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资料事故案例汇编1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348881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43 大小:582.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律资料事故案例汇编1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3页
法律资料事故案例汇编1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3页
法律资料事故案例汇编1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3页
法律资料事故案例汇编1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3页
法律资料事故案例汇编1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法律资料事故案例汇编1版Word文档格式.docx

《法律资料事故案例汇编1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律资料事故案例汇编1版Word文档格式.docx(1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法律资料事故案例汇编1版Word文档格式.docx

李某某

34岁

包装机长

13年

脚部

五、事故经过:

1998年8月27日,铸管散装罐车拉散装水泥。

开启绞刀后,工段领导赵某安排李某某去检查绞刀内是否有水泥,李某某从散装绞刀北面通道进去,由西向东行至聚绞刀尾部,掀开盖板检查发现绞刀内无水泥。

然后,他跨越绞刀,想去放料阀处,不慎右脚踏入绞刀内。

当时正在西头看下灰溜槽的司机周某听见喊声,立即将绞刀停下来,将其送往医院治疗。

经诊断为:

脚底骨折,肌腱受伤。

六、事故原因分析:

1、这次事故属于违章作业,李某某思想麻痹,违背安全规程中规定的“严禁跨越绞刀”的条款。

2、绞刀设备本来有盖,李某某急于去放料,未将掀开的盖板盖好,跨越绞刀时不慎踏进绞刀内。

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七、事故责任分析:

主要责任者:

职工李某某违反操作规程,跨越绞刀,未及时将盖板恢复,对事故的发生负主要责任。

管理责任者:

工段段长日常教育检查不到位,对事故的发生负管理责任。

八、防范措施:

1、在全厂开展“查身边隐患,杜绝事故发生”的活动,举一反三,克服思想麻痹,做到“三不伤害”。

2、严格贯彻执行岗位操作规程。

3、加强管理,尤其是工段级的安全管理。

严查违章,确保安全生产。

事故案例之二:

安某某安全事故

一九九二年九月二十八日

制成工段水泥磨提升机地坑

高处坠落

安某某

30岁

选粉机工

8年

胯骨

1992年9月28日制成工段检修水泥磨,维修工段负责检查提升机,于是将提升机地坑盖板打开。

因为更换水泥磨隔仓板和衬板是重要而且危险的活,所以制成工段将主要精力集中在此。

19时换完衬板需装球,因磨门不到位,就用慢转转磨。

当磨门转到位后,职工安某某去通知磨机工停车。

走至提升机地坑口时,掉入提升机地坑(因维修第二天需要继续进提升机坑检修,提升机口大盖未盖),造成胯骨摔裂。

1、安某某思想麻痹,检修中知道地坑盖已打开,维修工段正在维修。

但其在听到指令后,不认真进行确认,坠入地坑。

2、地坑周围光线不足。

事故发生前灯泡坏,值班长刘某未及时联系更换,致使隐患成为事故。

3、维修工段检修人员撤离检修现场未及时将提升机地坑盖板恢复,间接导致事故的发生。

4、制成工段看到大活、险活已干完,未发生事故,思想麻痹,对地坑未加任何防护措施与安全警示标志,留下事故隐患。

选粉机工安某某未对作业现场进行确认,对事故的发生负主要责任。

提升机主修人未及时将盖板恢复,为事故的发生创造了条件,对事故的发生负主要责任。

一般责任者:

值班长刘某未及时恢复照明,对事故的发生负次要责任。

制成工段、维修工段段长日常的安全教育、安全检查不到位,对事故的发生负管理责任。

1、严格按“三不放过”的原则,利用当班班后会,召开事故分析会,对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找出了主观和客观方面的原因及责任人。

通过分析,使本班职工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

2、以此安全事故为契机,对工段职工进行安全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

3、严格执行安全责任制和安全监督制度,严格按安全规程操作,严格落实安全工作考核制度。

4、加强检修前的安全教育,及时清除检修中的安全隐患。

5、与有关部门联系,尽快解决磨房内的照明亮度不足的这一安全隐患。

事故案例之三:

杨某某安全事故

一九九一年三月十二日

包装站台大皮带机头

杨某某

25岁

倒库工

1年

1991年3月12日夜班,包装工段值班长宋某安排职工杨某某在四号口勾袋。

21点左右,副班长孙某巡视至四号口,杨某某要去厕所,于是孙某替他勾袋。

杨某某回来后,与其他四人在机头打扫卫生,工作中发现有两袋水泥堵到皮带机头上,于是他就上去用脚往下踩水泥袋,不小心被运转的皮带滚筒电机和滚轮挤住,造成重伤。

1、杨某某安全意识不强,未意识到操作的危险性。

2、设备防护设施不到位,机头未加装安全平台。

3、工段领导安全教育不到位。

倒库工杨某某未停机处理堵袋,对事故的发生负主要责任。

值班长宋某对违章操作未及时处理,是事故的一般责任者。

工段长安全教育不到位,设备的防护设施安装不齐全,对事故的发生负有管理责任。

1、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严格按操作规程办事,克服工作中的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杜绝习惯性违章,提高职工自我保护能力。

2、在皮带机头、机尾和勾袋处加装梯子、平台和防护罩。

3、在全厂范围内开展安全大讨论,举一反三,杜绝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事故案例之四:

章某某安全事故

一九八七年九月十四日

石灰石矿破碎工段2#皮带

章某某

23岁

皮带工

3年

上肢

1987年9月14日,原石灰石矿破碎工段职工章某某、李某被安排看守2#皮带。

20时30分,李某到机尾放料,章某某留在操作室监管机头工作。

22时20分,章某某去机尾发现李某不在岗位,就开始打扫卫生。

22时40分,李某上厕所回来后到机头去,走到距机头6米左右处,听到章某某的叫声,发现章某某被绞在机头减速机联轴器处,造成右臂高位截肢。

9月15日事故调查组与指挥部安全处、工会等单位对章某某被绞在半联轴器上的血迹、工作服和棉纱进行了现场调查。

工作服和棉纱混在一起,内层为棉纱,外层是工作服,所在相邻位置的电机、减速机表面清洁,无灰尘。

对当班岗位工调查,岗位工说发生事故前机械设备卫生比较脏,有灰尘,李某当班时未擦拭设备,平时棉纱放在电机与减速机连接处的水泥基础台上,在发生事故前未发现事故处有棉纱。

安委会通过对事故两次分析,认为此次事故发生有以下原因:

1、章某某提前打扫设备卫生,棉纱、衣袖挂在运转的联轴器定位螺钉上造成事故。

2、减速机与机头连接部位虽是低速运转,但连接部位暴露,没有安装防护装置。

皮带工章某某违反操作规程,未停机清理转动部位卫生,对事故的发生负主要责任。

工段领导在执行和落实安全规程上不到位,平时的安全教育、安全检查不严格,对事故的发生负管理责任。

1、在全厂范围内针对事故原因进行遵章守纪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的教育学习,利用血的教训,重申按章办事的必要性,遵章守纪的严肃性,开展学安全、讲安全、保安全的活动。

2、对全厂设备进行一次认真检查,保障各防护罩、事故紧急开关等安全设施的可靠性。

所有运转设备都加防护罩,改装联轴器定位销的装配形式。

事故案例之五:

范某某安全事故

一九八七年四月二十一日

烧成工段罗茨风机房

物体打击

张某某

钳工

1987年4月21日上午9点多,烧成工段张某某、王某、李某被安排去修罗茨风机。

在装配轴承时,张某某、王某用杠子抬起轴,李某往轴上装轴承,使用的是扁铲。

因扁铲头淬火较硬,在用扁铲往里砸轴承时,扁铲甭掉一块(1mm大小),碎屑溅入正在弯腰抬轴的张某某左眼里,造成眼部受伤。

这次事故是一起严重违反操作规程造成的事故,李某在装配轴承时选用工具不当,这说明李某在安全生产上思想麻痹,工作前准备工作做得不好,对所做工序和使用工具不熟悉。

同时,李某工作时间短,经验不足,对操作规程未完全掌握,工段缺少这方面的教育培训。

钳工李某工作前,未对工具进行确认,对事故的发生负主要责任。

主修人张某某监督检查不到位,对事故的发生负一般责任。

工段长对职工业务方面的培训不到位,职工未掌握基本的工器具使用常识,对事故的发生负有管理责任。

组织职工学习设备、安全操作规程,使全体职工能够理解、运用规程。

事故案例之六:

魏某某安全事故

一九八八年六月二十一日

烧成工段蓖冷机西侧

魏某某

53岁

焊工

36年

身体

1988年6月20、21日烧成工段进行检修,魏某某、靳某、孔某、姜某四人负责蓖冷机西侧旋风筒更换工作。

20日把旋风筒解体,21日进行旋风筒的组装工作。

下午14点35分,魏某某站在离地面2.45米处的钢质横梁(横梁宽165毫米)上焊接旋风筒吊环,焊接完毕移动身体时,失去平衡掉在旋风筒的下部筒体上。

由于下筒体锥体小头朝下,锥体放的不稳,人随筒体向西倾斜,魏某某被挤在钢梁支架与旋风筒之间,胸部受伤。

经抢救无效死亡。

1、主要责任者魏某某从事本工种有几十年了,由于思想麻痹大意,安全意识薄弱,不注意安全工作,在工作时,没有分析自己所担负任务可能带来的伤害因素,没有遵守安全规定,在两米以上的高空作业时未系安全带,是导致这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2、魏某某等四位同志负责该项检修任务时,没有充分分析该任务的工作程序,将卸下的下部锥体小头朝下放置,人掉下去碰到旋风筒使旋风筒失重,导致这场事故发生。

3、作业点站立的部位太窄,移动身体时易失去平衡。

4、参与工作的其他三位同志安全警惕性不高,未及时制止违章作业现象,负有一定的责任。

5、分厂各级领导,尤其是维修工段的基层领导对这次检修的安全工作抓的不细,现场巡回检查不够,未及时发现存在的事故隐患,负有领导责任。

七、事故责任分析:

魏某某思想麻痹,忽视安全工作,造成伤亡事故,是导致这次事故的主要责任者。

同组的三位同志对魏某某的违章作业,未及时制止,是此次事故的一般责任者。

维修班长、分厂安全员、分厂领导未认真进行安全教育和认真巡检,应负有管理责任。

1、结合这次事故,在全厂开展大讨论,结合节前安全大检查,举一反三,查找身边隐患,杜绝此类事故的重复发生。

2、以后要坚持好“五同时”原则,检修要四先:

先做施工方案,先订安全措施,先召开安全会议,先对职工进行检修前的安全教育。

做到有专人负责施工检修,有专人负责安全工作。

事故案例之七:

赵某、张某安全事故

二○○二年五月二十四日

白云石作业区岗位除尘器

中毒和窒息

赵某

出灰工

4年

张某

24岁

上料工

2002年5月24日按设备检修计划白云石作业区对3座竖窑系统设备进行检修,7∶50将三个盲板阀关闭,三台引风机15分钟后关闭。

在检查岗位除尘器布袋时发现,6#箱除尘布袋积灰严重,在上面无法将除尘布袋骨架抽出更换布袋,需从下面将除尘布袋割开将积灰清理干净方可更换。

打开人孔门后发现除尘器底部没有支架,操作十分困难。

于是在11∶40左右安排一焊工进入除尘器内部焊接支架,此时岗位引风机处于开启状态,进入前检测除尘器内部无煤气。

检修项目1#提升减速机高速轴更换完毕,1#、2#除尘器、引风机检查加油完毕并开启1#、2#引风机,1#、2#炉具备了生产条件。

此时因库存灰较少,无法满足用户需要,于是在12∶00左右将三个盲板阀打开,联系做煤气爆发试验,准备开炉生产。

12时左右焊工焊完除尘器检修用支架后,安排岗位工赵某、张某进入除尘器处理积灰布袋,进入前检测除尘器内部无煤气。

约五、六分钟后,两人感觉头晕,经医院确认为轻微煤气中毒。

1、作业区领导因库存紧张,为及时恢复生产在检修项目未结束的情况下安排将盲板阀打开,闸阀关闭不严导致部分煤气经圆盘出灰机、星型出灰机、刮板机和除尘管道进入岗位除尘器,致使除尘器内检修人员煤气中毒。

2、作业区领导12时左右在安排打开三个盲板阀同时安排两人进岗位除尘器处理积灰布袋,没有考虑到闸阀关闭不严、3#窑引风机未开,会有部分煤气被岗位除尘风机吸入除尘器的情况。

3、作业区领导安全意识不强,没有把安全放在检修工作的首位,造成了此次煤气中毒事故的发生。

主要责任者:

作业区领导违章指挥是造成此次煤气中毒事故的主要原因。

一般责任者:

检修负责人现场安全监督不利是此次事故的次要原因。

管理责任者:

事业部安全主管、当班调度和调度长对违章指挥没有及时制止,负有管理责任者。

1、摆正生产与安全、设备与安全、检修与安全的关系,把安全工作放在管理的第一位。

加强管理人员安全意识的提高,杜绝违章指挥现象的发生。

2、全体职工必须认真学习掌握安全操作规程,严格按照规程和程序进行操作,杜绝违章操作,坚决抵制违章指挥。

3、竖窑检修必须关闭盲板阀,检修中任何人不得开启盲板阀;

检修结束后必须经当班调度同意方可进行引煤气和开启盲板阀操作。

4、停、送煤气必须有当班调度指令,引煤气、做煤气试验、点火监护由当班调度与煤气调度联系。

5、打开盲板阀之前,必须先开引风机。

6、对检修安全教育表进行完善,在原来基础上,表格中填加作业区领导签字和事业部安全主管签字,较大检修项目要有事业部主管安全领导审核签字。

事故案例之八:

方某某安全事故

二○○三年一月十二日

球团作业区6#、7#皮带

方某某

胳膊

2003年1月12日夜班,球团作业区6#、7#皮带岗位工方某某在当班时发现7#皮带机尾辊筒积料严重,于是用铁锨清理机尾辊筒积料。

皮带把铁锨绞入机尾辊筒,铁锨棒将方某某打倒,撞到皮带安全栏杆上造成轻微骨折。

1、皮带下料口堵料未及时清理,是造成机尾辊筒积料的主要原因。

2、当事人没有严格执行安全作业指导书的有关规定(搞设备转动部位卫生时,必须停机进行。

皮带机在运转中,不允许更换托辊,清辊筒积料时必须停机处理),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3、当班班长负有管理不到位的责任。

当事人岗位工方某某违反安全作业指导书作业,是事故的主要责任者。

同岗位职工刘某监督不到位,负有一般责任。

当班班长、作业区领导日常教育、监督检查不到位,负有管理责任。

1、以此次事故为教训,“举一反三”,严禁违章操作,杜绝此类事故的发生。

要求各作业区组织全体职工认真学习安全作业指导书,25日前各作业区进行全部闭卷测试,不及格者免奖并进行补考,补考不及格者下岗学习。

2、球团作业区对7#皮带机尾辊筒处进行封闭,1月14日完成。

杜绝堵料,一旦出现机尾辊筒积料,必须停机处理。

贾某某机械伤害安全事故

一九七五年三月二十五日

1#烧结机

机械伤害事故

姓名

性别

年龄

工种

工龄

贾某某

27

看火

2

死亡

1975年3月25日22点25分,贾某某看到烧结机台车炉篦条有脱落的现象。

在另外一名岗位工不在的情况下,为了争取时间没有停机违章更换炉篦条,不小心脚踩滑,脚被两块台车夹住,拔不出来,没有人停机,经过点火器时被烧死。

操作未执行一人操作,一人监护的制度。

篦条脱落,而没有停车就更换是事故的主要原因。

岗位工本人的安全意识差。

主要责任人:

贾某某更换篦条没有执行停机更换制度造成自我伤害,应负主要责任。

一般责任人:

另一名岗位工脱岗,没有尽到监护责任。

管理责任人:

班长教育不到位,监督不力负有管理责任,作业长、厂长负有教育不到位管理责任。

严格班前班后会制度及班中检查制度。

杜绝违章不停机更换篦条现象。

严格执行安全监护制度,工作中必须一人操作,一人监护。

徐某某机械伤害安全事故

一九九三年六月七日

混辗机

徐某某

20

混辗机工

2.5月

1993年6月7日15点30分,混辗机工徐某某进入东辗机清理内部粘料时,没有切断事故开关,没有挂牌,更没有叫人进行安全监护。

另外一名混辗机工未经检查和确认,本想开西边的混辗机,操作失误将东混辗机启动,造成正在清料的徐某某当场死亡。

混辗机两台启动开关箱反向装,使人造成错觉。

没有进行安全检查、确认,造成误操作,也是事故直接原因。

未切断事故开关,清料没有挂牌,未找人监护。

徐某某进入东辗机清理内部粘料时,没有切断事故开关,没有挂牌,更没有叫人进行安全监护,对本次事故负有主要责任,另外一名混辗机工启动混辗机未检查和确认,对本次事故负有主要责任。

段长对开关箱反向装没有及时整改,负有管理责任。

1、整改混辗机操作箱。

2、加强岗位工的操作安全检查、确认制度。

3、落实检查制、确认制度、监护制度和挂牌制度。

马某某烫伤安全事故

一九九八年八月十一日

二次混合机

烫伤

马某某

49

25

腿部、手部

1998年8月11日14点20分,钳工换二次混合机头护皮,上料班长马某某利用钳工换皮时间进入混合机清料,没有派人监护。

刚进入混合机,由于此时钳工把护皮已经换好。

工段长叫岗位工开机,有人喊混合机进人了。

工段长马上停机,这时马某某从混合机出来,腿部、手部烫伤,医院诊断为轻二度烫伤,住院两天后因心脏病突发死亡。

1、本人身为班长进入混合机清料时未派人监护。

2、工段长指挥岗位工开机未经过安全确认。

3、岗位工开机前也未检查筒内是否有人。

上料班长马某某进入混合机内没有通知岗位工进行现场监护,对本次事故负主要责任。

段长、岗位工开机前没有进行现场安全确认,对本次事故也负有主要责任。

工段领导、分厂安全员教育不到位负有管理责任。

1、认真开展岗位安全教育及安全检查。

2、严格履行安全确认。

3、杜绝违章指挥。

杨某某烧伤安全事故

一、事故发生时间:

一九九九年三月三日

二、事故发生地点:

2#高炉

三、事故类别:

烧伤

四、人员伤害情况:

40

炉前工

15

臀部

五、事故经过:

1999年3月3日白班9点正点出铁,出铁堵口正常,由于铁后补打大壕,致使11点铁晚点20分钟。

11:

15开铁口出铁,铁口深度正常,由于炉内储铁量大,铁水罐满后带铁上炮堵口,堵口较顺利。

50堵口后10分钟,铁口工杨某某退炮,泥炮退不出来,经检查炮头与铁口粘在一起,在多次退炮无效后,考虑铁口炮泥已固化,再次退炮,铁口工杨某某在铁口东侧用风镐掏炮头下部残渣铁,班长翟某某在炮房操作泥炮。

约12:

15泥炮从铁口中退出,随即铁口自开,紧贴铁口东侧的杨某某立即回身躲避,后半身被喷出的渣铁烫伤。

六、事故原因分析:

1.新打制的大壕偏高,导致堵口后,炮头退不出。

2.堵口操作不当,在铁口炮泥未干情况下,再次向炉内打泥,破坏铁口通道,造成铁口自开。

3.在操作泥炮时,铁口工杨某某未离开到安全距离内,导致在铁口自开事故中烧伤。

七、事故责任分析:

班长翟某某组织不力,对本次铁口自开事故负主要责任。

铁口工杨某某明知泥炮退不出来,在退泥炮时没有撤离到安全距离。

工段对本次出铁组织不力负有管理责任。

1、工段组织了三班炉前铁口工进行讨论,分析事故,吸取教训,杜绝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2、举一反三查找生产中不安全因素。

3、对炉前工进行人员合理搭配,做到新老搭,配有经验同志做好传、帮、带工作。

4、充分利用班前会,加强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5、退泥炮时无关人员撤离到安全距离之外。

孙某某烧伤安全事故

一九九九年八月六日

1#高炉

孙某某

36

看水工

10

左臂、左后背

1999年8月6日上午8:

10,孙某某和班长在1#高炉2#、3#风口之间上方处理冷却壁弯管漏水时,孙某某感觉煤气大(检测煤气含量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