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西安碑林博物馆导游词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364579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6.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西安碑林博物馆导游词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整理西安碑林博物馆导游词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整理西安碑林博物馆导游词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整理西安碑林博物馆导游词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整理西安碑林博物馆导游词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整理西安碑林博物馆导游词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整理西安碑林博物馆导游词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西安碑林博物馆导游词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整理西安碑林博物馆导游词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由于那里地势低洼,所以对保存经石不利。

于是,公元1087年,在北宋漕运大使吕大忠的组织下,又将那里的碑石移到了今天的位置。

这便形成了最早的西安碑林。

“碑林”一名始于清代。

它收藏了从汉到清的各代碑石3000余件,分布在七个陈列室,八个碑厅和六座碑廊之中。

这些碑石主要可以分为“碑林”和“石刻艺术室”两大部分。

博物馆占地面积31900平方米,陈列面积3000平方米。

碑林博物馆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庙宇式建筑群。

它的前半部分是由原先拜谒孔子的孔庙改建而成,至今仍处处可见孔庙的痕迹。

孔子是中国儒家的创始者,历来被封建统治者所推崇。

汉武帝就曾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

按照中国历来的建筑制式,门都是朝南开的。

而碑林的门却是东西向的。

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是因为碑林为孔庙旧址,按照中国古代的制度,孔庙的门都开在东西两侧,以示对孔子的尊敬。

西门称为“礼门”东门称为“义路”。

南面的门则封闭起来,叫做“塞门”。

大家现在看到的这个高大的牌坊叫做“太和元气坊”。

它是明代的建筑,是由华山西岳庙移过来的,采用的是四柱三檐。

上面的这些彩画是和玺彩画。

中国古代制度森严,彩画也是有等级的。

最高的是和玺彩画,另外还有旋子彩画和苏式彩画。

大家眼前看到的这两个半圆形的水池,它是孔庙特有的建筑。

按照古代制度,国家级孔庙内的水池为圆形,叫“辟雍”;

地方级孔庙内的水池为半圆形,叫做“泮池”。

“泮”是三滴水加个一半的半。

汉字讲究象形,“泮”就是半个水池。

孔子提倡学无止境,学问永远没有满的时候,就像这水池,永远也不可能成为满圆形的。

在古代,只有考中秀才的人才可以走上泮池中间的小桥,当一回秀才。

在泮池北边的这个石牌坊也是孔庙特有的建筑,称为“棂星门”。

传说“棂星”是二十八星宿中主管取土的神。

当年,进出棂星门有严格规定:

祭孔大典时,只有主祭的最高官员才能由中门出入;

一般官员由西门出入;

其他人员由东门出入。

所以就有了成语“旁门左道”。

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棂星门内。

中国古代的建筑都是讲究中轴对称的。

那么,碑林也不例外。

碑林的各个陈列室以棂星门的中门为中轴线,自南向北对称排列。

两边的房间为临时陈列室。

大家请注意看,中央道路两旁有许多的石柱,它是我国古代民间石刻的瑰宝—渭北栓马桩。

这些栓马桩高2米左右,上面刻有各种纹饰,造型丰富。

马是古代重要的交通和作战工具。

在一望无垠的渭北高原上,出于交通与军事的需要,在驿站旁边设立了大批的栓马桩。

它除了可以栓系、震慑牲畜这个目的外,还具有震邪、吉祥和装饰的意义。

在解放前,渭北地区的官宦或富豪人家的院门外两侧大都栽有成排的栓马桩。

~小三峡导游词·

陕西大雁塔·

黄帝陵导游词·

司马迁墓导游词

现在请大家看远出处的这个巨大的匾额,上面书写着“碑林”二字。

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个“碑”字少了一撇。

那么为什么会少一撇呢?

难道这是一个错别字吗?

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这两个字出自清代著名的爱国将领林则徐之手。

鸦片战争之后,他革职戍守新疆伊犁。

当时路经西安,写下了这两个字。

有人说“碑”字少了一撇,正好象征他当时丢了乌纱帽。

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你待会儿就会发现,碑林中的所有“碑”字都少了一撇。

这是因为古代的汉字讲究对称,“碑”字少了一撇,只是为了看起来对称美观罢了。

现在请大家看这通高大威严的石碑,这便是久负盛名的《石台孝经》。

它是碑林中最大的石碑。

《孝经》是儒家经典之一,是由孔子的学生曾参编纂的。

全书共分18章,主要讲述封建社会基本伦理道德之一的孝道。

并且把孝敬父母和忠于君王联系起来,提倡“事君如事父”,以宗法血缘关系维护封建统治,因而得到历代封建统治阶级的特殊重视。

认为“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把“以孝治天下”视为基本统治策略。

《石台孝经》的前半部分是唐玄宗李隆基用隶书为孝经作的序,目的是为了表示自己要以孝来治理天下。

后半部分是孝经的原文。

那些小字是李隆基为孝经作的注释。

在当时,此碑立在国子监太学内,因此被称为“御碑”。

又因为此碑建在三层石台之上,所以叫做《石台孝经》。

这块碑石高近6米,碑座、碑身、碑首由35块巨石组成。

碑顶雕有卷云蜷龙,似乎就要凌空而去。

碑身由四块巨石组成,是整个碑林中碑身最大的一块石碑。

碑座底下有三层石台,形制特殊。

“风流天子”唐玄宗也擅长书法,这块碑刻书法工整,字迹清晰,华美飘逸,在唐代隶书中堪称佼佼者。

这块碑林中的超级巨碑因为太大,只好向下延伸,在碑亭中形成一个方坑,向上则快到亭顶,显得顶天立地,气度不凡,因此被称为“迎客第一碑”。

现在请各位随我进入碑林的第一陈列室。

这里展出由艾由晦、陈《》等楷书的《开成石经》。

“开成”是因为它刻于唐文宗开成二年,也就是公元837年。

“经”,是指中国古代儒家的经典著作。

《开成石经》包括12部著作,除《孝经》外,《周易》通过八卦形式推测自然和社会变化,是先秦思想史的重要资料;

《诗经》是编成于春秋时代的中国最早诗歌总集;

《周礼》、《仪礼》和《礼记》是先秦典章制度与社会礼俗的汇集;

《春秋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分别从史料和儒家义理角度阐释我国最早的编年史《春秋》;

《论语》是技记述孔子言行的专集;

《尔雅》是我国最早解释词义的专著。

这些都是封建社会文人学士的必读之书。

因为当时雕版印刷还不普遍,为避免传抄错误,唐文宗下令把它们刻在石碑上,立于国家最高学府国子监太学内,供人们校对。

《开成石经》由114块碑石双面组成,共计228面,650152字。

清代又补刻了《孟子》一书9石,合称十三经。

中国历史上曾经组织过7次经籍石刻,只有这一部保存得最完整。

加上时代又早,史料价值极高,人们赞叹它是“世界上最厚最重的书籍“。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碑林的第二展室。

这里主要陈列唐代著名书法家书写的碑石,历来都是人们学习书法的范本。

其中有唐初著名书法家欧阳询书写的《皇甫诞碑》,以及他的儿子,也就是欧阳通书写的《道因法师碑》。

有颜真卿书写的《多宝塔碑》、《颜氏家庙碑》,还有晚唐柳公权书写的《玄秘塔碑。

和怀仁和尚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

〈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又被称为“千金贴”。

这里还有中外驰名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

唐代书法是我国书法艺术史上的高峰时代。

长期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为文化的繁荣创造了条件。

自唐太宗以来历任皇帝的酷爱和提倡,造就了全社会对书法的普遍重视。

一大批书法家涌现出来,如同百花齐放。

各位游客请看这块碑石。

在中国古代石碑上出现外国文字的碑石在碑林中有好几块。

而《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大概就是碑林里国际知名度最高的碑石了。

它刻于唐德宗建中二年,也就是公元的781年,由波斯人景净述事,吕秀严书写。

原立于唐长安城的大秦寺内,后来埋没土中。

明天启三年,也就是公元1623年被重新发现,清末移入碑林。

“大秦”是中国古代对东罗马帝国的称呼。

景教,属基督教的一个分支,称聂斯脱利派,公元431年由叙利亚人聂斯脱利派创立于费城,也就是今天土耳其的塞克城以北。

据碑文记载:

“由波斯人阿罗本率领的传教代表团欲公元635年到达长安,受到隆重接待,并准许其传教。

从此,景教在中国大范围流传开来。

“景”是光明、美好的意思。

碑首刻有基督教标志十字架。

这块碑石记载了基督教早期传入中国的情况以及教规、教义,还有古叙利亚和汉文对照刻了72个景教僧侣的名字。

为研究中国古代和欧洲、中亚的友好往来提供了宝贵资料。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在近代引起国际上的广泛关注。

此碑拓片曾经传到了国外,并译成了拉丁文稿,引起了许多国家的注意。

一些外国人认为,欧洲多基督徒,那么像这样记载景教的碑石应该运到欧洲供人瞻仰。

1907年,丹麦人荷尔漠受英国政府指使,企图以3000两白银复制的假碑换取此碑,受到舆论反对,只得将复制的碑石运往伦敦。

现在世界上好几个国家有这块碑石的复制品。

在《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对面,我们看到的这几通碑石是唐代著名大书法家颜真卿书写的。

分别是《多宝塔碑》、《颜氏家庙碑》以及《争座位稿贴》。

颜真卿不仅书法潇洒,而且在历史上也以忠贞有节、刚正不屈著称。

在发生“安史之乱”时,他作为平原太守,也就是今天的山东太守,联络他的兄弟颜篙卿起兵抵抗,被推为盟主。

合兵20万,有力地牵制了叛军,成为平息叛乱的中坚人物,被封为鲁郡公。

后来,李希烈叛乱,他前往劝降,被杀害。

颜真卿的书法字如其人。

他初学褚遂良,后来跟随张旭学习草书,在正楷中参用篆书。

颜真卿的书法可用四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圆、大、厚、方”。

他的行书气势开张,挥洒自如,对后世影响很大,人称“颜体”。

《多宝塔碑》为颜真卿44岁时所写,是留存下来的颜书中的最早作品,代表了他的早期风格,常被人们作为学习颜体的入门范本。

《颜氏家庙碑》是他73岁时所写,笔力雄健,气韵醇厚,书法造诣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争座位稿》是他55岁时所写,是写给当时另一位官员郭英义的书信手稿,指责郭在公众场合把宦官鱼吵恩的座位安排在许多大臣之上。

行笔苍劲有力,一气呵成,是颜体行草书中的精品。

现在我们来到了碑林的第三陈列室。

通过这里陈列的碑石,我们可以对中国古代书体的演变做一个大致的了解。

据《史记》记载,文字是由黄帝时代的一个史官仓颉造的,所以人们称仓颉为“造字圣人”。

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仓颉庙碑》。

其实文字的发明不应该归功于某一个人,它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共同创造出来的。

篆书是流行至今最古老的字体,在碑林的这个陈列室中,我们可以看到宋代梦英和尚刻立的《篆书目录偏旁部首碑》。

他把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的540个偏旁部首分别篆出,并用楷书注释,自作序文说明。

这对研究汉字的渊源、演讲以及篆体书法都大有益处。

篆书在秦代时达到了高峰。

但由于它字体繁难不便于书写,秦代的狱吏程邈把篆书的笔画和结构作了简化,把圆转为方折,形成了使用较为方便的隶书。

由篆到隶是我国书体的一大变革。

隶书到了汉代成为通用文字,逐渐趋于成熟美观。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汉隶的一个代表作《汉曹全碑》,它是东汉时为陕西合阳县令曹全所立。

从这块碑石上我们可以看到隶书的特点:

蚕头燕尾,外柔内刚。

楷书出现于三国时期,隋唐时楷书成为通用的字体。

历代统治者都把楷书规定为书写官府文书和科举文章的正式字体。

楷书和行草书在这里都有代表的作品。

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就不一一概述了。

石刻艺术是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陕西是中国石刻艺术发展较早、遗存较丰富的地区之一,特别是汉唐盛世石刻以众多的数量和高超的技艺驰名海内外,在我国雕刻史上占有突出地位。

石刻艺术室建于1963年,集中了散存在陕西各地的从汉到唐的圆雕、浮雕和线刻艺术品共70余件,分为陵墓石刻和宗教石刻两大类。

陵墓石刻是用刀砸在石面上的图画,起源于西汉,盛行于东汉,2000多年来以它独有的特色显示着不朽的艺术魅力。

西汉时期,厚葬风气极盛,在贵族阶层中“事死如事生”的观念很强。

他们生前的生活场景和宠幸爱慕的东西雕刻于墓室以尽人间之乐。

汉代画像石便是在这种厚葬风气中逐渐产生的。

石刻艺术室陈列的汉画像石大多出土于陕北。

内容除少数神话故事外,其余的大量取材于现实生活,如牛耕、狩猎、乐舞,贵族生活等。

汉画像石记载了大量的历史史实。

因此,它们既是艺术创作又是历史记录,为研究东汉社会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牛耕图》是汉代画像石的代表作,画面上有一人双手扶犁,前面有两头牛拉着,两头牛的牛颈上有一横杠,这就是二牛抬杠的耕作方法.汉朝时农业的耕作水平已经是很高的了.在陕北地区共出土汉代画像石500件,西安卑林博物馆收藏有133件。

隋唐时期的陵墓石刻在这里陈列的有献陵石犀和昭陵六骏。

我们现在所看到地这尊石雕是献陵石犀,它原来位于唐高祖李渊的献陵前,刻于公元635年,重10吨,是用整块巨石圆雕而成。

这种犀牛的品种非常奇特。

大家来看,它头上没有角,鼻子上方有一圆包,因此叫做“圆帽犀”。

这种犀牛原产于东南亚一带,现已灭绝。

据史料记载,唐初,林邑国,也就是今天越南顺化一带,以这种犀牛向唐王朝进贡,李渊非常喜欢。

建造献陵时,唐太宗李世民就特意把石犀置于陵前。

这一石雕注重写实,结构匀称,比例准确,显然是以活犀牛为“模特儿”,使人感到它温顺驯服,憨态可掬。

接下来各位看到的这一组石雕为“昭陵六骏”。

它是原先置于唐太宗昭陵北麓祭坛两侧庑廊的六幅浮雕石刻。

六骏,指唐太宗在统一中国的战争中曾经骑乘作战的六匹骏马。

相传六骏图形出自于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之手。

原先画面上角刻有唐太宗题铭的四言赞诗,是由欧阳询书写的,由于年代久远,字迹已经模糊了。

唐太宗营建昭陵时,诏令立昭陵六骏的用意,除为了炫耀一生的战功外,也是对这些曾经相依为命的战马的纪念,并告戒后世子孙创业的艰难。

六骏采用高浮雕手法,以简洁的线条,准确的造型,生动传神地表现出战马的体态、性格和战争中身冒箭矢、驰聘疆场的情景。

每幅画面都告诉人们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故事。

由于六骏雕刻精美,引起了外国人的注意。

1914年,美国人毕士博勾结陕西军阀陈树藩将六骏中的两骏盗运美国,现存于美国费城宾夕尼亚大学博物馆内。

这两骏便是拳毛弧与飒露紫。

大家现在看到的这两幅完整的浮雕作品,便是拳毛弧与飒露紫的复制品。

1918年,他们又再次来到中国,企图将剩余的四幅砸成数块再次装箱运走,被人们发现拦存了下来。

所以大家现在看到的是四幅残损的浮雕。

它们虽然是残缺的,但却是真品。

大家现在看到的这尊庄严的石像是老君像,是道教的石刻。

老子像是道教的教主李耳的雕像。

因为它是唯一反映道教的石刻,所以就非常珍贵。

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个老子像的眉目不像我们中原人。

据说这是因为这个作品的雕塑者是西域的一个著名雕塑家,名叫元伽儿。

他从小就生活在少数民族的圈子当中,作画、写生都是以本民族的人为摹本,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他这种独特的风格。

老子的形象庄严肃穆,耐人寻味。

台座的变形牡丹花图案疏密有致,匀称饱满。

它原先位于骊山的华清宫朝元阁内,当年接受过唐玄宗的膜拜。

后来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晚上,朝元阁倒塌了,使老子像的外面裹了一层泥塑,所以至今保存完整。

于1963年移存到这里,是唐代石雕中的珍品。

好了各位,今天我们的碑林博物馆之行到这里就全部结束了。

感谢各位的参观,谢谢!

&

nbsp;

&

大雁塔位于南郊大慈恩寺内,是全国著名的古代建筑,被视为古都西安的象征。

相传是唐僧从印度(古天竺)取经回来后,专门从事译经和藏经之处。

因仿印度雁塔样式的修建故名雁塔。

由于后来又在长安荐福寺内修建了一座较小的雁塔,为了区别,人们就把慈恩寺塔叫大雁塔,荐福寺塔叫小雁塔,一直流传至今。

大雁塔平面呈方形,建在一座方约45米,高约5米的台基上。

塔七层,底层边长25米,由地面至塔顶高64米。

塔身用砖砌成,磨砖对缝坚固异常。

塔内有楼梯,可以盘旋而上。

每层四面各有一个拱券门洞,可以凭栏远眺。

长安风貌尽收眼底。

塔的底层四面皆有石门,门桅上均有精美的线刻佛像,传为唐代大画家阎立本的手笔。

塔南门两侧的砖龛内,嵌有唐初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褚遂良所书的大唐三藏圣教序》和《述三藏圣教序记》两块石碑。

唐末以后,寺院屡道兵火,殿宇焚毁,只有大雁塔巍然独存。

  另一说:

大雁塔建于唐高宗永徽三年,因坐落在慈恩寺内,故 又名慈恩寺塔。

慈恩寺是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太子李治为了追 念他的母亲文德皇后而建。

大雁塔初建时只有五层。

武则天时重修,后来又经过多次修葺。

现在的塔是七层,共64米,呈方形角锥状。

塔身为青砖砌成,各层壁面作柱枋、栏额等仿木结构。

每层四面都有券砌拱门。

这种楼阁式砖塔,造型简洁,气势雄伟,是我国佛教建筑艺术的杰作。

大雁塔底层南门两侧,镶嵌着唐代著名书法家褚遂良书写的两块石碑。

一块是《大唐三藏圣教序》;

另一块是唐高宗撰的《大唐三藏圣教序记》。

碑侧蔓草花纹,图案优美,造型生动。

这些都是研究唐代书法、绘画、雕刻艺术的重要文物。

大慈恩寺是唐长安城内最著名、最宏丽的佛寺,它是唐代皇室敕令修建的。

 唐三藏--玄奘,曾在这里主持寺务,领管佛经译场,创立佛教宗派。

寺内的大雁塔又是他亲自督造的。

所以大慈恩寺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一直受到国内外的重视。

  寺门内,钟、鼓楼东西对峙。

钟、鼓是寺院的号令,俗有”晨钟暮鼓”之说。

东侧钟楼内悬吊明代铁钟一口,重三万斤,高三米多。

唐代学子,考中进士后到慈恩塔下题名,谓之”雁塔题名”,后沿袭成习。

唐代画家吴道子、王维等曾为慈恩寺作过不少壁画,惜早已湮没。

但在大雁塔下四门洞的石门楣、门框上,却保留着精美的唐代线刻画。

西石门楣上的线刻殿堂图尤为珍贵。

  大雁塔东南侧,有和尚墓塔群。

其中六座是清代建造的。

大雄宝殿是寺院的中心建筑,殿内有三身佛、菩萨和罗汉泥塑像。

是礼佛诵经之所。

法堂是讲经说法的地方。

堂内有阿弥陀佛铜像。

  今日的慈思寺是明代以来的规模,而寺内的殿堂则是清代末年的建筑。

现在大雁塔经过修复,古塔雄伟,寺殿香火缭绕,庭院鲜花争艳,是一处特别吸引国内外游人的游览胜地.

黄帝陵相传是中华民族的始祖玄远黄帝的陵园,它位于黄陵县城北的桥山顶上。

黄帝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一位伟大的部落首领,是开创中华民族文明的祖先。

他用玉作兵器,造舟车弓矢。

他的妻子能养蚕,其史官仓颉创造了文字,其臣大挠创造了干支历法,其乐官伶伦制作了乐器。

我国后来能巍然屹立于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列,这与黄帝的赫赫殊勋是分不开的。

黄帝还以他惩罚邪恶,首次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

据说黄帝活了118岁。

有一次,在他出巡河南期间,突然晴天一声霹雳,一条黄龙自天而降。

它对黄帝说:

“你的使命已经完成,请你和我一起归天吧。

”黄帝自知天命难违,便上了龙背。

当黄龙飞越陕西桥山时,黄帝请求下驾安抚臣民。

黎民百姓闻讯从四面八方赶来,个个痛哭流涕。

在黄龙的再三催促下,黄帝又跨上了龙背,人们拽住黄帝的衣襟一再挽留。

黄龙带走了黄帝之后,只剩下了黄帝的衣冠了。

人们把黄帝的衣冠葬于桥山,起冢为陵。

这就是传说中的黄帝陵的由来。

但是也有人说,黄帝死后就安葬在桥山。

黄帝陵区约4平方公里,山水环抱,林木葱郁。

参观者到达桥山山顶,首先看见路立的一块石碑,上刻“文武百官到此下马”。

陵前有一座祭亭,亭中央立一高大石碑,碑上刻有“黄帝陵”3个大字。

祭亭后面又有一块石碑,上书“桥山龙驭”4字。

再后面便是黄帝陵。

黄帝陵位于山顶正中,面向南,陵冢高约4米,周长约50米,陵前40米处有一约20米高台,其旁一石碑上书有“汉武仙台”四字。

此台系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刘彻巡游朔方归来时,祭奠黄帝,祈仙求神时所筑。

黄陵下的轩辕庙里面尚有一些建筑、古柏和石碑等文物。

跨进庙门,左边有一棵巨大的柏树。

相传此柏为黄帝亲手所植,故称“黄帝手植柏”,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了。

庙门北有一过厅和一碑亭,碑亭里陈放着47块石碑。

最北边坐落着大殿,大殿前还有一株高大的古柏,叫“挂甲柏”。

据传,这是汉武帝挂金甲印烙所致。

大殿雄伟壮丽,门额上悬挂有“人文初祖”四字大匾。

大殿中间有富丽堂皇的黄帝牌位,其周围殿墙下还有一些陈列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