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附子宫腺肌病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362172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6.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子宫内膜异位症附子宫腺肌病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子宫内膜异位症附子宫腺肌病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子宫内膜异位症附子宫腺肌病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子宫内膜异位症附子宫腺肌病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子宫内膜异位症附子宫腺肌病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子宫内膜异位症附子宫腺肌病Word文档格式.docx

《子宫内膜异位症附子宫腺肌病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子宫内膜异位症附子宫腺肌病Word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子宫内膜异位症附子宫腺肌病Word文档格式.docx

3.痰湿蕴结或气滞,或瘀血,以致津液不能雾露布化,凝聚痰湿,与瘀血胶结不解。

4.肾阳虚损肾阳不足,不得温煦,气血运行不畅,津液布化失司,冲任失于通盛,而成为发病的体质基础。

以上阐述病因病机不是单一的因素,而往往是综合的因素或互为因果而导致本病的形成。

由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中医没有相应的病名,故传统理论中无本病的系统记载。

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也可以说是中西医结合的产物。

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所致的痛经、

月经不调、不孕等几大主症,联系患者多见病变部位的固定性疼痛、经血中有大血块、舌质紫黯或有瘀点瘀斑、脉来涩滞等临床表现,结合西医对局部病灶病理变化的认识,子宫内膜异位症基本病因病机是瘀血内停。

已有研究表明,本病的患者血液呈浓、粘、聚等高凝状态,盆腔有出血倾向,甲皱微循环检查毛细血管袢顶有淤血存在,均有力地支持瘀血这一病理认识。

至于瘀血的成因,则与妇女特殊生理有密切关系。

经、孕、产、乳是妇女基本的生理现象。

就冲任、胞宫的藏泄而言,经期及产褥期处于泄而不藏的特殊时期,冲任、胞宫溢泄之血总以排出排尽为顺。

当此之时,若感受外邪(尤其是寒邪),正邪搏结;

或内伤七情,气机郁结;

或劳伤经脉,气血不和;

或脏腑功能失调,致使冲任损伤,都有可能影响胞宫的泄溢功能,使离经之血停蓄体内,成为瘀血。

生育年龄的妇女,生殖功能值全盛期,除月经外,尚有产育等生理活动,社会、家庭负担又偏重,内伤外感的机会较多,故为本病的高发年龄段。

此外,宫内手术不当或剖腹手术等,也可造成医源性的瘀血内停而发病。

瘀血作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理基础,停蓄体内后,还会引发一系列病理演变。

血瘀于内,新血不得归经,还会造成新的出血;

瘀血内蓄,气机郁滞,则血行更为不利,瘀血更无可化之机;

“血不利则为水”,瘀血停蓄日久,其中的津液成分可化为痰水,而局部气滞、津液不能布化,也可凝聚成湿成痰。

瘀血、气滞、痰湿之间恶性循环,终至胶结不解,形成症瘕包块。

可见,就本病的局部病理变化而言,瘀血停蓄是其病理基础,而气机瘀滞,痰湿继生,症瘕形成又是病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还应该看到,子宫内膜异位症虽然病变主要表现在局部,但一定程度上也是全身病变的一部分。

首先表现在其瘀血的形成往往与机体气血不和、脏腑功能失调、复感外邪

等因素有关。

其次,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后,其瘀血停滞、症瘕形成,日久必然进一步影响气血的运行,阻碍经脉的流通,干扰脏腑的功能,进而诱发全身的病变。

可见,本病局部的病理变化与机体的功能失调常常互为因果。

由于肾为生殖之本、生殖器官为肾所主;

肝主疏泄藏血,关系到冲任及全身气血的调畅,肝肾又同司冲任、胞宫的定期藏泄,故本病的脏腑病变多与肾虚、肝郁有关。

西医学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原因,目前存在以下多种解释。

但尚无一种学说能圆满解释所有部位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理生理机制。

1.种植学说月经期脱落的子宫内膜因各种原因所致的经血倒流进入盆腔,种植于各个部位,形成子宫内膜异位症。

2.良性转移学说子宫内膜可以经静脉或淋巴管转移到邻近组织器官甚至远离子宫的部位,从而发生盆腔或远处的子宫内膜异位症。

3.体腔上皮化生学说卵巢生发上皮及胸膜、腹膜、浆膜等均与子宫内膜一样是由体腔上皮分化而来。

当受到炎症、激素、经血等刺激时,这些组织便有可能衍化为子

宫内膜,形成子宫内膜异位症。

4.免疫学说当机体存在遗传因素免疫功能障碍时,将难以抑制和阻止子宫内膜的侵犯、种植和发展,形成子宫内膜异位症。

5.卵泡黄素化不破裂学说近年一些学者相继发现,约有29%一79%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存在黄素化卵泡不破裂现象,致使腹腔液中雌激素尤其是孕酮含量明显偏

低,难以抑制子宫内膜的种植而发病。

6.影响因素流行病学的有关调查表明,凡身高、体胖、过度安逸及有月经周期短、经期长、经量多并有痛经等月经特征者,均为本病的高危因素。

此外,本病还有一

定的遗传倾向。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基本病理变化是子宫内膜生长于子宫腔以外的其他部位,并在卵巢激素的作用下发生周期性增生及纤维化,形成结节性包块。

但不同部位的病理表现略

有差异:

1.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高发部位,约占全部病例的80%。

其中有1乃为双侧性。

肉眼所见,早期为黯红色米粒大小的皱褶或凹陷,以后形成小囊并相互融合,呈5一lOcm甚至20cm大小。

囊肿多为单房,囊壁较厚但质脆易破裂穿孔,内容物为巧克力样棕红色粘稠的变性血性液体(故又称巧克力囊肿)。

此液体具有很强的刺激性,一旦流出。

则所及部位极易发生反应性纤维组织增生而造成粘连。

光学显微镜检查,早期可见典型的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

较大的囊肿则内膜组织极少,扁平上皮常间断存在,或仅见大量含铁血黄素细胞。

2.盆腔及其他部位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是仅次于卵巢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好发部位。

病变可侵犯盆腔腹膜、子宫浆膜、子宫直肠陷凹、直肠前壁、宫骶韧带等部分,其中尤以子宫直肠陷凹为最易受损。

病灶体积一般不大,起初位于浆膜表面,为散在的针头大小的紫蓝色小隆起或皱缩、瘢痕状,继之发展呈弥漫颗粒状或融合成小片状,表面紫蓝色,粗糙不平,质极韧。

陈旧的病灶可融合成团块,并与周围组织广泛粘连,使子宫直肠陷凹封闭,子宫后倾固定,甚至形成“冰冻骨盆”。

光学显微镜检查,病灶可子宫内膜腺体或间质,腺体大多扩张而不典型,或有陈旧性出血。

病灶外被增生的纤维组织所包绕。

子宫内膜异位症也可发生于阴道、外阴、膀胱、脐部及瘢痕等处。

病变部位多形成紫蓝色硬结节或多个息肉状突起,经前或经期可有出血。

至于发生于皮肤、肌肉、肺、胃、胸膜、心脏或骨骼等部位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则较为罕见。

[诊断与鉴别]

一、诊断要点

(一)临床表现

1.症状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症状与体征往往因人而异,且症状轻重与体征情况及病变程度有时不成正比,但与月经周期有密切关系。

(1)继发性、进行性加重的痛经:

这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典型症状。

约有半数以上的患者以痛经为主。

疼痛部位多在下腹部正中及腰骶部,呈坠胀痛。

一般出现在经前

1—2天,.至月经第1天达到顶峰。

大多疼痛剧烈,需卧床休息或服用止痛药,月经过后逐渐缓解。

(2)周期性直肠刺激症状:

多出现于月经后期,经期加重,亦有进行性加剧的特征。

表现为肛门、外阴部坠胀痛,里急后重感,大便次数增多。

此类症状由于罕见于其

他妇科病,因而被部分医者认为是本病最有价值的症状。

(3)月经失调:

约有1/3的患者出现月经失调。

多表现为月经周期短、经期长和经量多。

也有个别患者经量反而减少。

月经失调的出现可能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所致的

卵巢功能失调、黄素化不破裂卵泡或盆腔充血有关。

(4)不孕:

约有52%的患者伴有原发或继发不孕。

近年发现,在以往所谓不明原因不孕患者中,约有30%一40%患有本病。

造成不孕原因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造成

的子宫位置倾屈固定、卵巢功能失调、附件粘连、自身免疫反应等多种因素有关。

(5)性交痛:

当病变位于阴道穹窿部、子宫直肠陷凹、宫骶韧带等部位时,性交可使阴道深部钝痛不适,经前尤为明显。

国外报道性交痛的发生率,可高达30%一40%。

(6)其他: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有时可引起急性腹痛,多发生在月经后半期,为卵巢子宫内膜囊肿自发破裂所致。

疼痛常较为剧烈,可伴有发热,并可反复发作。

脐部、

外阴、阴道、腹壁切口瘢痕等处的子宫内膜异位结节,可在经期明显增大有周期性疼痛。

位于膀胱、肺部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发生周期性尿血、咯血。

2.体征本病病变多局限于盆腔,故多数病灶可在妇科检查时发现。

典型的体征是宫颈后上方、子宫后壁、宫骶韧带或子宫直肠窝处扪及一个或数个豆粒或米粒大小的

触痛性结节,经前尤为明显,经后可有改善。

三合诊检查较为明确。

据此可作出诊断。

子宫不大或略增大,多后倾固定,活动受限。

病变累及卵巢者,可于子宫一侧或双侧触及包块,表面呈结节囊性感。

常与子宫及阔韧带粘连而固定,可有压痛。

病变位于宫颈及阴道者,可见宫颈表面有稍突出的紫蓝色小点或出血点,或阴道后穹窿有紫蓝色结节,质硬光滑而有触痛。

有时呈息肉样突出。

发生在其他部位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如阴道、腹壁切口及脐部等,可在相应部位触到硬韧、不活动、边界不甚清楚的触痛性结节,其大小可随月经周期改变。

(二)辅助检查

1.B型超声波诊断能发现盆腔包块并帮助定性定位。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可显示囊肿壁厚,边界毛糙,内呈液性低回声,有重要参考价值。

是目前最常用的辅助检查方法。

2.腹腔镜检查是目前最有价值的辅助检查方法。

可以明确诊断,确定病位、病变程度及范围。

尤其在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检查过程中并能治疗较小病灶及松解粘连。

3.生物学指标有学者根据部分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浆CAl2s单克隆抗体阳性及血或腹腔液中PGF2。

或PGF2。

M增高的特征,试图以生物学检测手段对早期本病患者作出定性诊断。

但目前尚不成熟而未推广于临床。

二、鉴别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症状和体征也常见于其他妇科病,尤其与以下病变易相混淆,应注意鉴别。

1.卵巢囊肿良性卵巢囊肿多为一侧性,囊肿光滑、活动,常无症状。

恶性卵巢肿瘤多呈实性,表面不规则,生长迅速,体积较大,多无周期性症状,全身情况较差。

2.卵巢囊肿蒂扭转常在体位改变后突然发生腹痛,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破裂发生于月经周期的特定阶段有别。

妇科检查囊肿表面光滑。

3.慢性盆腔炎慢性盆腔炎亦可引起腹痛及宫旁组织增厚或形成肿块。

但本病多有急慢性盆腔炎病史,消炎治疗较敏感,形成包块时大多表面光滑而无结节感。

盆腔结核性包块患者则常有原发不孕、经量减少、闭经等症状,并伴有结核性包块特有的症状和体征。

[辨病论治]

中医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大多采用辨病辨证相结合的方法。

或以辨病为主,拟定相对固定的方剂。

在辨病论治方面,体现不同治法的经验方列举如下。

1.血竭散(《浙江中医杂志》1989(9))

组成:

血竭粉2g(吞服),蒲黄15g(包煎),莪术、三棱、川栋子各9g,青皮、柴胡各6g,生山楂10g,元胡9g。

经行量少者,蒲黄宜生用,并加丹参、赤芍、炙乳香、没药。

经量多且有瘀块者,去莪、棱、川楝,蒲黄宜炒用,并加五灵脂、仙鹤草、益母草、熟军炭、三七粉。

经量多伴有肛门坠胀、大便次数增多者,蒲黄宜炒炭用,并加煨姜炭、山楂炭、熟军炭、牛角腮。

脾虚纳呆者,加党参、炒白术。

伴有盆腔炎症者,加刘寄奴、石见穿、红藤、丹皮、蒲公英等。

本方为黄兆强总结的朱南孙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经验方。

方以血竭破积血,生新血,消滞定痛为君;

蒲黄活血祛瘀,消散积聚症瘕;

柴胡、青皮、元胡、川楝子疏肝理气止痛,兼具健脾和胃、消积化滞之功。

体现了朱氏活血化瘀、软坚散结、行气止痛、扶正达邪的治疗大法。

用治本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2.异位祛瘀方(《上海中医药杂志》1995

(2))

三棱9g,莪术9g,穿山甲12g,水蛭9g,苏木12g,地鳖虫12g,路路通9g,夏枯草12g。

辨证分型为5型,并结合伴见症进行加减。

①寒湿凝滞瘀阻者,加附子9g、桂枝4.5g;

经行不畅加当归9g、红花9g;

腹痛剧加延胡索12g、失笑散(包煎)12g、川乌9g/、芷9g等。

②气滞血瘀者,加川楝子9g、广郁金9g、乌药9g等;

伴乳房胀痛加八月札9g,橘叶、核各lOg,青皮9g;

腹胀不舒加枳壳9g、大腹皮12g;

肛门坠胀加柴胡9g、升麻9g。

③湿热重者,加生大黄4。

5—9g、黄柏9g、红藤30g、败酱草30g。

④气虚血瘀者加党参15g、黄芪15g、怀山药15g等;

头昏加桑椹子9g、枸杞子12g;

月经过多加仙鹤草12g、阿胶(烊化冲入)9g。

⑤肾虚瘀阻者,偏肾阳虚加仙茅9g、仙灵脾12g、葫芦巴12g、鹿角片9g等;

偏肾阴虚加山萸肉9g、女贞子12g、生地12g等;

腰酸甚加杜仲15g、桑寄生12g、制狗脊12g。

3.疏肝活血方与益气活血方(《上海中医药杂志》1980(3))

基本方:

三棱9g,莪术9g,皂角刺9g,当归9g,蒲黄12g,五灵脂6—12g,异位粉6g(包)。

(异位粉组方:

地龙、虻虫、廑虫、蜈蚣、水蛭各1.2g)。

上方加制香附9g、柴胡9g为疏肝活血方,用治肝气郁结,气滞血瘀型;

加炙升麻9g、党参12g、炙绵芪12g为益气活血方,用治气虚血瘀型。

本方为邵公权等方。

邵氏认为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中,七情所伤或风寒相搏是主要原因,气滞血瘀、气虚血瘀是发病机理,症瘕积聚的形成是病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故治疗本病应以活血化瘀为基本方法。

4.莪棱合剂(《中医杂志》1995{5))

三棱6g,莪术6g,丹参15g,郁金12g,赤芍15g,鸡内金lOg,浙贝母15g,当归lOg,枳壳12g,鳖甲(先煎)15g,水蛭4.5g。

服法:

月经干净2—3天始服,每日1剂,至下次月经来停服。

3个月为一疗程。

本方为司徒氏仪经验方。

司徒氏认为本病病机以气滞血瘀为主,故立理气活血,化瘀消症散结法。

方中莪术、三棱破血行气,化瘀消症止痛;

丹参化瘀活血,调经止痛;

郁金活血止痛,行气解郁;

赤芍凉血止血,通调血脉,祛瘀滞而散结;

水蛭破血逐瘀;

鸡内金消食散结;

浙贝母清火散结;

当归补血活血;

枳壳行气散积,消痞止痛;

鳖甲软坚散结。

总有效率达81.0%。

实验室检查表明本法能改善机体的微循环障碍。

改变血液流变学的异常状态,从而改善本病的血瘀症候而使症状和体征得到改善。

5.内异工号丸与内异Ⅱ号丸(《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9)及1993

(1))

内异工号丸:

生大黄、鳖甲、琥珀等按2:

2:

1比例组成,加入适量醋调剂。

每日2次,每次2.5g,食前开水送服。

月经期不停药。

连服3个月为一疗程。

内异Ⅱ号丸:

上药加桃仁,用量同大黄、鳖甲,醋浸,烘干,研末成丸。

每日7g,分2次服用,连服3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

本方为王大增、俞超芹等的经验方。

他们认为本病的病理本质为瘀血,病变部位主要在下焦盆腔,属里属实,故立化瘀通腑法。

方以大黄为主药,化瘀通腑;

辅以鳖甲破瘀结、恶血;

琥珀消破瘀结,实验研究表明,本法能通过改变血液流变性,改善微循环,调整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前列腺素浓度,调整日一内啡肽、强啡肽水平等多种途径而发挥作用。

6。

中药内异方(《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5{1))

生大黄6g,桃仁9g,桂枝9g,三棱9g,莪术9g,夏枯草15g,鳖甲9g。

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

肾虚加淮牛膝15g、狗脊12g。

气虚加党参12g、黄芪15g。

此系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经验方。

亦为化瘀通腑之变方。

实验研究表明本方能提高患者B一内啡呔水平,调节免疫功能。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目前中医对本病的辨证主要采取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方法,而病与证的基本结合点是瘀血内停。

分析本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无一不属瘀血为患。

从局部病程上看,早期包块不明显者,当属单纯瘀血证。

病情发展至形成过程中,存在血瘀、气滞、湿聚、痰凝等综合性病机因素。

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产生和病机变化来看,病变虽主要表现在局部,但往往与全身脏腑、气血、寒热等有密切关系。

故本病以血瘀为本而有不同的兼夹证候。

临床上可结合以下情况辨证。

1.辨主症抓主要矛盾不同的主症,一定程度上标示着瘀血所造成的不同病理机转,因而代表了不同的证候属性。

如主症痛经,多属寒凝下焦,或气滞血瘀;

主症崩漏,多属宿瘀阻络,血不归经;

主症不孕,多属瘀阻冲任,肾精亏虚;

主症症瘕,多属瘀久成瘕,夹痰夹湿。

2.辨兼症审虚实寒热本病兼症的辨证,符合妇科病的一般辨证规律。

如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经血色黑,面色苍白,四肢不温,舌苔白腻,多属寒凝血瘀;

经前或经

期小腹胀痛拒按,经行不畅,色黯有块,块出痛减,伴胸闷乳胀,脉弦,多属气滞血瘀;

若病程较长,腹痛喜温,肛门坠胀,便意频作,神疲乏力,舌质淡胖有齿痕,多属气虚血瘀;

若腹痛频作拒按,带下色黄量多,经血秽浊如絮如带,舌红苔黄腻,多属湿热瘀结;

若月经不调,伴腰骶酸痛,形寒肢冷,头晕耳鸣,颧红口干,眼圈黯黑,舌淡胖有齿痕,脉沉细,多属肾虚血瘀。

3.辨周期分阶段审病机动态在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子宫内膜异位症瘀血的病机也一定程度上随冲任胞宫阴阳盛衰的变化,证候属性略有差异。

一般而言,经后期,阴衰血少,阴血尚在积累中,属正虚血瘀;

经间期,阴精充实,阳气内动,气血施化,正盛邪实;

经前期,阴阳两旺,瘀血又蓄,邪正搏结;

行经期,胞宫由实转虚,瘀血部分泄越,但新血受瘀血阻滞,离经停蓄又成新的瘀血。

故于月经周期不同阶段、治疗侧重应有所区别。

本病病程发展的不同阶段,证候属性也有一定差异。

一般新病者,以局部血瘀邪实为主,或兼寒凝、气滞、湿热蕴蓄;

久病者多虚实寒热错杂,局部以瘀久成瘕为主,或兼气滞、痰阻、湿停,同时又可累及脏腑气血、而兼气虚、血少、肾虚、肝郁、脾虚等证。

以上辨证方法临证应相互结合,综合分析。

但不管兼证如何,血瘀作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基本证型,贯穿于本病机及辨证的始终。

二、治疗原则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机核心是瘀血内停,故其治疗以活血化瘀为主,瘀久成瘕者辅以软坚散结。

在此基础上,尚需根据证类之不同,佐以散寒、理气、渗湿、化痰、清热、益气、补肾、疏肝等法以图证治求本;

根据主症之不同,兼施通经止痛、化瘀止血、调经助孕等法以求标本同治。

此外,治则还需根据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作相应的调整。

一般经间期及经前期,应集中活化攻破,经期应重在调经止痛,经后可适当考虑调补。

三、分证论治

1.气滞血瘀证

(1)临床见证:

经行下腹坠胀剧痛,痛而拒按,甚或前后阴坠胀欲便,经血或多或少,经色黯夹有血块,盆腔有结节包块。

伴胸闷乳胀,口于便结,舌紫黯或有瘀斑,脉弦或涩。

(2)辨证依据:

本病以血瘀为其病理基础,各证型共有见证多为症瘕包块。

①经期腹痛,痛而拒按;

经色黯紫,夹有血块。

②小腹痛胀,前后阴坠胀欲便,胸闷乳胀。

③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弦或涩。

(3)治法与方药:

治法:

理气活血,化瘀止痛。

①膈下逐瘀汤(《医林改错》)加血竭

当归、川I芎、赤芍、桃仁、枳壳、延胡索、五灵脂、丹皮、乌药、香附、甘草、血竭。

原方理气行滞、养血活血、化瘀止痛,加血竭化瘀止血。

气行瘀化血活,冲任通畅,疼痛自止。

肛门坠胀,便结者加大黄化瘀通腑。

前阴坠胀加川楝以理气行滞。

口苦苔黄,月经量多者加栀子、夏枯草、益母草、蒲黄清热化瘀止血。

盆腔肿块加皂角刺、三棱、莪术、蜈蚣等化瘀通络散结。

②蔡小荪经验方(《上海中医药杂志》1982(4))

柴胡、川楝子、乌药、香附、炒当归、丹参、赤芍、川I牛膝、桂枝、海藻、炙甲片、皂角刺、干漆、血竭、莪术。

蔡小荪等认为子宫内膜异位症血瘀形成的机理,在脏多因肝脾气郁,在邪多为寒、湿、火凝结煎熬,在虚多因气虚、阴虚,运血无力。

在治疗上,认为本病痛经与一般痛经症病机有别,因其瘀结不在官腔,而在其他组织内,排除无路,故治疗上应以活血化瘀为主,佐以理气顺逆,通经下行。

服药应在经前3—7天开始方能奏效,过晚则瘀血既成,药效不能速达。

以月经过多为主症者,应以活血化瘀为主,佐以固摄,随证兼参温、凉、攻、补诸法,亦需在经前3—5天预先服药,藉以搜剔瘀血,以止血定痛。

症瘕形成者,经净后须继服散结方,以活血化瘀,消症散结。

2.寒凝血瘀证

经前或经期小腹绞痛、冷痛、坠胀痛,痛而拒按,得热痛减,经候衍期,经量少,色黯红,或经血淋漓难净,不孕。

伴畏寒肢冷,或大便不实。

舌质淡胖而紫黯,苔白,脉沉弦或紧。

①小腹绞痛、冷痛,得热则舒。

②畏寒肢冷。

③舌质多为紫黯,但多淡胖。

④脉象多见沉弦,腹痛较剧之时,可为紧脉。

温经化瘀、活血止痛。

①少腹逐瘀汤(《医林改错》)

肉桂、小茴香、干姜、当归、川芎、赤芍、蒲黄、五灵脂、延胡索、没药。

“血得温而行”。

方中肉桂、小茴香、干姜温经散寒,使血行瘀化。

当归、川芎、赤芍养血活血,调和冲任。

蒲黄二五灵脂、延胡索、没药化瘀止痛。

临床常加三棱、莪术、桃仁破瘀消散盆腔肿块。

素体阳虚、畏寒便溏者,可加补骨脂、淫羊藿、肉豆蔻等温阳健脾。

苔白腻者加吴茱萸、苍术、苡米温经燥湿。

②经验方(天津中医学院)

丹参30g,三棱lOg,莪术lOg,桂枝lOg,细辛3g,乌药lOg,干姜6g,炙乳香6g,炙没药6g,土鳖虫lOg。

本方适用于症瘕,小腹冷痛剧烈者,非温经散寒、消症散结之品不可收效。

丹参、三棱、莪术、土鳖虫、炙乳香、没药等消症之功颇强与桂枝、细辛、乌药、干姜同用,共襄温经消症之功。

3.痰湿血瘀证

经前或经行之时,小腹坠痛,月经先后无定期,经色紫黯而质稀,带下量多。

可伴有神疲乏力,泛恶多痰,经行泄泻。

舌质紫淡,苔多厚腻,脉沉涩。

①经前或经行小腹坠痛,痛有定处,经色紫黯而质稀。

②带下量多,苔多厚腻。

③神疲乏力,泛恶多痰,或有泄泻。

④舌质偏紫,脉沉涩。

(3)治法与方药

化瘀消痰,软坚散结。

①妇痛宁(《天津中医》1995(5))

血竭3g,三棱9g,莪术9g,穿山甲lOg,鳖甲15g,皂角刺15g,海藻lOg,昆布lOg,薏苡仁15g,贝母lOg。

结合主症及月经周期进行加减。

如:

主症痛经,于经前酌加乌药、牛膝、路路通等;

主症月经过多,于经前及经期酌加蒲黄、花蕊石、三七粉等;

主症月经不调及不孕.酌情配合中药人工周期疗法。

症状缓解,症状稳定者,上方改为颗粒冲剂续服。

连续用药3个月为一疗程。

本方为韩冰治疗子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化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