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覆盖无线网络建设指导意见试行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356439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96.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速铁路覆盖无线网络建设指导意见试行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速铁路覆盖无线网络建设指导意见试行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速铁路覆盖无线网络建设指导意见试行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速铁路覆盖无线网络建设指导意见试行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速铁路覆盖无线网络建设指导意见试行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速铁路覆盖无线网络建设指导意见试行Word下载.docx

《高速铁路覆盖无线网络建设指导意见试行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速铁路覆盖无线网络建设指导意见试行Word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速铁路覆盖无线网络建设指导意见试行Word下载.docx

4、覆盖策略

高铁线路场景可分为地面铁路、隧道、桥梁等。

各类场景均应根据覆盖指标要求,进行链路预算确定覆盖站距,因地制宜选择覆盖质量高、可操作性强、建设成本低的覆盖方式。

若覆盖高铁基站兼顾覆盖铁路沿线周边区域,则需结合地理区域(城区、郊区、农村等)特点,合理确定站点建设方案。

4.1地面高铁覆盖

地面高铁(含地面高架桥)覆盖方式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地形、地物的影响,一般考虑原则如下:

(1)根据各自覆盖指标要求,分别进行2G和3G链路预算。

依据链路预算结果,确定最小站距要求。

对于平原开阔地形,高铁覆盖GSM网基站覆盖半径宜控制在1.2-1.6公里,根据两基站间需要设置的切换区域大小来确定站间距;

对于山区、丘陵,以满足覆盖要求为准,站间距没有严格规定;

应特别注重站址的选择,宜选择在地势高、能够直视铁路的位置;

对于城区站间距建议为0.6-1.0Km,尽量利用现有网络基站覆盖城区段铁路。

WCDMA网站间距要求一般大于GSM网,若考虑2G/3G网共建,则满足G网覆盖的站距也能满足W网的覆盖要求。

(参见附件3)

(2)郊区尽量使基站和铁路垂直距离在50米到200米之间,城区尽量使基站和铁路垂直距离在50米到100米之间,降低多普勒频移和车体穿透损耗的影响。

(3)对于直线轨道,相邻站点宜交错分布于铁路的两侧,形成“之”字型布局,有助于改善切换区域,有利于车厢内两侧信号质量的均衡。

(4)对于铁路弯道,站址宜设置在弯道的内侧,可提高入射角,保证覆盖的均衡性。

(5)天线挂高设置应考虑铁轨高度,天线挂高需高出轨面15米以上。

应保证天线与轨面视通。

(6)当站点与铁路沿线的垂直距离在100米以内时宜采用窄波束高增益天线,如33度21dBi天线;

当站点与铁路沿线的垂直距离大于100米时宜采用65度波束天线,天线增益建议为18dBi,在城区站距较近条件下,天线增益建议为16dBi。

(7)在郊区宜采用单极化双天线,在城区宜采用双极化单天线,实现接收分集。

(8)可设置两小区或单小区+功分器,实现单站点两方向覆盖。

(9)基站类型选择建议:

大型车站可采用宏站+室内分布系统、其它站点可采用分布式基站、独立RRU、光纤直放站等。

(10)利旧站点可分裂出独立小区专门用于高铁的覆盖。

(11)必要时可采用各种覆盖增强技术改善覆盖效果,例如高功率载频、塔放、四天线分集接收等。

4.2隧道覆盖

对于长度在200m以下的隧道,宜采用在隧道口设置基站/RRU,天线对准隧道口向内发射的方式。

切换带不可设在隧道内,避免火车出入隧道影响切换信号。

对于长度在200m-500m的隧道,宜采用RRU或光纤直放站+泄露电缆的覆盖方式。

泄露电缆可布设于隧道侧壁上,高度应与列车窗口等高,建议距离轨面1.8m。

对于长度在500m以上的隧道,宜采用RRU或光纤直放站+泄露电缆的覆盖方式。

切换带可设在隧道内部。

根据常用的泄露电缆参数和链路预算结果,通过泄露电缆2G/3G信号一般可覆盖500m。

建议每公里设置一个RRU/光纤直放站,分两个方向接入泄露电缆。

4.3桥梁覆盖

对于长度在2公里以内的桥梁,可选择在两端桥头附近建设站点,天线设置位置应可视通桥梁。

对于跨越大江大河、跨度较长的桥梁,长度达几公里,由于桥体中间及桥外无法设置基站,可利用桥上的电杆架空安装泄露电缆。

一般建议每公里设置一个RRU/光纤直放站,分两个方向接入泄露电缆。

4.4配套建设要求

(1)尽量充分利用现有局、站点资源;

(2)新建站点尽量利用高大建筑物、地形条件,降低铁塔等配套设施建设需求,节省投资;

(3)对于BBU设备,应尽量安装在现有基站机房内;

(4)对于独立RRU、光纤直放站等,可采用室外型设备,不建设机房。

若采用级联方式,如果其中1个站点因为断电出现问题,将会造成连续多个站点中断,因此要求每个站点配置室外型一体化电源,要求直流供电,后备电池4~6小时,需采取防盗安全措施。

5、容量策略

(1)高速铁路沿线要考虑语音和数据业务需求。

WCDMA网要能够满足移动用户的中、高速率接入;

若同步建设GSM网,则须采用GPRS/EDGE技术,满足GSM用户数据业务需求。

(2)容量配置要满足近期业务需求,同时具备扩容至满足中远期容量发展要求的能力。

(3)若覆盖高铁小区兼做铁路沿线周边区域覆盖,则不仅要解决高铁业务需求,同时还需兼顾解决周边区域容量需求;

若仅做高铁专项覆盖使用,则可根据高速铁路线路上承载的特定用户的用户模型配置小区容量。

(4)高铁业务需求可根据列车容纳人数、联通市场占有率、单用户业务模型估算基站配置;

在投资允许的情况下,可考虑列车交会时的峰值容量需求。

(5)移动数据业务需求需重点考虑,WCDMA单小区至少配置10个HSDPA码字,GSM网单小区至少配置2个静态PDCH信道。

6、切换策略

1)若覆盖高铁小区兼做铁路沿线周边区域覆盖,则应与大网周边基站设置邻区及切换关系;

若仅做覆盖高铁使用,则与周边基站可不设置切换关系,不吸收周边区域话务,仅在覆盖高铁小区间设置切换关系,有利于采用快速切换算法。

2)相邻小区间设置足够的重叠覆盖区域,以满足终端在高速移动过程中,对切换时间的要求;

考虑到小区间的双向切换,重叠覆盖距离应为切换距离的2倍以上。

3)可采用小区合并、独立RRU级联、光纤直放站级联等技术,减少小区数量,从而减少小区切换次数。

4)对于跨省、跨本地网的边界小区,应设置切换关系。

边界双方分公司应协调考虑切换位置和重叠覆盖范围;

对于WCDMA网络,如有条件设置软切换方式的,应尽量考虑设置成软切换方式;

若不具备软切换条件的,应根据实际情况选取合理的切换算法,通过网络优化改善切换质量。

附件1:

车体穿透损耗

高速铁路列车采用密闭箱体设计,车体对无线信号的穿透损耗较高,下表列举了国内几种高速铁路新型列车的车体穿透损耗值:

附表1各车型穿透损耗参考值

车型\频段

列车材质

900MHz损耗值(dB)

2GHz损耗值(dB)

普通列车

铁质

15

14

CRH1(庞巴迪列车)

不锈钢

24

22

CRH3(京津城际)

铝合金车体

20

CRH5(阿尔斯通)

中空铝合金车体

注:

以上数据供参考,实际数据与入射角、多径信号等多种因素有关。

目前国内高速列车包括以上3种车型。

不同车型的火车车厢穿透损耗差异很大,全封闭的新型列车比普通列车穿透损耗大5~10dB。

高铁覆盖链路预算的取值应按未来可能采用的车体类型的损耗考虑,以满足、兼容对全系列高速列车的覆盖要求。

附件2:

相邻基站重叠切换区域测算

2.1WCDMA系统重叠切换时间测算

WCDMA系统有两种状态的切换:

通话和起呼。

(1)通话状态的终端切换

附图2.1.1通话状态下的切换示意

当T=0时,UE进入重叠覆盖区

当T=Ta时,UE满足触发测量报告(E1a)

Ta受到UE测量时间和系统测量报告触发参数的影响

当T=Tb时,UE完成切换流程

UE通过重叠区域的时间:

T=Ta+Tb

●Ta受小区切换参数影响,需在实际中测定,其中至少包括UE测量时间,约为200ms;

●Tb为切换流程需要时间,典型值为500ms;

故,T=200+500=700ms(不考虑刚进入切换区到满足切换设置的测量时间,85%的情况下)

(2)起呼状态的终端切换

附图通话状态下的切换示意

当T=0时,PSC1=PSC2;

当T=T0时,UE在发生小区重选前得到系统允许的接入请求,发送RRC建立请求消息;

此时满足小区重选条件,空闲状态会发生服务小区重选PSC1->

PSC2,T0受小区重选参数影响;

当T=T1时,RRC建立完成,UE进入DCH状态;

如果系统支持RRC建立直接进入软切换,则没有T2和T3时延;

当T=T2时,UE上报测量报告;

T2受到UE测量时间和系统参数的影响;

当T=T3时,UE完成切换;

T3包括从MRM到ActiveSetUpdate(ASU)到ASUcomplete(ASC)总时延;

T=2*(T0+T1+T2+T3)

●T0受小区重选参数影响,需在实际中测定;

●T1为RRC建立时延,典型值为小于500ms;

●T2为UE触发测量报告时间=UE测量时间+FC+系统参数TimetoTrigger;

UE测量时间约为200ms,设FC=0(没有L3Filter),TTT=0

FC=FilterCoefficient,系统一般配置FC=0,没有L3Filte或fc2(289ms)、fc3(458ms)

●T3=Timeof(ASUC–ASU)+Timeof(ASU-lastMRM);

以往测试显示,85%的切换要T3=500ms

故:

T=2*(500+200+500)=2400ms(不考虑T0时间,85%的情况下)

考虑到切换的可靠性,各厂家设备参数的异同性,及基站设置周边的传播环境,重叠覆盖距离和切换参数的设置要实测研究。

2.2GSM系统重叠切换时间测算

GSM系统中,小区重选与小区切换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完成接续工作。

其中小区重选规则中,当手机测量到邻小区C2高于服务小区C2值且维持5秒钟,手机将发起小区重选,若在跨位置区处,则邻小区C2必须高于服务小区C2与小区重选滞后值之和且维持5秒钟,手机发起小区重选和位置更新。

附图2.2.1小区重选和切换区域示意图

假定重叠区域覆盖是均匀的,在上图中,点A、C(红色区域内)和点B、D(蓝色区域内)分别是两个小区的边界,E点为两小区RxLev等值点。

BC段为两小区重叠覆盖距离。

取小区重选与小区切换较长的时间(5秒钟)作为计算基础,若列车由小区1行驶至小区2,则列车在EC段之内必须完成小区重选或小区切换,因此重叠覆盖距离BC段的列车行驶时间为10秒钟,工程设计中可按10~12秒考虑。

2.2WCDMA/GSM系统重叠切换区域测算

由以上分析可知:

附表2.1列车运营速度与重叠区域对应表

序号

车速

(公里/小时)

(米/秒)

重叠覆盖区域(米)

WCDMA

(2.4秒)

GSM

(10秒)

(12秒)

1

180

50

120

500

600

2

200

56

133

556

667

3

250

69

167

694

833

4

300

83

1000

5

330

92

220

917

1100

6

350

97

233

972

1167

7

380

106

253

1056

1267

若某条铁路上运营的列车速度为330公里/小时,根据列车运营及最高速度取定建议设计的小区重叠距离如下表所示,具体铁路还需要参考实际运营速率进行计算。

附表2.2小区重叠区域设置

区域

系统

市区内

市区外

(250KM/h)

运营速率

最大速率

(330KM/h)

(380KM/h)

最小重叠距离(米)

WCDMA(2.4秒)

GSM(10秒)

700

920

建议设计的重叠距离(米)

WCDMA(3秒)

210

280

320

GSM(12秒)

840

1270

附件3:

链路预算分析

3.1WCDMA系统链路预算

WCDMA的链路预算与频率、带宽、数据速率、发射功率、天线增益、干扰储备、穿透损耗、天线挂高等参数有关。

下表给出了WCDMA系统链路预算各参数取值,供参考。

附表3.1WCDMA系统链路预算

系统参数

频率

MHz

1950

扩频带宽

3.84

Boltzman常数(K)

W/(Hz*K)

1.38E-23

室温(T)

K

290

热噪声

dBm

-108.1

数据速率

kbps

64

处理增益(dB)

dB

17.80

移动台发射机

移动台天线平均高度

m

最大移动台发射机功率

W

0.125

21

移动台发射机天线增益

dBi

总共移动台发射机EIRP

21.0

基站接收机

基站接收机噪音系数

基站接收机(Eb/No)

3.7

基站接收机灵敏度

-118.20

基站接收机天线增益

基站接收机馈线和接头损耗

塔顶放大器增益(无塔放为0)

基站接收EIAP

-136.20

最大路径损耗

157.20

各种储备

小区负载

30.00%

干扰储备(由于小区负载)

1.5

快衰落储备

人体损耗

通信概率(室外)

90%

对数正态衰落标准偏差(室外)

对数正态衰落储备(室外)

4.05

软切换增益

通信概率(室内)

对数正态衰落标准偏差(室内)

对数正态衰落储备(室内)

4.18

总储备(室外)

6.6

允许路径损耗(室外)

150.60

总储备(室内)

6.73

25

允许路径损耗(室内)

125.47

3.2GSM系统链路预算

GSM链路预算与频率、发射功率、天线增益、干扰储备、穿透损耗、天线挂高等参数有关。

下表给出了GSM系统链路预算各参数取值,供参考。

附表3.2GSM系统链路预算

项目

单位

取值

备注

基站参数

(1)基站发信功率

46.5

45w

(2)馈线与接头损耗

(3)基站天线增益

(4)双极化天线极化损耗

如果是双极化天线,取1;

否则,取0。

(5)基站发信EIRP

63.5

移动台参数

(1)移动台接收灵敏度

-102

(2)瑞利衰落预量

一般情况取值为3

(3)干扰恶化量

一般情况取值为2

(4)人体损耗

(5)移动台接收机要求的

输入电平

-94

环境参数

(1)慢衰落储备

8

与覆盖区域可通率及

室内外位置有关系

(2)穿透损耗

(3)实现相关覆盖所需要的

设计电平

-61

下行链路最大传输损耗

124.5

3.3覆盖半径测算

由以上分析,WCDMA和GSM基站覆盖半径计算如下:

附表3.3WCDMA天线挂高对应覆盖半径(CS64)

项目

天线挂高15米

天线挂高25米

天线挂高35米

天线挂高45米

32度21dBi双极化天线

(1)使用频率f

(2)基站天线高度hb

35

45

(3)手机高度hm

(4)最大允许路径损耗L

125.5

(a)最大基站覆盖半径

785

947

1081

1198

附表3.4GSM天线挂高对应覆盖半径(宏基站45W)

960

719

864

984

1089

实际建站中要考虑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基站共建共享情况,同时若WCDMA和GSM系统均覆盖,还要考虑两系统间站址共建问题,因此,需在技术合理的前提下,综合确定高铁覆盖基站距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