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实践教学课程标准医学化学.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135200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9.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论+实践教学课程标准医学化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理论+实践教学课程标准医学化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理论+实践教学课程标准医学化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理论+实践教学课程标准医学化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理论+实践教学课程标准医学化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理论+实践教学课程标准医学化学.docx

《理论+实践教学课程标准医学化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论+实践教学课程标准医学化学.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理论+实践教学课程标准医学化学.docx

理论+实践教学课程标准医学化学

贵州亚泰职业学院

理论、实践教学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

医学化学

课程代码:

课程学时:

36学时

所属教研室:

医护学院

制定人:

审定人:

 

2013年10月日

《医学化学》课程教学标准

一、教学对象

本标准适用于高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教学使用。

二、学时

36学时

三、课程性质、任务和要求

性质:

《医用化学》是高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

任务:

使学生获得学习医学课程所必须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掌握化学知识在医学上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要求:

1.本课程的学习以学生学习文字教材的基本内容为重,系统全面的学习基础化学十一章的基本内容。

2.尽可能安排答疑时间,帮助学生讲解一些习题。

3.整个教学过程中,各教学点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学生书面作业3~4次,教师应该批改,对学生普遍出现的问题在公开场合予以纠正。

四、课程模块类型及课程属性

理论教学模块

1.化学中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溶液、电解质溶液以及胶体和乳状液相关的基本知识;

2.配位化合物相关的理论知识,了解脂类、糖类、含氮有机化合物以及杂环化合物和生物碱。

选用模块

1、有机化合物概述

2、立体异构

实验教学模块

1.缓冲溶液的配制及性质,水质

2.滴定分析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色谱法等分析方法的基本操作及对物质的含量测定方法。

五、教学目的要求和主要内容

(一)目的要求

1.了解化学课程的任务、化学和医学的关系。

2.熟悉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知识,基本掌握化学知识在医学上的应用。

3.学会化学的基本技能和操作方法。

4.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

本课程的实践性很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的培养。

(二)主要内容(理论)

第一章绪论

1、教学内容:

化学的研究对象、化学与医学的关系、医学化学课程的地位和作用、SI单位制和法定计量单位。

2.教学目的及要求:

1.了解医学化学课程的地位和作用;有益的学习方法;

2.熟悉化学与医学的关系;SI单位制和法定计量单位;

3.掌握化学研究对象。

3.教学重点:

1.掌握化学研究对象2.熟悉化学与医学的关系

4.教学难点:

1.熟悉SI单位制和法定计量单位

5.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

讲授、课堂答疑、PPT演示

第二章溶液

1、教学内容:

溶液组成标度的表示方法、渗透现象及渗透压、渗透压定律、渗透压在医学上的意义。

2.教学目的及要求:

1.了解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

2.熟悉渗透压与温度、浓度的关系;渗透压在医学上的意义;

3.掌握溶液组成标度的表示方法及其有关的计算;渗透现象产生条件;渗透压和渗透浓度的概念及其计算。

3.教学重点:

1.掌握溶液组成标度的表示方法及其有关的计算

2.掌握渗透现象产生条件

4.教学难点:

1.了解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

5.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

讲授、课堂答疑、PPT演示

第三章电解质溶液

1、教学内容:

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解离度和缓冲溶液、酸碱质子理论、缓冲溶液组成及缓冲作用原理、缓冲溶液的配制及缓冲溶液在医学上的意义。

2.教学目的及要求:

1.熟悉缓冲溶液的配制及缓冲溶液在医学上的意义;2.掌握酸碱质子理论、缓冲溶液组成及缓冲作用原理;3.掌握弱电解质解离平衡、解离度和缓冲溶液等概念。

3.教学重点:

1.掌握弱电解质解离平衡、解离度和缓冲溶液等概念2.掌握酸碱质子理论、缓冲溶液组成及缓冲作用原理

4.教学难点:

1.缓冲溶液的配制及缓冲溶液在医学上的意义

5.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

讲授、课堂答疑、练习

第四章胶体和乳状液

1、教学内容:

分散系的类型及主要特征、高分子溶液剂溶胶的保护作用、溶胶的性质

2.教学目的及要求:

1.了解分散系的分类及主要特征,高分子溶液特性及对溶胶的保护作用,固体和液体表面的吸附作用。

2.熟悉溶胶的光学、动力学性质,胶团的结构,乳状液和微乳液的形成、类型及其医学意义。

3.掌握溶胶的电学性质,溶胶的稳定性及聚沉作用,表面活性剂结构特征,乳化作用。

3.教学重点:

1.掌握溶胶的电学性质,溶胶的稳定性及聚沉作用,表面活性剂结构特征,乳化作用

4.教学难点:

1.了解分散系的分类及主要特征

2.了解高分子溶液特性及对溶胶的保护作用,

3.了解固体和液体表面的吸附作用。

5.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

讲授、课堂答疑、练习、PPT演示

第五章配位化合物

1、教学内容:

配合物、配位滴定原理、稳定常数、配位平衡、配合物在医学上意义

2.教学目的及要求:

1.了解配合物在医学上的意义;

2.熟悉稳定常数的意义,影响配位平衡的因素;

3.掌握配合物的概念、组成、结构特点和命名原则,配位滴定原理。

3.教学重点:

1.掌握配合物的概念、组成、结构特点和命名原则2.掌握配位滴定原理

4.教学难点:

1.了解配合物在医学上的意义

5.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

讲授、课堂答疑、练习、PPT演示

第六章有机化合物的概述

1、教学内容:

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的概念,碳原子的结构特征,杂化轨道理论,共价键类型,有机分子中的电子效应,有机物的特征、分类,共价键断裂方式及反应类型,次序规则和系统命名原则,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和排布规律。

2.教学目的及要求:

1.了解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和排布规律;

2.熟悉有机物的特征、分类,共价键断裂方式及反应类型,次序规则和系统命名原则。

3.掌握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的概念,碳原子的结构特征,杂化轨道理论,共价键类型,有机分子中的电子效应。

3.教学重点:

1.掌握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的概念,碳原子的结构特征2.掌握共价键类型,有机分子中的电子效应4.教学难点:

1.了解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和排布规律

5.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

讲授、课堂答疑、练习、PPT演示

第七章沉淀溶解平衡与沉淀滴定

1、教学内容:

含氧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命名及其化学性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含氧有机化合物。

2.教学目的及要求:

1.了解常见含氧有机化合物及他们在医药上应用;

2.熟悉含氧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3.掌握含氧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命名及其化学性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含氧有机化合物的鉴别方法。

3.教学重点:

1.掌握含氧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命名及其化学性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含氧有机化合物的鉴别方法。

4.教学难点:

1.了解常见含氧有机化合物及他们在医药上应用

5.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

讲授、课堂答疑、练习、PPT演示

第八章立体异构

1、教学内容:

顺反异构、偏振光、旋光仪

2.教学目的及要求:

1.了解偏振光的概念,旋光仪的结构,取代环己烷的优势构象;

2.掌握顺反异构的产生条件及顺反异构体的命名,手型碳原子或分子、对映异构体、外消旋体等概念,费歇尔投影式的书写方法,D\L构型标记法,分子结构域手性的关系,乙烷和环己烷的优势构象。

3.熟悉顺反异构体的性质,旋光性、旋光度、比旋光度、左旋体和右旋体等概念。

3.教学重点:

1.掌握顺反异构的产生条件及顺反异构体的命名2.掌握费歇尔投影式的书写方法

4.教学难点:

1.了解偏振光的概念

2.了解旋光仪的结构,取代环己烷的优势构象

5.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

讲授、课堂答疑、练习、PPT演示

第九章脂类

1、教学内容:

油皂、油脂、甾族化合物

2.教学目的及要求:

1.了解鞘磷脂、常见甾族化合物的结构和生理功能;

2.熟悉皂化值、碘值和酸值的意义,卵磷脂、脑磷脂的组成和结构;

3.掌握油脂的组成、结构、命名,油脂的理化性质,甾族化合物的基本结构。

3.教学重点:

1.掌握油脂的组成、结构、命名2.掌握油脂的理化性质3.掌握甾族化合物的基本结构

4.教学难点:

1.了解鞘磷脂、常见甾族化合物的结构和生理功能;

5.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

讲授、课堂答疑、练习、PPT演示

第十章糖类

1、教学内容:

单糖的结构、糖的概念及分类

2.教学目的及要求:

1.了解单糖D/L构型和α-型、β-型的意义,常见的单糖、二糖和多糖;

2.掌握单糖的开链结构、环状结构和化学性质;

3.熟悉糖的概念和分类,变旋光现象,二糖及多糖中的苷键类型。

3.教学重点:

1.掌握单糖的开链结构、环状结构和化学性质

4.教学难点:

1.了解单糖D/L构型和α-型、β-型的意义,常见的单糖、二糖和多糖

5.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

讲授、课堂答疑、练习、PPT演示

第十一章含氮有机化合物

1、教学内容:

胺和酰胺的结构、命名以及他们的化学性质;胺和酰胺的分类,尿素、巴比妥类药物;胺及其衍生物,亚硝酸盐的致癌作用。

2.教学目的及要求:

1.了解重要胺及其衍生物,亚硝酸盐的致癌作用;

2.熟悉胺和酰胺的分类,尿素、巴比妥类药物;

3.掌握胺和酰胺的结构、命名以及他们的化学性质。

3.教学重点:

1.掌握胺和酰胺的结构、命名以及他们的化学性质

4.教学难点:

1.了解重要胺及其衍生物2.了解亚硝酸盐的致癌作用

5.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

讲授、课堂答疑、练习、PPT演示

第十二章杂环化合物和生物碱

1、教学内容:

杂环化合物、生物碱

2.教学目的及要求:

1.了解常见的杂环化合物、生物碱类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2.掌握杂环化合物的概念、分类和命名,吡咯、吡啶的结构和性质;

3.熟悉嘧啶、嘌呤及其衍生物,生物碱的概念、一般性质。

3.教学重点:

1.掌握杂环化合物的概念、分类和命名

2.掌握吡咯、吡啶的结构和性质

4.教学难点:

1.了解常见的杂环化合物、生物碱类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5.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

讲授、课堂答疑、练习、PPT演示

3、实验项目

实验一缓冲溶液的配制及性质

实验二醇酚醛和酮的化学性质

实验三阿司匹林的制备

六、学时分配表:

序号

单元

课程内容

实验项目

理论

实验

总课时

1

第一章

绪论

1

0

1

2

第二章

溶液

4

0

4

3

第三章

电解质溶液

4

2

6

4

第四章

胶体和乳状液

4

0

4

5

第五章

配位化合物

4

0

4

6

第六章

有机化合物概述

2

0

2

7

第七章

含氧有机化合物

2

2

4

8

第八章

立体异构

2

0

2

9

第九章

脂类

2

0

2

10

第十章

糖类

2

0

2

11

第十一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

2

2

4

12

第十二章

杂环化合物和生物碱

1

0

1

合计

30

6

36

七、课程成绩考核方式及评分标准

1)考核方式:

笔试

2)记分法:

百分制

笔试考试成绩占该课总评成绩的70%;另外30%成绩以课堂表现情况和出勤情况进行评价,计算总评成绩。

八、教材及参考书目

(一)教材

陈常兴医学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二)参考书目

(1)徐春祥.医学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宋海.医学化学.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九、课程与考职业资格证书(执业资格证书)的关系

对学生考“护士资格证”有一定帮助

十、实施建议

(一)教学组织建议

课堂讲授和实验相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