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气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361692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2.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天气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中国天气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中国天气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中国天气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中国天气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天气Word下载.docx

《中国天气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天气Word下载.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天气Word下载.docx

当下游某地区长波发生显著变化后也会影响上游环流系统发生变化,称为下游效应。

8、波群速:

综合波振幅最大值的移动速度

一般形式:

 

自西向东传播,Cg>

u>

C,低纬大于高纬

长波的群速:

9、频散波与能量频散

频散波:

若频率与波数有关,则Cg≠C,称为频散波,如重力波、惯性重力波、长波。

能量频散:

范围线以群速度向下游传播,这个速度大于纬向风速。

这种波动最大振幅的传播,也就是波动能量的传播,亦称为能量频散。

10、阻塞高压

在西风带长波槽脊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在脊不断北伸时,其南部与南方暖空气的联系会被冷空气所切断,在脊的北边出现闭合环流,形成暖高压中心,叫做阻塞高压。

阻塞高压是深厚的暖性高压系统,在它的东西两侧盛行南北气流,其南侧有明显的偏东风。

特点:

(1)中高纬度(一般50°

N以北)高空有闭合暖高压中心存在,表明南来的强盛暖空气被孤立于北方高空

(2)暖高至少要维持三天以上,但它维持时期内,一般呈准静止状态

(3)在阻塞高压区域内,西风急流主流显著减弱,同时自高压西侧分为南北两支

11、切断低压

在槽不断向南加深时,高空冷槽与北方冷空气的联系会被暖空气切断,在槽的南边形成一个孤立的闭合冷性低压中心,叫切断低压。

结构:

(1)它出现在对流层中上层,在300百帕上表现最清楚

(2)地面图上有一冷性高压与它对应。

我国最常见的切断低压是东北冷涡,它一年四季都可能出现,而以春末、夏初活动最频繁,它的天气特点是造成低温和不稳定性的雷阵雨天气。

Char2寒潮天气过程

1、寒潮

定义:

寒潮天气过程是一种大规模的强冷空气活动过程。

其天气的主要特点是剧烈降温和大风,有时还伴有雨、雪、雨凇或霜冻。

寒潮是一种灾害性天气。

标准:

中央气象台的寒潮标准规定,以过程降温与温度负距平相结合来划定冷空气活动强度。

凡一次冷空气入侵后,该地区24小时降温达10°

C以上,并且最低气温低于5°

C的就称之为寒潮。

出现时间:

9月至次年5月,春季的3月和秋季9-11寒潮和强冷空气最为频繁。

2、冷空气源地

①新地岛以西洋面上。

出现次数最多,达到寒潮强度的也最多。

②新地岛以东洋面上 

③冰岛以南洋面上

寒潮关键区:

据中央气象台统计资料,95%的冷空气都要经过西伯利亚中部(70°

-90°

E,43°

-65°

N)地区并在那里积累加强,这个地区就称为寒潮关键区

3、寒潮路径

东路加西路:

东路冷空气从河套下游南下,西路冷空气从青海东南下,两股冷空气常在黄土高原东侧,黄河、长江之间汇合,汇合时造成大范围的雨雪天气,接着两股冷空气合并南下,出现大风和明显降温。

4、形成寒潮的主要天气系统

极涡、极地高压、寒潮地面低压、寒潮冷锋

5、极涡

北半球冬季极区对流层中上层500hPa上的绕极区气旋式涡旋,称为极涡。

它是大规模极寒冷空气的象征。

移动路径:

(1)经向性运动(中心经极地在东西两半球移动)

(2)纬向性运动(多在欧亚大陆高纬,西半球移向格陵兰高纬)

(3)转游性运动(向西又向东,极区亚洲部分)

分类:

绕极型、偏心型、偶极型、多极型

6、极地高压的定义

①500hPa图上有完整的反气旋环流,能分析出不少于一根闭合等高线;

②有相当范围的单独的暖中心与位势高度场配合;

③暖性高压主体在70°

N以北;

④高压维持三天以上。

极地高压是深厚的暖性高压。

7、寒潮地面高压(注意与阻塞高压区别)

寒潮全过程中的冷锋后地面高压,多数属于热力不对称系统,高压前部有强冷平流;

后部则为暖平流,中心区温度平流趋于零,少数高压始终为冷性。

可表示冷空气强弱,中心移动路径可作为冷空气的移动路径。

阻塞高压:

(1)它出现在对流层中上层,是深厚的暖性高压系统,在它的东西两侧盛行南北气流,其南侧有明显的偏东风。

(2)地面为变性冷高压,高压的东西两侧都有气旋活动,常以西侧更为活跃。

(3)高压轴线自下向上向暖的西北倾斜,高层轴线近于垂直,对应着冷的对流层顶。

(4)阻塞高压的出现有其特定的时间地点,一般在50°

N以北

8、寒潮冷锋

在寒潮地面高压的前缘都有一条强度较强的冷锋作为寒潮的前锋,其高度向冷空气一侧倾斜,在高空等压面上对应有很强的锋区,锋区结构上宽下窄在300hPa及以下各等压面上均有明显的冷槽和锋区。

冷锋的移动方向与寒潮地面高压路径有密切关系,与引导气流和引导槽有关。

9、寒潮中期天气过程

① 

倒“Ω”流型(极涡分裂型)70%-80% 

② 

极涡偏心型③ 

大型槽脊东移型

倒Ω流型演变特征:

初始阶段:

两个大洋北部脊向极地发展,极涡一分为二,分别移到东、西两半球,(或极涡偏于东半球),则东半球为两个大洋脊挟持一个大极涡,形成大倒Ω流型

酝酿阶段:

大倒Ω流型向亚洲地区收缩,形成东亚地区倒Ω流型,亚洲极涡加强并南压,极涡底部锋区加强,锋区上常有长波发展或横槽缓慢南压,形成强冷空气酝酿形势。

爆发阶段:

中纬度长波急速发展,或横槽转竖、或横槽南压,引导冷空气侵袭我国。

最后东亚大槽加深重建,过程结束。

10、寒潮中期预报的关键系统(两个大洋上的暖性高压脊)

东亚倒Ω流型的建立主要是乌拉尔山和鄂霍次克海两个地区有高压脊向极区发展,并在北冰洋形成反气旋打通而形成。

即大西洋暖脊和太平洋东部阿拉斯加暖脊。

有补充型、叠加型和结合型。

11、寒潮的短中期天气过程

(1)小槽发展型

(2)低槽东移型(3)横槽转竖型

12、各类寒潮天气过程的异同

共同点:

(1)冷空气积聚是寒潮爆发的必要条件

(2)地面图上有冷高压活动。

冷高压前沿有一条寒潮冷锋,冷锋过后一般要引起温度剧降、气压急升及偏北大风(3)每次寒潮都会引起大范围热量的南北交换。

不同点:

(1)冷空气源地不同

(2)路径不同:

分为西北路径、北方路径、西方路径、东北路径。

前三条较常见,最后一条次数较少,强度不大(3)冷高压南下形式不同(4)促使寒潮爆发的流场不同。

13、寒潮预报应包括那些方面?

寒潮的强冷空气堆积预报;

寒潮的爆发预报;

寒潮的路径与强度预报;

寒潮天气预报

14、三类寒潮预报着眼点

(1)小槽发展型预报:

小槽本身的温压场结构;

上游脊是否发展;

南支波动的位置;

上下游效应:

东亚大槽是否减弱东移。

(2)低槽东移型预报:

低槽西北侧是否有小槽移近;

有无新鲜冷空气补充并入;

槽后脊到里海、黑海和乌拉尔山能否发展。

(3)横槽转竖型预报:

横槽本身的温压场结构(不利于脊的发展);

风场的转变;

阻高的崩溃或不连续后退;

长波调整;

接应槽(仅旋转槽,是北缩的)。

15、寒潮强度的确定

(1)地面图上冷高压的强度;

(2)高空图上冷中心的数值;

高空锋区强度;

冷区范围和冷平流强度;

(3)地面图上冷锋强度(温度水平梯度大小);

冷锋后降温程度;

冷锋后变压中心强度;

锋面附近其它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也可间接说明寒潮强度。

Char3大型降水天气过程

1、定义:

大型降水主要是指范围广大的降水,降水区可达天气尺度大小,包括连续性和阵性的大范围雨雪及夏季暴雨。

影响我国降水的天气尺度系统有高压脊、长短波槽、切变线、静止锋、大型冷涡、低涡、气旋等。

2、降水形成的条件

宏观过程:

①水汽条件(水汽由源地输送)②垂直运动条件(水汽在降水地区辐合上升,在上升中绝热膨胀冷却凝结成云)

微观过程:

云增长条件(冰晶效应、碰撞合并)

3、暴雨形成的条件

①充分的水汽供应②强烈的上升运动③较长的持续时间

连续性暴雨的必要前提:

副高脊、长波槽、切变线、静止锋和大型冷涡等大尺度天气系统的长期稳定。

天气尺度(大尺度)系统:

短波槽、低涡、气旋等

4、水汽方程——表示水汽输送和变化的基本方程

一个运动的单位质量湿空气块,其比湿的变化等于凝结率和湍流扩散率之和。

如果没有凝结蒸发,湍流扩散也很小,得dq/dt=0,即空气块比湿不变。

蒸发:

c<

0,dq/dt>

0,比湿增加

凝结:

c>

0,dq/dt<

0,比湿减小

5、降水量

设I是单位时间内降落在地面单位面积上的总降水量,称为降水强度或降水率。

qs为饱和比湿

t1~t2内的总降水量:

凝结函数:

代入到降水量方程可求出降水量

可降水量:

将一地区上空整层大气的水汽全部凝结并降至地面的降水量称为该地区的可降水量。

7、水汽通量和水汽通量密度

水汽通量:

单位时间通过与水平风速V 

相垂直的单位面积的水汽量ρqV

水汽通量散度:

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内水汽的水平净流入或净流出量

(P坐标)

I=-D整层大气的水汽水平通量散度即为降水率。

水汽通量散度由水汽平流和风的散度组成。

8、水汽的局地变化

①比湿平流:

湿平流(-V·

▽q>

0)引起局地比湿增加,干平流引起局地比湿减少。

②比湿垂直输送:

一般低层湿度大于高层,因此某层上升运动将使局地比湿增加,下沉运动将使局地比湿减少。

③凝结、蒸发:

凝结时使局地比湿减少,蒸发时使局地比湿增加。

④湍流扩散:

湍流扩散在垂直方向主要使水面和下垫面蒸发的水汽向上输送到高层大气中去,一般在大型降水中不考虑。

9、垂直运动的诊断分析

(1)用连续方程诊断垂直运动:

高层辐散低层辐合,P层有上升运动;

高层辐合低层辐散,P层有下沉运动。

1.用850、700百帕上的风向风速来诊断辐合上升运动的强度及降水

2.用低层变压场来判断垂直运动:

在正变压中心有辐散下沉运动,负变压中心有辐合上升运动,中心数值愈大,愈显著

3.高层散度的诊断:

槽前脊后,有正相对涡度平流,高层辐散,有上升运动;

槽后脊前,有负相对涡度平流,高层辐合,中层有下沉运动。

(2)用ω方程诊断

1.当热成风相对涡度平流(-VT·

▽ζg>

0),有上升运动(ω<

0);

反之有下沉运动。

槽前为正,表明为上升运动;

槽后为负,表明为下沉运动。

2.非绝热加热的作用:

加热,有上升运动;

冷却,有下沉运动。

10、我国主要雨带的季节性变动规律

5月中旬—8月下旬雨带从南往北移

5月中旬—6月上旬华南前汛期15º

N

6月中旬—7月上旬江淮梅雨20-25º

7月中旬—8月下旬华北东北雨季30º

N华南进入后汛期

8月下旬—10月上旬雨带从北往南移

9月中旬—10月上旬淮河秋雨期,雨量小20º

N两次北跳三次停滞

雨季一般出现在夏半年,降水分布不均匀,东南部雨季出现早,结束晚,雨季中有相对干期。

11、华南前汛期降水

4-6月为华南前汛期,降水主要发生在副高北侧的西风带中,西风带环流系统与热带季风系统相互作用形成的降水。

5月中旬以前,大雨带位于华南北部,主要是锋面降水。

5月中旬以后,受季风影响,大雨带移至华南沿海,降水量增大,主要为暖区降水。

(1)降水有两个大值带:

武夷山到南岭南麓,沿海

(2)多暴雨,以6月最多

(3)暖区降水,降水量比锋面降水大3-5倍,局地性强,降水范围小

(4)夜雨现象明显

12、江淮梅雨

含义:

每年初夏(6-7月),在湖北宜昌以东28°

-34°

N之间的江淮流域到日本南部这以狭长区域常会出现连阴雨天气,雨量很大。

由于这一时期正是江南梅子的黄熟季节,故称为“梅雨”。

天气特征:

长江中下游多阴雨天气,雨量充沛,相对湿度很大,日照时间短,降水一般为连续性,但常间有阵雨或雷雨,有时可达暴雨程度。

环流特征:

副高西伸北跳,控制华南地区,整个东亚环流完成了从春到夏的调整,雨带同时北跳,华南汛期结束,江淮梅雨开始,印度季风爆发,副热带西风急流从印度北部跳到高原北部,100hPa反气旋轴线北跳到34°

N。

(1)高层(200hPa):

江淮上空维持一个强大的暖性反气旋(南亚高压)

(2)中层(500hPa):

①副热带地区:

西太平洋副高呈带状分布,其脊线从日本南部一直伸向我国华南,略呈东北-西南走向,120°

E处的脊线位置稳定在22°

N左右。

②中纬度地区:

巴尔喀什湖及东亚东岸(河套到朝鲜之间)建立了两个稳定浅槽。

③高纬度地区:

为阻高活动区。

阻高可分为三类:

(50°

-70°

N)单阻型、双阻型、三阻型

(3)低层:

在850或700百帕上为江淮切变线,切变线之南有与之近乎平行的低空西南风急流,有时切变线上有西南涡东移。

(4)地面:

①地面图上江淮流域有静止锋停滞,若500百帕平直西风带上有较弱的低槽东移,则在低空常有西南涡与之配合沿切变线东移,在地面上引起静止锋波动产生江淮气旋。

②中纬西风带上有较强的低槽东移时,静止锋波动能发展为完好的锋面气旋。

13、华北和东北雨季降水

7月中旬到8月下旬雨带移至华北和东北地区形成本地区的雨季。

气候概况:

(1)降水强度大,持续时间短

(2)降水的局地性强,年际变化大

(3)降水时段集中(4)暴雨与地形关系密切

(1)东高西低或两高对峙

(2)贝加尔湖形成阻高,三高并存(3)北方形成高压坝,北上台风深入内陆受阻停滞或切断冷涡稳定少动

产生特大暴雨的关键系统—日本海高压的作用:

(1)阻挡低槽的东移,并和槽后青海高压脊对峙形成南北向切变线,使西南涡在此停滞;

(2)日本海高压南侧的东或东南气流可向华北地区输送水汽。

14、长江中下游春季连阴雨

3-4月我国长江中下游各省出现的持续5-7天或10天以上的阴雨天气,有时一次接着一次,致使阴雨天气持续一个月以上。

低温阴雨。

环流型:

①欧亚阻高型 

②北方大低涡型 

均为南支急流与北支急流上槽脊位相不同造成。

15、天气尺度系统和行星尺度系统对暴雨的作用

天气尺度系统:

(1)制约形成暴雨的中尺度系统的活动

(2)供应暴雨区的水汽(3)对暴雨作用的天气尺度系统的活动特点:

1.当天气尺度系统强烈发展或停滞摆动时,易造成较强而持续的暴雨2.各种天气尺度系统的迭加会使降水量加大3.在稳定的环流形势下,天气尺度系统沿同一路径移动,若干个系统重复作用,形成持续性特大暴雨

行星尺度系统:

(1)影响和制约天气尺度系统

(2)决定暴雨区的水汽来源或水汽通道,将南海、孟加拉湾和太平洋的水汽不断向暴雨区输送(3)大致决定了雨带发生的地点、强度和持续时间:

大范围雨区一般出现在长波槽前

16、低空切变线

一般把出现在低空(850和700百帕面上)风场上具有气旋式切变的不连续线称为切变线。

时间

副高脊线位置

切变线活动地区

名称

5-6月

20°

N以南

华南

华南切变线

6月-7月初

22°

-25°

江淮流域

江淮切变线

7月中旬-8月

30°

-35°

华北

华北切变线

江淮切变线的形成:

700百帕槽线在移动过程中,南端受副高阻挡,槽线停滞或移动缓慢,而北端则继续东移,使槽线顺转而成为东西走向的切变线。

江淮切变线的转换:

旧的切变线消失,新的切变线建立过程,即切变线的新陈代谢过程。

17、西南涡

低空低涡:

指存在于地面2-3公里上空的闭合小低压,包括西南涡、西北涡、高原涡等

西南涡:

一般指形成于四川西部地区,700(或850)hPa上的具有气旋性环流的闭合小低压,直径一般在300-400km。

形成:

(1)地形的作用:

①背风坡的减压作用 

②绕流与侧向摩擦作用

(2)500百帕上有高原槽东移,槽前正涡度平流造成低层减压

(3)700百帕上有辐合气流的环流形势

天气特点:

(1)低涡在原地时,可产生阴雨天气;

低涡移出时,95.5%有降水,雨区主要分布在低涡的中心区和低涡移向的右前方。

(2)低涡天气有日变化,一般夜间或清晨比白天坏些。

(3)当西南涡东移发展时,雨区不断扩大和东移,往往形成暴雨;

同时引起地面锋面气旋的发生发展,产生大风、低云、恶劣能见度等。

18、东北冷涡的定义和天气特点

高空冷涡是大尺度的环流系统,从低空到高空都有表现,是比较深厚的系统,如东北冷涡、华北冷涡等。

东北冷涡:

指我国东北附近地区具有一定强度(闭合等高线多于两根)、能维持3-4天、且有深厚冷空气(厚度至少达300-400m)高空的气旋性涡旋,出现时间以5-6月为最多,8月和3、4月为最少。

东北冷涡的天气——具有不稳定的特点:

冬季:

持续性低温天气,出现冰晶结构低云,可以有很大的阵雪

夏季:

对流性不稳定,常造成雷阵雨天气

19、低空急流

是与夏季强降水相联系的、位于600-900百帕之间的水平动量相对集中的气流带。

日常工作中常把850或700百帕等压面上,风速≥12米/秒的西南风极大风速带称为低空急流。

低空急流的位置:

①低层(850或700hPa):

位于副高西侧或北侧,它的左侧经常有低空切变线和低涡活动。

②高层(200hPa):

位于高空西风急流入口区的右侧或南亚高压东部脊线附近。

低空急流与暴雨:

(1)低空急流的出现有利于暴雨的形成

(2)暴雨产生于低空急流的左前方(200km)

(3)低空急流与暴雨相互作用——经向垂直环流与暴雨的相互作用

《中国天气》复习重点(下)(2014-01-0221:

55:

31)

大气科学天气学原理中国天气教育分类:

Char4对流性天气过程

1、对流性天气

由大气中的对流不稳定层结造成的,并伴有阵雨、大风、冰雹、龙卷等天气现象。

特征:

(1)都是对流旺盛的积雨云的产物

(2)范围小,发展快(3)发展剧烈,易形成灾害

2、雷暴

指积雨云中所发生的雷电交作的激烈放电现象,同时指产生这种天气现象的天气系统。

一般伴有阵雨,有时伴有大风、冰雹、龙卷等天气。

通常把只伴有阵雨的雷暴称为“一般雷暴”,把伴有暴雨、大风、冰雹、龙卷等灾害性天气现象之一的叫做“强雷暴”。

雷暴单体:

产生雷暴的积雨云叫做雷暴云,一个雷暴云叫做一个雷暴单体。

多个雷暴单体成群成带地聚集在一起叫做雷暴群或带。

3、“稳定状态”的强雷暴的结构

以严重降雹为主的强雷暴称为“雹暴”,以强烈阵风为主的强雷暴称为“飑暴”。

超级单体风暴、多单体风暴、龙卷风暴、飑线是常见的强风暴。

4、超级单体风暴:

具有单一的特大垂直环流的巨大强雷暴云。

结构特征:

(1)风暴云顶,最高可达18km的云顶;

(2)垂直气流分两部分——斜升气流,下击暴流;

上升气流:

是来自低层的暖湿气流,它是由于风暴云底部的流出气流与其外围的流入气流辐合而造成的。

作用:

①供应水汽②促进云雨发展③分迭大小不同的降水物,有利于冰雹的生成

下沉气流的形成:

①降水物的拖拽作用②在中层云外围绕流干冷气流被卷入后,在云体前部逐渐下沉③在中层从云后部直接进入云中的干空气,降水物通过这种干空气时强烈蒸发冷却,形成很冷的下沉气流。

①到地表面后向四周散开,形成强风②使上升气流倾斜,产生斜升气流

(3)无(或弱)回波区

(4)运动方向:

一般偏向于对流云中层的风的右侧。

所以这类风暴也叫做“右移强风暴”,但有的强风暴也可以是左移的。

(5)环境风:

因为风暴云十分高大,因此它迫使环境气流分成两股绕云而过,在环境气流与云边界之间会发生涡旋混合作用。

5、多单体风暴:

由许多较小的雷暴单体组成,但有一个统一的垂直环流的风暴。

6、飑线

由许多雷暴单体(其中包括若干超级单体)侧向排列而形成的强对流云带。

风向、风速突变的狭窄的强对流天气带,很具破坏力的严重灾害性天气。

长约几十至几百公里,宽约几十公里至二百公里。

可持续几小时至十几小时。

7、强雷暴天气的成因

(1)飑:

伴随强风暴云来临,气压涌升,气温急降,相对湿度增大的突然发作的强烈阵风。

成因:

下击暴流到地表面向四周散开。

(2)冰雹:

直径大于5毫米的固体降水物。

(3)龙卷:

从雷暴云底伸展出来并且到达地面的漏斗状涡旋云柱叫做“龙卷”。

龙卷伸展到地面时引起强烈的旋风叫做“龙卷风”。

8、飑中系统

和飑现象相联系的一类中系统叫飑中系统,它包括雷暴高压、飑线、飑线前低压和尾流低压等中系统。

飑线和锋面的区别:

相同点:

都是冷暖空气的界面。

锋面

飑线

不同气团的交界面

同一气团中生成

天气和气象要素变化不是很剧烈

天气和气象要素变化剧烈

锋面(大尺度,长度几千公里)

飑线(中尺度,长度二、三百公里)

生命史是几天

生命史约十几个小时

大体沿700hPa气流移动

移速大于冷锋

无日变化

有日变化,午后强烈发展

9、中尺度低压系统

指在中尺度天气图上存在的一些水平尺度为一百公里至二三百公里的小型低压称中尺度低压系统。

类型:

(1)中低压:

有气压无风场相适应 

(2)中气旋:

有低压和相应的风场出现

中低压和中气旋的异同:

均是气压场上的低压,水平尺度100-200公里,辐合上升运动较强,有强烈的降水天气。

中低压

中气旋

无明显气旋式环流

闭合气旋式环流

局地增热造成

中低压加强产生气旋式环流

辐合上升运动弱

辐合上升运动强

10、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概念

大气中存在的像雷暴和强雷暴一类空间尺度较小,生命史较短的天气系统。

11、对流性天气的物理基础

(1)静力不稳定

大气中, 

(2)对流性不稳定

原来上干下湿的稳定气层,甚至可为绝对稳定的气层(),经过整层抬升后使得气层达到饱和,气层由原来的稳定层结变为不稳定层结,或不稳定层结变得更加不稳定,或随高度减小,称为对流性不稳定。

对流性不稳定的判据:

或,=0为中性,>

0为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