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冀教版数学五下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word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362960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9.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冀教版数学五下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word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春冀教版数学五下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word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春冀教版数学五下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word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春冀教版数学五下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word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春冀教版数学五下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word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春冀教版数学五下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word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春冀教版数学五下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word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冀教版数学五下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word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春冀教版数学五下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word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让学生按照一定的规律来数)

……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

你用什么办法验证你的猜测呢?

(可以在小组内说一说)

生用一定的方法验证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

我用算的方法来验证……

我用剪的方法验证,是这样做的……

我用画的方法……

顶点、棱的特征。

观察用细棒和珠子做成的正方体和长方体。

长方体和正方体分别用了多少根小棒、多少颗珠子?

(珠子也就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顶点”,所用的小棒就相当于“棱”。

正方体用了8颗珠子12根小棒,证明正方体有8个顶点,12条棱。

说说你的怎么数的?

它们的棱各有什么特点呢?

让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数。

小结: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正方体的每条棱的长度,都叫做正方体的棱长。

整理特征。

刚才我们通过观察找到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你能把它们的特征整理在表格中吗?

名称

顶点

正方体

6个面,所有的面完全相等。

8个顶点

12条棱,所有的棱的长度都相等。

长方体

6个面,相对的面完全相等。

12条棱,可以分成3组,每组4条棱的长度相等。

学生先自己整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2、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仔细观察表格,正方体和长方体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哪些不同的地方呢?

正方体和长方体都有……,不同的地方是……

学生汇报得出: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认识长、宽、高。

相交于一个顶点有三条棱,这三条棱的长度谁知道叫什么名字呢?

你是怎么知道的?

拿出你准备的长方体,这样放着谁能说出它的长、宽、高?

如果这样放呢?

(变换不同的方向说出)

你们看图说出每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吗?

你能测量长方体的长、宽、高吗?

完成练一练第一题。

正方体的棱长有什么特点?

那正方体每条棱的长度都叫做正方体的棱长。

练一练第二题。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内容?

三、巩固新知。

练一练的第三题。

看练一练的第三题,谁能把题读一读,然后回答。

前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呢?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长方体、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

1、通过动手操作,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不同的展开图,加深对正方体、长方体特点的认识。

2、经历展开与折叠的活动过程,在想象、操作等活动中,初步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3、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一种转化的思想,及研究方法的学习,体会学科的价值。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出示漂亮的大礼品盒,引发学生研究兴趣)想做漂亮的礼品盒么?

打算怎样研究?

2、提出研究的方法并揭示课题:

展开与折叠

二、自主探究活动之一

1、引发猜想,唤起思考:

长方体、正方体展开后会得到什么形状的图形?

2、学生动手操作,初步探究;

(1)初步感知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

教师提出“展开”的要求:

①沿棱剪开,不能剪散

②边剪边想,相对的面跑到哪里去了?

③把相对的面用相同的符号标出来。

教师巡堂,并与学生一起“展开”长方体和正方体。

(2)初步感知“展开”与“折叠”的关系。

四人小组交流,教师相机(展开活动)提问:

“为什么把展开的图形又折叠回去呢?

(3)请学生把长方体、正方体各种不同的形状的展开图展示在黑板上。

3、揭示概念,探究特征:

(1)揭示展开图的概念:

像这样由立体图形展开后得到的平面图形就叫做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

(2)探究长方体、正方体展开的特征:

观察黑板上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感悟:

①长方体、正方体展开图各小图形的特点

②长方体、正方体展开图的不唯一的特点

三、自主探究活动之二

1、(出示练一练1)找出每个长方体对应的展开图。

(1)学生独立思考,进行判断。

(2)反馈、辨析。

2、出示练一练2:

剪下附页中的展开图,用它们折成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盒子。

(1)学生独立思考判断。

(2)小组交流。

(3)反馈、辨析。

全班动手折叠验证,说明理由。

四、课后延伸,拓展探究

简单的展开与折叠让我们进一步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其实这样的方法还可以研究其它的立体图形。

相信同学们随着课后的不断研究一定会有了不起的发现。

第三课时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

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自主探索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

知道表面积的概念,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

3、在自主解决现实问题的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1、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2、确定长方体每一个面的长和宽。

教学媒体:

教具:

长方体、正方体纸盒(可展开)、投影片、电脑动画软件。

学具:

长方体、正方体纸盒、剪刀。

一、复习准备。

(一)口答填空。

1.长方体有()个面,一般都是(),相对的面的()相等;

2.正方体有()个面,它们都是(),正方形各面的()相等;

3.这是一个(),它的长()厘米,宽()厘米,高()厘米,它的棱长之和是()厘米;

4.这是一个(),它的棱长是()厘米,它的棱长之和是()厘米。

(二)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区别?

教师:

我们已经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它们的表面都有6个面,今天就来研究它们表面的大小。

(板书课题: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二、学习新课。

(一)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

1.教师提问:

什么叫做面积?

长方体有几个面?

(用手按前、后,上、下,左、右的顺序摸一遍)

2.教师明确:

这六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3.学生两人一组相互说一说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什么是正方体的表面积。

4.教师板书:

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二)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1.学生归纳:

上下两个面大小相等,它是由长方体的长和宽作为长和宽的;

前后两个面大小相等,它是由长方体的长和高作为长和宽的;

左右两个面大小相等,它是由长方体的高和宽作为长和宽的。

2.教师提问:

想一想,长方体的表面积如何计算?

(学生讨论)

老师板书:

上下面:

长×

宽×

2

前后面:

高×

左右面:

3.练习解答。

聪聪亲手制作了一个长方体礼品盒,他要把纸盒的表面贴上漂亮的菜纸,至少需要多少彩纸?

(单位:

厘米)

教师:

如此题改为同样尺寸的无盖塑料盒求表面积如何办?

学生:

应该少算上边的一面。

列式:

24×

15+24×

12×

2+12×

15×

2=1296

4.巩固练习。

学校要粉刷教室,教室的长是8米,宽是6米,高是4米。

需要粉刷的面积有多少平方米?

三、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正方体的表面积如何求吗?

棱长×

6

2.试解教材P38试一试。

求下面正方体的表面积。

=16×

=96(平方厘米)

答:

它的表面积是96平方厘米。

教师明确:

说表面积是指六个面,实际问题中有的不是求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审题时要分清求的是哪几个面的和。

3.巩固练习:

一个正方体的面积是1.2分米,求它的表面积。

三、巩固反馈

1.一个长方体的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高是5厘米,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5厘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3.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长方体的三条棱分别叫它的长、宽、高。

()

(2)一个棱长4分米的正方体,它的表面积是:

42×

6=48(平方分米)()

(3)用四个同样大的正方体小木块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比原来四个正方体表面积的和小。

四、课堂总结

什么是长、正方体的表面积?

长、正方体的表面积如何计算?

附送:

2019春冀教版数学五下第二单元《异分母分数加减法》word教案

1、使学生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能正确区分真分数和假分数。

2、理解带分数的意义,能正确地读写带分数、真分数、假分数。

3、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对分数知识的好奇心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认识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

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区别。

一、旧知铺垫

1、什么是分数?

分数的分子、分母各表示什么?

2、说出下列分数的分数单位,包括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2/53/108/911/100

3、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4=()8÷

11=()()÷

()=11/13

二、探索新知

1、认识真分数、假分数

出示例题1:

(电脑出示课件)

(1)要求学生用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

(2)比较两组分数,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分数的分子与分母,以及与1的大小)

学生回答:

第一组:

分数的分子比分母小,并且这些分数都比1小。

第二组:

分数的分子比分母大或者相等,分数值都比1大或者等于1。

(3)说明真分数、假分数的意义。

在学生认清真分数、假分数的区别后,可以由教师明确告知学生真分数、假分数的定义。

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真分数比1小。

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假分数大于1或者等于1。

(4)请学生说出几个真分数和假分数。

(5)找出下面的真分数和假分数

2、认识带分数。

(出示例题2)(电脑课件)

(1)提出问题。

把5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个?

(2)猜一猜:

每人大约分到多少?

(3)分一分,并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让学生在小组中讨论,借助学具分一分。

请4位学生上台演示:

每人先分一个,把剩下的一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每人再分1/4个。

这样每人一共分到一个苹果和1/4个苹果。

(4)怎样用算式表示呢?

用算式5÷

4=5/4对吗?

一般结果都写成带分数形式,所以可以这样表示:

(5)说明带分数的意义和读法。

一个整数(0除外)和一个真分数合成的数,叫做带分数。

读作:

一又三分之一。

(教师强调带分数都比1大)

3、试一试。

用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

(1)学生观察图形,说说图1和图2的不同。

(2)分别用带分数和假分数表示。

(3)说一说用图表示“1”和“3/3”时,有什么区别。

三、课堂小结

1、说一说:

什么是真分数?

什么是假分数?

什么是带分数?

它们的值与1比较,有什么不同?

2、带分数与假分数在画图表示时要注意什么?

四、布置作业

课后练一练1~4题。

板书设计

认识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

真分数小于1。

假分数大于等于1。

带分数大于1。

 

第二课时分数的大小比较

1.在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活动中,经历认识最小公倍数的过程,经历求有特殊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过程。

2.了解最小公倍数。

能找出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会求有特殊关系的数的最小公倍数。

3.体验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化。

能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提高对数学的兴趣。

重点:

理解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意义。

会用列举法找到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能根据两个数的特点,迅速判断出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难点:

集合图的填写。

能快速找出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一、问题情境

师:

同学们都会打字,对不对?

咱们班谁打字打得比较快?

有多快?

知道自己一分钟能打多少个字呢?

你们知道吗?

我们书中的小伙伴红红和聪聪都是打字的能手,他们两个人进行了一次打字比赛。

大家来看,从图中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和问题?

生1:

他们打同样的一份稿子,聪聪用了5/6小时,红红用了3/4小时。

生2:

问题是看谁打得快。

二、解决问题

1、比较异分母分数

今天我们就来当当裁判,看看到底谁打得快。

大家想想,同样的一篇稿子,要想知道谁打得快,就看谁用的时间少。

各位裁判,怎么比较这两个分数的大小呢?

请拿出1号纸条,动笔试试吧。

教师巡视了解通分的方法和结果。

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比较的?

谁打得快呢?

展台展示,学生交流。

我先把5/6和3/4进行通分,因为6×

4=24,都化成分母是24的分数,然后再进行比较。

红红用的时间少,她打得快。

你是怎么想到用24做同分母的呢?

(24是4和6的公倍数)同学们觉得他的做法对不对?

他用了4和6的一个公倍数作同分母。

公倍数)

对于公倍数,你们是怎么理解的?

(既是4的倍数,又是6的倍数。

我也认为红红打得快。

但是我把5/6和3/4进行通分时,都化成分母是12的分数,然后再进行比较。

怎么想到用12的呢?

(12是4和6的公倍数)

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师:

通过比较,我们知道,红红用的时间少,还是红红打得快。

条条大路通罗马,其实这个问题有很多种比较的方法。

今天我们重点来关注一下通分的这几种方法。

2、议一议

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两种方法,你发现有什么相同点?

相同:

这两种方法都是先把5/6和3/4进行通分转化成同分母的分数后,再比较大小的。

两种方法通分时用的分母12和24都是6和4的公倍数。

那有什么不同点呢?

一种化成的同分母小,另一种化成的同分母大。

方法一是通分是用两个分数分母的积24作分母,第二种方法通分时用4和6的公倍数12作分母。

哪种比较简便?

用12作同分母,数小好算。

用24好想。

3、填集合图

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

两种通分方法中,12和24都是6和4的公倍数。

那么4和6的公倍数还有哪些呢?

怎么找出4和6的公倍数呢?

学生可能出现的想法:

①先找出4和6各自的倍数,再找出它们的公倍数。

②写出4的倍数,在其中找出6的倍数就是它们的公倍数。

③写出6的倍数,在其中找出4的倍数就是它们的公倍数。

请同学们拿出2号纸条。

比如4的倍数怎么写呢?

生:

有顺序地写,4的1倍、2倍、3倍……

好,试着写写吧。

学生试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展台展示:

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成果。

4和6的公倍数都有哪些呢?

大家仔细听听和你写的一样吗?

我们把4和6公有的倍数圈出来。

除了12、24、36,4和6的公倍数还有没有?

有多少个?

师(板书:

……):

这个“……”包含了若干个4和6的公倍数。

我们先用列举的方法,找出两个数各自的倍数,进而找出了它们的公倍数。

4和6的倍数和公倍数也可以用集合图来表示(点击课件),我们用红色圈表示4的倍数的集合,用灰色圈表示6的倍数的集合,重叠部分表示什么?

(4和6的公倍数)左边部分表示什么(4独有的倍数)?

右边部分表示什么?

(是6独有的倍数)。

会填吗?

我们一起来填一下。

师生一起填集合图(点击课件)。

先填4的倍数,重点关注:

“12”该填到哪部分?

再填6的倍数,“12”还用不用再填一次?

4、最小公倍数

观察我们找到的6和4的这几个公倍数,想一想:

如果继续找下去,后面一个公倍数是几?

说一说你是怎样判断的?

继续找下去,48后面一个公倍数是60.因为每两个公倍数之间都相差12,48加12等于60。

再往后一个呢?

还有没有?

观察出规律来了。

现在来看4和6的这些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是几?

(12)

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最小公倍数)

谁来说说什么是最小公倍数?

4和6的最小公倍数就是12。

刚才在将5/6和3/4进行通分时,有同学认为12好算,24好想。

在解决这个问题时算6和4的乘积的确好想,如果是比较36和48这两个分数呢?

也要算出36和48的乘积吗?

所以通分时还是选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比较简便。

5、想一想

既然有最小公倍数,那老师有个问题,想一想,两个数有没有最大的公倍数?

为什么?

学生:

没有最大的公倍数,因为两个数的公倍数有无数个,所以没有最大公倍数。

你们很善于思考,两个数只有最小公倍数。

6、介绍史料

同学们知道吗?

(点击课件)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提出最小公倍数概念的国家。

《九章算术》中就提出了求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的问题。

而在西方,到13世纪时意大利数学家裴波那契才第一个论述了这一概念,比中国至少要迟1200多年。

瞧,我们的祖先多聪明啊。

5、试一试:

同学们也挺聪明的。

我们了解了最小公倍数,老师这有几组数,请你们求出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7和58和3212和24

算好的同学和同桌交流一下结果。

全班交流。

现在请大家仔细观察,看看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有什么特点?

7和5的最小公倍数是35。

因为7和5的最大公因数只有1,所以不用短除法就可以知道,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7×

5=35.

8和32的最小公倍数是32。

因为32是8的倍数。

师小结:

通过讨论,我们知道了,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时,遇到一些有特殊关系的数时,可以根据这些数的特点直接口算出最小公倍数。

如果两个数除了1以外没有其他的公因数,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就是它们的乘积;

如果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倍数,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就是较大数。

学会了吗?

试试。

三、巩固练习:

1、师:

老师写了几组数,请直接说出下面各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说说理由。

7和88和16100和25

2和1349和712和36

四、拓展应用:

1、一批作业本,能正好分给8人,也能正好分给10人,这批作业本至少有多少本?

2、古代有一本数学专著《孙子算经》中记载有“物不知数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

问物几何?

”。

老师将其进行了改编。

我们先假设不剩呢?

学到这里,我想请问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有了什么收获?

(知识的、情感的)

第三课时分数和小数互化

1、进一步探索分数化小数的方法,并概括归纳成法则。

2、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归纳能力,以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掌握分数化小数的方法。

一、揭题示标

1、复习导入(课件出示)

有两位同学进行登山比赛,从山下到山顶,甲用了3/4时,乙用了0.8时,

聪明的小朋友你们知道哪位同学登的快吗?

带着这个疑问,我们就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分数化小数(板书课题)

首先来了解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出示学习目标

(1)我能理解并掌握分数化小数的方法。

(2)我能正确地把分数化成小数。

过渡语:

有了明确的目标就有了前进的方向,为了更好地完成目标,老师请来了学习小帮手,瞧,它来了!

二、学习指导

认真看课本24页例1里面的内容,看图看文字,重点看黄底色和绿泡泡的内容,并思考以下问题:

1、怎样把一个分数化成小数?

2、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怎样化成小数呢?

3、带分数怎么化成小数?

(独立自学3分钟,相互交流2分钟,组内讨论2分钟,然后汇报展示。

三、自研共探

1、看一看(自研探究)

生认真地看书自研,分析并解决自学指导中的问题,师巡视,督促人人认真看书。

2、议一议(合作交流)

针对自学指导中的问题先互相交流,再小组讨论,教师在学生合作交流时巡视,观察小组交流情况,对合作不太好的小组给予帮助和提醒,促使每个组及组员都能积极参与到合作交流活动中。

3、说一说(汇报展示)

下面我们比一比哪个小组展示的精彩,能为自己的小组增光添彩,用抽签的方式来决定你们组所展示的问题,老师提前准备好签,由各组组长抽出自己组要展示的问题,展示方式可以多样化,由各组组长进行分工。

(学生汇报时有不足或不准确的地方,老师或其他小组成员可以及时给予补充,在各组展示后,其他小组给予评价。

4、归纳小结:

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化成小数,用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时得数一般按要求保留几位小数。

四、学情展示

教材25页的练一练。

要求:

1、先独立完成,然后互相讨论

学法指导:

先自己独立完成题目,然后举手示意对方,待对方完成后小声讨论。

2、组内交流,整合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可爱清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