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并购会计处理.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3492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并购会计处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企业并购会计处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企业并购会计处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企业并购会计处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企业并购会计处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企业并购会计处理.doc

《企业并购会计处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并购会计处理.doc(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企业并购会计处理.doc

甲、乙公司属非同一控制的两家公司,2006年12月31日,甲公司以3200000元银行存款购入了乙公司发行在外的全部股份,发生咨询费20000元,法律费30000元,股票登记费40000元。

两公司合并前的单独资产负债表和公允价值情况如下表所示:

                2006年12月31日                单位:

项目    

          甲公司    乙公司(账面价值)    乙公司(公允价值)

银行存款        250000      100000            100000

存货        1300000      450000            540000

固定资产(净值)7000000        2000000            2800000

无形资产(净值)500000              200000            210000

资产合计        9050000        2750000    

流动负债        1640000        410000        410000

长期应付款        3500000        640000        540000

负债合计        5140000        1050000      

股本        2000000        810000        

资本公积        800000        600000    

盈余公积        110000        150000    

未分配利润        1000000        140000    

股东权益合计  3910000        1700000    

权益合计        9050000        2750000    

二、要求

1.为甲公司编制企业合并的会计分录。

2.为编制合并日的合并资产负债表,编制相关的抵销和调整分录。

解答:

长期股权投资入账价值=320+2+3+4=329

  借:

长期股权投资 329

    贷:

银行存款 329

  被合并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275+(280-200)+(21-20)+(54-64)=346,合并报表的时候确认营业外收入=346-329=17

举例说明:

企业合并报表的抵消分录

一、无条件抵消分录

  母子公司合并报表,不论它们之间有否内部交易,首先应当无条件地编制以下三项抵消分录:

  1、把母公司对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按权益法进行调整(只调整到合并报表,为后面的两项合并抵消分录打下基础。

合并会计报表中的母公司数据仍按成本法列报)

  借:

长期投权投资-损益调整(子公司在被母公司投资控股后实现的未分配利润和盈余公积增加数×母公司持股份额)

  贷:

投资收益(母公司本期对子公司的投资收益,=子公司本期净利润×母公司持股份额)

  年初未分配利润(母公司以前年度对子公司的投资收益)

  借:

长期股权投资-股权投资差额(子公司在被母公司投资控股后资本公积的增加累计数)

  贷:

资本公积

  2、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权益性投资项目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项目相抵消(外币报表折算差额不抵消,直接汇总):

  借:

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子公司报表数)

  商誉(母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大于享有子公司的所有者权益的金额,按新准则,只有正商誉,没有负商誉)

  贷:

长期股权投资(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投资额)

  少数股东权益(子公司其它股东享有的净资产份额,=子公司净资产×其它股东的股权份额)

  3、母公司和其它少数股东本期对子公司的投资收益、子公司期初未分配利润与子公司本期利润分配项目和期末未分配利润相抵消:

  借:

投资收益(母公司本期对子公司的投资收益,=子公司本期净利润×母公司占有的股权份额)

  少数股东本期收益(其它股东本期对子公司的投资收益,=子公司本期净利润×其它股东占有的股权份额)

  期初末分配利润 (子公司利润分配表中的年初末分配利润金额)

  贷:

提取盈余公积(子公司利润分配表中的项目金额)

  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子公司利润分配表中的项目金额)

  未分配利润(子公司的期末未分配利润金额)

  特别说明:

  1.上述抵消分录中,“未分配利润”科目的借、贷方金额必须相等,否则报表将不平。

子公司被抵消的盈余公积不再恢复。

  2.合并完成后,母公司数和合并数中的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数相等。

未分配利润不等,差额为子公司的未分配利润数。

  二、有条件抵消分录

  对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之间发生的内部交易,应当抵消。

抵消时应注意对重要性原则的运用。

一般情况下,对重要的内部交易,应当抵消,对不重要的可不抵消。

抵消分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母公司对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的债权债务项目

  

(1)借:

应付账款

  贷:

应收账款

  

(2)借:

预收账款

  贷:

预付账款

  (3)借:

应付票据

  贷:

应收票据

  (4)借:

应付债券

  贷:

长期债权投资

  2、母子公司内部相互持有对方债券或提供借款等形成的利息收入和利息支出的抵消:

  借:

投资收益

  贷:

财务费用、在建工程等

  3、内部应收账款已提坏账准备的抵消:

(1)“坏账准备”本期余额与上期余额相等,则:

  借:

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已提取的坏账准备金额)

  贷:

期初未分配利润(抵消坏账准备形成的利益全部系上期形成,应调整期初未分配利润)

(2)“坏账准备”本期余额大于上期余额,则:

  借:

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已提取的坏账准备金额)

  贷:

期初未分配利润(上期末坏账准备的余额)

  管理费用(本期提取的坏账准备金额)

  (3)“坏账准备”本期余额小于上期余额,则:

  借:

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已提取的坏账准备金额)

  管理费用(本期坏账准备余额小于上期末余额的金额)

  贷:

期初未分配利润(上期末坏账准备的金额)

  (4)“坏账准备”全部由本期形成,则:

  借:

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已提取的坏账准备金额)

  贷:

管理费用

  4、内部消售收入及存货中未实现消售利润(假定毛利率为20%)的抵消:

  

(1)本期内部购进1000元已全部售出集团外,则:

  借:

主营业务收入1000(内部消售方)

  贷:

主营业务成本1000(内部购进方)

  

(2)本期内部购进1000元全部未售出,则:

  借:

主营业务收入1000(内部消售方)

  贷:

主营业务成本800(内部消售方)

  存货200(内部购进方,集团未实现利润)

  (3)本期内部购进1000元,售出集团外600元,有400元未售出,则:

  借:

主营业务收入1000(内部消售方)

  贷:

主营业务成本600(内部购进方,已售出部分)

  主营业务成本320(内部消售方,未售出集团的存货成本,400×80%)

  存货     80(内部购进方,集团未实现利润,400×20%)

  (4)期初内部购进存货未实现内部消售利润的抵消:

  A、期初内部购进库存1000元,本期全部实现消售,则:

  借:

期初未分配利润200(内部消售方上期消售利润实际在本期才实现,因此应冲减上期利润)

  贷:

主营业务成本200(上期消售利润到本期才实现,因此在本期反映利润)

  B、期初内部购进库存1000元,本期全部未消售,则:

  借:

期初未分配利润200

  贷:

存货200

  C、期初内部购进库存1000元,本期消售800元,有200元未消售,则:

  借:

期初未分配利润200

  贷:

主营业务成本160

  存货40

  5、内部固定资产交易的处理:

  

(1)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在集团内部变卖,则:

  借:

营业外收入(卖出方,只抵消实现的利润)

  贷:

固定资产原价(买入方,只抵消实现的利润)

  

(2)生产的产品在集团内消售作固定资产使用

  例:

内部消售固定资产一件,成本700元,消价1000元,使用期限5年,无残值。

  A、购买当年,抵消收入、成本和未实现的内部消售利润:

  借:

主营业务收入1000(消售方)

  贷:

主营业务成本700(消售方)

  固定资产原价300(集团未实现消售利润)

  同时,抵消当年多提的折旧。

为方便阐述,假定当年按12个月提取折旧,则多提60元。

  借:

累计折旧60

  贷:

管理费用、主营业务成本(制造费用)等60

  B、以后年间的处理:

  第二年:

  借:

期初未分配利润300

  贷:

固定资产原价300

  借:

累计折旧120

贷:

管理费用、主营业务成本(制造费用)等60

  期初未分配利润60

  第三年:

  借:

期初未分配利润300

  贷:

固定资产原价300

  借:

累计折旧180

  贷:

管理费用、主营业务成本(制造费用)等60

  期初未分配利润120

  第四年:

  借:

期初未分配利润300

  贷:

固定资产原价300

  借:

累计折旧240

  贷:

管理费用、主营业务成本(制造费用)等60

  期初未分配利润180

  第五年:

  如果清理报废(期满报废),固定资产已不存在,会计报表上已无该项资产的原值和累计折旧。

但本期仍多提折旧60元,应冲消。

  借:

期初未分配利润60

  贷:

管理费用、主营业务成本(制造费用)等60

  如果超期使用,则:

  借:

期初未分配利润300

  贷:

固定资产原价300

  借:

累计折旧300

  贷:

管理费用、主营业务成本(制造费用)等60

  期初未分配利润240

  第六年以后,仍继续使用:

  借:

期初未分配利润300

  贷:

固定资产原价300

  借:

累计折旧300

  贷:

期初未分配利润300

  第四年提前报废,则:

  借:

期初未分配利润300

  贷:

营业外支出300

  借:

营业外支出240

  贷:

管理费用、主营业务成本(制造费用)等60

  期初未分配利润180

中华会计网校论坛:

大家好,我发现一个很纠结的事情.

一.教材的做法

在企业合并中,合并日要编制合并报表.(下面用同一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