裳初试,由干荡秋千时用力,出了一身薄汗,额上还渗有晶莹的汗珠。
这份娇弱美丽的神态恰如在娇嫩柔弱的花枝上缀着一颗颗晶
莹的露珠。
“露浓花瘦”一语既表明时间是在春天的早晨,地点是在花园也烘托了人物娇美的风貌。
整个上片以静写动,以花喻人,生动形象地勾勒出一少女荡完秋千后的神态。
下片写少女乍见来客的情态。
她荡完秋千,正累得不愿动弹,突然花园里闯进来一个陌生人。
“见客入来”,她感到惊诧,来不及整理衣装,急忙回避。
“袜刬”,指来不及穿鞋子,仅仅穿着袜子走路。
“金钗溜”,是说头发松散,金钗下滑坠地,写匆忙惶遽时的表情。
词中虽未正面描写这位突然来到的客人是谁,但从词人的反应中可以印证,他定是一位翩翩美少年。
“和羞走”三字,把她此时此刻的内心感情和外部动作作了精确的描绘。
“和羞”者,含羞也;
“走”者,疾走也。
然而更妙的是“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二句。
它以极精湛的笔墨描绘了这位少女怕见又想见、想见又不敢见的微妙心理。
最后她只好借“嗅青梅”这一细节掩饰一下自己,以便偷偷地看他几眼。
下片以动作写心理,几个动作层次分明,曲折多变,把一个少女惊诧、惶遽、含羞、好奇以及爱恋的心理活动,栩栩如生地刻划出来。
唐人韩偓《竿奁集》中写过类似的诗句:
“见客入来和笑走,手搓梅子映中门。
”但相比之下,“和笑走”见轻薄,“和羞走”现深挚;
“手搓梅子”只能表现不安,“却把青梅嗅”则可描画矫饰;
“映中门”似旁若无人,而“倚门”则有所期待,加以“回首”一笔,少女窥人之态婉然眼前。
这首词写少女情况心态,虽有所本依,但却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获“曲尽情悰”之誉。
全词风格明快,节奏轻松,反用四十一字,就刻画了一个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却又矜持的少女形象,可谓妙笔生花。
lypealy-二级2010-4-516:
40
点绛唇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两句主要使用了细节描写的表现手法。
词中写了主人公倚在门上,回头一看,又不敢正眼看,只是轻嗅梅花的花香。
用了“倚”、“回”、“嗅”三个动作,细致地描绘出主人公既爱恋又羞涩、既欣喜又紧张、既兴奋又恐惧的微妙心理活动。
把一个情窦初开,又受着封建礼法约束的少女的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
一个个传神的细节,犹如人体身上的细胞,没有了它,人就失去了生命;
文章少了细节,人物形象就失去了血肉和神采。
作家李准说:
“一个细节在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的作用上,有时和一个情节、一场戏肩着同样的作用。
”可以说细节描写是让人物鲜活的一把金钥匙,有了鲜活的人物,整首诗因之而充满生机,产生强烈的感染力。
【篇三:
南京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学情调研测语文试题】
南京市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情调研测试卷
高一语文2016.01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10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班级、学号填涂在答题纸的指定区域。
每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空格里或横线上。
考试结束,请将答题纸交回。
一、基础知识(1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壁龛金壁辉煌剥蚀矫揉造作
b.撕杀披星戴月嗫嚅风驰电掣
c.骸骨跌宕起伏隧洞夜阑人静
d.崩溃精彩绝伦蠕动功亏一溃
【参考答案】c(a金碧辉煌b厮杀d功亏一篑)
3.依次填入下列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在河南省开封市东北隅,有一座千年古塔,即有名的铁塔。
铁塔▲与铁没太多关系,而是用砖石砌成。
外层的琉璃砖呈褐色,从远处看像铁一样,百姓误以为是铁铸之塔,铁塔之名▲叫开了。
塔高55.08米,秀丽挺拔,高耸入云。
铁塔身上还散发着▲的精神。
在近千年的历史中,经历38次地震、6次黄河泛滥,尤其是在抗日战争中,经受日寇飞机大炮的轰击,仍旧▲。
a.其实因此威武不屈岿然不动
b.实在由此坚贞不屈岿然不动
c.实在因此坚贞不屈纹丝不动
d.其实由此威武不屈纹丝不动
【参考答案】a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梦落华枕——金代瓷枕展”于2015年8月18日在北京辽金城垣博物馆开展。
▲,在今天似乎还能为我们唤回古人的“栩栩蝴蝶之梦”。
①展览分四个部分,将金代瓷枕的简约、灵动和独特展示给观众
②这些展出的业已远离我们生活的瓷枕,光洁细润,质地清凉
③此次展览共展出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珍藏的83件精美瓷枕
④承载了传统文化的内涌
⑤其实际功用与优雅的造型、精美的纹饰完美结合
a.①②④③⑤b.③①②⑤④c.①③②④⑤d.③②④⑤①
【参考答案】b
5.下列对相关课文的解读,错误的一项是
a.《一个人的遭遇》不仅是索科洛夫在战争中家破人亡的个人遭遇,也是凡尼亚在战争
中变成孤儿的遭遇,更是所有俄罗斯人战争苦难的缩影。
b.《鸟啼》描写了鸟儿在冬天死亡的可怕景象和在春天欢快啼鸣的场景,表达“生命与
死亡全不相容”的感悟,启示人们“向死而生”,珍视生命。
c.《江南的冬景》通过与北国冬天的比较,突出了江南冬天晴暖温和、富有生机的特点;
又引用古典诗词,如实地描绘了江南的雪景。
d.《祝福》结尾处的飞雪描写,有着丰富的意蕴,渲染了浓浓的祝福气氛,衬托了祥林嫂死的悲凉,蕴涵了作者的激愤。
【参考答案】c(“如实”错)
二、文言文阅读(16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6~10题。
[甲]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节选自韩愈《师说》)
(节选自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士大夫之族族:
类
b.师道之不复可知矣道:
风气
c.炊不暇熟暇:
空闲
d.被南越中数州被:
披散
【参考答案】d(被:
覆盖)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仆往闻庸、蜀之南
b.则群聚而笑之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
c.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乃幸见取
d.其可怪也欤环顾其中
【参考答案】c(都作“竟然、却”讲。
a指示代词,这;
结构助词,的。
b表修饰;
表承接。
d副词,表反问;
人称代词,自己的。
)
8.将两段文字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3分)【补充细则】补足语意(点出师生关系或者“以……为师”“向……学习”“向……请教”皆可)1分,羞(意动,感到羞耻)1分,谀(阿谀,谄媚,奉承,巴结,讨好……)1分。
(2)然雪与日岂有过哉?
顾吠者犬耳!
(3分)
【补充细则】过(过错)1分,顾(只是)1分,语意正确(“吠者犬耳”是判断句)1分。
9.用“/”给文中加浪线的文字断句。
(限两处)(2分)
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
【参考答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
【补充细则】错一处扣一分。
10.柳宗元不愿意为师的原因有哪些?
甲乙两文合读,可看出韩愈在为师上表现出怎样的品格?
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4分)
【补充细则】两问各两分,第一问照评分标准给分,大意对即可。
第二问答到“刚正果敢”或“不向世俗低头”皆可得2分,照抄原文不得分。
其余酌情处理。
三、诗歌鉴赏(8分)
11.阅读下面这首宋诃,按要求答题。
南歌子
陈亮
池草抽新碧,山桃褪小红。
寻春闲过小园东。
春在乱花深处、鸟声中。
①②游镫归敲月,春衫醉舞风。
谁家三弄学元戎。
吹起闲愁,容易上眉峰。
[注]①镫:
挂在马鞍两旁的铁制脚踏。
③元戎:
指东晋的桓伊,他曾参与淝水之战,被封护军将军。
号称“笛圣”,有《梅花三弄》笛谱传世。
(1)词中“游镫归敲月,春衫醉舞风”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分)
【补充细则】按照答案分三点,描绘明显有错的不给分,没有主人公扣一分。
(2)通观全词,说说作者情感是如何变化的?
分,每点1分)
【补充细则】寻春时的悠闲(欣喜,闲适,快乐,喜悦),归来时的陶醉(沉醉,满足,怡然自得),闻笛后的闲愁(惆怅,失意)三点各一分。
12.对下面这首现代诗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2分)
小花的信念
顾城
在山石组成的路上
浮起一片小花
它们用金黄的微笑
来回报石头的冷遇
它们相信
最后,石头也会发芽
也会粗糙地微笑
在阳光与树影间
露出善良的牙齿
a.通篇采用拟人的手法,意象丰富而又鲜明突出,情感传达含蓄蕴藉。
b.“金黄的微笑”和“粗糙的微笑”前后呼应,体现出这首诗结构的精巧。
c.诗中“金黄”既实指小花的颜色,又暗含小花金子般的可贵品质。
d.结尾句表明小花的友好和包容终于感化了石头,赢得了它们的回报。
【参考答案】d(将小花的愿望误解为事实)(2分)
四、现代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
初雪
①中能遇土一场小雪就算是一件大事。
”尽管可能被这位诙谐而温和的评论家看成是伍德豪斯
式的人物,我仍然坚持认为,昨晚这里下了一场雪的确是一件大事。
(2)清晨,看到这皑皑白雪,我和孩子们不禁兴奋起来,我看到他们在幼儿室的窗户前凝望着外面奇妙的世界,七嘴八舌说个没完,仿佛又要过圣诞节了。
事实上,这场雪对我和孩子们来说都是奇异、迷人的。
这是今年冬天这里的第一场雪。
(3)去年此时我身在国外,我遇土英属圭亚那三个年轻的女孩子,她们刚结束对英国的初访。
在她们印象之中,最深的一件事是:
在索默塞特某地,一天清晨醒来,忽然见到了白雪皑皑的景象。
她们欣喜若狂,一扫淑女的矜持,冲出屋子,来回奔跑在那片晶莹洁白的雪地上,在无人踩过的雪毯上,留下了横七竖八快乐的脚印。
(4)这场初雪不仅是件大事,而且还是件富有魔法的大事。
你睡觉时处在一个世界里,而醒来时却发现你在一个截然不同的天地里。
如果这都不让人沉醉,到哪里去找更醉人的东西呢?
一切都悄然地在一种神秘的沉静中完成,因而更给这场初雪增添了玄妙的色彩。
若所有的雪铺天盖地倾泻下来,把我们从午夜的沉睡中惊醒,那么,这就没什么值得欢呼雀跃的了。
但它却是趁我们熟睡时,分秒必争,悄无声息地飘落下来。
卧室里窗帘拉拢了,外面却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犹如无数的精灵仙童在悄悄地施展魔法,而我们只是翻个身,打个呵欠,伸一下懒腰,对此毫无知觉。
然而,这变化是多么巨大呀!
我们仿佛掉进了另一片天地。
即使在白雪鞭长莫及的室内,也好像不一样了,每个房间都显得小巧而温暖,好像有某种力量的驱使让它成为一个伐木工的棚屋,或一所温暖舒适的圆木房。
外面,昨天的花园,现在却是晶莹皎洁的一片,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