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复习参考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356103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60.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绘复习参考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测绘复习参考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测绘复习参考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测绘复习参考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测绘复习参考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测绘复习参考Word下载.docx

《测绘复习参考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绘复习参考Word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测绘复习参考Word下载.docx

它是大量具有相同特征的数据集的有序集合,它需要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管理,需要有数据查询与浏览的界面。

同时要考虑多用户访问的安全机制问题。

它遵循数据库的模式,具有物理模型、逻辑模型和概念模型,但是不能直接采用通用数据库的关系模型。

11、空间数据库管理模式:

纯对象型、文件-关系型、全关系型、对象-关系型。

12、尺度:

在概念上是指研究者选择观察(测)世界的窗口。

地理尺度、操作尺度、比例尺、分辨率。

13、地理尺度(观测尺度):

研究的区域大小或空间范围。

空间分辨率:

能详细区分空间两点的最小单元尺寸或间距。

操作尺度:

对空间数据进行处理时应采用的最佳尺度。

比例尺:

14、空间索引类型:

实体范围(外接矩形)索引、格网索引、四叉树空间索引、R树与R+树空间索引、CELL空间索引、BSP树空间索引。

15、空间数据质量:

空间数据在表达空间位置、属性和时间特征时所能达到的准确性、一致性、完整性以及三者统一的程度。

16、空间数据质量的控制:

传统的手工方法、元数据方法、地理相关法。

17、集成指的是一种有机的结合、在线的连接、实时的处理和系统的整体性。

18、“3S”集成:

是GPS、RS、GIS的结合应用,三者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大脑、两只眼睛”的框架,RS和GPS向GIS提供或更新区域信息,GIS进行相应的空间分析,RS是GIS的地理数据源,可以为GIS动态地提供更新数据,GIS为RS提供空间数据管理、辅助信息和分析手段,GPS为GIS提供定位信息,GIS为GPS提供定位查询、专题信息。

19、DTM的空间内插方法:

(1)整体拟合法

(2)局部拟合法:

加权平均内插法、移动内插法、样条函数法、线性内插法、双线性内插法(3)

20、可视化是指对人脑印象构造过程的一种仿真,用以支持用户的判断和理解。

空间信息可视化:

利用地图学、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将复杂的科学现象和自然景观及一些抽象概念图形化的过程。

交互性,动态性,多维性。

21、虚拟现实:

空间信息可视化的新方式,是对现实或虚幻现实的仿真模拟,通过人与计算机进行交互操作,产生和现实世界相同的反馈信息,使人们得到置身于真实世界中的感觉。

交互性(Interactivity),想象性(Imagination),沉浸感(Immersion)称为“3I”特性。

22、GIS工程建设阶段:

⒈前期工程⑴工程调研⑵可行性研究和项目开发计划⑶需求分析

⒉设计工程⑴总体设计⑵数据库设计⑶应用模型设计⑷详细设计

⒊数据工程⑴数据预处理⑵数据采集⑶数据处理⑷数据集成

⒋工程实施⑴程序编制⑵测试⑶试运行

⒌维护工程⑴数据库维护⑵软件维护和硬件维护

23、GIS标准化:

意义和作用促进空间数据的使用和交换、促进地理信息共享、推动GIS产业化和社会化。

内容:

地理信息内容和层次,地理信息的分类与编码,地理信息的记录格式与转换,地理信息规范与标准的制定。

24、组件式GIS:

基于组件技术开发的GIS系统。

特点:

可以实现应用分析模型与GIS之间高效无缝的系统集成。

无需专门的GIS语言,二次开发简捷。

采用基础组件—高级通用组件—专业性组件的构建方式,便于用户选择,价格便宜,成本低。

有利于GIS技术的大众化、社会化。

GIS功能强大,便于扩充。

可用于WebGIS、OpenGIS的实现。

25、GIS与测绘学:

测绘学科中的大地测量、工程测量、矿山测量、地籍测量、航空摄影测量和遥感技术为GIS中的空间实体提供各种不同比例尺和精度的定位数据;

电子速测仪、GPS、摄影测量工作站、RS等可直接快速和自动地获取空间目标的数字信息,为GIS提供丰富和更为实时的信息源,并促使GIS向更高层次发展。

GIS的发展要求测绘能及时快速直接地提供数字形式的数据,这样就促使常规的测量仪器向数字化测量仪器发展,导致了数字化测绘生产体系的建立。

26、数字地球:

(1)对真实地球及其相关现象的统一的数字化的认识,以英特网为基础,以空间数据为依托,以虚拟现实技术为特征,具有三维界面和多种分辨率浏览器的面向公众开放的系统。

(2)核心思想:

用数字化手段统一处理地球问题,最大限度利用信息资源。

(3)理解:

A、用户角度:

信息服务系统B、信息技术:

指数字化的三维显示三维地球C、实施:

政府、企业、学术界共同协作参加,需要全社会的关心支持

(4)“3S”与数字地球都是用数字化手段,“3S”是地球空间信息科学最基本的技术,地球信息科学又是数字地球的核心。

工程测量复习参考

选择题部分

1、工程运营管理阶段测绘的主要任务是:

B

A:

勘察测量B:

变形测量C:

施工测量D:

验收测量

2、在利用国家控制点进行导线检核时,要考虑所用的控制点是否在同一个高斯投影带内,若不在同一投影带内则应进行(B)。

投影计算B:

换带计算C:

平移D:

旋转

3、地形图可以进行修测,但修测的面积超过原图总面积(A),应重新进行测绘。

1/5B:

1/3C:

1/2D:

1/4

4、地下管线探查应在充分搜集和分析已有资料的基础上,采用(B)的方法进行.

开挖查看B:

实地调查与仪器探查相结合C:

仪器探查D:

实地调查

5、建筑物施工控制网的坐标轴,一般( 

与国家坐标系一致B:

任意选取C:

与工程设计的主副轴线一致D:

与地方坐标系一致

6、不同坐标系的三维转换模型很多,常用的有(AC)

布尔沙模型B:

高斯模型C:

莫洛坚斯基模型D:

墨卡托模型

7、工程施工建设阶段的测量工作主要分为:

AB

施工测量B:

监理测量C:

勘察测量D:

8、工程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一般为:

ABCD

分级布网,逐级控制B:

要有足够的精度和可靠性C:

要有足够的点位密度D:

要有统一的规格

9、建设工程规划监督测量包括(ABC)

放线测量B:

验线测量C:

验收测量D:

勘察测量

10、曲线测设的方法有多种,常见的有(ABCD)

极坐标法B:

坐标法C:

偏角法D:

切线支距法

11、线路竣工测量的内容包括:

ABC

中线测量B:

高程测量C:

横断面测量D:

剖面测量

12、洞内平面控制测量常采用的方法:

中线B:

导线C:

腰线D:

GPS测量

13、常用的坡脚线放样方法有:

套绘断面法B:

平行线法C:

极坐标法D:

支距法

14、变形监测网点一般分为(ABC)

基准点B:

工作基点C:

变形观测点D:

临时点

15、地面形变测量采用的主要方法有:

水准测量B:

GPSC:

InSARD:

摄影测量

16、将其球面依据某种条件展开成平面的方法,也就是将地球表面上的点、线、面投影到平面的方法,称为(B)。

投影变形B:

地图投影C:

物理变化D:

几何变形

17、空间点位放样通常采用全站仪(A)

平行法C:

直角转弯法D:

18、对于未设竖井和斜井的隧道,设总的横向贯通误差的限差为200mm,按等影响假设原则,地面控制测量所引起的横向贯通中误差的允许值为(A)

71mmB:

142mmC:

58mmD:

116mm

19、测图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大于1:

5000比例尺测图采用(A)度带投影。

1.5B:

3C:

6D:

2.5

20、当比例尺大于( 

B)万时,而制图资料、电子海图和定位系统二者坐标系不一致时,在制图生产与海图使用两个环节上均应进行坐标改算。

1:

25B:

100C:

200D:

1000

21、数字线划地图的制作方法主要有:

航空摄影测量法B:

航天遥感测量法C:

地形图扫描矢量化法D:

数字线划图缩编法

理论部分

1.典型的工程类型:

市政工程、工业建设、民用建设、交通水利、地下工程。

2.工程测量的定义:

研究各种工程在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运营管理阶段所进行的各种测量工作的学科。

3.测绘学的二级学科:

大地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工程测量,地图制图与不动产测绘。

4.工程测量的内容:

规划设计:

地形图测绘,纵横断面,辅助测量。

施工阶段:

施工控制网建立,放样。

运营阶段:

变形监测。

5.工程测量学研究服务的对象是:

建筑工程和机械设备。

6.工业勘测设计阶段测量工作:

提供各种比例尺地形图。

7.线路勘测设计阶段:

初测:

选线,基本控制测量,地形图测绘。

定测:

定线,平面控制,基本测量,中线测量,纵横断面测量,地形测量,工点图测量。

8.桥梁勘测设计阶段:

桥的中线,横纵断面,桥墩横断面,桥址范围内1:

500的地形图,钻孔的位置及高程。

9.施工监理的测量工作是对施工中测量数据进行审核和检查。

10.测量控制网:

1全球控制网;

2国家控制网;

3工程控制网。

11.工程控制网:

1按用途分:

测图控制网,施工控制网,变形监测网,安装网;

12作用:

提供统一的框架,提供位置基准,控制测量误差积累;

13工程控制网建网步骤:

a确定控制网等级b确定布网形式c确定测量仪器和操作规程d在图上选点构网,到实地踏勘e埋设标识标志f外业观测g内业数据处理h提交成果

14.测图平面控制网的作用:

控制测量误差的累积,保证图上内容精度均匀和相邻图符正确拼接。

特点1精度按比例尺大小确定;

2.网点密度视比例尺而定点的位置取决于地形条件;

3与国家控制网联测

15.测图平面控制网等级:

二三四等三角网,一二级小三角网,一二三级导线网。

16.施工平面控制网的特点:

1控制的范围较小,控制点密度大,精度要求高;

2.使用频繁;

3受施工干扰大;

4.控制网的坐标与施工坐标系;

5.投影面与工程的平均高程面一致;

6.有时分两级布网,次级网可能比首级网精度高。

17.变形监测网的坐标系和基准的选取原则:

变形体的范围较大且形状不规则是可选择已有的大地坐标系。

好处:

已知系统的规划和投影改正公式,另一方面监测网也可得到检查。

18.工程控制网的基准是通过网平差求解未知点坐标的给出的已知数据。

基准作用:

对网的位置、长度和方向进行约束,使网平差时有唯一解。

19.工程控制网基准分类:

1.约束网:

具有多余的已知数据;

2最小约束网:

只有必要的已知数据;

3.无约束网:

无必要已知数据。

消除秩亏变形的方法有:

平移,缩放,旋转。

20.归化改正指的是:

将地面的方向和变长划至参考椭球面的改正;

投影改正是指:

将参考椭球面上的方向和边长投影到高斯平面上的改正,与参考椭球和中央经线有关。

21.距离测量改正有:

加乘常数改正,气象改正,倾斜改正。

1.地形图上断面的绘制:

先在毫米方格网上画出两条相互垂直的轴线,以横Ad表示距离,以纵轴AH表示高程,然后在地形图上量取A点至各交点和a,b的距离,并把它们分别转绘至横轴上,以相应的搞作为纵坐标,得到各交点在断面上的位置,连接这些点记得到断面图。

2.计算土石方量的方法:

实测方格网和断面线法,利用地形图内插方格网或断面,测绘内容的取舍。

3.测绘资料满足规划设计的需要的质量标准:

1地形图精度;

2.比例尺合理选择;

3.测绘内容的取舍。

4.工程竣工图施测精度是以解析数据为依据进行计算。

3.高速铁路平面控制测量

CPI作用:

沿线基准,基础测量为CPII,CPIII提供原始数据;

CPII作用:

为勘测(线下路基工程),为施工提供基础。

控制网应符合到CPI上,利用固定数据平差,采用边连式,大地四边形。

CPIII作用:

用于铺设轨道,多用于设导线,附和到临近CPI,CPII上。

5.建筑方格网的建立:

1.建筑方格网的部署和主轴线的选择;

2施工坐标计算,进行坐标换算,使坐标一致;

3.主轴线测设;

4.方格网测设。

第九章线状工程测量

线状工程测量内容有:

1.中线测量2.纵断面测量3.带状地形测量4.施工放样

铁路工程测量:

勘测阶段的测量工作:

初测:

1选点插旗2。

导线测量(坐标增量的两侧上)3.高程测量a基平测量(作为高程控制网)b中平测量(控制纵断面图)

定测;

1,中线测量a放线b中桩测设c中平测设2,纵断面图的测绘

施工测量:

a线路复测(内容转向角测量,直线转点测量曲线控制桩测量,水准测量b护桩设置c路基边坡放样

定线方法有a纸上定线b实地定线

横断面测量的目的a计算土方量b‘中线方向起伏情况。

方法有a方向架法b经纬仪法

直线测量的工作有:

a地形图测绘b中线测绘c纵断面绘图测量d施工测量e竣工测量

第十二章公民与民用建筑

布置厂区控制网的形式有:

建筑方格网,导线网,边角网,GPS网

测量控制网在布点和施测精度方面主要考虑满足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而施工控制网主要考虑系统工程之间连接建筑物施工精度

高程建筑施工测量有垂直度控制,各层面细部放样,倾斜度确定高程控制方法有a悬挂钢尺法和全站仪天顶测距法。

变形水利测量

水利工程测量的内容有a平面高程控制网测量b地形测量c纵横断面测量d定线和放样测量e变形观测

水利工程有设计阶段的测量工作有a设计阶段的控制测量b水库淹没边界测量c地质勘测测量b河道测量

案例分析题部分参阅相关网站

马克思主义原理基本概论复习参考

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首先,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其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

2.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地继承、吸收人类在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3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①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联系和发展的根本内容。

事物普遍联系的实质就是事物之间由多方面的对立统一构成的矛盾体系;

事物发展的实质就是新事物扬弃旧事物的过程,它体现着事物内部肯定方面与否定方面的对立统一的关系

②对立统一是唯物辩证法全部规律和范畴的实质。

所以,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理解唯物辩证法其它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③唯物辩证法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而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这一科学方法论最根本的内容,即矛盾分析的方法。

4.意识能动作用的具体表现

第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主观反映客观时,总是基于实践的需要带有一定的目的和主观倾向的。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人的意识能够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由现象达到本质.不仅能描绘眼前,而且能追溯过去,推测未来.是科学发展,创造发明的基础。

第三,意识活动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意识能动性不仅在于人从实践中形成正确思想,更重要地表现在于这些正确的思想理论为指导,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为现实。

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作用。

意识作为人的心理活动,一方面依赖于人体的生理过程,另一方面又能动地作用于人体的生理过程,起着心理调节作用。

5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在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中,逻辑证明可以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

6.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第一,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

(社会意识依赖于社会存在)

第二,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与规律。

7.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规律,就是上层建筑的变化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规律。

经济基础的状况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方向,决定上层建筑相应的调整或变革,不允许上层建筑长时期落后与或不适应自己的发展;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的表现:

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或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也必须取决于和服从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客观要求,而不允许上层建筑脱离经济基础的发展状况和水平。

8.社会形态更替特殊性的表现

1)处于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具有各自的特点

2)各个国家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所具有的典型意义不同

3)人类社会在较低的社会形态向较高的社会形态转变时,不同国家和民族所采取的过渡形式各有其特点

4)不同国家和民族社会形态转变时可根据特殊的历史条件而超越某一个或某几个社会形态

9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第一,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造成了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可能性空间。

第二,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也是一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

第三,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到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

10.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第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第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第三,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11.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首先,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

其次,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基本矛盾。

最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12.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联系的关系

物质技术基础不同,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与生产技术不变,或生产技术发展缓慢相适应的,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以生产技术的不断变革为条件的;

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以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为主,而在机器大生产出现后,逐渐以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为主。

13.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生产的全球化贸易的全球化金融的全球化企业经营的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后果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社会分工得以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可以在国际社会流动和优化配置,由此带来了巨大的分工利益,推动了世界生产力的发展。

但也会产生消极后果:

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

2)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

3)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原有的机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都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

4)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相互的依赖也越来越强,而有效的全球经济协调机制却没有建立起来,这使爆发全球经济危机的风险不断增大。

14.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1)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

(二)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15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①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②实行社会公有制和按需分配;

③经济的计划调节管理和商品经济的消失;

④阶级的消灭和国家自行消亡;

⑤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⑦全人类的彻底解放。

16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充分发展和向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

(二)当代资本主义的灭亡和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转变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三)正确理解“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关系

马哲样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哲学的(  B )

A.唯物主义思想B.辩证法思想C.可知论思想D.决定论思想

2.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C  )

A.广延性B.存在性C.物质性D.可知性

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  )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C.物质和时空的关系问题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4.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 D  )

A.联系的B.精神的C.发展的D.实践的

5.唯物辩证法有两个总特征,一个是普遍联系的观点,另一个是( B  )

A.质量互变的观点B.永恒发展的观点C.对立统一的观点D.辩证否定的观点

6.提示事物发展趋势和道路的规律是( A  )

A.否定之否定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C.对立统一规律D.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规律

7.在客观规律面前,人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  D )

A.人可以创造规律B.人可以消灭规律C.人可以改变规律D.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8.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C  )

A.唯物论的观点B.辩证法的观点C.实践的观点D.可知论的观点

9.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B  )

A.认识中内容和形式的关系B.认识中“源”和“流”的关系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D.实践和理论的关系

10.16世纪末,伽利略通过在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的降落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说法。

这件事说明( D  )

A.真理是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B.真理是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

11.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D  )

A.地理环境B.人口因素C.政治制度D.生产方式

12.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  C )

A.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B.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C.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D.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中职中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