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汇编word资料11页.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442484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事故汇编word资料11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事故汇编word资料11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事故汇编word资料11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事故汇编word资料11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事故汇编word资料11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事故汇编word资料11页.docx

《事故汇编word资料11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事故汇编word资料11页.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事故汇编word资料11页.docx

事故汇编word资料11页

2019年安健环事故汇编

要练说,得练听。

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

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

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

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桥吊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

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

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7.8”桥吊吊具及集装箱被卡未遂事故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

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

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事故经过:

2011年7月8日17:

00左右,吴攀驾驶2#桥吊作业凯通9#里挡二层高大柜捣箱时,吊具和所吊集装箱被卡在集装箱和横梁之间,吊具和集装箱无法上下,后经相关人员到场抢险至20:

05结束.

原因分析:

1、在相对狭窄的空间内,司机起吊前未得到报关手的明确指挥就上升,报关手蒋八顺面对特殊船型下的相对困难作业,未主动提示提醒并指挥桥吊司机是造成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2、船型复杂,空间狭小是造成此次事故的客观原因。

防范措施

1、关手、司机加强配合,谨慎操作,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

2、操作部对作业比较困难的船舶进行统计,并告知现场调度、星港队和机械队,以使作业此类船舶时,防范意识和措施更到位。

“7.15”驳船框架箱上装开顶大柜空箱被撞移位未遂事故

事故经过

2011年7月15日16:

30左右,陆伟驾驶1#桥吊作业新海集8#,报关手按船方要求把开顶大柜空箱装在框架箱上(一头放了锁角另一头未放),装好之后在装临近贝位集装箱时,由于碰撞,框架箱上未放锁角的一头开顶箱发生移位,倾斜在框架箱上。

险情发生后,星港队未及时汇报且未经公司允许,按船方要求用钢丝绳对倾斜箱进行了处理。

险情发生后,桥吊司机及时汇报部门代班长,带班长及时汇报了中控,中控立即通知安全监督部、公司领导和现场调度,现场调度谭国华赶到现场时,星港队工人正进行处理,但谭国华并未果断制止,等公司领导和安监部到达现场时,已处置结束。

原因分析:

1、星港队报关手听从船方的要求进行违章操作,险情发生后不汇报,擅自处理现场,风险意识严重欠缺,是造成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2、现场管理不到位,处置不果断,是此次事故的管理原因。

场桥

场桥司机B2-52刮倒箱事故

一、事故经过

2019年元月8日18:

40左右,贾子龙驾驶4#场桥在B1-52贝作业空箱装车,作业时先把B1-52-02-04箱子捣开,然后作业B1-52-03-04箱子,吊具将箱子吊起升时,司机采取联动动作,边起升边做小车横移,当小车运行到B1-52-01贝时,由于高度不够,将B1-52-01-04层的大柜空箱碰落,砸在候装的3#集卡平板上,造成大柜空箱顶、底横梁变形,右侧板顶端破损60CM。

二、原因分析

1、司机起升高度不够,估计不足,司机明知B1-52-01排有四层的大柜,仍采取联动动作,当发现高度不够时,采取紧急制动,由于惯性,导致碰撞落箱。

2、违章操作,没有执行场桥安全操作规程“吊具无论是空载还是重载上升时必须超过本贝位及相邻两贝位的最高一列堆箱高度,才能水平运行”的管理规定。

3、速度偏快,盲目抢量,反映司机焦急、毛躁的心理。

三、防范措施

1、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司机要牢记2212操作法,管理人员做好跟踪检查并加强过程中的督查。

2、作业中注意观察,不能凭想象、估计而盲目作业。

3、加强对司驾人员风险评估和风险预控的教育与培训,明确风险,降低风险,预控风险,达到消除风险的目的。

4、规范堆场堆箱,严禁堆箱错位产生隐患,管理人员加强堆场的检查,发现错位及时纠正和处理。

5、针对此类事故多发在夜晚的特点,机械队应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管理人员对重点作业线、人头和环境应严密盯防

“5.2”场桥移机跑偏事故

一、事故经过

2011年5月2日凌晨2:

50左右,场桥司机郭振宇驾驶3#场桥在C2由东向西移机,到C2-46贝位时,大车向北跑偏一个轮胎位置,南侧门腿护栏等紧贴堆垛的集装箱,造成大车无法移动。

在后续施救过程中,3只油缸皮管接头损坏、部分防护栏被切割。

二、原因分析

1、直接原因:

观察粗心,判断失准,误将跑道外侧黄线看成内侧黄线;安全风险意识不强,经验不足,没有做到谨慎驾驶;遇恶劣天气移动速度偏快。

2、间接原因:

场桥跑道线模糊、雨天地面反光、视线不清。

3、管理原因:

对新司机风险教育、控制不足。

三、防范措施

1、机械队加强对新司机的管理、行为工作观察和移机过程中的风险预控意识教育;管理人员做好布置、风险提示、跟踪检查,对重点作业线、人头和环境严密盯防。

2、加强操作经验交流、提高技能,作业中仔细观察环境,增强甄别能力,尤其遇非常规天气、视线不清时,要减速慢行。

3、加强小区、元素检查和隐患整改。

对跑道线、场地车道、场桥投光灯等隐患和问题,相关部门及时安排整改,暂无法安排的,及时上报。

空叉

4#、5#堆高机碰擦事故

一、事故经过

2011年3月22日8:

50左右,丁贤中和赵家康分别驾驶4#、5#堆高机在A1-05—49贝移箱作业,当4#堆高机从05贝移箱至49贝堆码2层高箱结束出箱区向右转弯倒退时,车尾部与停在A1-54贝正等候进场的5#堆高机(载有2层高集装箱)发生碰擦,造成4#堆高机排气管变形、后挡风玻璃破损。

当时4#堆高机驾驶室内有蔡波的徒工翟宏静。

二、原因分析

主观原因:

1、作业过程中,缺乏有效观察,当发现有障碍物时采取紧急制动,车身继续滑行产生碰擦。

2、车辆倒车运行速度偏快。

3、丁贤中错误地允许非自已的徒工跟车。

师傅蔡波错误地安排自已的徒工翟宏静跟他人的车。

徒工盲目服从师傅的错误指令。

4、等候进场的堆高机违规将箱子举起升到2层高,影响观察视线,意外发生时应对不力。

管理原因:

1、机械队对师傅和徒工的管理不力。

2、4#空叉右倒车镜破损,设备安全装置有隐患,未及时排除。

三、防范措施

1、注意工前会的布置,对所有堆高机正面吊司机加强安健环风险控制意识教育,做到控速、仔细观察,按章谨慎操作。

2、机械队加强特殊、非正常工况作业和徒工的管理,小区代表、代班长等管理人员加强现场巡视检查,控制小区现场动态风险。

3、操作部门在安排生产时,更加科学合理。

4、司机加强点检,及时反映设备不正常的状况,特别是安全装置。

9月7日空叉刮倒集装箱事件

9月7日,凌晨02:

50左右,机械队空叉司机赵炎昭驾驶1#空叉在C1-03作业空箱装车,当作业到C1-03第一排四层高箱时,把第二排五层高箱子带落,集装箱及作业机械无损伤,现场抢险至05:

05结束。

主要原因为:

1、司机未按操作要求作业,未做到稳、准、慢,吊具着床前由于惯性挤压集装箱导致第一排四层高箱向第二排移位,第二排五层高集装箱架在第一排四层高集装箱上,吊具着床结束后就起升并后退,导致第二排五层高集装箱被带出倒落。

2、新司机上线,疏于观察,未能仔细做到确认。

3、客观上,夜间作业视线不是太清,给司机的目视范围造成一定影响。

集卡

“6.13”19#集卡社会道路碰撞事故

(一)、事故经过

2011年6月13日15:

10左右,蔡明红驾驶19#集卡作业金东集装箱短驳,由西向东在临江西路大港商厦西侧红绿灯处候车,绿灯起步时,车辆右侧与由北向南趟电瓶车穿越人行横道的行人发生碰撞,电瓶车被拖行5米左右,导致电瓶车驾、前轮等变形报废,行人经检查无恙。

(二)、原因分析

1、直接原因:

观察粗心,忽视行人,动车前对周围的环境未观察,红灯变绿灯时起步就走,是造成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蔡明红负主要责任。

2、间接原因:

十字路口,停车线距离人行道偏近,红绿灯交替变换时易产生人机混杂。

“6.22”10#集卡社会道路碰撞事故

(一)、事故经过

2011年6月22日09:

30左右,逢焕明驾驶10#集卡从9#门出闸左拐进入临江西路,集卡左三桥车轮与由东向西行驶的外部小轿车左侧车头与发生碰撞,导致小车左前罩壳损坏。

(二)、原因分析

1、直接原因:

集卡转弯半径小,车轮压公路黄实线,给社会道路车辆通行埋下隐患;外部小车缺乏观察,道口未减速,发现有障碍物时处置不及是造成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逢焕明和小车司机各负50%责任。

2、间接原因:

司机安全意识不强,习惯性违章,不遵章守纪。

(三)、防范措施

1、司机谨慎操作,动车前对周围动态和静态的环境要加以观察,认知作业风险,提高岗位风险的辨别能力,识别风险,控制风险,防突发事件发生。

2、机械队、货运站要将风险评估出的岗位风险,原原本本地向各工种司机讲解和强化,提高司机岗位风险的识别能力和风险意识。

3、现场管理人员重点时段、重点地段、重点作业线对作业司机要多加提醒,尤其遇非常规天气、十字路口、视线不清时,要提醒谨慎操作,减速慢行。

4、职能部门、小区代表加强作业现场行为观察和工作交流,及时纠偏现场不规范的行为,做好风险预控。

“7.4”集卡轻微碰擦场桥事故

事故经过:

2011年7月4日22:

00左右,王福建驾驶26#集卡在场桥区C1-79贝由西向东向C2变道时,集卡车尾包角与停在C1-87贝的6#场桥轮胎护板发生碰擦,导致场桥轮胎护板变形。

原因分析:

1、司机只顾用对讲机联系工作,不注意观察,未认清车道内的风险并引起高度重视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2、通道路面局部破损严重,增加了行车风险是客观原因。

“7.14”集卡金东追尾事故

事故经过:

2011年7月14日凌晨02:

30左右,朱召文驾驶17#集卡在金东6#门进门30米处与集运拖卷筒纸准备转弯的集卡发生追尾,造成17#集卡保险杆、面罩壳损坏。

原因分析:

司机注意力不集中,分神,思想开小差是主要原因。

“7.26”集卡侧倾未遂事故

一、事故经过

2011年7月26日09:

50左右,帅俊平驾驶17#集卡拖两只重箱返场到C1-43贝,因C1-11贝6#场桥正在作业,旁边C2的跑道处于维修状态,便强行从C2跑道与场桥间的空挡通过,整车右侧车轮陷入施工的水坑中,造成集卡整体右倾,四桥弹簧钢板断裂,后经抢险至11:

10结束。

二、原因分析

1、直接原因:

工作急躁,违章通行,风险意识欠缺。

2、间接原因:

雨天施工段积水严重、泥水混杂、路滑。

3、管理原因:

机械队对员工的风险意识教育不够。

三、防范措施

1、机械队对司机加强风险意识的教育,提高岗位风险的辨别能力和认知水平,作业时加强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尤其是恶劣的环境,宁停三分不抢一秒,切忌盲目抢量而违章操作。

2、工前会要详细布置,工班地段存在的安健环风险及注意事项,不能简单笼统,同时代班长和管理人员做好工班提醒。

3、小区代表和职能部门加强管理区域的检查,进一步做好施工现场标志标识等各项防范措施的维护。

9月9日集卡碰水泥桩事件

9月9日18:

40左右,机械队集卡司机赵小健驾驶12#集卡,在公司9#门北侧5#闸通道因内外贸集装箱车道区分,倒车时,将纬三路出口处内外贸隔离的水泥桩碰移位,机械、设施无损失。

主要原因:

司机不注意观察,估计能力欠缺。

9月10日13#集卡碰场桥事件

9月10日06:

30左右,机械队集卡司机宗琪驾驶13#集卡在C1-55作业重箱装船,因C1集卡跑道修理,集卡便右拐绕道从C2跑道通过再转入C1集卡跑道,由于转弯半径偏小,13#集卡右侧三桥与正在C1作业的3#场桥发生碰擦,导致3#场桥链条护板变形。

主要原因:

司机疏于观察,操作不谨慎。

9月10日26#集卡自燃事件

9月10日凌晨1:

55左右,机械队集卡司机薛明驾驶26#集卡在A1-30作业空箱卸船,驾驶室座位下发动机右侧高压油泵、启动马达处起火,事件主要原因主要为设备清洁不到位,线路老化所致。

事件发生时,正在A1区作业的空叉司机丁贤忠及时发现,第一时间用对讲机告知司机灭火,并主动呼救找灭火器,在候工楼待令的正面吊司机江伟、当班带班长杨学和主动赶赴现场参与灭火,因灭火器不够,带班长及时通知相关司机送灭火器至作业现场,为及时扑救火源,降低设备损失提供了保障。

20#集卡B3区碰场桥事故

9月23日23:

10左右,机械队集卡司机田鹤驾驶20#集卡在B3区-05贝卸完一只重箱,因调整箱位,场桥向东移机,集卡便尾随场桥东行,当行驶到11贝时因13贝修理,20#集卡便右转变道从B4跑道通过,集卡右侧尾包角与B4东移的1#场桥(司机毛静晨)东北轮胎护板发生碰撞,造成护板变形损坏。

主要原因:

场桥司机违反操作规程,集卡不注意观察。

24#集卡矿石拆箱碰矿石堆事故

9月25日凌晨05:

10左右,吴迎春驾驶24#集卡在金港公司1102场作业矿石拆箱,因地面不平,集卡便前行拉直车身,集卡车头碰前面矿石堆,导致24#集卡保险杆面板破损。

主要原因:

司机估计不足,缺乏周围环境观察,赔偿加处罚

小叉

小叉作业纸浆拆箱装车倒塌碰集卡事故

一、9月20日15:

25左右,货运站小叉司机韦程飞驾驶5#小叉在B5区作业纸浆拆箱装车,(集卡停在B4与B5之间)因B4有场桥通过,为避让,叉车从集卡东侧车头与B5纸浆箱之间通道后退倒车行驶,倒车转弯时,纸浆倒塌,砸在集卡驾驶室的右侧,导致集卡踏板、护板、门脸损坏。

主要原因:

司机欠观察,盲目操作。

1#3吨小叉锚链卸车作业侧翻事故

一、事故经过

2011年10月26日14:

55左右,货运站小叉司机田榴开驾驶1#3吨小叉在E区作业锚链卸汽车,当工人将两件锚链挂在小叉左侧的叉齿上时(右侧叉齿未挂货),司机便起升后退,同时向右侧转向,由于惯性,小叉向左侧侧翻,造成小叉发动机机油泄漏,举升油缸移位,司机跳车逃离无损伤。

在此修理10#小叉的机械队修理工张宝安及时将小叉发动机熄火。

二、原因分析

1、工人违章将两件锚链挂在左侧的反装叉齿上,右侧叉齿未挂货,司机默许工人的违章行为未制止,当挂钩结束以后便起升后退,同时向右侧转向,速度偏快重心偏移,造成小叉侧翻,是造成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2、处置不当,小叉将要侧倾时,未及时将举升时货物落地减小惯性,避免侧翻,而是向右移动身体想人为在右侧加重,是造成此次事故的间接原因;

3、货运站风险管控不到位,5吨叉车改换成3吨小叉作业锚链卸车,当工艺发生改变时,未进行专项风险评估,未制定书面安全工作程序;管理人员、司机、工人安全意识差,不能及时识别风险、控制风险,工人、司机现场习惯性违章未及时制止与纠偏,左侧单齿吊货且小叉在坡道上作业后退速度快、反装叉齿固定不牢等是造成此次事故的根本原因。

三、防范措施

1、货运站及时开展3吨小叉作业锚链卸车风险评估,开展工作安全分析,制定书面安全工作程序。

2、制定、完善小叉作业锚链卸车的控制措施。

3、加强对司驾人员、工人开展风险评估和风险预控的教育与培训,明确风险,降低风险,预控风险,达到消除风险的目的。

4、货运站组织员工学习小叉安全操作规程,并组织书面考试,不通过者不允许上岗,同时,每名司机写份此次事故的学习心得。

5、加强现场管理,及时发现现场存在的隐患,制止、纠偏现场习惯性违章作业,管理人员加强对重点作业线、人头和环境的盯防。

外部车辆事故

370集卡场桥区碰场桥事故

2011年4月26日11:

10左右,外部370集卡在C2—07提一只重箱结束,准备在C2-09贝提第二只重箱,因需调箱门集卡沿C2区集卡跑道东行出堆场。

此时集卡司机发现C2-25贝4#场桥正在作业且跑道上有集卡,便从C2集卡跑道左拐从C1集卡跑道绕道东行。

此时,在C1-17作业结束的2#场桥也正在向东移机,在C1-25贝附近,370集卡左侧与2#场桥东南侧发生碰擦,造成场桥南侧扶梯、轮胎护板、铁鞋变形损坏,集卡左侧油箱损坏。

该事故的直接原因为:

集卡司机违章操作,在箱区随意变道;不注意观察,强档所造成。

为从严整治违规行为,对该车停卡3天,对所在车队罚款500元,并承担事故损失2000元。

希望所在车队见通报后,加强对驾驶员管理和教育,增强安全意识,严格执行港内规章制度,杜绝一切违章行为。

希望其他车队及驾驶员,引以为戒,吸取教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