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两免一补意见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358866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7.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省两免一补意见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全省两免一补意见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全省两免一补意见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省两免一补意见文档格式.docx

《全省两免一补意见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省两免一补意见文档格式.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省两免一补意见文档格式.docx

二是先进性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是学校已经开学,这个工作需要尽快落实。

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总结近几年来我省资助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工作开展情况,传达中央“两免一补”会议有关精神,安排部署我省**年“两免一补”工作任务。

下面,我就如何充分发挥财政职能,积极支持、配合和促进我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行“两免一补”工作的顺利进行讲几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充分认识“两免一补”工作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完善国家和社会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制度。

2003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明确,到2007年争取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享受到免书本费、免杂费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即“两免一补”。

**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重申了这个要求。

我省省委、省政府也非常重视这项工作。

从2002年开始,我省建立了义务教育保学金制度,到2004年底,省财政共安排义务教育保学专项资金2800万元,市、县财政安排专项资金800万元,共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20万名。

同时,从2001起,中央财政共安排我省免费提供教科书专项资金4500万元,基本解决了我省104万名经济困难学生上学困难问题。

“两免一补”政策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做出的重大决策,也是财政、教育部门支持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

大家必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深刻领会,牢牢把握中央决策的精神实质。

(一)实施“两免一补”,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德政之举,是公共财政的内在要求。

保障贫困学生入学,坚决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失学,是党和政府关注民生、了解民生,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德政之举,是“以人为本”理念和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具体体现,是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更多照耀广大农村的重要举措。

农村税费改革和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后,农村义务教育逐步纳入公共财政的覆盖范围,按照“以县为主”管理体制的要求,我省通过实施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等,大大改善了广大农村教育的办学条件,“有学可上”的矛盾初步缓解,但“有学能上”的问题仍有待解决。

我们财政、教育战线的同志,要明确工作重点,转变观念,进一步调整支出结构,继续加大教育投入,不断解决义务教育实现义务的问题,资金使用的重点应在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资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切实降低教育的家庭支出成本,切实保障贫困学生“上得起,留得住”,顺利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学业。

(二)实施“两免一补”,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的具体体现,是缩小城乡教育差别的必要之举。

可以肯定,建立健全以“两免一补”为主体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资助政策体系,确保“两免一补”资助政策落实,是实现教育公平,缩小城乡教育差别的有效之举,也是党和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普九”教育的重要举措。

各市必须高度重视“两免一补”工作,科学制订工作规划,调整资金使用方向,按照职责划分,共同完成好这项艰巨的工作任务。

同志们,“两免一补”工作是我们当前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任务,各级财政、教育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千方百计采取有力措施,确保“两免一补”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充分发挥财政职能,积极落实“两免一补”专项补助资金

根据国家和我省政策,实施“两免一补”所需资金,中央财政负担免费提供教科书专项经费,省财政负担免杂费专项经费,市、县财政负担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日前,中央补助我省免费提供教科书专项经费8120万元已经下达,省财政已安排免杂专项经费8080余万元。

2月25日,我厅和省教育厅已将春季免费提供教科书经费4057万和免杂费经费4040万元下达各市。

市县财政部门要严格按照《山西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行“两免一补”政策实施方案》的要求,积极落实好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所需资金,根据本辖区学生人数、补助标准足额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市级财政部门每年在春季、秋季开学后分两批拨付到县级财政部门和同级教育部门,县级财政部门要在收到市级财政的拨款后15日内通过同级教育部门,支付给学校,不直接发给学生,以确保我省“两免一补”工作真正用于困难学生,不被挪作他用。

三、加强领导,狠抓落实,确保“两免一补”工作的顺利开展

加快我省“两免一补”工作实施步伐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

一是政策具体,那就是免费提供教科书、免杂费、补助生活费,确保对象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

二是责任明确,中央负担,省、市县负担十分清楚;

三是标准确定,中小学课本费、杂费、寄宿制学生生活费标准都已经明确,课本只包括国家和省教学大纲确定的书本,杂费包括了取暖费,其他自定教材和收费都不允许。

各市财政、教育部门要密切配合,精心组织,抓好落实,确保“两免一补”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抓紧向党委、政府汇报。

会后,财政、教育部门要把会议精神及时向市委、市政府作专题汇报,尤其是对“一补”预算调整和资金调度等,要根据地方实际情况提出合理建议,当年新增教育经费,必须按照中发[**]1号文件规定,重点落实“一补”政策,该调整结构的调整结构、该纳入资助范围的要纳入范围,确保政策落实不走样。

对财政、教育部门较难协调的环节,要请市委、市政府出面帮助协调解决。

在此想给大家特别通报的是,省里拿的8080万元免杂费资金是在省教育厅的教育事业费已大大高于经常性财政收入5个百分点之外另拿的钱,再加上这笔钱,省财政今年用于教育的投入将比上年增长25%以上。

(二)健全机构,精心组织。

从目前看,“两免一补”政策的落实不仅时间紧,而且涉及与原有政策的衔接配套,情况复杂,任务艰巨。

为确保政策落到实处,财政厅、教育厅已组成日常办事机构,具体负责对全省“两免一补”工作的部署指导和督促检查。

各市财政、教育部门也要在明晰责任的基础上,密切协作配合,成立专门的办事机构。

要健全完善工作责任制,财政、教育部门主要负责人要负总责。

(三)通力协作,密切配合。

各市财政、教育部门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全力以赴做好免费教科书发放、免杂费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的工作。

各县财政部门要加快资金审批、不得延误,教育部门要及时做好受助学生的评定和教科书的发放工作。

(四)加大宣传力度。

各市要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介,对“两免一补”政策及工作进展情况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要让社会各界特别是贫困学生家庭都能够全面准确地了解这项政策的意义和内容,充分利用舆论监督,切实把党和政府的关怀落实到家庭贫困的中小学生身上。

四、进一步加强对“两免一补”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加强监督检查,是严格依法理财、推进民主理财的重要的手段。

各级财政部门要严格按照《山西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行“两免一补”政策实施方案》的要求,对“两免一补”资金实行分项、分级管理,并按照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进行拨付。

要建立健全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机制,切实加强资金管理,不能以拨代管,要严格按照省财政厅、省教育厅下达的免杂费专项资金确定的学生人数和补助金额拨付资金,不得随意更改用途,不得以缩减补助标准来扩大补助范围。

各市财政、教育部门要加强“两免一补”操作程序、资金管理等环节的监督检查,真正使这项政策落到实处。

县级教育部门在确定“两免一补”受助学生时,必须由学校在校内醒目地方张榜公示7天,以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

同时,要建立奖惩机制,保证“两免一补”政策的贯彻落实,对于经费使用不当、弄虚作假、挪用资金和拒不落实寄宿生补助费的,一经发现,严肃查处,同时,通过新闻媒体在全省公布。

同志们,实施“两免一补”政策,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影响深远,各级财政、教育部门要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统一思想,真抓实干,把各项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确保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贫困学生都能得到资助,为促进我省农村教育事业发展、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