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362417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4.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

《三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

是不是您走路不小心?

“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哦!

”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

”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1)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鲁迅先生的鼻子本来是天生的,为什么说是碰壁碰的呢?

从中体现出鲁迅先生怎样的性格特点?

(3)请你结合当时鲁迅先生生活的社会环境,谈一谈你对“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这句话的理解。

(4)“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说一说大家为什么笑呢?

4.重点段落品析。

木棉喜暖在________,

桦树耐寒守边疆。

银杏水杉________,

开花满院香。

(1)根据课文《树之歌》把上面内容补充完整。

木棉喜暖在______,

银杏水杉______,

______开花满院香。

(2)给文中划线的字注音

______

桦树

守边疆

(3)该选段中共有______句话。

从第一句话中我们知道木棉生活在______。

5.仿照《荷花》第二自然段,写一种你喜欢的花。

6.读文段,完成练习。

脚尖滑过的地方,

大块的草坪,绿了;

大朵的野花,红了;

大片的天空,蓝了,

蓝——得——透——明

(1)填量词

一______草坪 

一______野花 

一______天空

(2)连一连

蓝 

绿 

______草坪 

______野花 

______天空

(3)仿照文段写一写

______,______

7.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五位战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

面前有两条路:

一条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走这条路可以很快追上连队,可是敌人紧跟在身后;

另一条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那儿三面都是悬崖绝壁。

走哪条路呢?

为了不让敌人发现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

“走!

”带头向棋盘陀走去。

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

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

(1)“斩钉截铁”是什么意思?

这个词表现了班长马宝玉的什么品质?

(2)摆在五壮士面前的是两条什么样的路?

五壮士怎样选择?

(3)文段中划横线的句子表现了五壮士为了保护群众和连队主力,______的决心和______的精神。

朗读这两句话时要读得______。

8.课文片段阅读,回答问题。

(1)《乡村大道》这首诗写出了乡村大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点。

乡村大道既指______,也指______。

(2)谈话更随便些了,我把心中那个不解之谜说了出来:

“我看你们走得很慢,怎么反而常常跑到我们前头去了呢?

你们有什么近道吗?

”他听了,黑生生的脸上显出一丝得意的神色。

他想了想说:

“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和你们走的一条道?

你们走得快,可是你们在路上东看西看,玩玩闹闹,总停下来呗!

我们跟你们不一样。

不像你们那么随便,高兴怎么就怎么。

一步踩不实不行,停停住住更不行。

那样,两天也到不了山顶。

就得一个劲儿往前走。

别看我们慢,走长了就跑到你们前边去了。

你看,是不是这个理?

我心悦诚服地点着头,感到这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似乎包蕴着意味深长的哲理。

①我的“不解之谜”是:

______。

②挑山工和游人走路不一样在哪里?

③挑山工这几句话包蕴着什么哲理?

9.读文段,完成练习。

妹妹转过头求爸爸。

爸爸不作声,他松开我的手,从路旁一株柳树下,拾起一根又长又细的枝条,把它递给了妹妹,说:

“这是一匹出色的马,你走不动了,就骑着它回家吧。

妹妹高兴地跨上“马”,蹦蹦跳跳地奔向前去。

等我们回到家时,她已经在门口迎接我们,笑着说:

“我早回来啦!

(1)文中的“马”指的是______。

(2)请找出文中爸爸说的话。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的“早”字说明______

①妹妹跑得很慢。

②妹妹跑得很快。

10.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在我的故乡,陀螺不叫陀螺,叫作“冰尜儿”,顾名思义,就是冰上的小家伙。

做冰尜儿用的是木头,柳木、榆木、松木、枣木、梨木都可以。

抽打冰尜儿,当然是在冬季的冰天雪地里,最好的场所是冰面。

好的冰尜儿要在尖部嵌一颗滚珠,转起来能增加许多妩媚。

顶不济的,也要钉上一枚铁钉,否则转不了多少圈,尖部就会裂开。

无论嵌上滚珠,还是钉上铁钉,冰尜儿都不会裂开,能毫无怨言地让你的抽打,_____________。

抽冰尜儿的小伙伴们,都爱比个高下。

他们往往各站一角,奋力抽转自己的冰尜儿,让它朝对方撞去。

这时你看吧,两只旋转的陀螺奋力搏斗,旋风般撞向对手,刚一接触,又各自闪向一边,然后重整旗鼓再战——直到其中一方被撞翻才告一段落。

赛陀螺每次都是体重个大的一方占上风。

因此,只有小陀螺的大多在自家院子里玩,不拿到马路上去应战。

况且小陀螺有个难听的绰号叫“角锥”,意思是小且细。

抽打“角锥”的大多是拖鼻涕穿开裆裤的,他们的兴趣,在于抽鞭子,陀螺的质量往往不在意。

(1)陀螺又叫______。

(2)第二段横线上填入的句子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3)下列选项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11.课内阅读。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

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

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就位。

乐队奏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正是这战斗的声音,曾经鼓舞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奋斗。

接着,毛泽东主席宣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

(1)文段选自______。

(2)“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这句话是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有什么效果?

(3)“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句中的“一齐”说明了______。

(4)语段中“投”的意思是什么?

“投票”“投篮”“投入战斗”的“投”各是什么意思?

(5)“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指的是“______”这句话,这句话有着伟大的意义,它向全世界宣告______,所以,全中国人民一齐欢呼起来。

12.课外阅读

雨娃娃

云妈妈对她的孩子说:

“孩子,你已经长大了,可以到外面的美丽世界去看一看!

雨娃娃来到田野,看见土地干旱得裂开了,秧苗耷(dā)拉着脑袋,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

他急忙跑过去,对着秧苗下起雨来。

秧苗喝足了水,挺直了腰,笑着不住地点头,雨娃娃也高兴极了。

雨娃娃又来到池塘,听见有声音在叫他,他转过身来一看,原来是小鱼儿在叫他。

雨娃娃看见池塘里的水很浅,小鱼儿在不停地喘着气,吃力地冒着泡泡。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使劲地把雨洒过去,小雨滴就争先恐后地向池塘里跑去,池塘里的水渐渐升高了。

小鱼儿开心极了,一边摇着尾巴一边向雨娃娃表示感谢。

雨娃娃想:

帮助别人真快乐呀!

我以后要多做好事啊!

(1)根据意思写出文中的词语。

①抢着向前,唯恐落后。

______

②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劲头。

(2)雨娃娃来到了______和______这两个地方。

(3)雨娃娃做了哪些好事?

)(多选)

①让秧苗喝足了水

②让树叶、花朵变得更新鲜了

③让小鱼喝到了更多的水

(4)雨娃娃通过到外面去看一看,明白了什么?

13.课内阅读。

有一个豆荚,里面有五粒豌豆。

豆荚和豌豆都是绿的,豌豆就以为整个世界都是绿的。

豆荚在生长,豌豆也在生长。

豌豆按照它们在家庭里的地位,坐成一排。

太阳在外边照着,把豆荚晒得暖洋洋的。

这里既温暖,又舒适;

白天明亮,夜间黑暗。

豌豆坐在那儿越长越大,它们想,我们得做点儿事情啊。

“难道我们永远就在这儿坐下去吗?

”它们中的一个问,“老这样坐下去,我恐怕会变得僵硬起来。

我似乎觉得外面发生了一些事情——我有这种预感!

(1)这一部分写了豌豆的______和______。

(2)“豌豆按照它们在家庭里的地位,坐成一排。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

(3)难道我们永远就在这儿坐下去吗?

(改为陈述句)

1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

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

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

她终于抽出了一根,哧!

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

她把小手拢在火焰上。

多么温暖多么明镜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

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

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

哎,这是怎么回事呢?

她刚把脚伸出去,想让脚也暖和一下,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

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

(1)“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

”这句话说明了小女孩当时怎样的心理活动?

(2)从“她终于抽出了一根”这句话中的“终于”一词,体会到小女孩当时______的处境。

(3)找出写具体事物的语句和写由具体事物引出的想象的语句。

(4)这段话中,作者花了较多的笔墨写小女孩划着火柴取暖时的幻想,这样写的作用是______。

1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我和同伴紧张地看着眼前的一幕,其中一位焦急地对向导说:

“你得想想办法啊!

“向导却若无其事地答道:

“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

向导的冷淡,招来了同伴们的一片“不能见死不救“的呼喊。

向导极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小龟,朝大海走去。

那只嘲鸫眼见到手的美食丢掉,只好颓丧地飞走了。

(1)“看着眼前的一幕”,“我和同伴”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向导的态度又如何?

请用横线画出选段中表示心情和态度的词语。

(2)“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

“这句话什么意思?

______ 

(3)“极不情愿“表明向导______,“颓丧”的意思是______.

(4)“我们“干了一件什么”蠢事”?

这件”蠢事“导致了什么后果。

16.阅读片段,回答问题。

我们小时候的玩具,都是自己做的,也只能自己做。

A只要有一个人做了一件新鲜玩意儿,大家看了有趣,很快就能风靡(mí

mǐ)全班,以至全校。

那一段时间,妈妈怪我总是把毛笔弄丢。

而校门口卖毛笔的老头则生意特别好。

教室里的课桌破旧得看不出年纪,桌面上是一道道豁(huō 

huò

)开的裂缝,像黄河长江B,一不小心,铅笔就从裂缝里掉下去了。

仔细想来,那个发明竹节人的家伙,准也是坐这种课桌长大的。

C

将鞋线一松一紧,那竹节人就手舞之、身摆之地动起来。

两个竹节人放在一起,那就是搏斗了,没头没脑地对打着,不知疲倦,也永不会倒下。

竹节人手上系上一根冰棍棒儿,就成了手握金箍棒的孙悟空,号称“齐天小圣”,四个字歪歪斜斜刻在竹节人背上,神气!

找到两根针织机上废弃的钩针,装在竹节人于上,就成了窦尔敦的虎头双(钩 

钓)。

把“金钩大王”刻在竹节人的胸口,神气!

用铅皮剪一把偃月刀,用铁丝系一绺红丝线做一柄蛇矛,给那竹节人装上,再挖空心思取一个更威风、更吓人、叫得更响的名号。

破课桌,俨然一个叱(咤 

诧)(zhà

chà

)风云的古战场。

D

还有同学① 

,想② 

,给竹节粘上一个橡皮擦雕成的脑袋,做一套纸盔甲。

一有机会,便③ 

招呼大伙儿来观摩。

谁知④ 

,中看不中用,没打几个回合,那粘上的脑袋连盔甲被它自己手里的大刀(磕 

嗑)飞了,于是对方大呼胜利。

黑虎掏心!

泰山压顶!

双龙抢珠!

咚锵咚锵咚咚锵!

咚咚锵!

只见老师在他自己的办公桌上,玩着刚才收去的那竹节人。

双手在抽屉里扯着线,嘴里念念有词,全神贯注,忘乎所以,一点儿也没注意到我们在偷看。

(1)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或字。

(2)文中空白处应填入的成语依次是______

A.弄巧成拙 

B.别出心裁 

C.技高一筹 

D.得意扬扬

(3)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A.找近义词:

盛行______ 

绞尽脑汁______

B.找反义词:

陈旧______ 

沉默寡言______

(4)第5、6自然段末尾都有“神气”,这属于______写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

(5)从句式和标点符号两方面分析第10、11两个自然段的表达效果。

(6)第12自然段主要抓住老师的______、______、______进行描写,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

(7)对文中ABCD四处句子,批注有误的一项是( 

)。

(8)老师把竹节人没收后,怎么做的?

你怎么看待老师的行为?

17.认真阅读课文片段,完成文后练习

“这个小,可以带上飞机。

”少年将一件_______的东西送到我手里。

啊!

原来是一个木(雕 

准)小象墩,和白天见到的一模(mú

)一样,却只有拳头大小。

“太好了!

”我_______地喊起来,掏出钱包就要(付 

附)钱。

少年连连摆手,用不太标准的中国话说:

“不,不要钱。

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

“我们是朋友!

”我感动(极 

级)了,连声说,“我们是朋友!

(1)在括号内选择正确的字和拼音。

木______(雕 

准) 

一模______(mú

)一样

(付 

附)______钱 

感动______(极 

级)了

(2)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短文中的横线上

精细 

精美 

沉重 

沉甸甸 

高兴 

兴奋 

激动 

感动

少年将一件______的东西送到我手里。

我______地喊起来,掏出钱包就要付钱。

(3)“我”为什么事而感动?

(4)读了短文我懂得了( 

18.阅读《狼牙山五壮士》课文片段一,回答问题。

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

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

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

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

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lūn 

n)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

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běng 

bēng)得紧紧的,全神(贯 

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

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

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坚 

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1)选择正确的字或注音。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镇定______ 

险峻______

平坦______ 

心不在焉______

(3)文中画横线句子,既是______句,又是这一自然段的______句。

(4)片段主要抓住五位战士痛击敌人时的______和______进行描写。

(5)本片段采用______结合的方法,既关注了______,也写了______。

结合相关内容说说这样写的好处是:

19.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翠鸟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芦杆上了。

他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

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

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

翠鸟蹬开苇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

只有苇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1)填空。

这两个自然段具体描写翠鸟______的事,说明翠鸟______的特点。

(2)用横线在第二自然段中,划出描写翠鸟捕鱼时动作的句子。

(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等候——______锋利——______

(4)仔细读一读划横线的句子,这个句子告诉我们翠鸟的眼睛______。

2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在荷花村(cūn)。

荷花村是个美丽的地方。

池(chí

)塘(tá

ng)里,荷花红红的。

小路旁,嫩(nè

n)草绿绿的。

瓜地里,西瓜圆圆的。

山坡下,泉水清清的。

我的家乡真可爱!

(1)短文共有______小节,第二节有______句话。

(2)读短文,再填空。

池塘里,荷花______的。

小路旁,嫩草______的。

瓜地里,西瓜______的。

山坡下,泉水______的。

2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剪枝的学问

去年冬季的一天,我满怀好_______(hà

ohǎo)奇地走进桃园,只见王大伯和几位叔叔正忙着剪枝。

“咔嚓,咔嚓”,随着剪刀挥舞,一根根枝条被剪了下来。

我着_______(zhuó

zhá

o)急地问:

“王大伯,您怎么啦?

干吗要把这些好好的枝条剪掉呢?

"

看我一脸疑惑的样子,王大伯拿起一根剪下的枝条,笑了笑,对我说:

“你别看这根枝条长得粗壮,其实它只吸收营养,不结_______(jié

jiē)果实。

这种枝条不剪掉,到了春天就会疯长起来,把许多养分夺走。

”接着,王大伯抚摸着那些留下的枝条,充满信心地说:

来年就靠它们结桃子啰!

我将信将疑:

剪去这些枝条.来年真的能长出更多更大的桃子吗?

春天到了,桃花开了。

远远望去,王大伯的桃园红云片片。

浓郁的花香引来了无数的蜜蜂,它们欢天喜地地在花间飞舞。

我和小伙伴们在桃园里奔_______(bè

bēn)跑着,嬉戏着。

看着满树的桃花,我盼望着这朵朵桃花能早日变成又大又甜的桃子。

暑假里,我又一次走进王大伯的桃园。

啊,只见一棵棵树上挂满了桃子。

我又惊又喜,不禁想起王大伯去年剪枝时说的那番话。

还真有道理呢!

(1)在括号内选择合适的读音。

(2)认真读短文第二自然段,概括剪枝的学问。

剪枝要______,保留______

(3)找出与第三自然段画横线句子相对应的句子。

(4)用恰当的修辞方法在最后一自然段横线上写写树上桃子的样子。

22.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生命桥》(选段)

试跳成功!

紧接着,一对对羚羊腾空而起,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跃。

顿时,山涧上空划出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那弧线是一座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桥墩的生命桥。

那情景是何等的神圣!

猎人们个个惊得目瞪口呆,不由自主地放下了猎枪。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井然有序——______ 

情不自禁——______

(2)找出文中的比喻句______。

这个句子是把______比作______。

(3)“那情景”在文中具体是指什么?

请用横线划出相关语句。

(4)猎人们为什么个个惊得目瞪口呆,不由自主地放下了猎枪?

2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有一支心爱的铅笔,是爸爸妈妈给我买的。

这支铅笔花花绿绿,很美丽。

铅笔上画着一支大白鹅,红嘴巴,高额头,浑身雪白。

它在池塘里快活地游来游去,可爱极了。

水面上有一片片的荷叶,好像漂着一顶顶帽子。

水缓缓地流着,好像在说:

“小朋友,你要好好学习呀!

(1)这篇短文共有______段。

(2)第二段有______句话。

(3)找出描写铅笔头上大白鹅的句子。

(4)这篇短文主要写了什么?

①这支铅笔是爸爸妈妈给我买的。

②水要小朋友好好学习。

③这支铅笔很美丽。

24.读一读,做一做。

一个树坑挖好了。

邓爷爷______地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______地移入树坑,又挥锹填了几锹土。

他站到几步之外______看看,觉得不很直,连声说:

“不行,不行!

”他又走上前把树苗扶正。

(1)这一段话共有______个句子。

(2)请把下列三个词语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填序号)

①仔细 

②小心 

③精心

(3)植树时,邓爷爷说了什么?

(4)邓爷爷是怎样植树的?

请按顺序排一排。

①扶正树苗

②挖好树坑

③挑选树苗

④挥锹填土

⑤移入树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爸爸接着说:

“糖呢,是用甘蔗汁、甜菜汁熬出来的。

甘蔗、甜菜也要有人种。

熬糖的时候,要有工具,还得有火……就算米糕做好了,还得要人包装、送货、销售,这些又需要很多人的劳动。

爸爸拿起面前的糕,说:

“你看,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

(1)看图认词语,照样子标上序号。

①米糕 

②包装 

③送货 

④销售

(2)“经过”一词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填序号)

①通过。

②过程。

(3)这两段文字主要是写______(填序号)

①米糕很好吃。

②米糕得来不易。

(4)为什么这平平常常的米糕要叫“千人糕”?

26.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喜欢雨。

春天的雨使种子发芽,大地一片嫩绿。

夏天的雨给大地洗个澡,人们觉得很凉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